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

“怎麼你們不願意?”蘇丹的語氣有一些陰晴不定。

佛郎機使者一咬牙說道:“好,我答應了。”

不管怎麼說,佛郎機人少,是一個硬傷。不彌補這個缺陷,根本無法防禦大明軍隊的進攻。

“均出來一點,就能糊弄過去了。”佛郎機使者心中暗道。

他還在想怎麼糊弄德那地島蘇丹的時候。

劉老刀與蒂多雷島蘇丹的聯合進攻也開始了。

兩島之間,有一道窄窄的海峽。在海況良好的情況之下。不用海船就能渡過海峽。

此刻這一道淺淺的海峽對面,大大小小船隻蓄勢待發。這是蒂多雷島全部船隻,作爲一個靠海的文明,點亮造船術的技能點也是自然而然的,雖然這造船的技術不怎麼行而已。

一時間有一種百舸爭流的氣勢。

這這一道海峽,也是雙方爭奪的要地。所以對面有一點點動靜。這邊立即有人彙報蘇丹。

不知道演練多少次的反應,立即有無數人拿着長矛,都在海岸邊上等候,還有一些海船,從港口出了來。

只是這個時候,蘇丹也來到海岸線邊的小山之上,他不知道多少次來到這樣觀看陣勢。

德那地島蘇丹不知覺的皺起了眉頭。

因爲發現情況有些不對勁。他計算對面的船隻,應該有一些不對。但是他卻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一個人忽然跑出來,來到蘇丹身邊說道:“蘇丹,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西邊有敵人上島。”

蘇丹只覺得好像是當頭一棒。他不知道什麼叫做聲東擊西。也不知道什麼教瞞天過海,但是他知道,島上並沒有什麼天險,最大的天險就是大海,這一道防線被突破之後,剩下的戰鬥節奏,就陷入了別人掌控之中。

在德那地島西邊,劉老刀站在船頭。看着一批一批的士卒衝上德那地島。這些士卒不是東雍的士卒,而是蒂多雷島上面的士卒。

這些士卒的穿着不一,很多人身上都是披着很多樹葉,看上去都如同野人一樣。無數人他們身上沒有一片甲冑,只有手中的長槍,這長槍也不過是一根樹幹給削尖了。

有的上面有槍頭,鐵的,銅的,還有的就是將尖頭燒焦而已。

他們衝上岸之後,也沒有什麼陣勢,熙熙攘攘的衝了出去。

劉老刀看這樣的情況,不由的冷哼一聲。

怎麼說,劉老刀對陸戰隊形什麼的,也是一竅不通。但是跟着朱厚煌時間久了,朱厚煌對隊形強迫症一般的執着。不僅僅是雍軍要訓練,連水師的訓練之中,也有隊列一項。

所以劉老刀也慢慢的習慣以朱厚煌的標準來看待軍隊,就是隊列,也許站不齊隊列的軍隊,有強軍,但能站齊隊列的軍隊一定是強軍。

而蒂多雷島軍隊的表現,劉老刀看不上,他轉過頭來,說道:“你準備好了,這一戰不能指望他們了,全靠你了。”

“是,大叔。”一個年輕人說道。

這個年輕人不是別人,劉老刀的侄子,劉老刀提攜自己的親眷,可以說這個時代非常正常的觀念。

劉伯臣也就是劉寒鋒侄子的名字。劉伯臣的名字,還是劉老刀發達之後,爲他改的,之前他一直叫阿大而已。

“不要叫我大叔。叫我長官,知道嗎?”劉老刀說道。

劉老刀漸漸的到了高位,慢慢的也明白一些公與私的分野。或者東雍的一些忌諱。但是劉伯臣不明白,他心中泛着嘀咕,嘴上說道:“是是。”

劉伯臣帶領之下,劉老刀抽調的三百多跳幫手。列陣而出,他們的去處 不是別的地方,就是佛郎機人的據點。

朱厚煌從來沒有忘記他們的任務。

在海岸之上雍軍士卒與蒂多雷島的野人一併沿着海岸線向南而行,而海面上,東雍船隊沿着海岸線向南而行。

德那地島蘇丹的動作很快,在他們趕到佛郎機據點之前,就已經在佛郎機據點之前列陣了。一眼看去,黑壓壓的一大片。看上去非常之壓抑。

劉伯臣正想與蒂多雷島上面的負責人商議一下,重新整頓一些隊形什麼的。但是是萬萬沒有想到,他還沒有聯繫他們,雙方已經交上手了。

劉伯臣自己就覺得慘不忍睹。

說實在的,雙方都有一些人在個人實力非常不錯,畢竟兩個島除卻海岸線邊上,或者一些道路之外,都是一些原始地貌,這些人的實力都是在深山老林之中,歷練出來的。所以實力是有的,個人鬥毆的手段也很高超。

如過是幾人幾十人之間的戰鬥,他們之間的配合。已經足夠好了。但是這些雙方參戰的人加起來,一共有好幾千人之多。

這麼大規模的戰鬥,這樣的隊形都差得多了。

這種亂七八糟,幾乎是打羣架的水準。讓劉伯臣幾乎無法忍受。

劉伯臣將手下的幾個人全部叫過來,說道:“看着他們戰鬥水準,他們即便是打到天黑。也分不出勝負,所以我要代替他們決定勝負吧。所有人組成鋒矢陣,我爲鋒矢,所有人都跟着我來。”

“是。”

劉伯臣一身武藝還行,他又披三層甲,手持雙刀,都是加長加厚的苗-刀。大喝一聲,他當頭衝了過去。

他之前已經鎖定了目的,三百士卒緊緊的靠劉伯臣身後,好像是一柄長刀,瞬間斬下來。

如熱刀切牛油一般,將敵軍從中間一刀兩斷。硬生生的分爲兩截,交戰雙方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勝負就已經定,一方大勝一方潰逃。

不過劉伯臣身邊的人還是太少了,而且再往前衝的話,就要臨近佛郎機人的據點了。

佛郎機人的據點,上面密佈火炮,劉伯臣不敢冒險了。所以他沒有追擊。他沒有追擊的,蒂多雷島的這些人根本被這樣的變化弄暈了。也沒有怎麼追擊。

這個時候,佛郎機打開據點的門戶,將人都潰兵迎接進去了。

這一場前哨戰,算是落下帷幕。

劉伯臣仔細觀察佛郎機據點上的防禦。不少火炮,佛郎機士兵手中大多是火槍。火槍在列陣相對的時候,還有缺陷,但是如果在木樁柵欄後面防禦,卻是沒有什麼缺點。

而且這些木製柵欄前面還有深深的溝壑,看上很不好對付。

就在劉伯臣還在想辦法怎麼應對的,在他想來一定要從軍艦上面調下來大批量火炮才能攻破這裡,否則就要用人命填,而用人命填,即便是填死了也未必能將這裡攻下來。

很久在劉伯臣正在規劃怎麼進軍的時候,蒂多雷島上面的士卒已經呼嘯的衝了過去。

劉伯臣連攔都攔不住。

劉伯臣深深的閉上了眼睛,他額頭上青筋爆出,暗道:“這都是些上面人啊?”

就在劉伯臣自責自己的豬隊友的時候。

佛郎機據點外面槍炮齊發一陣火藥轟鳴之聲,隨即無數聲慘叫之聲響起了。大片大片的屍體都鋪在地面之上,這些人衝的最遠的地方,也沒有衝到溝壑邊上。就已經大量的死傷。

蒂多雷島士卒激情來的快,去的也快,不過瞬間而已,被佛郎機火炮火槍當頭砸下來。好像浪潮一樣,重重的砸在礁石之上,隨即被礁石隨即倒了回去。

劉伯臣長嘆一聲,他想做什麼也只有等到明天,也不知道這些敗兵的士氣一天一夜的時間能不能恢復過來。

東雍派來的人太少了,想要攻克佛郎機營寨,還是需要大量的炮灰協助。

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八百章 餘波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章 不服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
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八百章 餘波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章 不服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