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

“早就知道有奸細,沒有想到是你。”一個老頭說道。

這個老頭是楊家不起眼的一個老頭,與楊家是出了五服的親戚,在家鄉也沒有什麼產業,被楊廷和帶過來,成爲家中一個管事的。

算是楊慎最信任的一個人了。

所有行動他都知道。

楊慎沒有想帶他走,只是交代他看誰是奸細,卻沒有讓他動手殺人,只是年老又沒有兒子,都是楊家奉養。

他決定以死報之。

老頭下手極恨,一刀從後腰插入,這個長隨連哼都沒有哼一聲,就倒地身亡了。

老頭說道:“繼續向西,所有人不得下船。”

老頭手中握着帶血的尖刀,雙目瞪圓,看上去嚇人之極,所有人都不敢違逆,好像說一個不字。就會被殺死一樣。

不過,即便是這樣楊老頭也堅持不了多久。

在一日之後,金百戶發現不對勁了。

因爲那個長隨半夜總是用燈光聯繫,但是這一夜卻沒有動靜。

金百戶決定採取行動,他們改變裝束,扮成官軍,截住了船隻。

金百戶還沒有說什麼,卻見楊慎船上,就有一個白髮老頭大聲,說道:“大膽,沒有看見這翰林學士的船嗎?什麼人還不快快退去。”

楊慎座船現在也算是官船,上面掛着,楊慎翰林的牌子。

翰林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卻是儲相,清貴之極。而這些官兵是下九流,如何能與翰林相比,一般的人見到翰林的關牌,絕對不會來冒犯的。

金百戶說道:“附近江上有劫匪,爲了楊大人的安全,還是讓我們上去檢查一下。”

白髮老頭說道:“速速退去,要不然讓我們大人給你們上司遞牌子。”

金百戶眼睛一尖,他看見老頭有些緊張,甚至眉心見汗。

是在害怕。

爲什麼要害怕?一個翰林的管家訓斥這些士卒,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除非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金百戶隨着裝着江上的官軍,不過是一個樣子貨而已,錦衣衛的作風已經深入骨髓之中了,一旦懷疑立即發動。他輕輕一跳,跳到了船上。

這白髮老頭,就是楊家老僕。他見金百戶跳了上來,大吃一驚,立即一刀捅了過去。

只是他哪裡是金百戶的對手,三下五除二,金百戶就將他擒拿下來。

這一下子,金百戶更知道這個人有問題。

金百戶一動,所有錦衣衛一起發動了,瞬間佔領了楊家的船隻。金百戶一看,居然沒有楊慎,立即覺得不對勁,他打開棺材,卻發現錦衣衛線人就躺在棺材裡面,頓時大怒。

錦衣衛在國內橫行霸道,可以說能讓小兒止啼,從來沒有誰敢這樣動錦衣衛的人,即便是錦衣衛的身份暴漏,也不過是禮送出來而已,甚至還會奉上金銀,只求說好話。

不爲了死人的這個線人,單單是爲裡錦衣衛的尊嚴,他就覺得這個案子一定要嚴查,絕對不能寬待。

“楊慎跑到哪裡去了?”金百戶惡狠狠的問道。

楊家老僕冷哼一聲,什麼也不說。

傖啷一聲,長刀出鞘,金百戶說道:“你說不說?”

楊家老僕見狀,眼睛一亮,猛地衝向長刀,金百戶猛地撤刀,但是還是慢了一步,長刀已經重重的刺入楊家老僕的胸膛,楊家老僕用嘲諷的眼神對這金百戶,瞬間暗淡下來了。

金百戶惱羞成怒,說道:“立即派人搜查,絕對不能讓楊慎給跑了。”

楊慎失蹤,其他的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的下場絕對好不了。以錦衣衛內部的懲罰,他的一條小命,要懸了。

楊慎卻不知道這裡發生的事情。

楊慎換船一路東去。

楊老六說道:“少爺,你要小心,如今東海之上,正在鬧倭寇,海上不比當年太平。”

楊慎說道:“錦衣衛後面跟隨,在大明我楊家是死路一條,現在出海,纔能有一條生路。不官怎麼樣只能闖上闖了。”

楊老六說道:“請少爺放心,我已經找了當年在江湖上的朋友,一定保少爺平平安安的去東雍。”

楊慎說道:“我信得過六叔,我安撫一下弟弟們。”

楊老六說道:“少爺你去,這裡有我。”

楊老六目送楊慎下了船艙之中,目光才暗淡下來。

說實話,楊老六剛剛不過是安慰楊慎而已,楊老六多少年沒有闖蕩江湖了,江湖上哪裡有名號啊,再加上各地的地域歧視,他區區一個四川人在江南有什麼威望啊,說威望到不如說是銀子的作用。

但因爲銀子總就是不可靠的。

楊慎有三個弟弟,分別爲楊惇,楊恆,楊沈。不過唯有二弟楊恆在身邊,其他的兩個弟弟,都在老家。

老四是太小,必須在家,而老三是到了讀書的年紀,必須要從參加鄉試,唯獨老二楊恆已經是舉人了,正準備參加科舉,所以在京師之中。

“大哥,你如此做,家裡人會怎麼樣啊?”楊恆擔心的說道。

楊慎說道:“無妨,我已經去信家中,以我家的能力,已經爲三弟四弟找好出路,他們在四四川躲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來東雍與我們匯合。”

“大哥,父親之死,雖然是當今的錯,但是你這樣做,會將我新都楊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楊恆說道。

其實楊恆一直對楊慎的計劃是反對的。

但是再怎麼反對,也說服不了楊慎,而且長兄如父,楊慎的才能遠遠在他幾個弟弟之上,他幾個弟弟也都服。楊恆不敢多言。

此刻安全了,楊恆才決定努力勸說哥哥,不要哥哥走上這一條不歸之路。

楊慎說道:“在家中才是死路一條,你知道楊一清如何評價父親之死的?”

楊恆說道:“如何說?”

“楊一清說,是我們父親擅自捲入皇家之事的結構。”楊慎說道。

楊恆氣得渾身發抖,說道:“無恥之尤。”

楊廷和參與皇室家事,是他自己的意思嗎?

不,恰恰相反,是整個文官集團的意志。他們從來是以禮教來壓制皇權,所以說對文官來說,皇帝是沒有家事,所謂天子無家事。

楊廷和爲何能夠一呼百應,幾天之內將正德給封鎖起來,甚至在京師動武,楊慎就是執行人,他才知道背後是怎麼回事了。

楊廷和有主管意願,但是更多是百官來到楊家,讓楊廷和承擔首輔的責任,規勸陛下,甚至用不一般的手段。

楊恆當時也在家中,招待客人,這也是政治家族的培養繼承人規劃之一。楊恆也很清楚。

楊慎說道:“看看衛霍家族的下場,我家的下場就已經確定了,即便大明不是大漢,但是皇帝厭惡楊家,我家數代之後,無人能爲官,還能保持住現代的門第嗎?”

楊恆咬着壓不說話。

有些話不用說那麼明白。

所謂科舉傳家,可以反過來理解,就是不能科舉,就不能傳家了。

或許一兩代之間,還能維持,但是數代之後,就根本無法維持了。

楊慎說道:“唯有去東雍纔是我楊家唯一的生路。”

楊恆說道:“大兄,雍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能報的了我家的仇嗎?他不會嫉恨我家當年的行爲吧。”

楊慎說道:“雍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倒是將我給問住了?”

楊慎想起當初與雍王在一起的時光,想了想說道:“雍王是一個不學有術,又崇尚復古的梟雄。他絕對不會嫉恨當年的事情,只有我還有用。”

楊恆有一點不瞭解說道:“是一個怎麼樣的梟雄?”

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章 演武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五十章 封賞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十三章 狩獵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
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章 演武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五十章 封賞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十三章 狩獵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