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

戚景通準備退下來了。

戚景通輔助朱厚煌掌管樞密院也已經有好幾年了,隨着朱厚煌對下面軍隊的正規化,權力越來越集中在樞密院之中了。樞密使這個職位已經成爲僅次於丞相的重要職位。戚景通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還能操持,只是爲了戚繼光,他決定退下來了。

不爲什麼。

東雍還是太小了一點,父子兩人同居高位,必然受上位者忌憚,如果他識相退下來的話,雍王自然會有所補償,想來過不了多長時間,戚繼光就能脫穎而出,成爲雍國的將官了。

戚景通一退下來,就開始整理自己封地的事情。

朱厚煌分給幾個爵位的土地,都是在呂宋,還參照犬牙參差的佈置,在要害地點佈置雍國直屬的府縣,而各家的封地被雍國的府縣分割開來。顯然是限制各路諸侯的實力。

不過,戚景通並不在意這一點。反正他沒有想過要造反。

不過,戚景通對土地封地很撓頭,他已經派出家中老僕去參看過了。

地是好地,雖然都荒地,但是地勢平坦,雖然周圍有些山巒,但是看坡度不大,也可以種一些果樹茶樹什麼的,也不是沒用用處的。而且別的不說,地方大啊。戚景通雖然僅僅是一個伯,這一片屬於他的土地,開墾出來,也有數萬畝之多,畢竟地廣人稀,大筆一劃。就不知道圈出去多少。甚至勝過一些小縣。

但是戚景通卻是很煩惱。

煩惱的不是別的,是人。缺人啊。

作爲東雍高官,戚景通沒少因爲缺人的問題,想辦法。

不說別的,單單說他負責的樞密院之中,很多計劃都因爲缺人而擱淺了。而他現在不負責公事了,依舊爲了缺人而煩惱。

這裡有一個屯田的點,是一個小村落,大概有百餘口人家,還要抵擋各地野人的出沒,如果不是這裡封給戚家,上面覺得一點基礎也不留,就這個屯田的點,也不會設在這裡的。

“老爺。”一個戚家老奴過來了。他端着一壺茶,說道:“老爺可是在擔心少爺嗎?”

戚景通輕輕一笑,說道:“我兒是什麼樣的人,我豈能不知道,將來必定嶄露頭角,不用擔心,我是在擔心封地的事情,這封地是我戚家數百年的基業,甚至從今往後,我這一脈就要紮根在封地之上,即便是將來封地撤除了,也不會離開的。但是如何經營封地,我卻不知道如此着手,缺人啊,你說要不要從山東老家弄一批人過來?”

戚景通雖然祖籍是南直隸定遠,但是在山東時間長了,在定遠沒有什麼親人了,但是在山東卻有不少的故舊。

“老爺。”這個老管家說道:“從老家找人,波折重重,而且能過來的也不多了,這麼大的封地,僅僅靠那麼多人,什麼時候,才能開墾出來啊?老奴有一策,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戚景通說道:“有什麼當講不當講的,你還來我這裡賣關子嗎?講。”

“是。”老管家說道:“老爺可以賣奴隸啊?”

戚景通說道:“賣奴隸。”

說實話,戚景通並不缺錢。

朱厚煌對官員,尤其是上層官員的俸祿還是很大方的,像丞相,少府,樞密使,御史等等第一等級的官員,都是萬兩年俸。甚至如果有了功勞,還有犒賞,所以在東雍,官員的俸祿也是一筆極大的開銷,今次於軍費。甚至即便是現在,東雍府縣也不過是堪堪支撐了行政費用,其他費用大多是其他財政支撐,比如說少府的收入,比如說各港口的稅入。

戚景通本人細細數來,最少有十萬積蓄。在東雍,呂宋還有不少田產,都是朱厚煌賞賜下來的。當然了田產的收成並不是太好的,因爲沒有足夠的勞力,他也沒有心思在田地上花時間,不過是租給別人而已。即便是如此,也不是太好租的。

無他,東雍缺少勞動力,凡是有胳膊有腿的人,都分了地,誰還有心思種別人的地,所以這地租出去,不過維持不荒蕪而已,至於是種些什麼,有什麼收穫,是從來不管。如果不是東雍法律之中,有反對拋荒的條款,一旦有人拋荒,數年之後,土地入官。

戚景通已經準備將這些田產全部出賣掉,專心於開墾封地。

所以對賣奴隸還是畢竟感興趣的。

戚家老奴說道:“老爺,殿下命令海上效用去爪哇劫掠,而爪哇也不是多富裕的地方,這來來往往好幾回,也沒有什麼好搶的了,只是老奴發現,他們都帶來一些丁口過來,很便宜的,幾乎幾兩銀子都有一個人,據說爪哇哪裡別的不多,就人多,雖然黑瘦的好像是猴子一樣,但是好壞都是人。老爺如果賣上一些,再加上家中的老人,就足以在封地開出一個莊子來了,之後,就可以慢慢來了。”

戚景通問道:“這些好用,他們不通官話,能不能溝通?”

戚家老奴說道:“老爺,是大驚小怪了,就是一條狗,鞭子抽多了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更不要說是一個人了,只要好好的教訓一下,就足以讓他們明白該怎麼做了。”他語言之中帶着一股冷漠的殘酷。

戚景通還是不放心,說道:“在哪裡賣,我去看看。”

戚家老奴說道:“南都不管怎麼說都是都城,在都城幹這買賣不大好,都在星城那邊的。”

星城就在南都對面的島嶼之上,也就是後世新加坡的位置,不過,現在這裡是星城縣,作爲南都的一個輔助港口存在。

戚景通決定去看看,戚家老奴立即去安排船隻。

戚景通不管怎麼說,也是世襲指揮使出身,家中又不缺錢,至少少不了排場,即便是戚景通將官家給的屬於樞密使的依仗撇下來,單單他自己出行,帶了數名僕役,三五輛馬車,乘船渡海,來到了星城。

星城還是比較繁華的。

首先是這裡開發的早,在南都沒有修建之前,這裡就已經設縣了,如果不是東雍上層認爲,將之後的都城設在一個島上,太不舒服了,說不得後來的南都就是以星城爲基礎擴建的。即便如此,這個縣因爲數萬人修建南都出了大力氣,很多東西都是這裡出產,戶口幾乎要上萬了。是南都附近少有的近萬戶的大縣。

當然了這縣中漢人的比例比較少,也是理所應當的了。

不過,戚景通一進入星城縣,就感受到了人市的氣氛。無數人都被一根繩子綁了,被幾個人拉着走,不敢咋偶路中間,而是走兩邊,衣衫襤褸,有男有女,頭上都插着一根根帶着綠色的青草。規模很大,似乎星城縣不大一個縣城,是一座專門的人市。

這種感覺,在他進入西市之後,感覺就更深了。

這是一個露天的集市,無數人被圈在一起,有人在叫賣,有人在拉生意,什麼樣的人都有,這些要賣的人,也有不同,有的只是壯丁,有的卻是婦人,當然了賣的最高檔的,應該是胡姬。不過數量很少,金髮碧眼,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來的。

還有一些孩子,沒有太小的,最小的也有七八歲了,再小的都活不下去了,也沒有老人,因爲老人根本就是被殺了,活着帶到這裡的,就代表數倍於此的人被殺了,戚景通即便是帶過兵,也覺得有一股深深的寒意。重重的拍在輪椅的扶手之上。

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八十章 先鋒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十三章 狩獵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
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八十章 先鋒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十三章 狩獵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