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曆法

衛公公這邊是指望不了了,他們只是想辦法糊弄正德,根本不去想怎麼弄出一副精確的地圖。

朱厚煌只好自己來了。

只是他收集所有關於中國古代製圖的要訣,最後才發現,宇宙觀對地圖的繪製,實在是太重要了。

中國古代長期被天圓地方的統治,以至於繪製出來的地圖,從來是一個平面圖。

你也許說,你看的地圖不是平面圖嗎?

錯,地球是一個球體,球體表面是一個平面嗎?朱厚煌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一個球面,繪製在平面之上。

其實現在所有人看到的地圖,與真實之間是有差距的,朱厚煌依稀記得,這是所謂的投影法,但是如何投影,其中怎麼計算,朱厚煌不得不承認,自己早已忘記,不過了,這定然是一個數學問題,這是一道盲點題,看上去是一個地理問題,其實是一個數學問題。

朱厚煌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立即寫下了一定要找數學家。

只是明代著名的數學家是誰啊?

朱厚煌不得不承認,自己做的功課還是太少。

而且朱厚煌縱然找到解決方法,也不得不面對基礎數據問題。

朱厚煌可是將大內無數副地圖都看了一遍,對這些地圖的準確度,有些絕望了。

或許,並不是這些原始數據不準確,而是雙方表達方式的不同,朱厚煌甚至在一副地圖上,發現一個工筆畫的大山,這山畫得非常漂亮,很有唯獨,但是你能解釋一下,他爲什麼還在地圖之上嗎?

朱厚煌不得不承認一點,想要從頭繪製出一副準確地圖,絕對不是一兩年的事情。

不過,朱厚煌覺得自己有必要,先設計出一整套,繪製地圖手法,然後培養出一大批測繪人員,最後,再用好幾年的時間,精心繪製,纔會有一副精確的東亞地圖,什麼,你說想要一副世界地圖,那是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做到的問題。

朱厚煌有些垂頭喪氣:“我不過是想要一副精確地圖,怎麼這麼難啊。”

不過再難,事情也要做的。

中國古代製圖方法,主要是西晉製圖六法,也就是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其中分率,就是比例尺,準望就是正確方位,道里就是道路的測量,高下就是高度測量,方邪是利用勾股定理,而迂直,是對直線與曲線的測量。在北宋的時候,沈括覺得這制度六法,有些不準確,將道里改成了位向。他認爲,知道準確位置之後,道里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就不用這個方法。

計裡畫方是中國地圖製法巔峰。

計裡畫方是按比例尺繪製地圖的一種方法,是因爲中國地圖上爲使地圖圖形縮小尺寸正確,而是使用的一種方法。繪圖的時候,先在圖上佈滿方格,方格中邊長代表實地裡數。

朱厚煌埋頭苦讀一陣子,他才發現,就繪圖思想上來說,他並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不過多出一個經緯製圖法而已。

這些地圖之所以讓朱厚煌看得這麼不順眼,一來是地圖製法的不同,在古人看來是天圓地方,根本不考慮投影問題。而朱厚煌見過的現代地圖全部都是投影地圖,這一點上先天就有差別。第二,就是幾百年之間的地形有所變化。很多地方並不是一樣的,特別是海岸線,現代與古代的海岸線是有所差別的。第三,是古代用於繪圖的人力物力,還有在儀器上遠遠不如現在,有所誤差才正常。

這些都不是朱厚煌能解決的。

通過製圖這一件事情,朱厚煌終於知道了。

想推動整個世界發展,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很簡單的是,有的穿越者在古代弄出了參謀部體系,連一個準確的地圖都沒有的世界之中,弄出一套參謀體系,有什麼用處?

朱厚煌不得不收拾自己的所有想法,老老實實的去欽天監,看看朱裕對對經緯度方法弄得怎麼樣了。

朱厚煌見到朱裕的時候,差點認不出朱裕了。

朱裕滿眼血絲,整個眼窩凹陷進去,身上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洗過澡了。好像是一個野人一樣。

朱厚煌說道:“你怎麼了?“

朱裕大喜道:“多謝世子,看來日心說是正確,解決了我很多難題。”朱裕也不看朱厚煌的反應,好像是好長時間,沒有找人溝通了,連綿不斷的說道:“世子,日心說解決了我很多難題,特別是在曆法上,我有了新思路,準備重新以太陽爲歷,完善出一套曆法來。然後以太陰爲歷,爲補充。絕對能使二十四節氣沒有差錯。”

朱厚煌說道:“很好。”朱厚煌很高興,因爲他終於不用雞同鴨講了,反正他說什麼,衛公公哪裡都是敷衍,還不說與朱裕這樣的痛快的人說話。

對朱裕的在天文學上的造詣,朱厚煌還是很放心的,畢竟朱厚煌只是知道日心說,但是怎麼驗證日心說,日心說這個體系給天文上解決了什麼問題,朱厚煌統統不知道。看朱裕的樣子,他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認同了日心說,而是驗證了一遍。

“那麼,測定經緯的方法,弄出來嗎?”

朱裕看着朱厚煌好像看見了一個怪物,說道:“世子,你爲大明皇室貴胄,怎麼能不分清楚輕重緩急的。大明曆法不準,使得四季不分,麥稻不得其時。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你怎麼捨棄曆法問題,而去弄經緯度區區小道?”

朱厚煌的臉色一下子黑了,說道:“你的意思是,你一點都沒有研究。”

朱裕說道:“爲天下正四時,如此重大的問題沒有解決,我又怎麼會去解決什麼經緯度問題?”

朱厚煌不得不說,朱裕說的漂亮。

在以農業爲重的大明朝,解決曆法問題,是關係到農業生產的大問題。

這個大問題不解決,而是去研究什麼經緯度上面,的確是政治不正確。朱厚煌無言以對。

朱厚煌咬着牙,說道:“能不能不抽出幾個人手解決這個問題,你去指導一下就可以了。行不行。”

朱厚煌鼻子裡面就快要噴出火來。朱裕被朱厚煌嚇得練練後退,剛剛一番話說出去之後,朱裕纔想起,他面對的是當今皇帝的堂弟,是一等一的的天潢貴胄。是可以隨手捏死他的人。再加上朱厚煌快要噴出火來的樣子,什麼勇氣全部消失了,期期艾艾的說道:“可是,可是。“

“可是!”朱厚煌的怒氣幾乎壓抑不住。

“可是,要精確的月亮運行表,也需要規範曆法啊?”

“什麼?”

曆法這個東西,在現在看起來並不重要,大家都習以爲常的東西,其實這個東西非常重要,大到一個王朝的政治正確,所謂正統是什麼,很多時候都在曆法之上。小到農業生產之中的春種秋收,都要曆法上來確定。

大明的歷法是直接繼承元朝的歷法,元朝的武功極盛,但是文治上卻馬馬虎虎的,明朝繼承了元朝的歷法,元朝的歷法本就疏漏很多,明朝一直修修補補的,一直沒有弄好,直到了崇禎皇帝的時候,因爲自然災害的頻發,曆法問題變成了重中之重,於是崇禎皇帝力主之下,在西方傳教士的幫助下,創立的崇禎曆書,也就是現在還在用的農曆。

不過那時候也就晚了,曆書的成功,挽救不了大明江山。

而在天文學上,整理這麼多資料,在面對無數不確定日期,更讓人難以應對,先整理曆法,然後再解決經緯度的問題,也不能說錯。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章 元宵宴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四十七章禮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章 元宵宴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四十七章禮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