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

軍營之中。

整個軍營之中,整整齊齊,幾乎一塵不然,所有擺設之中,都是橫平豎直。顯露出一股軍人氣質。從春天到秋天,幾乎半年的訓練,朱厚煌終於將這些士兵訓練出他心目中的軍人氣質。

如此也將朱厚煌心中那些淺薄的軍事上的見識消耗殆盡了。

朱厚煌畢竟沒有當過兵,也不是軍校出身。

對整個軍事的理解也不過是隊列,體能,分解動作,三段擊,等等而已。剩下的問題,朱厚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此刻吳明爲朱厚煌補充了他所欠缺的。比如說行軍,指揮,等等知識,也讓朱厚煌越發想知道,吳明到底是什麼人。

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因爲正德會來視察。

這一段時間,朱厚煌雖然表現的沉默了很多,但是正德並沒有忽略掉朱厚煌,以及朱厚煌這三百士卒。

朱厚煌自己大概沒有發現,他再改變這三百士卒氣質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

雖然朱厚煌並不是從頭到尾一步不離參加了所有訓練,但凡有時間,就一定參加訓練。這些訓練也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朱厚煌的心思。

如果剛剛來到明朝的朱厚煌,還有幾分想做富貴閒人的想法,但此刻,卻一點也沒有了。有得之是一股堅硬如鐵的想法,我要改變這個世界,只是面對層層疊疊,盤根錯節的局面,朱厚煌根本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入手,也不知道該怎麼入手。

正德也發現了朱厚煌的氣質變化。

朱厚煌原本非常膚淺的氣質也一點點的沉澱下來了,整個人有一點老成的氣質。

正德雖然嘴上沒有說,但是越發看中自己這一個堂弟。

正德雷厲風行,天不過剛亮,正德就帶着一羣人來到了校場之中。

今日風很大,吹着無數紅旗獵獵作響。

明朝尚紅,本來就是紅色的鴛鴦戰襖,再加上一面面錦衣衛手持的紅旗,看上起鮮豔無比。倒映在清早的陽光之下,彷彿是血紅之色,更是增添一股肅殺之感。

雖然今日正德不過看看朱厚煌這三百人訓練的怎麼樣。但是跟着正德出來的人也不少,好幾百大漢將軍,再加上外圍的錦衣衛,乃至於外四家軍幾百騎兵,正德這一次出行,至少有兩三千人隨從。

這個排場,對明代皇帝來說並不是多大,但是對正德來說確實很大了。

因爲正德從來不喜歡排場,或者他並不是不喜歡排場,而是不喜歡禮儀,也不喜歡坐皇帝出行用的玉輅。

雖然前宋時候,又那種放杯水在上面都不會灑的玉輅,但是到了明代就失傳了,甚至在明代還出現過,玉輅散架的事情,故而正德這個喜歡到處亂逛的皇帝,從來是輕車簡從,帶上一兩百人就感滿京城的亂跑,而今天正德卻擺出了這麼的架勢,不知道他又想玩什麼。

不管怎麼說,朱厚煌行禮道:“臣弟見過皇兄。”

“免禮。”正德翻身下面,一揚馬鞭,問道:“他們站了多長時間了。”

“已經有半個時辰了。”朱厚煌說道。

正德點頭說道:“不錯。”他說話之間,問朱彬說道:“朱將軍感覺怎麼樣。”

朱彬在一邊也說道:“不錯,有一股精兵的味道了,只是沒有沾血,還看不出到底是不是樣子貨,不過用來當大漢將軍卻是不錯的。”

朱厚煌微微皺眉。

朱彬這一句話,說得是話中有話。

大漢將軍隸屬錦衣衛,不過監察天下的錦衣衛慢慢的分開,專門負責皇帝出行的侍衛禮儀。比如上朝的時候,兩邊侍立的就是大漢將軍,比如皇帝出行的時候,前面開路的也是大漢將軍,不過也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大明開過時是全軍精銳的錦衣衛殿前司,現在也變成了純粹的樣子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根本上不了戰場了。

朱彬這樣說,卻是明裡暗裡的貶低朱厚煌。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正德好像沒有聽出來一樣,說道:“那就操練給朕看看,看看皇弟這半年的成果。”

“是。”朱厚煌應答道。他一擺手,吳明一聲令下。

“立正。”

三個小方陣爲之一震,小小的騷動合成一聲,所有的耳朵都清楚聽到嘩的一聲。

其實並不是一聲,而是無數細小的聲音疊加在一起。

卻在吳明的號令之下,三百人排着整齊的隊伍,橫豎如同刀切,所有人都踏在一個步點之上。明明不過是三百人而已,但卻走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

雖然只是從校場東頭走到校場西頭,開始邁出步伐的時候,校場之上,還有些許雜音。但隊伍在校場西頭的時候,腳步一停,整個校場雅雀無聲,只留下風吹過旗幟的烈烈之聲。

“好。”正德大叫一聲。說道:“皇弟這裡兵練得不錯。”

朱彬說道:“世子的兵練得不錯,卻不知道如何應敵?”

朱厚煌說道:“請讓臣演示對敵之法。”

正德眼睛瞄了朱彬一眼,說道:“好。”

朱厚煌向下面一示意,立即有人將很多草人,並將很多鎧甲套在草人之上,遠遠看去,好像幾百明朝士兵站在哪裡。

吳明立即開始吹哨了。

三個方陣瞬間後轉,面對草人正步走過去。

一聲尖銳的哨聲之後,三個方陣瞬間變陣,變成了前中後三列,在草人前面百步左右站定。

“立正,射擊。”

一陣清脆的槍響。

“換排,射擊。”

又是一陣清脆的槍響。

“換排,射擊。”

又是一陣清脆的槍響。

“準備,齊射。”

一陣比之前大多的槍響。

大半個校場都被硝煙都覆蓋。還有壓抑不住的咳嗽之聲。一陣風吹過,吹散了煙霧。正德立即走向了那些草人。一個個走過了這些草人。

此刻近距離觀看,才知道,這些草人上帶着並不是完整的鴛鴦戰襖,還有很多鐵板,盾牌,木板等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些草人的擺放也沒有什麼規律,都是亂放得,有得近有得遠。

不過,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被無數鉛彈打得粉碎,即便沒有粉碎,上面也有深深的彈痕,或者說彈孔。如果敵人是穿着着這樣的盔甲,或者防具上陣,就已經被這數排火槍硬生生的逼了回去。

朱彬跟着正德身後,正德看過的東西,朱彬也看到了,只是朱彬的臉色相當難看。陰沉無比,好像是誰欠他錢一樣。

正德說道:“不錯。朱彬,你有什麼話說?”

朱彬張張嘴欲言又止,最後嘆息一聲,說道:“臣,無話可說。”

正德說道:“皇弟,其實今天來找你,看看你練兵練得怎麼樣了。另有目的,看你夠不夠資格跟朕草原上走上一趟。”

朱厚煌吃了一驚,說道:“皇兄,要出塞。”

“不是,朕要出塞,而是小王子要入關。錢寧你來說。”

錢寧說道:“小王子在塞外大會諸部,應着如潮。不過,從大會諸部,到縱兵入塞,大概需要一段時間,一個月到兩個月左右。”

“所以,朕決定先行到宣府,等着小王子。此去,必取小王子項上人頭。不過凡事做最壞的打算,本來想讓你留下,看你練得兵不錯,就看你有沒有膽子跟着朕走一趟。”

“臣弟願意跟隨皇兄縱橫草原。”

經過這一段時間,朱厚煌也不是當初的傻甜白,知道正德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爲看中朱厚煌,而且不想京城之中,還有一個能成爲明代宗的人物。這份忌憚,雖然隱藏的很深,但是朱厚煌還是能夠感覺到的。朱厚煌就是不想去恐怕也不行。

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六章 不服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六章 不服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
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六章 不服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六章 不服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