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

所謂物傷其類,便是如此。

物尚且傷其類,人豈能沒有如此之心。

莫登庸一瞬間好像老了不知道多少歲。

之前的莫登庸雖然已經頭髮花白,但是精神很好,看上還有幾分壯年人的摸樣。但是此刻的莫登庸似乎是一個奄奄一息的老者,隨時都可以斷氣一樣。

“撤軍吧。”莫登庸說道:“不要讓孩兒白死,畢竟是海陽子弟。”

“是。”下面的人都鬆了一口氣,隨即莫軍都撤軍了。

莫登庸看着周圍的將領,卻發現沒有一個將領敢與莫登庸對視。

莫登庸長嘆一聲,立即知道他們的心思,暗道:“罷罷罷,大事已去,只是不知道大好頭顱何人來取。”莫登庸也交代什麼,自己回府去了,回到府上就休息,似乎忘記了還在打仗。

不,莫登庸不是忘記打仗,而是他很明白,這一戰對莫登庸來說,已經結束了,剩下的就等誰來割他的人頭而已。

“拜見殿下。”雍軍士卒紛紛跪倒在地,向朱厚煌行禮。

朱厚煌說道:“甲冑在身無須行禮。起來吧。”

朱厚煌來到缺口之處,看着一具具屍體,心中微微一寒。其實昨天一夜戰鬥,傷亡並不算多大,不過損失數千士卒。但是這數千士卒集中在缺口附近死去,可見其中的兇險之處,朱厚煌這時候看來,還心有餘悸,昨天一戰,簡直是一場修羅場。參戰的人數並不多,但是慘烈程度卻大的多了。

朱厚煌說道:“我們是不是修整一下。”

見到大片大片的屍體,被士卒擡上擔架,如同河流一樣搬回大營之中,一時間這擔架簡直是無窮無盡。讓朱厚煌頓時覺得心疼無比。所以提出了修整的想法。

“不。殿下,如今敵軍已經喪膽,趁勢攻之,必能大破之,望殿下莫在猶豫。”

朱厚煌說道:“好,換上一營,繼續進攻。”

不過,即便是雍軍想要馬上進攻,還是要修整一番的,最少昨夜苦戰的兩個營必須撤回去修整,不修整十天半個月,根本不可能再上戰場了。撤下軍隊,將後面的軍隊送上來,並且將這裡的屍體收起來,都是需要時間,最少在中午之前,恐怕不能再次進攻了。

就在朱厚煌想要再次進攻的時候。莫軍這邊也亂成一團。

昨夜一戰,消耗了莫軍上下所有的勇氣,也消耗了莫登庸最後的威望。

在之前,雖然人心惶惶,上層的將領都知道升龍已經是一個死地了,但是下面的士卒並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了,他們也不會想那麼遠。所以上面的將領對莫登庸闇暗升起怨懟的時候,下面的士兵還沒有上面感覺。甚至說下面的人不願意投降。

因爲這是安南的國都,而外面的軍隊是雍王領兵的,外面還有大量的明。這先天給莫登庸口實,莫軍先是安南人,後是莫氏軍隊。

有些時候不得不承認,這個事情的安南百姓都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也不想亡國。如果單單是清化軍圍攻升龍的話,莫軍絕對做不到如此程度。但是有大量的雍軍存在,莫軍的決死之心,也大大增加了,對他們來說,可以亡於清化軍,卻不願意輸給雍軍。

但是精神總是戰勝不了鋼鐵。

一場鏖戰下來,如果說士卒還有一些不忿的話,但是莫軍的將領們卻是一點脾氣都沒有了。

勝負已定。再掙扎也都是無用之功。

小皇帝身邊立即多了很多莫軍將領,他們對小皇帝痛哭流涕,歷數莫登庸的逼死先帝惹怒東雍的罪行,自己如何如何助紂爲虐,如果幡然醒悟,決心悔改等等。

小皇帝不明白,他們唱的是那一齣戲,但是小皇帝身邊,並非沒有明白人。

立即有旨意下來,以小皇帝的名義處死莫登庸,向雍王投降。

這些人莫軍將領都鬆了一口氣。

怎麼說啊。這些莫軍將領再怎麼說都是莫登庸的麾下,所以逼殺主將的名義不好,以小皇帝的名義下手,是最好不過了。然後再也小皇帝的名義投降,他們都成了脅從之輩。想來能夠從輕發落。

莫登庸正在睡覺的時候。只聽一陣亂響,數具屍體都倒在他的牀下。、

莫登庸睜開了眼睛,說道:“何須吵醒我啊?”

昨天一戰,莫登庸到現在是真累了,他畢竟不是年輕人,他已經老了。

“明郡王殿下。”說話的是一個太監,聲音尖銳之極,似乎是在用利刃劃玻璃的聲音,說道:“有聖旨。”

“聖旨。”莫登庸冷笑一聲,說道:“我寫的還不少,只是不知道這一封是誰寫的。”

這太監踩在血泊之中,雙腳不丁不八的站着,將聖旨讀了出來,上面廢話不少,唯獨最後一句比較重要。“奪爵賜死---”這太監拖得聲音很長。

莫登庸卻沒有在聽上面聖旨,而是目光復雜的看向地面上的幾句屍體,說道:“我都跟你們說了,不用管我了,誰來就讓他來便是了。你們啊---”

莫登庸一回來就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不是死於雍軍手裡,就是死在自己的部下的手裡。所以他早就有所交代,讓府中的下人,侍衛統統離開,但是依然有人即便是死,也願意追隨莫登庸。

這太監皺起眉頭說道:“莫登庸接旨。”

莫登庸說道:“不用接了,不就是一死嗎?孤累了,要早些休息,爾等都推下吧。”他信手拿起一個瓷瓶,拔開塞子,一口吞下來,然後在牀上安安穩穩的躺好,不一會功夫,人就沒氣了。

小太監見了,向後面的人使眼神,立即有人上前,將莫登庸的頭顱割下來,裝走,只留下一具無頭屍體在這裡。

等朱厚煌再次進攻的時候,根本沒有遇見什麼抵抗,不,也是有抵抗的,是民間零星的抵抗。那些散亂的士兵的,自發的與雍軍做對。但是成建制的作戰,卻沒有發生過,一路上望風而降,到了皇城之前,小皇帝一牽制羊羔,向朱厚煌投降了。

“臣等不識天威,冒犯雍王殿下,還請雍王殿下寬宥。”

朱厚煌看過去,沒有在羣臣之中,看到了莫登庸,心中就隱隱約約有幾分預感了問道:“莫登庸了?”

“莫賊已死。”有人呈上一個匣子。

侍衛打開之後,送到了朱厚煌的眼前,朱厚煌低頭一看,不是別的,正是莫登庸的人頭。

朱厚煌一時間有些感慨萬千,不知道以何言語,反而在心頭生出一絲傷感。朱厚煌一直都想殺了莫登庸,好控制安南,只是真殺了此人,卻有覺得太可惜了。朱厚煌不用問,就知道,莫登庸是死在這一羣卑鄙小人之中,不過朱厚煌再怎麼鄙視他們的人格,也必須重用這些人。

朱厚煌翻身下馬,將小皇帝扶起來說道:“前事以過,過往不究。請郡王放心,我不會翻舊賬的。”

“哦。”小皇帝說道:“那麼今天的儀式,是不是已經完了。”

小皇帝根本不知道他剛剛做的是什麼,以爲和之前的祭天,祭祖等儀式是一樣。讓朱厚煌心中爲之一酸,覺得真是一個傻孩子。

“這個儀式完了。”朱厚煌順着小皇帝話往下說,他目的已經達到,也無疑傷害這個孩子。

“哦,”小皇帝說道:“我今天還有功課,雍王殿下,我先走了。”

朱厚煌說道:“陛下請。”一邊說,朱厚煌一邊給了李良欽一個眼色。

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章 練兵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
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章 練兵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