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

“這一封奏疏是你們所寫的?”朱厚煌拿出汪直上書的附錄之一,要就是渤泥王請求內附的文書。

渤泥王肥胖的身子伏在地面上,好像是一個癩蛤蟆趴在一個大水球之上。他努力的將他的頭顱按在地面之上,不敢擡頭說道:“是。”

朱厚煌有些無語,因爲渤泥王根本連看都沒有看,就說是。

朱厚煌看渤泥王一副嚇破膽的樣子,也知道問不出來什麼他轉眼看向渤泥太子,卻見這個太子的眼睛之中閃過一絲不忿。

朱厚煌對手中這一封內附文書,有了幾分明瞭。他不去問這一封文書是怎麼寫出來的。繼續問渤泥王說道:“你既然如此誠心歸附大明,孤也不好拂了你的心意。這麼說吧,孤給你兩個選擇,第一就是,孤現在就送你上船,去京師,陛下自然會好生安置你等。第二就是在孤身邊留用,只要有才華,孤不會吝嗇高官厚祿。”

渤泥王心中嘆息一聲,不管他再怎麼不捨也不得不接受現實,祖宗基業不在自己手中了,正如朱厚煌所料,渤泥王怎麼會想內附啊,只不過是汪直想讓渤泥王內附而已。渤泥王全家老小都在汪直的手中,如果他不老老實實的聽話,說不得,他全家就要被死於亂軍之中了。

當朱厚煌問他出路的時候,他心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北京,即便是在北京他只是一個吉祥物,也能安安分分的當一個吉祥物。甚至在享受方面,說不定要比他在渤泥的時候享受更好。所以他立即有了決斷。

“臣想去北京。”渤泥王說道。

“臣想留下來。”渤泥王話音剛落,渤泥太子就說來了出來。

渤泥太子的心思可要比渤泥王的心思大多了,他纔不想到京師混吃等死的。他還想建功立業,他明白他這種身份,即便是有才在大明也不會得到重用,但是在東雍就不大一樣了。所以渤泥太子想要留下來。

朱厚煌沒有想到他們父子兩人還會有意見不同,他無心爲他們父子兩人調節。朱厚煌見渤泥王那個樣子,意見將渤泥王列爲無用之人的行列之中,無心與他多費口舌,正要將他們打發出去,就聽渤泥太子說道:“殿下臣請命出使各部。”他的聲音微微一頓,隨即說道:“渤泥國雖然不小,但是臣父子兩府所控制的土地不過十一而已,剩下的部落分居各地,歷代渤泥王也沒有什麼辦法。殿下新定渤泥,如果沒有渤泥王室的人安撫,殿下想要降服,必然遷延時日,臣願意以渤泥王室的身分爲殿下走上一遭,爲殿下勸說各部臣服。”

朱厚煌聽聞此言,簡直是眼前一亮。

不得不說渤泥太子撓中了朱厚煌的癢處。是的,像渤泥這樣的國家,從來不是控制住國君,就算是完事了,恰恰相反,攻克了古晉,纔算是剛剛開始。

佔據古晉之後的雍軍,如果能順順利利的接受過渤泥王室的威望。那麼事情就好辦多了,如果不能,朱厚煌不得不重新平定諸部,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根本是得不償失的舉動。

渤泥太子這一番話立即改變了朱厚煌對他的印象,讓朱厚煌將渤泥太子從無用之人,劃到有用之人。

“你叫什麼名字?”朱厚煌問道。

“臣名羅軒。”渤泥太子說道。

其實南洋各國與占城一樣,原來都是印度化,後來又被伊斯蘭化,他們的名字沒有那麼簡單,這個名字或許是現取的。

朱厚煌不在意這一點,說道:“羅軒聽令。”

“臣在。”羅軒說道。

“孤命你巡查渤泥諸部,令其臣服於孤,不服則報與孤聽。”朱厚煌說道。

“臣遵命。”羅軒恭恭敬敬的下拜,就這樣他從一個亡國太子,搖身一變成爲東雍的官員。

不過朱厚煌也不會這麼簡簡單單就相信他了。他找來吳鳳儀。命令錦衣衛派出士卒來保護羅軒。

至於到對是保護,還是監視,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處理了這兩個人。朱厚煌又召見一個人,不是別人是王九川。

真臘士子王九川與朱厚煌也算是舊識,在真臘的時候,是真臘華商子弟的領袖,也算是有些本事,再加上在吏試之中出色的表現,所以一進東雍體系之中,就平步青雲,先在長史府一陣子,隨着陸完去職,王陽明上位,因爲王陽明與陸完的作風不一樣,陸完是事必親躬,而王陽明卻見事情幾乎全部託付給了自己的弟子,故而長史府很多職位都用來安置王陽明的弟子,王九川就外放東雍新建成一縣縣令。

在東雍體制之中,做一方主官一定是不狗還忙的工作。還好王九川都做下來了。

朱厚煌這一次吸取了上一次作戰的失誤,就是沒有足管的文官幕僚,等軍中雜務處理的時候,有些力不從心。故而這一次,就從東雍挑選了一批官員隨軍。

其實這也是燭火想栽培自己的人的舉動。

王陽明與以前的幾位長史不一樣,帶着很多弟子,這麼多弟子讓朱厚煌不僅有一點危機感。

所以朱厚煌也想在文官體系之中,提拔自己的親信。而王九川就是朱厚煌想要提拔的人。

朱厚煌說道:“九川。”

“臣在。”王九川恭恭敬敬的說道,他相當知道本分,朱厚煌這樣稱呼自己是恩德,王九川卻不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朱厚煌說道:“現在情況有變,孤本來想讓你隨軍轉運,不想古晉這麼容易就拿下來,現在汪直將軍暫時駐守古晉城中。請你坐鎮古晉城。料理政事。”

王九川說道:“是。”

朱厚煌說道:“你也知道我雍軍與佛郎機人之間的情況,如果戰事焦灼,那麼古晉就是距離前線最近的補給極點,故而九川身上擔子很重。”

王九川自然知道,也明白朱厚煌的意思,如果戰事不能及時平息的話,那麼古晉必須支撐起養一支艦隊的糧食蔬菜等常規的補給,畢竟千里迢迢從東雍運輸彈藥也就罷了,還要運輸糧食蔬菜,負擔就有一點太重了。

不要小看這個任務,要知道整個東雍艦隊數十艘大船,要一兩萬之多,再加上汪直營,已經張翰所帶領的脫產的士卒,有四萬五萬大軍在古晉屯駐,管一個人吃飯,是小菜一碟,但是如果供給數萬人伙食,那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再者,朱厚煌秉承上戰場一定要吃好的的原則,給士兵戰時的伙食標準,定得只高不低,所以一古晉區區之地,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朱厚煌並不知道。

王九川說道:“臣明白,臣定當竭盡全力讓殿下沒有後顧之憂。”

怎麼會沒有後顧之憂,此刻的朱厚煌前憂,後憂,左憂,右憂全部都有,與佛郎機人的戰事就在眼前,朱厚煌卻越發忐忑起來了。

朱厚煌說道:“去吧。”

王九川聽命下去了,他立即來到了古晉城,在古晉王國旁的一出府邸處開始辦公。他首先要了解古晉的情況,他發現古晉的丁口,糧食,等財富並不算多差勁,只是想要支持大軍,自然是數量越多越好,也只有越多才能顯示出王九川的才能。王九川思量一番立即開始了行動,立即有各式各樣的情報在古晉傳開,比如說東雍與佛郎機人的矛盾,還有東雍這一次南下的目的,已經倒黴透頂的渤泥國王。

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
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