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

海防很快就到了。

朱厚煌從東雍帶來的數萬大軍,一下子將海防內外充塞的嚴嚴實實的。

阮潤臣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小的拜見雍王殿下。”

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起來吧。你是孤的大臣,要自稱臣。不要妄自菲薄。”

阮潤臣聽了朱厚煌這一句話,如聞天音,心中高興之極,連忙點頭說道:“是是是。”阮潤臣是安南俘虜出身,對自己的身份常常有自卑之心。、

朱厚煌沒有心思關心阮潤臣的心理問題,他徑直問道:“海防最近怎麼樣?”

阮潤臣說道:“海防繁華之極,舊城已經裝不下,臣本來想擴建新城。只是沒想到遇見這一回事。”

海防的繁華並不是阮潤臣的虛言,但是這樣的繁華與阮潤臣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朱厚煌從安南手中得了兩地之後,特別注意引進華商貿易。不過海防有先天優勢,這一點峴港不能與海防相比。

每一個港口的繁華與否,是由很多因素決定了,不過一些原因對一些港口城市來說,是先天的限制,就是港口輻射的範圍。海防是在紅河出海口附近,這個港口能輻射整個紅河平原。而峴港輻射的範圍倒也不小,但比開發了好幾千年的紅河平原,峴港那邊就差太多。所以峴港並沒有發展起來,但是海防的狀況就好像澎湖一樣。因爲先天的地理原因,成爲安南第一大貿易港。

這裡的貿易額佔據了整個安南大部絕大部分。海防就好像是吹氣球一樣飛快的膨脹起來。

這裡的關稅,也是俞大猷在此駐紮大軍的財政來源。

“孤聽說,莫登庸在海防附近駐紮軍隊?數量還不少嗎?”朱厚煌問道。

“是。”阮潤臣說道:“在海防西南方向,莫氏駐紮了一大拼軍隊,到底有多少,臣就不知道了,不過,臣知道,白藤江水道,已經完全不能通行了。”

“怎麼回事?”朱厚煌皺起眉頭問道。

“莫登庸在奪取升龍之後,就日夜不停想辦法封堵白藤江水道。不知道在水下釘了多少木樁,反正小漁船還是能夠那麼過去。其餘吃水稍稍深一點的船隻,就過不去。”阮潤臣說道。

他身爲東雍海防知府。要特別關注白藤江水道。所以對莫登庸的行動談不上了如指掌,但是實際上相差不少了。最少莫登庸想在白藤江做什麼事情瞞不過阮潤臣。

朱厚煌皺起眉頭,看向王陽明,王陽明微微點點頭。朱厚煌暗道心中暗道:“看來,從海防向升龍進去,不大好辦啊?”

從海防到升龍距離倒是不遠。不過,相比王陽明的計劃,從海防一路攻向升龍,已經成爲第二備選方案了。再聽到白藤江水道無法通行,朱厚煌心中更是大大減分。

朱厚煌瞭解了海防這裡的情況,轉過頭來看向俞大猷,問道:“俞大猷,你那麼的情況怎麼樣?”

俞大猷雖然在品級在阮潤臣之上,不過雙方並不是在一個系統的,俞大猷是武將體系之中,而阮潤臣本質上是長史府體系之中。兩人不搭,而俞大猷又長期在峴港,所以對升龍這一帶的情況,不如阮潤臣知道的多,不過,朱厚煌問起峴港的時候,要單獨詢問俞大猷。

俞大猷說道:“峴港一切安好,臣已經編成萬餘府兵,還有駐紮在海防的占城士卒,乃至刀鋒營,總共能夠聚集兩萬多人。”

“哦。”朱厚煌升起了一絲絲好奇之心。同時升起了的還有忌憚之心。

朱厚煌心中暗道:“總督的權力有一點,看來我要設立省級機構的必要。”

現在東雍的行政體系之中,最大的還是府,比如說雍南府,雍北府,再有峴港府。等等等。而其中還分爲是否有危險,比如除卻東雍之外,個個知府都有是驚動戰爭。權力最大也算得上俞大猷吧。俞大猷的權力幾乎是一言九鼎了。

峴港是一個什麼摸樣,說是百廢待興,一點也不爲過。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將峴港附近的全部編戶齊民了,每一個人都登記在軍中。所以才能在短短時間之內,完成第一輪徵召。這樣的

“按東雍體制,如果殿下需要,臣這就回去調動兵力,進行第二次徵召。”俞大猷說道。

“好,不用了,第二輪徵召,還是先等一等吧。”朱厚煌非常清楚這些臨時徵召的士兵的戰鬥力如何。所以朱厚煌不是一定要求人數多少的。“你那邊有什麼特殊情況嗎?”

俞大猷說道:“有兩個人想要私下拜見殿下。”

“誰?”朱厚煌問道。

俞大猷在朱厚煌的身邊輕聲的說出兩個名字。朱厚煌的神情一愣,立即決定答應見這兩個人。

一件書房之中,一個人走了進來,一進門就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見過雍王殿下。”

朱厚煌說道:“占城王請起。卻不知道占城王來此見孤有什麼咬緊的事情?其實即便你不來看孤,孤也會去見你的。”

“不,殿下千萬不要去看小王。”占城王看上去驚懼之極,驚魂未定。說道:“小王此來,爲殿下貢獻五十萬兩銀子,只是希望殿下看在你我往日情分之上,不要再來占城了。”

朱厚煌的臉色瞬間冷了,說道:“你來海防,就是因爲這一件事情。”

占城王說道:“是。”他的話語微微一頓,說道:“殿下,占城是一個小國,占城承蒙殿下大恩大德,不敢,也不能牽扯到您與大明皇帝的恩怨之中。小王願意每年供奉一段殿下一些錢財,只希望殿下能對占城網開一面。”

“好,孤正在用錢的時候,你將銀子留下來,你走吧。”

朱厚煌的心中一陣傷懷。他當初與占城王並肩作戰的時候,朱厚煌真的將佔城王當成了親密夥伴,不過,從今之後,朱厚煌原本不多的朋友名單之中,應該除卻占城王了。

占城王沒有立即走,他低聲向朱厚煌說:“雍王殿下,升龍使者與大明使者一道來過占城,要佔城支持圍剿殿下的行動,小王沒有答應。不過小王所知曉的,他們來的地方並不只是占城,還有很多國家。

朱厚煌一聽,心中一震,暗道:“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朱厚煌發現他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他最害怕大明也插手,此刻才發現,原來大明早已插手了,只是有這樣的手段,讓朱厚煌感到一陣不知道該怎麼般的,他微微整理一下思緒,問道:“大明使者向你許諾了什麼?”

占城王說道:“只要殿下在安南打起來,讓我出兵峴港,並且將峴港劃給占城,”

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好大的手筆啊。”

朱厚煌在折騰了好一陣子,才從安南劃出峴港與海防兩地,現在占城只需暗中偷襲朱厚煌。就能得到峴港。他說道:“你爲什麼不答應?”

占城王說道:“占城小國,得罪不起殿下,同樣也得罪不起大明。小國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小王不敢以一時的貪心,爲將來埋下禍害。”

朱厚煌說道:“好,孤保證,只要你安分守己,孤就饒過占城。”

占城王大喜國王說道:“多謝殿下,多謝殿下。”一邊說一邊連連磕頭。

朱厚煌說道:“別高興太早了。你必須將使者的情況說,一五一十的說出來,一點也不能少。”

占城王說道:“遵命。”

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四十七章禮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三十章 宣府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
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四十七章禮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三十章 宣府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