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

海防很快就到了。

朱厚煌從東雍帶來的數萬大軍,一下子將海防內外充塞的嚴嚴實實的。

阮潤臣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小的拜見雍王殿下。”

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起來吧。你是孤的大臣,要自稱臣。不要妄自菲薄。”

阮潤臣聽了朱厚煌這一句話,如聞天音,心中高興之極,連忙點頭說道:“是是是。”阮潤臣是安南俘虜出身,對自己的身份常常有自卑之心。、

朱厚煌沒有心思關心阮潤臣的心理問題,他徑直問道:“海防最近怎麼樣?”

阮潤臣說道:“海防繁華之極,舊城已經裝不下,臣本來想擴建新城。只是沒想到遇見這一回事。”

海防的繁華並不是阮潤臣的虛言,但是這樣的繁華與阮潤臣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朱厚煌從安南手中得了兩地之後,特別注意引進華商貿易。不過海防有先天優勢,這一點峴港不能與海防相比。

每一個港口的繁華與否,是由很多因素決定了,不過一些原因對一些港口城市來說,是先天的限制,就是港口輻射的範圍。海防是在紅河出海口附近,這個港口能輻射整個紅河平原。而峴港輻射的範圍倒也不小,但比開發了好幾千年的紅河平原,峴港那邊就差太多。所以峴港並沒有發展起來,但是海防的狀況就好像澎湖一樣。因爲先天的地理原因,成爲安南第一大貿易港。

這裡的貿易額佔據了整個安南大部絕大部分。海防就好像是吹氣球一樣飛快的膨脹起來。

這裡的關稅,也是俞大猷在此駐紮大軍的財政來源。

“孤聽說,莫登庸在海防附近駐紮軍隊?數量還不少嗎?”朱厚煌問道。

“是。”阮潤臣說道:“在海防西南方向,莫氏駐紮了一大拼軍隊,到底有多少,臣就不知道了,不過,臣知道,白藤江水道,已經完全不能通行了。”

“怎麼回事?”朱厚煌皺起眉頭問道。

“莫登庸在奪取升龍之後,就日夜不停想辦法封堵白藤江水道。不知道在水下釘了多少木樁,反正小漁船還是能夠那麼過去。其餘吃水稍稍深一點的船隻,就過不去。”阮潤臣說道。

他身爲東雍海防知府。要特別關注白藤江水道。所以對莫登庸的行動談不上了如指掌,但是實際上相差不少了。最少莫登庸想在白藤江做什麼事情瞞不過阮潤臣。

朱厚煌皺起眉頭,看向王陽明,王陽明微微點點頭。朱厚煌暗道心中暗道:“看來,從海防向升龍進去,不大好辦啊?”

從海防到升龍距離倒是不遠。不過,相比王陽明的計劃,從海防一路攻向升龍,已經成爲第二備選方案了。再聽到白藤江水道無法通行,朱厚煌心中更是大大減分。

朱厚煌瞭解了海防這裡的情況,轉過頭來看向俞大猷,問道:“俞大猷,你那麼的情況怎麼樣?”

俞大猷雖然在品級在阮潤臣之上,不過雙方並不是在一個系統的,俞大猷是武將體系之中,而阮潤臣本質上是長史府體系之中。兩人不搭,而俞大猷又長期在峴港,所以對升龍這一帶的情況,不如阮潤臣知道的多,不過,朱厚煌問起峴港的時候,要單獨詢問俞大猷。

俞大猷說道:“峴港一切安好,臣已經編成萬餘府兵,還有駐紮在海防的占城士卒,乃至刀鋒營,總共能夠聚集兩萬多人。”

“哦。”朱厚煌升起了一絲絲好奇之心。同時升起了的還有忌憚之心。

朱厚煌心中暗道:“總督的權力有一點,看來我要設立省級機構的必要。”

現在東雍的行政體系之中,最大的還是府,比如說雍南府,雍北府,再有峴港府。等等等。而其中還分爲是否有危險,比如除卻東雍之外,個個知府都有是驚動戰爭。權力最大也算得上俞大猷吧。俞大猷的權力幾乎是一言九鼎了。

峴港是一個什麼摸樣,說是百廢待興,一點也不爲過。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將峴港附近的全部編戶齊民了,每一個人都登記在軍中。所以才能在短短時間之內,完成第一輪徵召。這樣的

“按東雍體制,如果殿下需要,臣這就回去調動兵力,進行第二次徵召。”俞大猷說道。

“好,不用了,第二輪徵召,還是先等一等吧。”朱厚煌非常清楚這些臨時徵召的士兵的戰鬥力如何。所以朱厚煌不是一定要求人數多少的。“你那邊有什麼特殊情況嗎?”

俞大猷說道:“有兩個人想要私下拜見殿下。”

“誰?”朱厚煌問道。

俞大猷在朱厚煌的身邊輕聲的說出兩個名字。朱厚煌的神情一愣,立即決定答應見這兩個人。

一件書房之中,一個人走了進來,一進門就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見過雍王殿下。”

朱厚煌說道:“占城王請起。卻不知道占城王來此見孤有什麼咬緊的事情?其實即便你不來看孤,孤也會去見你的。”

“不,殿下千萬不要去看小王。”占城王看上去驚懼之極,驚魂未定。說道:“小王此來,爲殿下貢獻五十萬兩銀子,只是希望殿下看在你我往日情分之上,不要再來占城了。”

朱厚煌的臉色瞬間冷了,說道:“你來海防,就是因爲這一件事情。”

占城王說道:“是。”他的話語微微一頓,說道:“殿下,占城是一個小國,占城承蒙殿下大恩大德,不敢,也不能牽扯到您與大明皇帝的恩怨之中。小王願意每年供奉一段殿下一些錢財,只希望殿下能對占城網開一面。”

“好,孤正在用錢的時候,你將銀子留下來,你走吧。”

朱厚煌的心中一陣傷懷。他當初與占城王並肩作戰的時候,朱厚煌真的將佔城王當成了親密夥伴,不過,從今之後,朱厚煌原本不多的朋友名單之中,應該除卻占城王了。

占城王沒有立即走,他低聲向朱厚煌說:“雍王殿下,升龍使者與大明使者一道來過占城,要佔城支持圍剿殿下的行動,小王沒有答應。不過小王所知曉的,他們來的地方並不只是占城,還有很多國家。

朱厚煌一聽,心中一震,暗道:“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朱厚煌發現他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他最害怕大明也插手,此刻才發現,原來大明早已插手了,只是有這樣的手段,讓朱厚煌感到一陣不知道該怎麼般的,他微微整理一下思緒,問道:“大明使者向你許諾了什麼?”

占城王說道:“只要殿下在安南打起來,讓我出兵峴港,並且將峴港劃給占城,”

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好大的手筆啊。”

朱厚煌在折騰了好一陣子,才從安南劃出峴港與海防兩地,現在占城只需暗中偷襲朱厚煌。就能得到峴港。他說道:“你爲什麼不答應?”

占城王說道:“占城小國,得罪不起殿下,同樣也得罪不起大明。小國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小王不敢以一時的貪心,爲將來埋下禍害。”

朱厚煌說道:“好,孤保證,只要你安分守己,孤就饒過占城。”

占城王大喜國王說道:“多謝殿下,多謝殿下。”一邊說一邊連連磕頭。

朱厚煌說道:“別高興太早了。你必須將使者的情況說,一五一十的說出來,一點也不能少。”

占城王說道:“遵命。”

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五章 演武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
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五章 演武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十章 兵變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