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

東海上的海盜分兩種,一種是商人,偶爾客串海盜的形象。另一種是海盜,偶爾也販賣一些貨物,包括贓物。

不得不說,雖然大明水師還有一點震懾力。但是日薄西山的大明水師對茫茫的大海,早已鞭長莫及了。所以說大海上是沒有王法的地方,有一點過頭了。但是如果說是有王法的地方,卻又會被人恥笑了。

所以,即便是一心行商的人,如果沒有足夠的武力,也會被人連皮帶骨頭一口吞下去。所謂身懷利刃,殺心自起。

有了足夠的武力,很少有人,單純的做一個商人,再加上海禁的原因,出海本就是罪過,再加上一點其他的,也不在乎了。故而即便海商,每一個是容易相與的角色。

換步言之,這些不管是什麼原因,到大海上來殺人越貨的,不就是爲了求一個利字。當他們發現走私的利潤,居然還超過了打家劫舍的利潤,自然而然,就轉行爲一個海商,當然了這一種海商雖然也販貨,但是習慣做無本買賣的他們,自然在任何時候,都更習慣用武力說話,而不是錢。

而偏偏在大海之上,恰巧是一個關二爺管用,而財神爺不管用的地方。

此刻在朱厚煌的名頭,與徐和尚人頭的號召之下。不管是那一路神仙都來琉球了。琉球本來就是萬國津粱,這些海盜對琉球也不是太陌生了。很多勢力比較大的海盜,在琉球就有落腳點。

這些海盜對這爲好像天上掉下來的雍王殿下,感到十分陌生。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很多謹小慎微的海盜。都害怕朱厚煌將他們一網打盡,所以自己不來,只派了代表來到。即便是這樣,這樣的盛會,對海盜們來說也是極其難得的。

不要看武俠小說之中,動不動就有三山五嶽的好漢參加武林大會,好揚名立萬什麼的。但是實際上,三山五嶽的好漢都忙着打家劫社。那有功夫去揚名立萬啊。

這一次,如果沒有朱厚煌出面,還有徐和尚的人頭在,根本沒有幾個鳥朱厚煌,當然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在江南那邊雖然談判還有一個結果出來,但是今後江南那邊會直接與朱厚煌交易已經成了定局。朱厚煌此舉一下子將不知道多少海盜,排除在圈子外面,雖然消息還沒有傳開,但是該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所以,很多人都想看看朱厚煌是一個什麼章程。

不過,朱厚煌並沒有直接出面,這些海盜羣魔亂舞,什麼樣的人沒有,萬一有一個對大明王朝深懷恨意,一心想殺他的人怎麼辦。

朱厚煌自己覺得自己並不怕死,但也不會尋死不成。所以這些海盜都由許棟來招待。不得不說朱厚煌還找了一個好人選。

不要看許棟是出身大商人家,但是他的圈子反而與這些海盜的圈子相近。甚至如果不是朱厚煌的出現。許棟遲早會成爲一名首屈一指的大海盜。

不過,朱厚煌也不會一面也不露的。

許棟與所有大海盜,或者大海盜的代表單獨接觸,先打個底。然後在中午之後,朱厚煌出現了。

“雍王架到。”一聲爆響震耳欲聾,這一位司儀,朱厚煌特別從親軍之中找了出來,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爲他嗓門大。

這是一座三層的木製樓房,本來是港口邊的一處酒樓。自從港口成爲雍軍的駐地之後,這酒樓也成爲軍營的一部分。

此刻酒樓之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無數士卒站得筆直,好像是一根根人柱子。朱厚煌走到酒樓預備好的二樓高臺之上,站在這裡,與每一個賓客,都相距不遠。但是除非用弓箭,否則動不了他。

朱厚煌站在高臺上,頭微微一偏,立即有一個將一個包裹遞了上來。朱厚煌也不沾手,冷冷的說道:“打開。”

包裹還沒有打開,一股濃重的石灰味傳了出來。打開包裹,一個人頭露了出來,不是別人,正是徐和尚的人頭,雖然用石灰醃製過了,但是依舊有一點變形,徐和尚光芒閃閃圓頭,如果忽略他的五官,就好像是一顆發臭的蛋。

朱厚煌很不喜歡這個味道,說道:“傳下去,讓他們看看。”

徐和尚的人頭被人傳了下去,讓這些海盜頭目傳閱。

這些海盜從來不是良善之輩,幾乎每一個人手上,都有幾條人命,但是見到徐和尚幾乎變了形的人頭的時候,心中不免升出了幾分兔死狐悲之感。

下面一陣譁然,很多人都以爲徐和尚之死,不過是自誇自擂,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裡會真正見到了徐和尚的人頭。還是醃製好的。

他們再擡頭看向二樓高臺上的少年,眼睛之中,閃過一絲敬畏之色。

所有在大海之中,活下來的人,都是再現實不過了,他們所敬畏的都是力量。而雍王朱厚煌現在就有力量。

朱厚煌開口說道:“孤往日本的船,居然有人敢動。所以徐和尚死了。不過徐和尚死前,說這一件事情,不是他做的。不過沒關係,孤不在乎。孤懶得與某些做做迷藏的遊戲,孤不講證據,孤只將心證,孤說是你,就是你,錯了也沒有關係,反正孤從陳錢山得到,遠遠比失去的更多。孤今日只是提醒各位,不要被人坑了,死到臨頭,還不知道怎麼回事。”

“什麼。”很多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徐和尚是因爲動了朱厚煌的船,被弄死了,完全符合海上的規矩,沒有人會多說一句話。但是朱厚煌如此不分青紅皁白的亂殺人,卻有人看不下去了。

“雍王殿下,您高高在上。如此不亂殺人,恐怕不好吧。”一個好像是文人的老者捻着須說道。

“孤亂殺,以大明律來看,爾等皆有取死之道,孤不過將其明正典刑而已。想要罪名,孤一會兒給你找幾條,你覺得找不到嗎?”

一陣話,說得所有人啞口無言。只是這偏偏是歪理。如果大海上大明律有用的話,在座各位都是死人了。但是朱厚煌偏偏將歪理說得一本正經。明明是錯的,聽起來好像他們纔是錯的。

其實這並不是朱厚煌辨才無雙,而是海盜之中,很少有人去扣字眼,再加上朱厚煌親王的身份,幾乎是這些海盜見過身份最尊貴的人了,無形之中,覺得自己低了幾分不知道該怎麼去反駁朱厚煌,纔有現在的局面。

當然,打一棍給一個甜棗的做法,朱厚煌也是懂的。

朱厚煌板着的臉,慢慢鬆弛起來,說道:“當然了,有一些人,雖然犯了海禁,但是還是本分的生意人,手上從來不做人血買賣。”

朱厚煌此言一出,立即有人開始呦呵,道:“殿下明鑑,我等都是大明良民。從來不沾染人命。”

“哼,真是誰都能口上吆喝兩聲,就能洗了一身血腥味啊。”

下面人高喊什麼良民什麼的。朱厚煌是半個字都不信,無他,人不狠站不穩。在海外這無法之地,如果真是清清白白的良民。根本不能混到這個圈子裡面。即便當初是好人,在這圈子裡面打滾這麼多年,早面目全非了。只能可能還是良民啊。

但是朱厚煌卻要將自己當成傻子,全部相信他們所說的話。說道:“孤知道諸位的難處,孤也給爾等想出瞭解決辦法?”

解決辦法?這一句話說出來,滿堂皆驚。

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章 豹房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
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十九章 經緯【2】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章 豹房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