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

甘英豈能不明白鬍焰話中之意,他一刻也不敢耽擱了,便與吳彥點起人馬,換好胡服,準備好駱駝,隨時準備好出發。但胡焰不放心,又叮囑道,“時間,汝現在最缺的是時間。保護駝隊至鬼風口後,汝要率本部人馬,搶奪冰雪峽谷!”汝還要記住,張望鼻子右側有一月牙形刀疤!”

這是極少見的現象,胡焰婆婆媽媽,心中的焦慮表露無疑。甘英將胡焰的話一一刻在心裡,不一會肖初月等人也回來了,將從雲中客棧拿來的假附傳交給黃雩。幾個士卒還用獨輪車推回幾大包貨物,打開一看,有小農具、瓷器、香料,有縑帛和茶葉等,尤其是還有十餘匹珍貴的素帛。

駝隊駝好貨物,趁着暗夜天黑,便從西側積雪上好不容易走出重重密林,又折向北,走上駝道,連夜悄悄向西而去。二百五十餘峰駱駝,“吳太公”和“帳頭”手下的駝倌、役夫四十餘人,而“鏢師”則達五十餘人。駝隊在一名牧民的嚮導下,出密林後向北走了十餘里,便折到了山根下駝道之上。

沿途匈奴人村落一個接着一個,犬吠聲此起彼伏,牧民的氈房、馬架子、草垛、圍欄隱隱約約。

其實,這趟行程本身即有重大危險。駝隊只帶少許真正的貨物,更多的貨物是別部的全部輜重。班超的中軍大帳,三軍幾百頂小帳蓬,軍侯、屯長們的軍毯與氈褥,應急用的備用慄米馬料,修理器械和製作攻城器械的工匠工具,繩索、以及大量備用的木瀆(注:即皮馬掌)等等,別部的所有家當都在駝隊中。

誰都明白,如果遇到匈奴騎巡小隊檢查,駝隊將萬劫不復!

他們化身成鄯善駝隊,剛上駝道不久,果然便被一支匈奴巡夜小隊截住。幸好黃雩長期在沙漠上行走,熟悉胡語,又有附傳爲證,理由也很充分,不知將有大戰,便連夜想向車師進發,遠離戰爭。匈奴人檢查了兩峰駝,一駝身上揹負農具,一駝身上揹負慄米等物,於是收下五百龜茲銅錢,便放行了。

其實,這次檢查他們僅僅是運氣好,碰巧遇到了一個心不在焉的巡夜小隊。行走在西域大沙漠上的駝隊,九死一生,沒人會長途販運慄米!

這些役馬、駱駝已經在叢林內休息了兩天多,甘英和吳彥便馬不停蹄,加速西進。從伊吾廬所在的白楊溝西,綠洲上有大量季節性小溪,並有五道四季有水的小河。這些小河是綠洲的血脈,從白山上滔滔不絕流淌下來的雪水,滋潤着綠洲。而每一條小河兩側,都有大片大片的廣闊綠洲。

由於白山洪水千百萬年的沖刷,綠洲上地形高高低低,黃土質地的溝坎丘陵縱橫交錯,因此每一條小河兩側的地名,不是以河命名,而是叫幾道嶺、幾道溝、幾道河等。餉食過後,到了一個叫五道嶺的村寨。源頭在白山的一條小河穿村而過,河兩側溝坎縱橫,高低起伏,已經位於伊吾綠洲的邊緣。再往西走幾裡,便進入另一個百里大風區,地面則都是千年大沙漠了。

而伊吾廬與車師前國,便以狂風區這片大沙漠爲地界。

這個五道嶺,是以半農半牧爲生計的部族村落。約有三十四五戶人家,從破敗的氈房、馬架子看,定然是一個蒲類人部族。在水草豐美的伊吾綠洲,五道嶺屬於偏僻地方,綠洲面積並不大。雖然戰雲籠罩,但牧民們的日子還是得過,犬鳴雞叫,偶爾有炊煙,兒童在追逐玩耍,一派純樸生機。

甘英下令在此歇息一下,餵食一下馬、駝再出發。駝隊未進村,便在駝道邊上的叢林內開始歇息。見一支鄯善大駝隊到來,婦女與孩童便都圍了過來,尤其是那些婦女,還拿來了上好的皮子,肉蓯蓉、雪蓮、蘑菇、益母草等藥材,想與駝隊交換。

“帳頭”黃雩表示駝隊只是路過這裡,不想交換,要趕緊西行。可婦人與兒童並未離去,還是圍着看熱鬧。衆人未卸下役馬、駝身上貨物,便開始餵食、飲水。就在此時,西邊的沙漠上煙塵四起,象有幾騎疾馳而來。騎士們緊貼着馬脖,蹲在馬背上,不停地揮鞭策馬急馳。

甘英的神經繃緊了,在這個大沙漠上,不遇上驚天事件,騎行人一般不會玩命奔馳。只有匈奴百騎長以上的人才會有珍貴的烏孫馬,而本地馬不能長時間在沙漠上高速疾奔。沙漠風大幹燥,空氣中含有沙塵,時間一長,有的馬便會炸肺而亡。

一共有四騎,騎士們蹲立在馬蹬上,只顧揮鞭狂奔,對一支正在歇息的駝隊,絲毫未加防範。

四騎越來越近,他們定然是身負要務的信使,否則不會如此狂奔。漢匈兩國正在白山下大戰,還有什麼要務能比過軍情?甘英憑直覺便想到,這要務一定與正在進行的大戰有關。難道會是張望派出的信使?看看天色已經午後,甘英覺得不同尋常,他回首向東看了一眼,便突然下令,“全體注意,準備弩擊,不放走一人!”

這便是甘英,年少時即投身竇府,成爲竇融老大人的門客,深得老大人教誨,殺伐立斷,戰功卓著,成爲竇融大人寄予厚望的少年英雄。現在,雖然遠離班超、淳于薊,但是,他感覺這四騎定然與大戰有關,尤其是可能與鬼風口與冰雪峽谷有關,便絲毫沒有猶豫,下令截殺這四名匈奴人。

士卒們聞令,迅速做好準備。等沙漠騎隊不顧一切地衝過駝隊時,士卒們突然發難,將四人射落馬下。有兩人從地上跳起,抽刀欲戰,被士卒們一擁而上,亂刀斬殺一人。另一人正要被活捉,自己抽刀抹了脖子。

寧願自殺,也不願被俘,這更證實了甘英的判斷!

甘英檢查了屍首,一無所獲。於是命士卒們迅速將騎卒屍首埋掉,並用沙子蓋好血跡,四匹馬則收攏起作爲役馬。瞬間變故,見駝隊殺了人,本來在圍觀駝隊的婦女、兒童們哄散而去,紛紛逃向村內。

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三十二章 圍營打援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章 祖孫情深
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三十二章 圍營打援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章 祖孫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