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

她柳眉倒豎,對華塗雖柔聲、但卻也是對衆將怒叱道,“還孤軍?屁話!疏勒國、于闐國、鄯善國兵難道不是漢軍?陀廣伽、尉遲廣德、昆蘭不是漢軍?!還舉國之力?北匈奴國中大亂,鮮卑、烏桓擊其左,丁零、堅昆擾其北,單于龜縮龍庭以西,自顧且不暇,何來舉國之力?啊?!”

她聲音雖柔美,但卻令人震撼。勇將華塗當衆遭到小嫂子一頓訓斥、搶白,本應是很沒臉面的事兒,可他卻未覺丁點難堪,似乎得了獎賞,美美地、委瑣地舔舔嘴脣,彷彿被夫人罵一頓那是很榮耀的事。

班超看着華塗那付嘴臉,惱怒地狠瞪了這個委瑣的師弟一眼。平時,紀蒿對這個小叔子格外照顧,華塗有事沒事總喜歡圍着小嫂子腚後獻殷勤,此時班超心裡突然泛起一股想揍他一頓的念頭,很想很想!

紀蒿發完雌威,又面向衆將粲然一笑,不再說話。

“夫人所言有理。”胡焰接着紀蒿的話頭,“自吾使團進入西域起,戰鄯善、下於闐、上崑崙、奪疏勒、威振蔥嶺,那一戰不是以弱凌強,可曾得朝廷一卒一錢襄助?那時大使無糧、無錢、無兵、無地盤,一窮二白,各國倉皇失措,那纔是最困難、最黑暗之時。可大使與衆將精心運籌,各國曆數十戰依然雄居蔥嶺之下!現北匈奴旱、蝗肆虐,人畜亡其半,衆將反以爲比永平十五年至十八年還困難麼?!皇上便閉關,又有何懼哉?!”

胡焰一番話,說得衆將面面相覷,啞口無言。

可不是麼,漢使團剛下於闐國時,只有孤單的三十六將,只得率于闐國兩千弱旅,迎戰並最終擊破石亀萬五千大軍。下疏勒國前,于闐國二次大戰,紀蒿只得以身拭險,于闐國王妃南耶甚至帶着僅有十五六歲的小公主秋嫺送入虎口,爲的是激勵戰心全無的于闐軍士氣。呼衍獗數圍赤河城、盤橐城、北嶺城,漢使團只能依靠疏勒國三千弱旅,不是愣是挺了過來了麼?

閉關也好,不閉關也好,整整數年時間,漢使團都是孤軍征戰。既如此,閉關隘對漢使團又能有什麼影響?!

帳內沉默了一會,田慮又代衆將說出了心中的痛處,“胡軍侯所言固然有理,可使團數度抗詔不歸,皇上已然惱怒,故而才下詔閉關。如果吾等此時再不歸,或都將成朝廷罪人,一家老小或都難倖免……”

胡柏也道,“是啊,吾等生死早已度外,不歸也就罷了,皇上便殺吾頭又能怎的。然如連累一族老小則便是吾等罪過,末將實心有不忍!”

這二將說出了衆將心中的糾結、掙扎處,屯長以上衆將頻頻點頭!

面對詰問,胡焰臉上溢着自信的笑,“請問田軍侯,大漢自高皇帝立國起,可曾見過朝廷懲處過哪位有功漢使?!”

ωωω ●тtkan ●CO

田慮愣住了,蹙眉沉思,還真沒有,不禁一時無言以對。

屯長鄭淇道,“胡軍侯,有功自然不會被懲處,吾使團可是屢屢抗詔!”

胡焰又面向鄭淇,平靜地道,“自孝武大帝起,西域漢使無不囂張,抗詔矯制者衆,可曾見過朝廷追究抗詔矯制之罪?!”

鄭淇認真地想了一下,老實地點頭道,“也是啊,暫時還真一個想不起來……”

胡焰笑道,“不是想不起來,而是根本一個沒有。昔長羅侯常惠發多國兵爲賴丹太子復仇而斬姑翼①,馮奉世‘矯制’斬呼屠徵②,陳湯、甘延壽‘矯制’斬郅支單于③,從古至今,西域漢使抗詔、矯制者衆。然常惠、馮奉世、陳湯、甘延壽均被封侯,雖有蕭望之、匡衡和繁延壽等迂儒因有罪論和‘掩骼埋胔(注:讀zì,腐爛的屍骨)’論遺笑於人④,西域漢使無不留名青史、名貫大漢!”

衆將啞口無言,無人能對。自前漢始,西域漢使一向鐵血囂張,抗詔甚至矯詔者衆,但他們因有功國家故從未受到朝廷懲處,這是不爭的事實,衆將無以爲辯,也頓然醒悟!

胡焰在努力說服衆將之時,班超回到大案後坐下,一直靜靜地看着案頭的蝗屍在沉思。

只到帳內已經無人再爭,班超才召喚衆將坐下,輕聲道,“陳灰所言皆本使心裡話,只不過本使無法說透徹。聖上閉關,使團抗詔不歸,罪在本使而不在衆將。諸位憂慮家人老小,這是男兒本份,不怪衆將。這些天來,是吾班某人最孤單、痛苦、最掙扎的時候,吾很想在奉車都尉竇大人、徵西將軍耿大人麾下征戰,然世事變幻,未來爲大漢奪取西域,或是我輩天職、宿命!”

他向衆將說起這一段時間來,他獨自經歷的諸多變故!

這段時間,竇固、耿秉、鄭衆、耿忠、楊仁幾位在漢匈大戰中建立過不世功勳的大人物,都已經功成身退,一一退出漢匈較量的歷史大舞臺!

竇固榮任大鴻臚,鄭衆已轉任武威太守,耿忠乞骸骨自養,最慘的則是楊仁大人。漢明帝駕崩後,楊仁大人因阻擋馬氏諸外戚進宮而得罪了諸位國舅。太子劉炟登基後,衛尉馬廖、中郎將馬防、北軍越騎校尉馬光兄弟三人聯名上書,參楊仁爲官刻峻,理應當斬!

楊仁是先皇劉莊的心腹近臣,是漢匈暗戰較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永平年代擔負着整肅內奸、對抗北匈奴戰略斥侯的重任,手中一直掌握着一支令人生畏的秘戰力量。劉炟登基後,馬氏兄弟以楊仁爲突破口,明爲雪怨,實質是對準的卻是以竇氏爲核心的正在北征的漢軍指揮層!

這是全面糾正先帝北伐匈奴國策的一個重要信號,朝野心知肚明,都緊張地盯着事件的進展。

關鍵時刻,馬太后保了楊仁。劉炟也明知楊仁忠勇,但他新登基,或許是想依靠諸舅之力。於是,楊仁被外放到遠在蜀中的什邡縣擔任縣令。楊仁大人就這麼退出了漢匈較量的歷史舞臺,在什邡縣“寬惠爲政,勸課掾史弟子,悉令就學”,從此從史籍中消失。

楊大人臨離開雒陽前,在侍中廬處理的最後一樁公案,便是派出專門驛吏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至疏勒國赤河城,給班超送來一個密匣。匣中有一封普通縑書、一塊宮縑和一塊綠色玉碟。班超知道楊大人必有要事交待,便打開普通縑書。

上面是草書,“永平年間,先帝曾令老臣號令天下習劍世子,保護權氏、疏勒姬,並尋找草原信物。今吾老邁,骨骸將棄,囑仲升謹遵遺詔,爲大漢江山社稷計,敢赴身死,完成遺命!”

當時他趕緊打開宮縑,只見上面是先帝硃筆所書詔書,“凡執此碟者,務保權氏、疏勒姬安危,找到北野信物,勿使胡兒得之以爲天命有授!”

————————————————

注①:前漢昭帝時,曾派扞彌國太子賴丹爲校尉率漢軍到輪臺屯田,卻被龜茲國權臣姑翼唆使國王派兵殺害。漢宣帝即位後,長羅侯常惠出使烏孫國前,上奏漢宣帝請求順路進攻、懲罰龜茲。漢宣帝未允許,但大將軍霍光默許其見機行事。於是,常惠出使歸國途中,發多國兵近四萬七千人兵發龜茲國。龜茲王懾於兵威,將姑翼交出,常惠斬其頭顱傳首於長安,並凱旋。

注②:前65年,出使大宛國的馮奉世,聽說莎車國殺害親漢國王萬年,另立親匈奴的呼屠徵爲王,並擊殺莎車漢使奚充國後,便與嚴昌以漢使符節向西域列國徵發15000卒,擊破莎車國,斬殺呼屠徵,又另立萬年昆弟爲莎車王。後因少府蕭望之反對,功過相抵未受封,但晚年亦被漢宣帝封爲關內侯。

注③:前36年,匈奴郅支單于襲殺漢使谷吉,又將漢朝派往康居的三名漢使拘留羞辱。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大怒,擬發西域屯田吏士及烏孫國兵擊殺郅支單于,甘延壽欲將計劃先行呈報朝廷,但陳湯擔心朝廷不允便擅自矯詔發兵,當都護甘延壽發覺後,陳湯拔劍威逼其贊同,因而犯下矯制和脅迫都護兩項重罪。後大軍攻殺郅支單于,並傳首於長安,陳、甘並在奏章中寫下“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千古名言。

注④:郅支單于首級送到長安後,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繁延壽認爲按《禮記·月令》,認爲春季“宜勿懸”,否則不合“掩骼埋胔”之說。但車騎將軍許嘉和右將軍王商據《左傳》,說當初孔子誅殺優伶,大夏天卻首足分離異門而出,所以可以懸首十天。此事被馮夢龍收在《笑史》“迂腐部”裡,馮點評說,春季懸首既不合聖人“掩骼埋胔”之說,那斬首郅支單于是否也不合《禮記》秋後問斬之律?馮的刻薄評論令漢儒的關於懸首的迂腐爭論,遺笑後人。

————————————————

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
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