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

現在的宋府,已經與耿氏等大世族一起,成爲五陵原上數一數二的大族。司馬南數千頃膏田,除數百頃留做官田外,其餘盡爲衆世族從隗裡縣手裡買下。而馮菟也果斷出手,進帳近千頃。

班超對着馮菟不停喊冤,“憑什麼,吾功最大,太公何故如此薄吾?”

馮菟不恥地叱道,“在宋洪墳前,汝胡言亂語,全不顧吾臉面。想東想西的,真是一肚子壞水,汝豈是爲錢哉?”被人家一下子說到痛處,班超只好打着哈哈將尷尬遮掩過去。

馮菟跟隨班超一起,經歷了一場生死大戰,彷彿一夜間沉穩起來。她不再風風火火,似看透世事風雲一般,對小魚兒一家、對寒菸都極其友好。每天,班超開始帶着別部訓練後,她便帶着兩個小兒,到菜圃內幫宋母種種菜,或幫僕役們放牧牛羊。

秋曹好人做到底,專門向司隸校尉華鬆大人求情,於是華大人額外開恩,司隸校尉部特允馮菟與鄧堯一起,均爲班超正妻。司隸校尉部的驛吏到達太華山軍營時,馮菟卻悲從中來。班超想安慰她,她卻口不由衷地叱道,“汝個土坷垃,蹦噠一頓還不是落吾手裡……汝還是回雒陽安慰那一個罷……”

馮菟在太華山住了一個月後,才依依不捨地返回茂陵。

經歷過一場大戰的洗禮,別部三百五十餘卒,訓練的熱情更加高漲、自覺。艱苦、枯燥的練兵歲月中,三位軍侯尤其對攻守城池、騎兵陷陣之法訓練極其嚴格。巢車、木幔、轒轀車、撞車、臨衝、雲梯、壕橋、砲車(注:即投石車。以上均攻城器械)製作、運用和防範,全部精心演練,所有人都爛熟於心。等到三年練兵結束,這些士卒已經脫胎換骨,盡得攻城、守備精要,人人可以以一當十。

三年太華山練兵,班超未返回雒陽一次。

各位軍侯和屯長的夫人們,這三年內隔三差五要相約一起來太華山住上一段日子。但鄧堯總以府中事多爲由,拒絕來太華山。只到第二年過年以後,在老夫人強令之下,鄧堯才強顏歡笑,不得不隨衆人一起來到軍營,與班超團聚。

班超已經將班家徒附全部移徙“別部營”所在的敷水河畔,十七戶人家已經變成了三十一戶。這些徒附以班前爲村長,聚集成村,起名班家坊。開村之日,華陰縣令朱五木親自前來助興,允徒附每戶可開荒二百畝、建一區宅。

別部刑卒中僅有兩名家在司隸校尉部河內郡,且在老家混不下去了。於是班超便命軍侯田慮專程去了一趟河內郡,將刑卒妻子父母遷到華陰。而華陰縣則給以庶人身份,按一戶田二百畝、宅二區標準授田宅。於是,曾經單調的“別部營”,變成了熱熱鬧鬧的班家坊。

茂陵大戰後留在宋氏莊園療傷的重傷士卒,也都一一歸來了。他們雖然缺胳膊斷腿的,已經不能留在別部參加訓練,但這些士卒中有十餘人選擇留在班家坊。華陰令訓練場四周的荒地,已全部開墾出來,變成了綠油油的莊稼地。

感班家恩德,班前又在村子的最中央建起了班氏宗祠,供奉班稚、班彪等班氏祖先。原來寄存在馮墾府上的小廝、侍婢們,馮家也全數送到“別部營”。華陰令朱五木見班氏漸成華陰重要世族,便特允班前在班家坊重建了班府,並送匾“華陰班府”,算送給班超一個大大的人情。

華陰班府位於班家坊正中央,規模並不大,只是一個三進大院子。至此,原在五陵原的班氏徒附們,便集體搬遷到了華陰班家坊。而安陵邑的班氏舊宅與祖塋,則由馮墾一族代爲照料。

族人盡居班家坊,班超便常居於華陰班府內。鄧堯來到太華山軍營,看到這一派興旺景象,很是震驚,心裡的氣也消了不少。夫妻沒有隔夜仇,那天晚上班超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她,隨她出氣。接觸了班家的老徒附,親身感受到班超、馮菟與宋府經歷的一場生死大難,鄧堯這才徹底原諒了班超。

此後,鄧堯、馮菟等人來時,或權魚一族來勞軍時,也都居於班府中。班家坊村漸漸興旺起來,遷徙而來的人越來越多,班前又被朱五木任命爲班家坊嗇夫,並將班家坊正式改名爲班坊村。此後,班坊村歷經二千餘年,只至新中國建立,名稱未嘗有變。當然,這些是後話。

自從班坊村興旺起來,到三年太華山練兵的最後一年,別部三百餘人糧秣供應已經不需華陰縣承擔,一切全由班前這個嗇夫就地解決。班前還帶着班家徒附們伐來木柴,建起一排排木屋,使別部從帳蓬搬進了條件更好的嶄新營區。

馮菟得地利,什麼時候想來,便什麼時候帶着一雙小兒,來班坊村住幾天。

有一次,她將班超的徒弟馮平帶來,當初的小不點已經長成風流少年,已隱隱有乃父馮墾當年玉樹臨風的風采。只不過,班超離開後,他漸漸也有了乃父之風,既不喜讀經書,更不願習武。見到威武逼人的班超,竟然躲在馮菟身後,戰戰兢兢地不敢出來。

呂氏原來託付馮菟,想讓馮平入班超軍中,也混得個些微功名。可沒想到的是,見班超欲收其入軍中,馮平竟然嚇得直哆嗦,哭哭啼啼地哀求其姑姑。馮菟一見這慫貨不是塊料兒,輕嘆一聲,也心灰了,只好放其歸去。

有一次馮菟來班家坊時,恰好鄧堯也來了。二人聚首,衆人擔心的危機局面並沒有出現。鄧堯雖然是大家閨秀,到底還是女人,連續數日心情終是不爽。那幾日班超、馮菟提心吊膽,盡心盡力地侍候着鄧堯,可鄧堯到底是鄧堯,幾日過去,她便與馮菟相處融洽。

鄧堯想通了,班超勇冠天下,卻與她鄧堯恩愛和諧。他用情專一,潔身自好,從不眠花宿柳。馮菟是他的少年夥伴,她雖然恨班超沒有得到她的允許便娶了馮菟,但是她又有什麼理由拒絕與班超經歷生死大難的馮菟?

想通了,便成了自己人。馮菟也是個知性女人,兩人很快成了姊妹,班超這纔將懸着的一顆心放了下來。

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一章 客棧遇刺
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一章 客棧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