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星隕落

班超癡迷了一般,傻傻地、癡癡地站在門側道上,並不敢太靠近。

他正不知道下面該怎麼辦時,忽然又有幾輛軺車(注:單人或雙人無廂馬車,頂有華蓋)駕到,他趕緊閃開。擡頭一看,高大威嚴的門樓上,六個大大的紅色牛角燈籠間,是“鄧府”二個大字。而門樓頂上,“詩書仁義”四個大字,龍飛鳳舞,金光四射。

細看,不禁大驚,這竟然是御賜金匾,原來是建武大帝劉秀親筆手書!

建武中興後,建武大帝劉秀厚待功臣,但能得到門楣賜書榮幸者,南陽衆臣、河西衆將、隴右衆將中,惟南陽功臣之首高密候鄧禹一人。班超仰頭看着,爲這四個大字所深深震撼!

他明白了,這裡是大漢第一仁厚人家,被譽爲“仁者之所”,在整個雒陽城赫赫有名的鄧府。大門前連士卒都沒有,卻氣勢恢宏,懾人心魄。漢帝國第一世族,高密候鄧禹鄧大人的府第,這裡可不是尋常人敢來的。不說別的,班府的小宅院,與鄧府相比簡直就象泥牆田舍一般。

班超此時心中全是女公子的身影,他佇立良久,只到夜深風涼,纔不得不返身走回班府。二十歲的班超如在夢中,回府後見人也不說話,象丟了魂兒一般。鄧家女公子那“一瞥一笑”,把班二公子的魂徹底給勾走了。

此後連續數日,每天傍晚會一個人莫名其妙地來到鄧府門前轉悠一會。沒有目的,只是轉轉,回去便會睡得安逸。這些瞎轉自然是枉然,在接下來的整整十年時間內,他再也未見到那個讓他驚爲天人的豆蔻少女。

但思念的種子已經埋下,渾渾噩噩的班二公子,開始有心思了。

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春,中山國望都長一職空缺,班彪被從司徒掾任上晉爲望都長。所謂望都長,就是望都縣的縣長。東漢時代,沿襲前漢郡縣制。州下設郡(注:東漢初州不領郡,僅設俸六百石刺史),郡下設縣。大縣爲縣令,小縣則爲縣長。

班彪當年在河西張掖郡觻得城時,竇融倚重於他,秩比千石。後做徐縣令,仍然秩俸千石。繼而做司徒掾,由於資格老,且有貢獻,相當於現在地市級政府機關裡的處長吧,勉強給了個秩比三百石。到了望都長,只是一個秩俸四百石的小吏。

班固在太學求學,家裡開支很大。家裡清貧,班彪飢不擇食,實在沒得挑了。

陰曆三月初三,虞四月駕着輜車,載着病弱的班彪,勉強赴望都就任。小廝則載着另一輛輜車,攜帶滿滿一車家藏典籍書簡。

雒陽至望都一千五六百里,只到三月十五日,才風塵僕僕地趕到中山國治盧奴城(注:即今定縣),拜望了中山國尉、暫行國相事鄭衆,呈上公文。鄭衆對德高望重的班彪甚爲尊敬,留他在官署住了三天。又以事前輩禮,親自送班彪去上任。

鄭衆是經學家鄭興之子,通曉《春秋左氏傳》、《三統曆》、《易經》和《詩經》等,是東漢帝國著名大儒。 建武末年,皇太子劉莊和山陽王劉荊曾命虎賁中郎將樑鬆以縑帛聘請鄭衆,讓其出入皇宮,爲門下賓客,但遭到鄭衆拒絕。建武末年,鄭衆被建武帝劉秀外放至中山國,任中山國尉。當時因國相和屬下長史俱空缺,便由鄭衆暫代國相事。那時的鄭衆官並不大,秩俸只有區區六百石。

雖然到了後來的永平年間,先皇劉秀欽命輔國大臣、樑鄉侯樑鬆因勾連羌胡罪被下獄處死,鄭衆卻未受牽連,但也未被重用。永平三年(公元60年)春,中山國相薛脩與中山國丞同時因罪下獄,鄭衆再一次代行中山國事,卻未有寸進,只是被司空府闢爲給事中。

其實,一個小小望都長到任,根本不需要他代行國相事親自送到任上。到了望都後,鄭衆在望都又住了三天,才返回盧奴。此後,他又多次至望都,與班彪暢談經史,交情深厚。

望都是一個小縣,然瀕臨邊地,民風彪悍、純樸。班彪上任後,因清廉爲官,辦事公允,望都很快便政風爲之一變,深受吏愛愛戴。不過班彪對仕途並不投入,處理完公事,他感覺身體大不如前,便夜已繼日,作《〈史記〉後傳》(注:即《漢書》)數十篇。

虞四月雖是武行伎伶出生,長期跟着班彪,應付一個小小的內陸小縣,根本不在話下。班彪用心於史,虞四月擔任縣衙賊曹掾史(注:相當於後世的捕頭),把縣府一班求盜(注:即後世的捕快)和諸屬吏調度得妥妥當當,一應冤獄都料理得一絲不苟,讓望都風清氣正。班彪也因此得以潛沉於史事,“專心史籍之間”。

閱讀和著述,是一個苦差事,在紙張尚未普及的東漢年代,尤其如此。班彪常常通宵達旦,秉燈奮筆,夜夜不輟。

冬天到來時,班彪身體愈來愈差,虞四月心裡着急。實在無計可施,便寫成一絹箋,命小廝飛馬送至雒陽,想請夫人樊儇來勸喻。可是,沒等樊儇來望都,好不容易熬過元旦(注:從漢武帝時起,以正月初一爲元旦,一直至清),班彪在一個寒冷的雪夜,突然病發,孤獨地離開人世。

這年的正月特別的冷,從冬至春,望都都被大雪覆蓋。東漢初,是中國古代氣候開始由熱變冷的劇烈變化時期。史籍中已見到“寒氣錯時”、“當溫而寒”等記錄。而到了東漢晚期,“當暖反寒”、“春常悽風”、甚至“夏降霜雹”等異常氣候記錄,頻繁見諸史載。

這天夜裡望都再降大雪,平地有一尺深。城關里正報警,言一股常山盜賊出沒街市,搶劫瞭望都大戶杜員外宅院。虞四月帶着縣衙的求盜們在大雪之夜蹲守半宿,將七名盜賊抓了個正着。後半夜時分,虞四月心裡惴惴不安,很是掛念主公,公事處理完便策馬匆匆趕回縣衙。

來到後堂,天井內雪花紛飛,門扉已被風吹開,廳內一任風雪肆虐,毫無生氣。虞四月腿一軟,知道不妙。他跌跌撞撞地衝進室內,只見室內燈油已燃盡,帷幔飄舞,鬼影瞳瞳,雪花飛濺。盆內炭已盡滅,且灰燼已冷。

室內冷風飛旋,與室外一般清冷,呼嘯的風雪中,似狂魔亂舞,其景象讓人魂飛魄散……

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
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十四章 山窮水復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