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

漢文化兼收幷蓄、氣度恢弘,兩漢時代,吏民對胡人血統從不忌諱,更不歧視。

班超的祖母就是匈奴人,他的身上便流着匈奴人的血統。班超的祖父班稚在前漢成帝時期曾官至封國相(注:秩二千石,封國相相當於郡太守),當年就是娶的漢成帝時的騎都尉金敞之女爲妻,而金敞則系大名鼎鼎的原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的侄孫。

金日磾雖是胡人,但也是漢武大帝的顧命大臣之一,是漢帝國史上建立過不朽功勳的重要能臣。他原是駐牧河西武威郡的匈奴休屠王太子,元狩二年,霍去病擊破河西,休屠王降漢,漢武帝賜其姓爲金。後元二年,漢武帝病重,託霍光與金日磾輔佐太子劉弗陵。金日磾鞠躬盡瘁,死後便陪葬在漢武帝的茂陵。

都說禍不單行,從來如此。

辦完喪事後又過了一個多月,春意漸濃,五陵原上桃紅爛漫,梨花白如雲,柳芽綻綠,鳥兒呢喃。安陵邑內則竹影搖動,綠廕庇日。班家好不容易纔從親人辭世的悲痛中慢慢解脫出來,班府大院也纔有了點兒歌聲、笑聲。

這天午後,夜玉、雁旋帶着僕人婢女,正在院內晾曬浣好的色染麻布。已經踏進春三月的門檻,天漸漸熱了,日頭已經西斜,兩個女人一邊晾衣,一邊歡快的哼着樂府。柔美的歌聲飄蕩在安陵邑上空,僕婢們也都跟着學,班府院內笑語喧譁。

大院外,老僕人班伍帶着兩個小公子在外放風箏,“骨都候”則圍着兩個小兒在歡快地奔跑、嬉戲着。班府內外,咯咯的笑聲,與老槐樹上的喜鵲渣渣聲,後院的織梭聲,院內竹叢的颯颯聲,此起彼伏,相映成趣。

所謂樂極生悲,誰也沒想到的是,又一場大禍悄然降臨。

“骨都候”矮小委瑣,喜歡搖尾乞憐,班超一向討厭它。

班超、班固、雁旋三人童年時在河西時,當時虞四月養的那條高大威猛的獵犬也是黑色的,起名“骨都候”,是三人童年時的好夥伴和最貼心的衛士。

一次班超與頑童魚蛋打架,魚蛋胖大的身體將班超壓在沙漠上,班固與雁旋急得大哭又無從下手。對魚蛋也一向友好的“骨都候”本來蹲在一邊看他們頑童們打鬧,此時見班超吃虧,便嗷地狂叫一起撲上來,一腦袋將魚蛋拱翻。

班彪舉家隨竇融入雒陽,離別之時,班超、班固便將“骨都候”留下陪伴雁旋。河西事件時,“骨都候”也被燒死。回到安陵後,雁旋便將老僕人班伍養的這條笨拙、瘦矮、委瑣的黑土狗起名叫“骨都候”,以紀念童年的夥伴“骨都候”。

“師母,等這批服幘出來,春天就不會餓肚子了……”

班超侍弄幾十頃薄地,僅夠一家人和衆徒附們溫飽,樊儇和夜玉便一直以織幘補貼家用。此時,看着滿院布幔飄舞,詩情畫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想想這幾年的苦難日子,雁旋充滿嚮往地說。興致所至,又口誦一絕道,“五陵陵上雲,杳靄起無跡。晚風推綠樹,浣紗飄滿苑……”

原還想與師母和詩逗樂呢,可是還沒等她吟誦完,她的興致就被驚惶失措衝進來的鄉嗇夫馮墾打斷了。

“不好了……師母……不好了……京兆府尹帶兵衝汝家來了……”

這天,馮墾嘴裡咀嚼着鹽菽(注:即鹽炒黃豆),無事可幹,正要到班府串門,忽然看到安陵邑被京兆府的大批兵卒包圍了起來。求盜帶着兵卒們,一邊打聽班家位置,一邊正氣勢洶洶地往班家趕來。馮嗇夫嚇壞了,但他很夠意思,一頭飛跑撲進班府氣喘吁吁地報完信後,才又匆匆逃了出去。

“關上院門,快通報夫人……”

夜玉和雁旋聞言愣了一下,夜玉最先醒過神來,便驚慌高叫。小廝們聞言也亂了,正欲關上院門,可還是晚了一步,大批兵卒已經呼拉一下撞開大門,潮水一般闖了進來。

“所有人,靠牆站立!”一個兵曹厲聲大喝道。

幾個兵卒則將夜玉和雁旋、僕婢們,都逼在院角。一個鼻子下面長着一顆黑痣、痣上長着一撮黑毛的兵痞,竟然乘人不注意,委瑣地伸手在雁旋大腿上揉捏了一把。“啪!”雁旋狠狠地賞了他一記大耳光。

“臭婆子,不知好歹……”

“一撮毛”惱羞成怒,飛起一腳,將雁旋踢翻在地。夜玉“嗷”地一聲撲了上去,象母雞護小雞一樣擋在雁旋身前。而“一撮毛”揚起手中的矛杆,便惡狠狠地要施暴。

危急時刻,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了。

真是狗不可貌相,瘦弱、委瑣的土狗“骨都候”見主人捱打,竟然嗷地狂吠一聲,撲將上去瘋狂撕咬不休。“骨都侯”大發神威,“一撮毛”嚇得魂飛魄散,奪路狼狽逃竄,衣衫也被撕碎,手也被咬傷流血。

幾個兵痞衝了上來,其中一人一矛將“骨都候”胸髒貫穿。“骨都候”淒厲地慘叫一聲,被兵痞用矛頭高高挑起,狠狠甩出院牆外,“嘣”地一聲落地後,再無動靜。“一撮毛”還不解恨,掄圓了矛杆,“啪啪”地狠狠抽打夜玉,但瘦弱的夜玉咬着牙一聲不吭。

兵痞正在施暴,賊曹掾吏苦三恰好走了進來,看到班府兩個女人在捱打,便甩手給了“一撮毛”一巴掌,接着一腳將其遺踹翻在地,嘴裡對衆人怒喝道,“班府文章聖地,不得有辱斯文!將所有人關進廂房內,不得跑了事主,按詔抄家!”

夜玉等人都被趕到前院的廂房內,門外有兵卒把守。不一會兒,樊儇和織幘的僕婢們,剛回孃家的小女班昭和女婿曹世叔等,也都被從後院押了過來。樊儇動作慢了些,被一個兵卒一矛杆砸倒在地。曹世叔、夜玉、班昭和雁旋四人飛撲上前,將樊儇扶進廂房。

“阿母,吾家到底犯了什麼法……”

雁旋已經蒙了,抱着婆婆心疼地嚶嚶哭着。樊儇和夜玉卻沉着臉,緊捂雙脣一言不發。從遙遠的更始之亂起,一路走來,她們經歷得太多太多了。每當災難來臨時,她們會選擇坦然承受,哭,又有什麼用?!

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
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