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

這裡是雒陽市內的商業中心,與城外喧囂忙碌的南市隔城牆遙遙相望。街面兩邊的商鋪,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生意興隆。班超下馬,牽着馬走了十幾步。走到一個于闐脂玉鋪面前,剛要打聽魚邸所在地,忽然被人攔住了去路。

原來是一個瘋瘋灑灑的相士,一手舉着幌子,一手挑着一個小燈籠,不由分說便給他看相。

前漢初年,由於百廢待興,漢廷倡導黃老之學,崇尚無爲而治,與民生息。但到了東漢初年,黃老之學已經走向另一個極端。漢族的相術歷史悠久,它萌芽於三皇五帝時期,堯、舜、禹三帝均重相術,更以相術取人。漢明帝永平年間,道教始祖張道陵已在芒山(注:即今邙山)修行長生之道多年,相術逐漸興起。但此時的相術,僅限於粗淺的相面。只到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以管輅《管輅神相秘傳》問世爲標誌,影響後世千餘年的相術理論體系才正式形成。

班超因在邙山多次與張道陵“偶遇”,可謂不勝其擾,因此,對相士並無好感。此時,他摸摸口袋道,“對不住了先生(注:生讀chen,四聲。漢人稱“先生”,實爲老師或師傅的意思),吾無錢也!”

相士卻抱拳躬身唱諾道,“走過千山萬水,尋尋覓覓,只爲有緣之人。遊遍紅塵人海,冷冷清清,難遇知音相和。公子詣闕上書,班家大冤昭雪,本道(注:張道陵在芒山始創“長生之道”,漢人稱修行者爲“道人”)向公子賀喜了也!”

唱畢,沒等班超說出一個謝字來,又自顧說道,“然壯士身上正爲一股邪重殺氣纏繞,此番逗留京城,必遇胡人血災。一場功德,無數是非。因果相纏,恩怨難了。公子當慎避之,慎避之!”

“你……”

班超語塞,也有點惱,自己一家夠倒黴的了,連遊蕩江湖的相士都要來尋開心。正要斥責,卻見相士說完便舉着幌子,扭頭擠入人羣中,眨眼間便走遠了。

雖然心裡惱怒,可相士已經沒進人羣。班超只好牽着馬,怏怏不樂地順着津門大街向西走去。

一陣清冷的晚風颳過街面,兩旁鋪面檐下燈籠搖曳,似乎要變天了一般,空氣中彷彿摻雜、瀰漫着一股不安的氣息。

班超打聽一頓,原來魚邸離此已經很近了。

他牽着馬繞過兩個街口,進入寬敞的南津門大街,並一路尋到一座高大、威嚴的府第門前。剛通報姓名,小廝便牽過馬道,“壯士快請,權大人已等待多時!”

魚邸門前的四名小廝神情極爲緊張,手裡捏着腰中的環首刀柄,一付如臨大敵的模樣,整個魚邸似乎也爲一股驚慌的氣氛籠罩着。

班超在小廝引領下進入府第之內,越走越是心驚。

這座大宅子,幾乎和皇帝居住的南宮差不多大了。但見燈籠閃爍,亭臺樓榭,迴廊百折,軒閣廊舫,無不金碧輝煌。約穿過幾重院子,纔來到高大恢宏的大堂前。無數鏢師手握劍柄,排列在堂前兩側階上。而身穿襦袍的權魚,則帶着那兩個身着直裾深衣的高挑女子,正在門前恭候着呢。

堂前是兩大叢高大的楊槐樹,約有十來棵。黑黝黝的樹冠上,有鳥兒撲凌着,向夜空中飛去。班超沒有擡頭,他抱拳高聲對權魚道,“對不住了權兄,班超疲憊至極,貪睡了一會兒……”

權魚瞬間便明白班超的意思,也抱拳客套道,“壯士爲兄申冤,受盡曲折,多睡了一會應該,應該。快請,快請!”

兩個女子也躬身萬福,並說道,“見過叔叔,妾有禮了!”

班超趕緊還禮,幾人正要一起走進廳堂內,卻見一陣風颳過,門前的大樹頂梢簌簌直響。兩名女子和權魚聽着動靜,都驚懼惶恐不安,一付戰戰兢兢的樣子。班超向着樹梢看了一眼,帶頭走進廳內按序坐下。

侍婢們上完茶,班超心裡有數,便問道,“權兄,‘客人’已走,這回要說實話。汝請吾來,是否是宅中最近有事?”

權魚頓首道,“不瞞兄弟說,權魚訪兄已經多年了。當年汝在北營外酒肆一場鬥劍,獲得‘大漢第一劍客’榮耀,吾即想尋找汝,後因領商隊至河西耽擱了。歸來後得知尊翁大喪,兄舉家已去安陵,魚恨失交臂也。近來吾又欲去安陵尋汝,不想汝恰好又來雒陽打官司,豈不是命哉?”

班超只好簡單說起這幾年的經歷,然後問道,“近兩日吾倉皇疲頓,幸賴兄嫂出手相助,超終生不敢想忘也。兄長府上既然有事,權兄不妨直說。如果超能出上力,定鼎力相助!”

權魚嘆了一口氣道,“看來,兄弟全忘了吾也。不瞞兄弟,吾乃西域疏勒人,做漢與西域易貨生意,小有錢財。這些年,雒陽和河西,總有人眼紅盯着,或是想取吾進出河西、鄯善之符傳(注:類似於今關照、護照等身份憑證),亦未可知。近幾月來,相逼愈急,幾乎如影隨形,似就要動手了一般。適才在外面兄弟也見了,來無影去無蹤,鬼影一般,揮之不去。魚邸一族上下,莫不惶惶……”

班超不解,“以魚兄之財勢,鏢隊定然高人不少,豈會畏強人相逼邪?”

權魚搖了搖頭,“最近這夥人來頭大不相同,吾府中鏢師不是對手,甚或連邊都不沾。前者在河西張掖馬場,吾曾被北地五名高人堵住,十餘名鏢師被人輕鬆斬殺。幸好張掖郡巡夜的官兵驟然而至,吾才得逃出生天。前幾日,家中忽然又有了這個……”

這時,權魚夫人拿着一個包裹過來,權魚打開,原來是一把精緻的于闐銅刀,和一方絹布。班超接過,只見上面寫着“十年恩怨,一遭了結。重器不出,屠盡魚邸!”

班超擡起眼看着權魚問道,“看來汝與強人恩怨,並非僅是爲財。這‘重器’又是何物?”

“這個……”

權魚臉現驚惶之色,囁嚅着道,“國仇家恨,一言難盡,容吾一會再細說……對了,兄弟可否還記得當年大將軍府中之魚蛋乎?”

“小魚……蛋?吾當然記得……汝是小魚蛋兒?”班超先是震驚,後是驚喜地端詳着他。

“當然,吾即‘單于’魚蛋也!”權魚高興地說道,“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二十年啊,你吾兄弟得已再聚雒陽……汝不知,當年汝差點害死雁旋,還是吾告的密……”

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
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