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

班超打斷他,“權兄,班某不懂這些。商人重利,汝不會無故花費重金。班某爲國出征,斷不會公器私用,怕不能爲汝所用。汝花如此重金,究竟爲何?”

權魚知識班超誤解了,便笑着解釋道,“司馬,吾行走西域與雒陽二十載,聚財而非爲財也。大漢徵西域,權魚還國有望,傾盡家財也心甘情願。況且三百人所需,均已籌備完畢,頃刻即到北營,司馬即便現在不要,也晚也!”

見二人爭執,寒菸忽然直起身說道,“司馬大人,還記得十八國遣使求都護事麼?昔漢使使西域,設都護,屯田戍守。西域諸國,從此不受僮僕都尉奴役。今大漢中興,皇帝雄才偉略,朝內人才濟濟,豈會無意於西域乎?!”

小魚兒眼睛紅紅地看着班超道,“叔叔不要推辭,還記得《西域百胡圖》乎?那是當年十八國使節求大漢設都護不成,回國途中,有十三個國使節,在鹽澤(注:即羅布泊,漢時名蒲昌海)自掘沙坑,自殺殉國。他們是覺得辜負了國民期待,無顏回國面見國王和吏民哪!”

班超聞言,已知魚府衆人心意,況且這事權魚已經奏過皇帝,他便不再推辭。自從和權魚相知後,小魚兒和曼陀葉便跟着幾個孩子改口稱小叔或叔叔了。儒者講究非禮勿視,可自己當年在太史橋大案那個晚上,曾經無意間偷看過小魚兒和曼陀葉裸體,當時雖是無意,可心裡總覺得自己做了錯事,也覺得與她們心理上親近了許多。

告辭前,權魚又拉着班超手,鄭重其事地叮囑道,“另有一事,請賢弟記住。吾尋訪能助吾之大漢高人多年,頗有心得,請賢弟切記,此去華陰,如路遇攔路鳴冤之婦人,定要好生款待、相助,他日必得猛將也!”

“汝搞什麼鬼,究竟是什麼樣人?”班超隨意問道。

可權魚卻不說了,班超也沒較真,便回到北營,命各曲將戰馬、兵器、甲冑、弓弩悉數上交兵曹營。三位軍侯聞令俱驚詫不已卻不敢問,各營也俱感到震驚,只有竇固和耿忠、黃坫三位大人故做不知。

衆將大爲震駭,但多數人內心幸災樂禍,在等着看別部的笑話。

渠耆將班超扯到一邊,小聲怒罵道,“班司馬,別部乃朝廷之別部,非汝傢俬兵。今上眼睛裡揉不得沙子,汝狗日的賭氣也不是這個賭法,這是打着燈籠上茅坑-找死,是要殺頭的。要不,吾給汝幾百熊兵撐撐門面?”

“滾,老子有這三百隻餓虎,足也!”

“屁,三百隻病貓還差不多。看看汝的這些熊兵,站不直走不正,除了到伎戶白趴(注:漢時方言,指玩伎女賴帳),還能作什麼業?還他媽老虎,做夢去罷?”

渠耆這番罵,頗有點恨鐵不成鋼的味道。別部這些兵痞都窮兮兮的,平時沒有盼頭,不好好訓練,分了餉銀要不了三天,都花在大營四周伎戶家女人們的肚皮上。到了後半月沒錢了,癮頭上來了,便涎着臉打着白條賒帳白嫖。結果餉錢不夠還帳,有的伎戶不幹了,不久前甚至鬧到軍侯處。

這種上不得檯面的破事,田慮、華塗、樑寶麟三名軍侯不敢讓班超知道,便自己出錢,幫這些兵痞們還了嫖帳。

此事班秉、班騶曾悄悄向班超稟報過,但班超忙着要兵、要裝備,顧不得理會。三位軍侯是領軍的,帶不好士卒便得受懲罰,只好自認倒黴。

此刻,班超更不理會衆將校的譏笑,還是督促各曲將裝備盡數上交兵曹營。到了第二天午時,三百餘匹烏孫戰馬,幾十輛馬車,烏烏泱泱、轟轟烈烈地運送裝備到兵曹營。那氣勢何其磅礴,迅速震驚了整個北大營。

班超早已經打好招呼,兵曹營掾吏、中軍長史黃沾親自出面,接收下這批頂級戰馬、裝備。旋即,這些戰馬、裝備,又全部撥給班超的別部。

北大營迅即沸騰了,衆校尉齊到兵曹營大鬧。可班超是左車的徒弟,左車死時班氏後人披麻戴孝,膝行奔喪,情同父子,兵曹營從上到下俱感恩於懷。此時,黃沾已經返回中軍,但兵曹營掾吏鐵面無私,並不懼怕捱揍,兵曹營官兵也根本不理會衆將的鼓譟。

於是,這回是渠耆帶頭造反,衆將一齊到中軍大帳鳴叫不服。

竇固和耿忠隨他們鬧,微笑着一言不發。但衆將很快就噤聲了,因爲中軍長史黃坫告訴他們,“這是得到兩位都尉首肯,有雒陽大商賈、大世族專門資助北軍,並點名要撥給別部的。汝等與其在這胡鬧,不如也找哪個大商賈捐助一下啊?”衆人聞言,如泄氣的皮球,頓時沒話了。

竇固和耿忠等衆將校消停了,才一起到別部檢閱了兵馬。

人靠衣裳馬靠鞍,此時的別部已經人是物非,人馬皆披鐵甲,駿馬、勁弩、精鐵環首刀、精鋼鐵矛,威武整束。三百餘兵卒,一律頭戴兜鍪,頂飾長纓,身着銀裝兩襠鐵甲。雖然是士卒的裝束,可實質卻是將軍的防護水準,把衆將校看得都眼饞死了。

尤其是那三百餘匹高頭烏孫馬,蹄上帶着木澀(注:即蹄掌。中國境內鐵掌出土的準確年代應爲公元二至三世紀的高句麗,東北冰雪地區在鍛鐵成熟之前的數百年,應使用皮掌。中原地區漢時無鐵掌出土,但漢軍戰馬應着乾硬牛皮製成的皮掌,否則自武帝起以騎兵爲主的漢軍將無法在沙漠上長途征戰),耀武揚威。

這些戰馬,都是四五歲的健壯駿馬,而各營配備的卻有不少老馬,要等到大軍出征至河西涼州大營時才能更換。兩相比較,更讓衆將氣餒、眼紅。劉萊、孫喆等將校、司馬,眼裡冒出怒火,連羣毆一頓班超的心都有了。此刻他們心裡都在大罵,真是糟蹋了這些戰馬、裝備。一個出身低賤的書傭,一羣烏合之衆,即便穿金戴銀,也是上不得檯面的夯貨,等出征後如誤了軍機,定將汝等千刀萬剮!

“班司馬,有錢也不是這麼個顯擺法吧?就少吾等將校司馬乎?”

衆人心裡已經泄氣,眼中難掩嫉妒之色,場面十分尷尬。渠耆見狀,便又故意裝着很不滿地帶頭起開了哄。渠耆這話的意思是,別人欺負你,我卻一直在幫你。別人不給,以我倆的交情總該關照一下吧。

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
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