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帝戲秦娥

劉莊正欲轉身,一雙溫柔的小手已經將一件龍袍披到他的身上,“皇上,春寒料峭,易感風寒,臣妾剛熬的中藥,一會就涼了!”馬後與皇帝並肩而立,先賀喜然後又輕聲規勸道。

“皇后,大喜啊!借汝吉言,竇卿果然傳回捷報。數十年之辱,一朝雪恥,真乃國之大幸吶!”劉莊抓住馬後溫柔的小手,一邊搖着,一邊高興地說。

“臣恭賀皇上,北征大捷,國之大喜也!”馬後雖然早知喜事,仍現出一付喜出望外的興奮神情,躬身賀喜畢又道,“皇上,舉國大喜之時,豈能無棋?鵝兒快擺紋枰,沘陽公主送了一付于闐脂玉子,還未曾用過,正好排上用場!”

春寒襲人,皇上龍體欠安,秦鵝知道這是馬在哄皇上進宮。每逢朝廷有喜事,皇帝與皇后必然要殺一盤的。馬後是漢宮掖庭內弈壇高手,一般不下棋,只有逢劉莊高興的時候夫婦二人才會大殺一盤。每逢此時,平時棋力不如馬後的皇帝,必然神乎其技,挾勇歷經一番苦戰後終能略勝,也就半目至一兩目。

回到章德殿寢宮內,馬後親自將藥傾入碧綠的玉碗內,侍候劉莊喝下。秦鵝已經擺好棋盤,可劉莊卻又不想下了,“皇后,吾不想下棋,今晚不要走了罷。今日難得高興,就陪朕說說話兒!”

馬後聞言,無奈地抿嘴一笑,“看這叫什麼事兒,本來妾是送小鵝來侍寢的,自己反被擄了!”話鋒一轉又道,“皇上,今日夜晚,大漢舉國歡騰,漠北有人怕正難過着呢!”

“哼,蒲奴與吾鬥了幾十年,也欺負了吾幾十年。”劉莊聞言,便意氣風發地道,“當年竇融老大人進言讓吾隱忍,十年謀勢,殫精竭慮,今日吾終一雪前恥。北地已十數年收成窘迫,蝗旱不斷,人畜多亡。白山一戰,呼衍部北遁,西域便搖搖欲墜,北胡末日開始了!哈哈哈……”

帝后歡欣不已,馬後又由衷地道,“不動國本,即擊破匈奴。不傷民力,西域即將重歸大漢。厲精圖治,開一代盛世輝煌。孝武大帝晚處,曾下罪已詔悔恨雖敗匈奴,卻大傷國本。皇上,孝武大帝未做到的事,皇上做到了。先帝臨終恨大業未竟,皇上僅用十年時間,便已實現先帝宏願。漢人千秋萬代,都會永遠記住皇上功業!”

劉莊聞言,心裡一酸,雙目溫潤,“可朕頂住了多大壓力啊,有人以爲,匈奴已經衰落,漢朝不應主動北征。哼,迂腐誤國,其心當誅!”

接着,他又長嘆一聲道,“中原與漠北、西羌,相爭不會斷,此漢人之宿命也。能戰,方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能戰,則必亡。吾定承先帝遺願,完成‘徐圖西域、斷其右臂’國策,滅了匈奴,爲漢人最少能求得二百年太平。其後,唉,便是後人之事,吾可就管不着了……”

“只是二百年麼?”一旁站立的秦鵝不解,忍不住插話道,“匈奴滅了,難道羌人還敢作亂……”

劉莊與馬後卻未做解釋,秦鵝伸了下舌頭,自然也不敢多問了。可歷史的發展進程,恰如劉莊這個一代雄主預感的一樣。二百餘年後,西晉便發生“永嘉之亂”,最終導致“五胡分華”,中原陷入持續300餘年的南北朝苦難歲月。

夜深了,心平氣順的劉莊極少見地平穩地睡去。自染上風寒這幾個月,內憂外困,他極少睡過踏實覺。北征勝負未現,朝中又不安寧,楚王劉英案有司仍在查辦,已牽涉上萬人。南陽集團、河北集團、河西集團、隴右集團都有無數功臣或其後人捲入其中。

他雖然赦免了楚王劉英死罪,但對其背後的各大豪族,他進行了一場大清洗。他根本就不怕諸王謀反,但是,各大豪族勢力坐大,卻對皇權產生威脅,他要開一代盛世之基,將父皇劉秀的事業進行下去,就不能無視。非常時期,他更不允許大將擁重兵在外!

現在,他最關心的是,夏初時節,竇固必須班師回朝!

第二天晨,像往常一樣,天過五更,劉莊便起牀了,在一羣宮女的服侍下梳洗好,穿戴好常朝冠服,然後提着御劍走出章德殿,在殿前舞了一會劍。等回到章德殿御書房內,五位貴人、太子劉炟和王子、公主們則一一過來請安。

馬皇后親手給他換了一身暗繡黃龍紅緞便袍,他便在書房的御案前坐下去批閱秦章。這張御案,他已經在上邊批閱各種奏章、文書整整十五個年頭,也親筆下過無數詔諭,但每次對着這張御案他就有敬畏感。案上每天堆的各種奏疏和各地急報像小山一樣,每一件事都需要他親自定奪。

他最重視各地的報災奏章,一旦出現災荒,便會迅速命各州府郡縣治理,從不過夜。“赤地千里”、“人煙斷絕”和“易子而食”等觸目驚心的字句,終永平一朝,已經從奏章中很少聽到。但塞北、隴右、河西各邊郡曾經不時上奏的關於北匈奴、高原羌人“寇邊”“焚掠”等消息,卻每每總是讓他焦心。

今天也一樣,敦煌郡太守王遵與駐敦煌郡的中郎將鄭衆,分別上奏了鄯善國軍情民情,且意見相左。

王遵認爲,鄯善國勢小,但地近敦煌郡,曾隨南呼衍部寇掠過敦煌、酒泉二郡。王遵建議,爲懲其過,竇固大軍自白山班師後,應順道下鄯善。王遵認爲,“國王廣心向匈奴,曾出兵助南呼衍部襲擾敦煌郡,其罪大焉。臣以爲,當殺廣以鎮懾西域諸國,使其知漢不能違!”

鄭衆爲朝廷駐敦煌最高軍事將領、中郎將,擔負鎮撫西域諸國事務。而王遵爲一郡太守,鄭衆至敦煌郡前,他同樣擔負鎮撫西域重任。封疆大吏與朝廷重臣憂心國是令他欣慰,可敦煌郡守與主持朝廷西域事務的將領意見相左,並通過奏章直接鬧到了皇帝面前,又令劉莊煩惱頓生!

鄭衆認爲,漢軍下伊吾後,應南取鄯善。但取的方式與王遵不同,他認爲下鄯善應威服而不能武取。“陛下,鄯善助匈奴非其本意,王廣嫁女與左賢王亦不得已,鄯善吏民陽附匈而實心向漢。臣以爲,鄯善國民心可用,取鄯善應以威服爲上。應令竇固都尉擇一能將,挾漢軍大勝之威,出使並威服鄯善!”

劉莊看了鄭衆的奏章深以爲然,而鄭衆下面的話極具煽動性,更讓他眼前一亮。“鄯善既下,當徙役刑徒在此屯田,可資萬餘大軍長期屯住西域。陛下,倘若漢軍駐屯萬人於伊循、伊吾、樓蘭三城,可不動中國,則匈奴右臂已斷,西域南線則再通矣!”

“右臂已斷”、“西域再通”八字,令劉莊爲之一振。

他眼前又浮現出鄭衆出使北匈奴時,爲保國格而寧死不跪的身影,國士鄭衆之謀,顯然與竇融老大人當年定下的的百年之謀不謀而合。他皺眉沉思良久,心裡已經認可了鄭衆的建議,便將王遵的奏章扔到了一邊,而揮起硃筆在鄭衆的奏章木簡上批了一個大大的“可”字。

就在這時,秦鵝用牡丹瓣式銀胎堆漆剔紅托盤,上邊放着一個盛着小鹿肉羹的脂玉蓋碗和一把純銀匙,輕輕地走進來。並從托盤上取下來蓋碗和銀匙,放在皇帝面前,隨手把蓋子揭開。

劉莊瞟了這個明豔的小丫頭一眼,隨即拿起銀匙,慢慢地把肉羹喝完。

雖然貴爲漢帝國皇帝,與父皇光武大帝劉秀一樣,劉莊卻用情專一,既不濫情更不好色。劉秀與陰麗華終生不渝,劉莊對馬後的愛更是矢志不渝。

掖庭中,永巷內,韶華易逝,春光莫負,多少如花女子,期望一朝雨露降臨好有個出頭之日。可他國事繁重,每日閱簡五更起二更眠,馬後雖不時選擇優秀的宮娥送到章德殿侍寢,可他不忍心拂了皇后的一片心意,卻往往又應付了事。

但是,他對夕照與秦鵝,卻關愛有加。

夕照因無所出,故年過三十仍沒有名分。秦鵝是當年馬後從馬府挑選來陪太子劉炟的小宮女,現在年過二十,是馬後的近侍。二女都是劉莊最親近的人,但劉莊對她們的興趣並不是侍寢。這兩個宮女腹有詩書經文,氣質高雅,賢淑雅惠,且聰明活潑,沒有功利心,對皇后忠心耿耿。

談吐之間,更是瞬間便能讓身心俱疲的劉莊頓時輕鬆起來!

秦鵝收拾起蓋碗放回托盤,正要走,劉莊將其手按住。兩人僅對視了一眼,秦鵝小臉已經緋紅一片。從咋天到現在全是好消息,他心情十分好,便故意逗她道,“小東西,汝今天還有一事忘了做!”

秦娥被劉莊說愣了,暈嫩着臉不解地道,“小婢該死,想不起還有何事……”

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
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章 蔥嶺戰局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章 羣起參奏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