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女王駕崩

女兒湖是蘇毗人的老營,被稱爲麻城,是大女王伏吾吶的“王宮”所在地。

湖南邊有一塊巨大的湖邊盆地,便是蘇毗國“王城”所在地(注:即今阿里地區日土縣所在地)。東漢初的蘇毗國是個行國,居無定所,所謂的“王宮”其實也就是幾座簡易木頭建築,中間是一座二層木樓。周圍一直到遠處的山坡之上,則全部是數不清的夯土房或石塊壘起來的石壘屋。

伏吾吶傷得很重,腹部受了劍傷。她一直強撐着一口氣,在等着淳于薊與蘇陶耶母女。淳于薊迅速奔進宮內見了她,部族的兩個巫師正在爲她診治。

劍傷在腹下,傷及內臟。醫工雖然是女巫師,可伏吾吶拒絕診治。巫師無奈只好一邊祈禱,一邊取出藥來,由小女王親自餵食。淳于薊走出帳外,痛苦地對蒙榆搖了搖頭。就在此時,一個衣衫華麗的女巫師慌張走出,並小聲稟道,“女王或是迴光返照,請大人快進帳內,有要事交待!”

淳于薊慌忙進帳,伏吾吶果然已經醒來,她虛弱地拉着淳于薊的手道,“將軍,吾已不治,且傷在羞處,不用再費力了。高原蘇毗人身處化外,故自古以來心向中土,幾千年未嘗有變。今吾乃將死之人,僅有一事相求,懇求……將軍勿拂吾……意……”

淳于薊道,“女王但講無妨!”

伏吾吶喘息了一會,才斷斷續續地道,“班公蓋世英……雄,乃大漢戰神!爲大漢亦爲西域計……班公理應再建都護,保佑西域生民和大漢河西安寧!崑崙神山,好山好水好草甸。吾去後……”

話未說完,她突然劇烈地戰慄起來,努力平靜着道,“吾去後……請將軍轉告班公,或領蘇毗人遷入中原,永爲大漢臣民。或助蘇毗國擊敗南羌、貴霜……再助吾侄蘇陶耶在崑崙山再立女國,讓蘇毗人世有好家園,永享牛羊……饒營太平日子……”

淳于薊聞言愣了一下,蒙榆卻觸碰他的胳膊,淳于薊便趕緊堅定地點點頭!

看着淚蒙雙眼、悲痛欲絕的蘇陶耶,淳于薊便咬牙道,“女王陛下,汝放心。漢大使班司馬既來西域,定然會趕走匈奴人,爲吾大漢再建都護。吾知蘇毗人不捨離開崑崙家園,吾代班司馬答應汝,一定助蘇毗人擊破羊同逆賊百鵠•通岡,助蘇陶耶在崑崙山再立女國,與大漢世代永享和平!”

伏吾吶劇烈地喘息着,掙扎着擡起上身,拉着蘇陶耶的手放到淳于薊手中,慈詳地看着二人道,“女兒湖自今日起,即更名爲……班公湖……立蘇陶耶爲女王,蘇陶律爲小女王……女國從此歸附大漢,永不背叛……南山侯不懂事,寬恕她……吾死後勿舉哀,待擊破南羌後,再……再……再……”

言未畢,身子一軟,倒伏在淳于薊懷中。一口氣終於嚥下,女王溘然而逝,年僅四十餘歲!

蘇陶耶圓睜雙目,震驚地看着如安靜地睡着了一般的女王,“哇”地尖叫出聲,迅即一頭撲到姑姑身上,捂着嘴顫抖着悲啼不已。淳于薊稍等她哭一會,便拍拍她的肩膀道,“先王已經大行,女王當節哀順變,大敵當前,勿忘先王遺訓!”

蘇陶耶驟然止住哭聲,她看一眼淳于薊,點點頭,便站起身,抹淨眼淚轉身咬着牙對衆臣令道,“王姑已大行,暫勿舉哀,悄然下葬。全族自今日起,聽副使調遣,全力擊破南羌,再舉國二葬(注:女國尚二重葬)!”

衆大臣們一齊跪下,“臣等遵命,蘇毗人聽從漢副使調遣!”

接下來十餘天,蘇陶耶按蘇毗習俗,悄悄葬了伏吾吶,自己即了女王位,而蘇陶律則即小女王位。淳于薊、樑寶麟等將則抓緊時間將女國五個部落內的兩千國兵重新編組訓練,教習列陣卻敵之法!

蒙榆、周令帶斥侯翻越神山,進入山南象泉河流域,悄然摸清了南羌人的底細,並對其作戰能力進行了詳細分析。蒙榆偵測一番結論太過樂觀,羊同國與女族的所謂軍隊,不過是拿起武器的牧民,漢使團後軍小隊指揮蘇毗女國數千兵力,不難戰勝百鵠•通岡!

根據斥侯傳回的敵情,在女王爲先王治喪的這幾天,淳于薊帶着衆將對着沙盤帳議後定了策。

“副使,倘若吾使團在山上半年,便能助蘇陶耶滅了羊同……”象泉河畔都是優良的高山牧場,蒙榆、周令主張用半年時間滅了羊同並讓蘇毗國佔據象泉河畔。可淳于薊卻不這麼看,於是蒙榆不死心地建議道。

羊同是大國,王治在在象泉河畔的穹隆銀堡,部族曾分爲三大部十八國,地域遼闊,東西狹長,南北受大山(注:即喜瑪拉雅山)阻隔,東西爲蔥嶺分割,延綿數千裡,互不相顧。現在雖退縮蔥嶺以東高原之上,但在王治穹隆銀堡周邊能聚集之兵仍有五萬人。而左國尉百鵠•通岡的本部兵,不過萬餘人。

熟悉了高原之上詳情,淳于薊從全局着想否決了蒙榆的進諫,他並不想征服羊同國。穩定崑崙山以南高原局勢,爲于闐國爭取一個穩固的後方纔是戰略目的,國強必霸,此時的高原西部、南部只有兩國,他斷然不允再培植一個超級強國。

最好的結果,便是令兩國媾和,淳于薊決心已定!

由於呼衍歷已來崑崙山,擔憂寒菸安危,淳于薊還決心速決戰。對羊同國王扎普•倫咕採取“和”的策略,對百鵠•通岡則立足於“打”。以雷霆手段,先廢了百鵠•通岡賴以興風作浪的本部大軍,幫助扎普•倫咕掃除內禍,再促使兩國媾和!

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陰曆十二月二十日,淳于薊命小女王蘇陶律留守班公湖王治,漢使團帶着女王蘇陶耶和蘇毗女族衆將,率國兵連夜翻越崗仁波齊山(注:即今崗底斯山),陰曆二十四日,趕在大戰爆發前到達崗仁波齊山南山口峽谷草原,與王子達罕、左大都尉抿危杆率領的數千人匯合。

雖然戰雲籠罩,但將士們仍然用歡樂的歌舞歡迎女王的到來。一個高亢悠揚的男聲在歌唱:

“天地來之不易,

就在此地來之,

尋找處處曲徑,

永遠吉祥如意!

生死輪迴,

禍福因緣,

處處尋找曲徑,

永遠吉祥如意……”

羊同人與蘇毗人都信奉雍仲本波佛教,它是爲衆生萬物離苦遇樂、和平安詳、救苦救難、普渡衆生的如意寶。而崗仁波齊山便是羊同人與蘇毗人心目中的雪山之寶、神靈神山。千百年來,羊同與蘇毗一直以聖山爲界,聖山是兩國共同的精神家園、心靈的故鄉!

蘇毗國人也將崗仁波齊山稱爲南山,將崑崙山稱爲北山,而蘇毗女國便生活在這南北兩座聖山之間的高原之上。崗仁波齊山的山北高原草場原先曾一直是南山侯蘇溫耶的封地,可若干年前那場慘烈的宮廷血案後,現在這個嬌美的女人卻再也回不來了。

以淳于薊的人生閱歷,他自然無法理解宮廷爭鬥的血腥。

但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賢淑善良、溫柔如水的蘇溫耶會害死她的親姊姊蘇雪耶。蘇溫耶雖是祭師,可遊牧部族都信神靈(注:原始薩滿教)和祖宗,酋長以上統治者都是祭師。他總有一種感覺,柔弱的蘇溫耶不過是王位爭奪的受害者!

淳于薊是墨俠,他如果要搞清這次血腥的宮廷爭鬥原委並不難,只要看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就行了,這是他當年扶危濟困遇到公案時最簡單的判別方法。而蘇陶耶無疑是這次王位爭奪的獲利者,但淳于薊也實在不願意相信蘇陶耶會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他並沒有可靠的理由,有的只是一種感覺。因此,他不想陷入過深,他決定既幫蘇陶耶保住蘇毗國,同時又要讓蘇陶耶不敢對南山侯蘇溫耶下手!

大戰之前,這重重迷霧雖然令他煩惱,但有一點令他欣慰,蘇陶耶舉重若輕,深受國民愛戴,這個集智慧與美豔於一身的婦人,無疑是多災多難的蘇毗女國最佳的國王人選。與蘇陶耶相比,蘇溫耶沒有心計,更適合做一個嬌柔可人的小妻子!

蘇毗國能戰之兵僅剩四千人,在這個峽谷草原紮下堅營,牢牢守衛着崗仁波齊神山的山口。百鵠•通岡二萬大軍正順着象泉河連夜向南山口進軍,明知這是最後一戰,但是,蘇毗國兵無一人退卻。

蘇毗男兒是爲女人而戰,他們的感情很純樸,爲保衛女人,他們願意灑盡最後一滴血。而一旦他們敗了,國中女人將盡爲南羌國所有!

“哀兵可用,可以一戰!”蘇毗國兵視死如歸的狀態,令淳于薊感到欣慰,樑寶麟輕聲對淳于薊欣喜地道!

兩軍匯合的當夜,淳于薊便召開帳議,聽女國左大都尉抿危杆稟報當面敵情!

原來,百鵠•通岡率大軍越過神山偷襲女兒湖,女國措手不及,迅速戰敗,女王負傷被俘。蘇陶耶率殘軍節節抵抗,退到女兒湖北的羣山中。恰在危急時刻,寒菸率領的漢使團十一人來了,這胡女不同凡響,當即接過指揮權。當時羊同人以爲蘇毗國人已經潰逃,驕縱鬆馳,毫無防備。於是,寒菸先是連夜劫營救出了女王,後又率小部兵力夜晚潛上崗仁波齊山,突然襲擊並奪取了南山口。

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十章 決戰前夜
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十章 決戰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