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

此時的中院內,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班固正坐在中院堂上,身前案上堆滿竹簡、木簡,他手持簡條,正在奮筆疾書。一旁橫向另一案後,書婢金杏趴在案上,亦手持毛筆,正在快速謄寫。

忽然,前院吵雜聲起,一隊士卒奔向中院,不由分說地將班固拎起捆好。金杏嚇愣了,旋即也被士卒押向前院廂房。

院內,響起了乒乒乓乓的抄家聲、打砸聲。

班家雖是前漢顯赫世族,但此時已經完全破落。家中用具僅是粗陶,只有從雒陽帶來的極少的銅器、漆器。而京兆府的兵卒們對粗陶並不希罕,於是抄家過程中,缸、釜、鼎、鬲、鑊、甑、燈的碎裂聲不絕於耳,甗、簋、盂、觶全部被打爛。

“吾犯何罪,爲何要抄吾家?!”

班固畢竟留學太學多年,且是世族嫡長子。此時,他已經從被捕時的倉皇中醒悟過來,見家中典籍和已經寫好的書簡,被士卒們踩來踩去,心痛不已的班固憤怒地瞪着指揮抄家的賊曹掾吏苦三,並怒聲責問道。

“班公子,有人蔘汝私修國史!公子上過太學,擅史學與古文經學,文名貫三輔,自然知道所犯何罪。皇上詔書已下,吾可是奉旨抄家而已,公子勿錯怪苦三也!”

賊曹掾吏苦三正氣凜然地對班固宣詔後,又將自己撇清,陰陽怪氣地道,“私修國史,罪過謀反,非但公子出不得京兆府獄,怕是班府滿門亦或因連坐而族誅……只可惜族中諸女,無不是人中之鳳,亦或皆官賣爲奴,不知要便宜多少混蛋……”

謀反、官賣、族誅?!

天塌了!

班固聞言,猶遭雷擊。他閉目昂首向天,兩滴清淚從眼眶滾落!

傢俱、門窗、紡機、織機、水缸俱被砸碎,絲棉麻幘甚至院內繩上的染布,全部被刀劃或矛戳得稀爛。連前、中、後三院中的三口古井,都被兵卒們填進大量馬糞塞死。滿屋珍貴的典籍書簡部分被毀,大部分被裝了整整十幾車,準備運回京兆府。班固則被五花大綁,戴鉗(注:刑具,以鐵鎖脖)押上囚車。

這一幕,讓全家人戰戰兢兢,如同末日來臨,樊儇和夜玉緊緊將兩個小孫子抱在懷裡,捂着他們的眼睛、耳朵,可兩個小兒仍被驚嚇得淒厲啼哭。

囚車離院前,雁旋瘋了一般衝出,想阻止。士卒們正要施暴,被賊曹掾吏苦三擋住。苦三將雁旋喝進廂房,這才又對樊儇宣佈道,“老夫人勿怪,吾傳府尹令:念班氏世爲史官,以文章昭天下,故除班固外,暫不羈監。然自今日始,班家老少隨時聽傳,不得擅離安陵!”

士卒們在牆上掛好京兆府的告示木牌,威風凜凜地押着班固離去了。

雁旋等人衝到告示前一看,這才知道原委。原來,是右扶風有人向朝廷上表,說班固在安陵私修國史。私修國史在歷朝歷代都是重罪,於是聖上遂下詔,命京兆府查辦此案。而此罪一旦坐實,班固必死,全家也得連坐,最輕的處罰也是出爲官奴官僕。

“誣告,不得好死!我家沒得罪過誰啊,傷天害理……”夜玉恨恨地罵道。

“難道是弓家衆獸……”雁旋驚問道。

但樊儇卻堅定地搖搖頭,不讓衆人寄恨於弓家,“雁兒勿要亂猜,弓家只知巧取豪奪,未必有此等害人之法!”

樊儇見多識廣,她已經覺得這禍大有來頭,不太象土地主弓家所爲。

班固被士卒們五花大綁押走,不僅家藏典籍全部被查抄、收繳,廄內一匹快足月的母馬和兩頭黃耕牛,兩輛大車,俱被沒收。等士卒們終於吵吵嚷嚷、不可一世地離去,班府已經一地狼籍,滿院飛絮,慘不忍睹。

看到家裡的慘象,想着被抓走的班固生死未卜,雁旋、金杏二人和芙蓉等僕婦都悲啼出聲。樊儇和夜玉卻沒有哭,夜玉對小廝吩咐,“快去,速報二公子!”

災難發生時,班超和師父虞四月正帶着徒附們在田地裡整地,準備待春雨一下便開始春播搶農時。忽然見小廝慌慌張張地趕來報信,兩人聞報大驚。飛馬馳回安陵城邑,遠遠便聽到哭聲。進院一看,虞四月和班超兩股發軟,一下都驚呆了。

自阿翁班彪過世,家道破落的班家舉家遷回安陵鄉間,過了一段食不裹腹的艱難日子。經過幾年生聚,剛剛緩過點氣來,有了點生機,可此刻院中花草俱被砸爛,門窗皆破,炊具食具用具均被打爛,院內到處是幘絮、糧食、傢俱碎片,連馬廄內的牛馬俱被牽走,大人、孩子驚慌顫抖,這是一場浩劫啊!

這到底是怎麼了?突然而至的飛來橫禍,把班超也打蒙了,腦袋一陣空白。

阿母樊儇癱坐於席上,神情如槁,彷彿一下子老了幾十歲。嫂嫂雁旋和師母夜玉俱沒了主意,和兩個小侄一起圍坐在阿母樊儇身邊,都在戰戰兢兢、嚶嚶無助地流淚。阿妹班昭和妹婿曹世叔夫妻二人可謂滿腹文章、文采過人,可面對突然而至的災難,一時也沒了主意。

“超兒,汝回來了,固兒被羈,天便塌下了,這可咋好?”

夜玉見班超歸來,一把抱住他,就象抱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家主班固被囚,現在能依靠的,也只有這個木訥無言、只知侍弄莊稼、喜歡舞刀弄棒的二公子。

夜玉是班彪和樊儇更始之亂時亡命河東途中,在流民中撿養的侍女。那時夜玉才九歲,後來成年後,樊儇便將其嫁與虞四月,夫妻二人都是班府的管家。兩人婚後因頭胎流產所傷,此後再未能生養,便一直以班固、班超和班昭爲自己的孩子。

那一年,班彪、虞四月帶着樊儇、夜玉倉皇逃離河東的高平城,在河西軍陶恭、左車二將的接應下,成功逃到河西,投入河西大將軍竇融麾下。從此,班彪、樊儇待夜玉、虞四月如弟妹一般,從不當成下人。而班固、班超、班昭也視夜玉爲阿母,十分孝敬。

“二兄,吾家攤上大官司了,得趕緊想辦法……”

班昭到底年幼,班家即將萬劫不復,十七歲的女才子此時也亂了方寸。見班超愣住了,她便抓住班超的手,焦急地搖晃了一下道。

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
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