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終)

bookmark

夏天是夜裡最好,螢火蟲到處飛着,鳥兒都歸巢去了,菊花的香氣漂在窗前,桃花初開,楊柳柔媚,啊,牽牛星真好看。

如果我不認識畢昇,這夜色便是絕佳的。

長話短說,自從我和畢昇在宿州城賣掉了那一車的陶罐、陶碗,天氣便放晴了。

紫色的雲彩飄在山頂,淡黃色的霧瀰漫在山中,實在有趣。

幾日後,我和阿靜遊玩了宿州幾處名勝,在我的記憶裡有藏皇洞、瑞雲寺、拔劍泉、曬書場。

皇藏洞的名氣來源於漢朝的一位皇帝,叫劉邦。聽當地人講劉邦在爭奪天下前,曾在此躲避過災難,起因是劉邦的大軍和項羽的大軍,大戰於彭城,劉邦慘敗,僅和十幾名親兵輾轉逃進此洞中,藏匿了許久才倖免於難。後來,他登基做了漢朝的開國皇帝,便將此洞改名爲皇藏洞。

瑞雲寺的有趣之處在於身處險境,它揹負懸崖,面臨深淵,三進三階的院落,共有僧房99間,宛如一個站在懸崖上的智者低頭沉思,我和阿靜只走了一半便累得幾乎斷了氣。根本沒心思再去尋那個掩香埋玉的虞姬冢了,因爲方園50裡內山巒疊翠,霞蔚雲蒸,羣山猶如大海,我等乃是肉身凡胎,可經不起那上山下山的折騰。

拔劍泉,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因爲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兵敗彭城時,逃到此處,飢渴難耐,抽劍怒貫巨石,劍拔泉涌,故名“拔劍泉”。我將隨身所帶的御魂探入那眼泉水,發現那泉口果然似刀砍劍斫過一般,古人不曾欺我。

曬書場,聽帶路進山的老人講孔子周遊列國時,微服過宋,忽遇大雨,書簡全溼,雨過天晴後,便在此曬書,也就是眼前這塊平整的草地,書壓茅草皆向西傾斜,至今如故。

我舉目望去,那片草地果然向西傾斜,奇哉、妙哉,真乃匪夷所思,時隔千年那草地居然依然如故,我感慨萬千,難以言語。

那是我和阿靜在宿州的最後一夜,本想跟畢家母子二人吃頓作別的晚飯,嘗一嘗當地的特產符離燒雞,喝幾壇當地的甘甜米酒,哪知院中的黃狗忽然吠了起來,眨眼間,三個毛頭小子闖了進來,進屋後抓起桌上的海碗喝光了裡邊的米酒。

然後,慌張地告訴畢昇,說是田家書坊的田胖子,也就是幾日前我見過的那個八字鬍中年文士,他用印書的雕版之術私造銅錢,被官府發現了,聽府衙監牢裡的獄卒講,那田胖子瘋了,爲了減輕罪行滿口放屁胡亂咬人,已經連累不少在田家書坊幹活的人了,畢昇你快逃吧,晚了就來不及了。

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驚呆了,畢昇也一樣,只見畢大嬸一屁股坐在地上,邊摸眼淚,邊咒罵那個不得好死的田胖子,說他家昇兒命苦啊,這官府簡直是沒長眼睛,怎能胡亂抓人。

我站在一旁不知說什麼好,倒是阿靜心腸善良幫他們母子出了個主意,叫他們趕緊收拾行李逃去他鄉。

畢大嬸一聽,好像看到了活的希望,馬上進屋收拾東西準備和兒子連夜逃走,可是畢昇小哥卻沒動地方,那三個來勸他逃的夥伴怎麼說也無濟於事。

我不解,畢昇小哥爲什麼會如此優柔寡斷,大難即將臨頭,還不速速做出決定,難道要坐以待斃嗎?

當畢大嬸出來後,畢昇開口說“娘,我又沒犯法爲何逃走,逃了不正中那奸人的詭計”

畢大嬸也糊塗了,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正在這時,村子裡的狗吠成了一片,畢昇小哥的那三個夥伴轉身就逃了,我見勢不妙,趕緊追出去,尋着那遠處的火把,只聽見有人喊道“姓畢的住哪?”

我知道事情鬧大了,一轉身返回屋內,將外邊發生的事說給了畢大嬸和畢昇聽,問他們到底走不走,如果不走我可要和娘子離開了。

畢大嬸當機立斷拉着畢昇跑出了屋子,我和阿靜緊追在後邊踩着村子裡不平的山路衝向最近的河邊,噗通一聲跳入水中。

河邊的水草很高、很密,我和阿靜、畢家母子二人藏在其中,望着天上的流雲,無邊的月色,心裡跳翻了天,真不知該如何表達,爲何我總是碰到不幸的事。

破曉的時候,我被凍醒了,阿靜縮在我的懷裡,畢家母子早就醒了,正探頭探腦朝水草外望去,見到不遠處的沙地上繫着一隻小船,立刻遊了過去。

半刻後,我和阿靜上了船,畢家母子二人讓我等先歇息,他們搖船,等出了宿州地界再想辦法。

逃亡之旅再次開始,我和阿靜已經累的筋疲力盡,上船後沒過多久便睡着了。

後邊的事情,更是匪夷所思,我和阿靜,還有畢家母子在半路上居然搭上了一條進京的順風船,那條船很大有三層之高,堪比出海的大船,裝飾得很耀眼。船主是個濃妝豔抹的女人,她們此次進京是爲了搭臺表演相撲,原來這一船的人都是女相撲,怪不得我登船時覺得怪怪的,這些或肥或瘦的女子,或高或矮的女子,都袒胸露乳的,瞅着我,原來我是這裡唯一的男人,當然畢昇小哥也算。

半日後,我知道了這船主的名字花姐,她是揚州有名的相撲藝人,年輕時可是揚州首屈一指的女相撲,街頭巷尾的沒有哪家不認識她花姐的,可是,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花姐現在搖身一變成了這艘走南闖北草臺班子的掌櫃,手下有三十號女相撲,光是頭牌就有五人。

我都見過了,不過僅僅一次,後來我和畢昇小哥成了這草臺班子的雜役,一直到到汴梁前,我一直幹着雜役的差事。

花姐的草臺班子走一路演一路,在毫州停了兩回船,應天府停了三回船,打那以後才正式進入了京畿路,大宋的都城汴梁近在眼前。

大船來到汴梁那天,我和阿靜都樂壞了,因爲汴梁實在是太壯觀了,想當初我在薩摩時,連京都都沒去過,本以爲這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哪知在有生之年竟然看到了大宋的都城汴梁,看那又高又大的城牆,數不盡的垛口望樓,那雲霞般耀眼的旌旗,我興奮得跳了起來。

到了汴梁我和阿靜便跟花姐分道揚鑣了,臨行前,花姐略有深意的瞟了我一眼,並大方給了我五兩銀子,我千恩萬謝後叫阿靜收了起來,其實,我本來不想要那筆銀子的,我和阿靜現在可算是富翁了,儘管沒有落腳的地方,可是我等還在尋找。

那是六月末的事,我和阿靜在汴梁住了半個月有餘,花了將近一百兩銀子,阿靜心疼地對我說“夫君,再這樣花下去你又該去打鐵了”

我點頭,問她“那該如何?”

阿靜一跺腳,扯了扯我的懷裡那封徐家老爺給的信,說道“你啊,是不是忘記了,徐老爺說叫咱們上路後看信的”

我忽然想了起來,趕緊將那封信展開一看,才知道我和阿靜要去何地,原來徐家老爺在京東路濟州鄆城縣有個親家,是縣裡的都頭,名叫任大海,他叫我和阿靜去那裡落腳。

說來也巧,我和阿靜還有畢家母子竟然住在同一家客棧,寶來客棧,可是爲何才相見,記得離開花姐的草臺班子時,可是各奔東西了。

這個說來話長,我不想多說,只想再記下一筆。

那就是,我和阿靜要去濟州鄆城時帶上了那畢家母子也一同前往,條件是我在那裡開印書坊,由他畢昇做管家幹活,畢大嬸幫我們燒飯,收拾房子。

33.三件怪事第237章 大慶殿之夜(1)第一百一十章 導火線(二)35. 圍成之戰 II第一九六章 冰封之城15.準備出征 II2.前生今世第一四三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二)第二0八章 變身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疫(一)46.最後通牒 I第一百0四章 大開眼界(二)第一百三十章 白沙灘戲水(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獻刀第222章 落魄縣令(1)第六十五章 把柄(二)第三章 茅屋與管家第226章 皇后之心第六十七章 拉人入夥(一)第一五八章 郿縣小張良一.風雲篇8.熊耳山下第七十五章 七部尚書(一)第七十二章 美女的力量第228章 宮內秘聞第二十一章 天外來兵(一)第一五七章 新平民團(二)十一.除夕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一八五章 風俗24.奪命狼羣第一八五章 風俗第254章 家眷第三十六章 華山來客第九十六章 梁山(三)第242章 中書信使第249章 見義勇爲二十四.三渡洛水二十.環州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教主也風流第一六0章 升官發財(二)第220章 重振汴梁第三十九章 醫術還是法術第二十四章 死而復生第一八八章 皇族45.第七日第二一一章 破門而入第二十七章 沸騰的舒縣(二)4.打穀堡密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疫(一)十八.迎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逃獄(一)22.六個故事 III12. 與美女同行 1.0第十二章 捨己、救人16.金槍小弟35.老魚湖設伏 i第七章 再見了,桃城鎮第八十章 鬼楓林第九十八章 梁山(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鄆城災難(三)第四章 一廂情願15.準備出征 II17.關雲長VS 林沖37.黃雀在後 i34.圍城之戰 I第一百一十章 導火線(二)第二一七章 迷途羔羊4.戎馬生涯 I第二0三章 街壘45.急轉直下1.銀兩、度量衡、薪金16.兵變前奏第二十七章 沸騰的舒縣(二)第二一五章 救美第一九三章 歲末第225章 大話龍亭閣第一五六章 新平民團(一)第235章 三個縣官15.剿匪司令44.李鐵槍兵打房州城 ii21.船上日誌 I第一八0章 天啓第一五四章 武經總要(一)第一百0四章 大開眼界(二)第一七九章 覺醒26.尋找宋江 II十七.對策第三十四章 廬州侯家(二)25.遇到巡邏隊36. 戰地日記第二0六章 計中計第241章 金明池奏事第二一八章 相煎何太急1.銀兩、度量衡、薪金第六十八章 拉人入夥(二)39.方臘和八大天王第八十章 鬼楓林第四十三章 燈下之辯(二)二十.環州大捷
33.三件怪事第237章 大慶殿之夜(1)第一百一十章 導火線(二)35. 圍成之戰 II第一九六章 冰封之城15.準備出征 II2.前生今世第一四三章 鄆城留學生日記(二)第二0八章 變身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疫(一)46.最後通牒 I第一百0四章 大開眼界(二)第一百三十章 白沙灘戲水(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獻刀第222章 落魄縣令(1)第六十五章 把柄(二)第三章 茅屋與管家第226章 皇后之心第六十七章 拉人入夥(一)第一五八章 郿縣小張良一.風雲篇8.熊耳山下第七十五章 七部尚書(一)第七十二章 美女的力量第228章 宮內秘聞第二十一章 天外來兵(一)第一五七章 新平民團(二)十一.除夕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一八五章 風俗24.奪命狼羣第一八五章 風俗第254章 家眷第三十六章 華山來客第九十六章 梁山(三)第242章 中書信使第249章 見義勇爲二十四.三渡洛水二十.環州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教主也風流第一六0章 升官發財(二)第220章 重振汴梁第三十九章 醫術還是法術第二十四章 死而復生第一八八章 皇族45.第七日第二一一章 破門而入第二十七章 沸騰的舒縣(二)4.打穀堡密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疫(一)十八.迎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逃獄(一)22.六個故事 III12. 與美女同行 1.0第十二章 捨己、救人16.金槍小弟35.老魚湖設伏 i第七章 再見了,桃城鎮第八十章 鬼楓林第九十八章 梁山(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鄆城災難(三)第四章 一廂情願15.準備出征 II17.關雲長VS 林沖37.黃雀在後 i34.圍城之戰 I第一百一十章 導火線(二)第二一七章 迷途羔羊4.戎馬生涯 I第二0三章 街壘45.急轉直下1.銀兩、度量衡、薪金16.兵變前奏第二十七章 沸騰的舒縣(二)第二一五章 救美第一九三章 歲末第225章 大話龍亭閣第一五六章 新平民團(一)第235章 三個縣官15.剿匪司令44.李鐵槍兵打房州城 ii21.船上日誌 I第一八0章 天啓第一五四章 武經總要(一)第一百0四章 大開眼界(二)第一七九章 覺醒26.尋找宋江 II十七.對策第三十四章 廬州侯家(二)25.遇到巡邏隊36. 戰地日記第二0六章 計中計第241章 金明池奏事第二一八章 相煎何太急1.銀兩、度量衡、薪金第六十八章 拉人入夥(二)39.方臘和八大天王第八十章 鬼楓林第四十三章 燈下之辯(二)二十.環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