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漢軍對漢軍

從董卓死後到涼州諸將決定反攻長安,期間尚不滿二十日,董軍八萬將士在牛輔、董越的帶領下放棄陝縣,開拔向西,途經弘農郡治所弘農縣,即秦時函谷關,置兵五千,至桃林塞,再置五千士卒。其目的無非是護住大軍身後,避免進攻長安時,雒陽蓋胤從背後偷襲。

雖然留兵一萬,但董軍沿途不斷強拉壯丁,誘降山寇,是以人數不僅未見減少,反而不斷增加,過華陰而即將進入京兆尹之際,大軍已經堪堪邁過十萬之數。

與此同時,涼州諸將得悉關羽帶兵數萬,進駐河東原董軍治下猗氏、解縣等地,兵鋒直抵蒲阪、大陽,大戰一觸即發。更糟糕的是,蓋俊反應比他們想象中快不少,已然親自揮師南下,勤王之意,表露無遺,蓋胤業已率兵東來,進入弘農。

繼而,武關都尉李蒙使者翻山越嶺,歷經辛苦,終於找到大軍,言及荊州牧袁術也舉旗勤王了,路上耽擱一些時日,此刻雙方縱然尚未開打,亦不遠矣。

使者引述李蒙的話,武關雖是三秦名塞,關中要隘,但他只有一萬兵,絕難抗衡一州之力,何況還要擔憂長安方向內外夾擊,如果牛輔、董越等人短期內沒有作爲,到時……後面的話沒說,但涼州諸將都明白,無非逃、降二種。

涼州諸將無不憂心仲仲,北、東、南三個方向皆有敵人,形勢嚴峻到了極點,動輒有覆滅之險。惟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也不是沒有幫手,若是孤軍奮戰,面對如此困境,大軍莫說接戰,可能不等進入京兆尹,就自行崩潰逃散了。

長安之內,王允一邊啓用親信鄉人,一邊清洗董卓餘黨,如今之朝堂,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初,爲打壓皇甫嵩,王允提拔呂布,與他共秉朝政,此舉實際上等於是將皇甫嵩排擠出核心層,隨後又奪其兵權,至此長安內外,再無一人可以威脅到他的地位。至於呂布,一介武夫,能有什麼治國才能,所謂共秉朝政,說說而已,沒有人會當真。呂布本人倒是當真了,奈何王允勢大,心雖不忿,也只好忍耐。

理順長安諸事,王允接着把目光投向東方,他從來就沒有把涼州諸將放在眼裡過,認爲董卓一死,他們就是一羣孤魂野鬼,如今我爲刀俎,彼爲魚肉,任由砍殺。從董卓死後,朝堂上就一直有兩個聲音,或言招降,或言進擊,王允傾向後者,尤其是牛輔、董越相繼殺死天子使者。正當他籌劃討伐涼州諸將,各個擊破,忽聞河東、弘農二軍合流,共舉董承,誓師陝縣,號稱盛兵十餘萬,直奔長安而來。

很顯然,涼州諸將的團結與韌性大大出乎王允及朝臣的意料,想不通明明長安大勢已成,又有外兵,涼州人居然還有奮身一搏的勇氣。

長安朝廷很清楚牛輔、董越的實力,和己方相當,哪來的十餘萬兵馬。不過王允迅速轉變態度,絕口不提進攻,蓋因此時進攻,就等於是和對方決戰,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縱然取勝,損失也會不小,面對隨後而至的蓋俊、袁術,恐有不濟。畢竟,他雖有除賊美名,若無實力相輔,難保不被人取而代之。

現在最重要的是,保存實力。

王允以衛將軍皇甫嵩爲帥,鎮守鄭縣,抵禦涼州諸將,鄭縣位於京兆尹最東面,緊鄰弘農郡,董軍欲至長安,必經此地。

陸續歸入皇甫嵩麾下的兵力達到一萬七千餘,其中皇甫酈部一萬,段煨部五千,京兆尹郡兵兩千餘。

皇甫酈是皇甫嵩侄子,王允拉攏不能,素所忌憚,段煨則是涼州人,誅董之時,曾不倒戈,王允自然也信不過他,郡兵更是屬於雜兵之列。由此,便能看出王允的用心,他雖然撥給皇甫嵩一萬七千餘人馬,但其等皆和王允不是一條心,怎麼看都有借刀殺人之意。而京中,王允牢牢握着兩萬餘上林苑大營精銳及萬餘禁軍,這些,纔是他所看中,並打算培養成嫡系,只要有他們在,蓋俊、袁術就算進抵長安城下,不敢輕舉妄動。

“將軍,叛軍前鋒已至三十里……”

皇甫嵩手扶城垛,聽着手下斥候的彙報,默默地點頭,問道:“對方有多少人?”

“至少三萬。”斥候沉聲回道。

“……”周圍將領無不倒吸一口冷氣,前鋒三萬,這麼算來,叛軍至少也有十萬之衆,是己方五倍有餘,兼且鄭縣只是普通的縣城,着實談不上城高牆厚。諸人而今已經不敢再奢望勝利,即便他們的主帥是戰無不勝的皇甫嵩,後者畢竟是人,而不是神,實力相差太遠了。稍稍有些見識的將領都知道,除非鄭縣城破,否則王允絕不會發兵相助,他們只能寄希望於守到蓋俊或袁術趕來,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皇甫嵩彷彿沒有發覺衆將眼中的擔憂之色,舉目眺望天地之盡頭,似欲看穿對手之虛實,突兀,十餘騎進入視野,飛快向鄭縣馳來。

皇甫嵩眉頭微微皺起,鄭縣方圓十里,遍佈遊騎,對方能夠殺穿層層防線,闖入進來,可知必是軍中精銳勇士。果然,漢軍二十餘騎左右合圍,叛軍絲毫不懼,遠則弓弩,近則刀矟,不過小半刻的工夫,便將漢軍盡數格殺,叛軍落馬者僅五七人。

“逆賊欺人太甚!”上官宏手按刀柄,勃然大怒道。其乃是皇甫嵩親傳弟子,年約三十三五歲間,長身猿臂,相貌俊朗,英氣勃勃。他出身於涼州漢陽大族上官氏,少好騎射之術,善鉤攘之法,勇名聞於漢陽、安定,素爲羌胡所敬服。

中平元年,上官宏以司馬之職隨皇甫嵩赴關東,平定黃巾之亂,期間頗有戰功,累遷至羽林中郎將,後遭父喪,歸家守孝三載,今年服喪完畢,恰好皇甫嵩因叔母之死,密謀除董,上官宏大喜過望,想也沒想即加入反董陣營。事實上他早就看出董卓其人狼子野心,後者尚未入京前,他便同長史樑衍、皇甫酈等人共勸皇甫嵩誅之,奈何皇甫嵩當時以未得詔命爲由,抵死不應。上官宏武藝出衆,當日喬裝衛士隨李肅於北掖門共擊董卓,並以戟搠傷其腿。以除賊有功復拜騎都尉,重歸皇甫嵩門下。

“老師,讓我去殺了這幾個逆賊!”上官宏才說完,就見叛騎繼續深入,似有直衝城下的意思,挑釁之意,分外明顯。上官宏更加憤怒,咬牙切齒,目泛紅光。

皇甫嵩淡淡地掃了一眼上官宏,說道:“子綱,我曾和你說過,你雖然才華顯著,但戾氣過重,若不磨去這一身的戾氣,難成良將。我以爲,三年清苦守孝,會讓你變得沉穩一些,沒想到卻是一點未變。”

“老師……”上官宏張了張嘴。

皇甫嵩不理弟子,視線轉回城外。

上官宏還要開口,被皇甫酈悄悄拉住。

叛軍騎兵雖勇,到底只有十騎,面對源源不斷的漢軍輕騎,最終盡數殞命城下。

皇甫嵩擡頭看看天際,時至日昳,距離日落還有兩三個時辰,今天肯定是打不上了,如果按照正常戰事推測,交戰一般會發生在明天下午,不過涼州諸將目前最缺少的就是時間,也許明年中午,甚至上午就會發動第一波攻勢。皇甫嵩回頭囑咐諸將幾句,便下了城去,其子皇甫祚、侄皇甫酈及弟子、親衛十餘人緊隨其後。

皇甫酈凝望叔父寬大的背影,猶豫半晌道:“大人……”

“嗯?何事?”皇甫嵩腳步頓了一下,放慢步伐。

“王公堅忍,先曲事董卓,庇護士人無數,後誅殺董卓,於國功莫大焉,然觀其秉政以來種種,恐非漢室之福啊!”皇甫酈面色凝重道。這話,顯然憋在他心裡很久了。

“……”皇甫祚、上官宏等人不由面面相覷,皇甫酈,說出了它們想說卻不敢說的話。

“大敵當前,不思禦敵良策,何言朝堂?”皇甫嵩說完,沉默半晌,複道:“王公是忠臣。”

皇甫酈搖搖頭道:“忠臣卻未必是良臣,如今漢祚衰微,朝堂上需要的是國輔,如大人……似王公,性情自愎,不進人言,乾綱獨斷,任用親黨,如此作爲……”

皇甫祚亦心有感觸,輕嘆道:“如非王公猜忌大人,何至落到今天這種局面?”

皇甫嵩爲人豁達,性情開闊,但終究不是泥人,面對王允步步緊逼的打壓與排擠,怎麼可能毫無怨氣,可不滿又能如何?難不成還要再來一次政變?那樣做,大漢國就真的沒救了。遂苦笑道:“換我到王公的位置上,就一定做得比他好嗎,未見得吧……”

皇甫酈小聲反駁道:“至少不會比現在差。”

皇甫嵩無奈道。“言止於此,還是把眼前這道難關度過再論其他……”

“這一關,能過去嗎?”不僅諸人,就連皇甫嵩,心裡也有懷疑。

董卓好占卜,但他卻和青州刺史焦和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後者每於陣前卜算,利則戰,不利則走,打不打,全靠老天,董卓則是以占卜堅定自己的信心,甚至軍心。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占卜之風,瀰漫董軍,如董越、胡軫、李傕,皆好此道。若論最癡迷者,就要數牛輔了,身邊養着數名筮者,甚見親近,每戰必佔,幾乎快趕得上焦和了。

這日晚間,董軍徵集鄭縣十數裡外某處村莊,以此爲基,立好營盤,牛輔便迫不及待地鑽入一棟青宅大院,招來筮者卜卦,得算出明日食時大戰最利,牛輔不疑有他,當即下令明日食時攻城。

這他娘算得什麼破卦!董軍諸將心裡紛紛破口大罵,胡軫、李傕、郭汜也都面露不悅。大軍建營完畢時,已是深夜,而若趕在明日食時攻城,天還未亮士卒就要出發,滿打滿算,休息時間也不滿三個時辰,睡眠不足,士卒能夠發揮出幾成的戰鬥力?

然而董軍將士皆信占卜,縱然不滿,也無法提出反駁。

次日天色漆黑一片,董軍便開始生火造飯,而民夫,則將一輛輛攻城器械拖出大營。這些大型戰具,有的是董軍固有,早前從雒陽武庫搬得,極爲精良,有的則是採集弘農、京兆邊界山中巨木,臨時令匠人、民夫打製,不甚耐用,卻勝在方便。

牛輔睡眼惺忪,被侍衛俯視着披好鎧甲,草草嚥下肉糜,起身出門,才行出裡許,就看到董越帶着胡軫、董基、華雄等將巡視大營,安排士卒就食。將領看人着重胸襟、手腕、才能,士卒的心思沒有那麼複雜,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擁護誰。一葉知秋,董越比牛輔更得軍心,也就不足爲奇了。

起這麼早,敢死嗎!牛輔暗罵一聲,掛上笑臉,走過去。

華雄站在後面,見董越和牛輔皮笑肉不笑的寒暄,暗地裡撇撇嘴,何必虛與委蛇,完全沒有必要嘛,按他的意思,殺了就是。

牛輔身邊十數甲衛,除了支胡赤兒,其餘人等,在華雄眼裡,如土雞瓦狗,十數息便能將他們殺得一個不剩。所謂支胡,即月支胡也,月支在漢前非常強盛,原遊牧於敦煌、酒泉、張掖、祁連山一帶,匈奴歷史上最偉大的單于冒頓,就曾在月支國爲質。後來匈奴崛起,月支衰落,不得不向西遷移,但不少月支部落留在河西、祁連山,併入匈奴。及漢武帝開疆擴土,將河西四郡納入大漢帝國版圖,月支人便成爲大漢國諸多歸化胡人的一種。似蓋俊麾下先登中郎將(胡)車兒,便是月支人,不過因爲其部落已經和羌人混居數代,漢人常以羌胡呼之。

華雄身高達八尺餘,虎體狼腰,雄壯異常,赤兒卻是毫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

兩人目光一觸,便再難分開,直至牛輔離去,纔算作罷。

шшш. t t k a n. c ○

胡軫都看在眼裡,輕笑道:“伯豪,你可是掌管數千人馬的校尉,打下長安,說不定會直接封爲將軍,何必同一個侍衛較勁兒。”

“正因如此,我才生氣。”華雄重重一哼道,“區區一介小卒也敢直視於我,異日必殺之以泄心頭之恨!”

“……”

皇甫嵩清晨早早醒來,前線斥候不斷傳回的情報證明,董軍上午就會發動進攻,和他昨日推論的結果相符,甚至還要更早一些。

守城諸事早在幾天前就開始進行了,沒有什麼需要他親力親爲的地方,皇甫嵩像往常一樣慢條斯理的吃着早飯。

皇甫祚心裡略微顯得焦躁,按說他大戰經歷不少,惡戰如討伐黃巾、持久如對抗韓遂、驚險如誅殺董卓,可謂身經百戰,但他就是做不到父親這般平靜。如果把自己比作小丘,父親則是一座大山,高不可攀的大山,自己永遠也沒有辦法達到他的高度。

飯畢,皇甫嵩父子起身出門,來到城東,登上城樓,緊張備戰的諸將頓時放下手邊之事,聚集過來。

“將軍……”

“中郎……”

皇甫嵩一一頷首,目及東方,只見地平線上,無窮無盡的黑色緩緩蠕動。太陽不甚高,堪堪處於黑色上空,日光普照,爲這支透着陰鬱殺氣的大軍增添幾分陽剛氣勢。

慢慢地,叛軍逐漸變得清晰,玄甲鏡日,雲旗絳天,軍容甚爲壯觀。

“……”城頭上所有人都沉默下來。

他們打過黃巾蛾賊、打過西涼叛軍、打過羌胡,縱然一時失勢,也從未失去過信心,數百年來數之不盡的光輝歷史告訴他們,漢軍,是最強大的。

可是,這一次,他們沒有信心了,因爲他們將要面對的,也是漢軍,數倍於己的精銳漢軍。

密密麻麻的叛軍大陣一分爲三,左右兩翼分別繞向城北、城南,即使這般,正面即東方,漢軍要面對的對手依然多得過分,足有四五萬。

“咚、咚、咚、咚……”大軍方陣之中,猛然傳來戰鼓聲,一聲聲有若悶雷,激盪得雙方士卒體內血液不停上涌,直衝腦部,人人面紅耳赤,氣息都不由粗了幾分。

“咚咚咚咚……”鼓聲越來越快,越來越大,漸成轟鳴之勢,天地間最後只剩下急促而密集鼓聲,再無其他。

數以千百計的“龐然大物”緩緩駛出大陣,開始向鄭縣移動,似衝車,尖角銳利,滿目猙獰,令人爲城門擔心,不知是否能夠抵擋住它們連續的衝擊。似臨車,高者十丈,足以俯瞰全城,目光所及,無所遁形,方便指揮,矮者亦有數丈,與城牆高度相當,士卒可直接躍上城頭,免去攀爬之苦……

大型戰具的後面,是數之不盡的雲梯……

“殺——”一聲暴喝,萬衆相合,喊殺聲鋪天蓋地,震動四野。

士卒尾隨攻城器械之後,直如潮水一般涌向鄭縣。

霎時間,喊殺如雷,箭矢如雨,鄭縣血戰,正是拉開……

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448章 敵至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張 回到漢末第54章 人情債第91章 到任第225章 赴任第310章 震動第150章 玩具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292章 斥候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39章 襄陽蔡家第319章 江東雙壁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446章 背叛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308章 雒陽令第264章 開戰第388章 突破第358章 戰略第60章 人情債(2)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189章 血色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405章 先登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253章 神童第380章 大敗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210章 肉搏第330章 信第96章 剿寇第224章 幷州牧第223章 弒主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29章 過目不忘第97章 羌人來襲第413章 反擊第179章 鬼神第303章 陳、趙、杜第4張 經學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148章 羽林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232章 幷州軍政第291章 揭秘第79章 迎親第87章 洞房第229章 錢糧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314章 北返第239章 再相見第455章 震怒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119章 逃兵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290章 端倪第200章 婚事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428章 殺!第61章 交代第357章 離別第87章 洞房第97章 羌人來襲第442章 慘敗第56章 扶棺至徐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453章 暈厥第281章 迎荀彧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153章 挑撥離間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78章 遊雒陽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272章 橫掃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23章 弘農第314章 北返第231章 人心第33章 蔡琬病重第130章 赴死之戰
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448章 敵至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張 回到漢末第54章 人情債第91章 到任第225章 赴任第310章 震動第150章 玩具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292章 斥候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39章 襄陽蔡家第319章 江東雙壁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446章 背叛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308章 雒陽令第264章 開戰第388章 突破第358章 戰略第60章 人情債(2)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189章 血色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405章 先登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253章 神童第380章 大敗第62章 同學三萬 無一知己第210章 肉搏第330章 信第96章 剿寇第224章 幷州牧第223章 弒主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29章 過目不忘第97章 羌人來襲第413章 反擊第179章 鬼神第303章 陳、趙、杜第4張 經學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148章 羽林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232章 幷州軍政第291章 揭秘第79章 迎親第87章 洞房第229章 錢糧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314章 北返第239章 再相見第455章 震怒第228章 張燕之死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119章 逃兵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290章 端倪第200章 婚事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428章 殺!第61章 交代第357章 離別第87章 洞房第97章 羌人來襲第442章 慘敗第56章 扶棺至徐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453章 暈厥第281章 迎荀彧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153章 挑撥離間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78章 遊雒陽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272章 橫掃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23章 弘農第314章 北返第231章 人心第33章 蔡琬病重第130章 赴死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