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

這是因爲高帝、呂后時,忙於應付異姓功臣,文帝、景帝時,又存在著一個同姓諸王的問題;高帝本是無賴子,文、景兩帝亦只是個尋常人,凡事都只會蹈常習故之故。當這時候,天下新離兵革之患,再沒有像戰國以前年年打仗的事情了。郡縣長官比起世襲的諸侯來,自然權力要小了許多,不敢虐民。諸侯王雖有荒淫昏暴的,比之戰國以前,自然也差得遠了。這時候的中央政府,又一事不辦,和秦始皇的多所作爲,要加重人民負擔的,大不相同。在私有財產制度之下,人人都急於自謀,你只要不去擾累他,他自然會休養生息,日臻富厚。所以據《史記·平準書》說:在武帝的初年,海內是很爲富庶的。

但是如此就算了麼?須知社會並不是有了錢就沒有問題的。況且當時所謂有錢,只是總算起來,富力有所增加,並不是人人都有飯吃,富的人富了,窮的人還是一樣的窮,而且因貧富相形,使人心更感覺不平,感覺不足。而對外的問題,時勢亦逼着我們不能閉關自守。漢武帝並不是真有什麼本領的人,但是他的志願,卻較文、景兩帝爲大,不肯蹈常習故,一事不辦,於是久經閣置的問題,又要重被提起了。

當時對內的問題,因海內已無反側,用不到像秦始皇一般,注意於鎮壓,而可以謀一個長治久安之策。這個問題,在當時的人看起來,重要的有兩方面:一個是生計,一個是教化,這是理論上當然的結果。衣食足而知榮辱,生計問題,自然在教化之先;而要解決生計問題,又不過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兩途;這亦是理論上當然的結果。

最能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是那一家的學術呢?那末,言平均地權和教化者,莫如儒家,言節制資本者,莫如法家。漢武帝,大家稱他是崇儒的人,其實他並不是真懂得儒家之道的。他所以崇儒,大約因爲他的性質是誇大的,要做些表面上的事情,如改正朔,易服色等,而此等事情,只有儒家最爲擅長之故。所以當時一個真正的儒家董仲舒,提出了限民名田的主張,他並不能行。他的功績,最大的,只是替《五經》博士置弟子,設科射策,勸以官祿,使儒家之學,得國家的提倡而地位提高。

但是照儒家之學,生計問題本在教化問題之先;即以教化問題而論,地方上的庠序,亦重於京城裡的大學,這隻要看《漢書·禮志》上的議論,便可以知道。武帝當日,對於庠序,亦未能注意,即因其專做表面上的事情之故。

至於法家,他用到了一個桑弘羊,行了些榷鹽鐵、酒酤、均輸等政策。據《鹽鐵論》看來,桑弘羊是確有節制資本之意,並非專爲籌款的。但是節制資本而藉官僚以行之,很難望其有利無弊,所以其結果,只達到了籌款的目的,節制資本,則徒成虛語,且因行政的,轉不免有使人民受累的地方。其餘急不暇擇的籌款方法,如算緡錢,舟車,令民生子三歲即出口錢,及令民入羊爲郎,入谷補官等,更不必說了。

因所行不順民心,不得不用嚴切的手段,乃招致張湯、趙禹等,立了許多嚴切的法令,以壓迫人民。秦以來的獄吏,本來是偏於殘酷的,加以此等法律,其詒害自然更深了。他用此等方法,蒐括了許多錢來,做些什麼事呢?除對外的武功,有一部分可以算是替國家開拓疆土、防禦外患外,其餘如封禪、巡幸、信用方士、大營宮室等,可以說全部是浪費。山東是當時誅求剝削的中心,以致末年民愁盜起,幾至釀成大亂。

武帝對外的武功,卻是怎樣呢?當時還威脅著中國邊境的,自然還是匈奴。此外秦朝所開闢的桂林、南海、象三郡和閩中郡,秦末漢初,又已分離爲南越、閩越、東甌三國了。現在的西康、雲、貴和四川、甘肅的邊境,即漢人所謂西南夷,則秦時尚未正式開闢。東北境,雖然自戰國以來,燕國人業已開闢了遼東,當時的遼東,且到現在朝鮮境內(漢初守燕國的舊疆,以浿水爲界,則秦界尚在浿水以西,浿水,今大同江)。然漢族的移殖,還不以此爲限,自可更向外開拓。而從甘肅向西北入新疆,向西南到青海,也正隨着國力的擴張,而可有互相交通之勢。

在這種情勢之下,推動雄才大略之主,向外開拓的,有兩種動機:其一,可說是代表國家和民族向外拓展的趨勢,又其一則爲君主個人的野心。匈奴,自秦末乘中國內亂、戍邊者皆去,復入居河南。漢初,其雄主冒頓,把今蒙古東部的東胡,甘肅西北境的月氏,都征服了。到漢文帝時,他又征服了西域。

西域,即今新疆省之地(西域二字,義有廣狹。《漢書·西域傳》說西域之地,“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則接漢,阨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北方的大山,即今天山,南方的大山,即沙漠以南的山脈,略爲新疆與西藏之界。河系今塔里木河。玉門、陽關,都在今甘肅敦煌縣西。此乃今天山南路之地。其後自此西出,凡交通所及之地,亦概稱爲西域,則其界限並無一定,就連歐洲也都包括在內)。漢時分爲三十六國。後分至五十餘。其種有塞,有氐羌。塞人屬於高加索種,都是居國,其文明程度,遠在匈奴、氐、羌等遊牧民族之上。匈奴設官以收其賦稅。

漢高祖曾出兵征伐匈奴,被圍於平城(今山西大同縣),七日乃解。此時中國初定,對內的問題還多,不能對外用兵,乃用婁敬之策,名家人子爲長公主,嫁給冒頓,同他講和,是爲中國以公主下嫁外國君主結和親之始。

文、景兩代,匈奴時有叛服,文、景不過發兵防之而已,並沒建立一定的對策。到武帝,才大出兵以徵匈奴,前127年,恢復河南之地,匈奴自此移於漠北。前119年,又派衛青、霍去病絕漠攻擊,匈奴損折頗多。此外較小的戰鬥,還有多次,兵事連亙,前後共20餘年,匈奴因此又漸移向西北。

漢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將,而專用衛青、霍去病等椒房之親。紀律既不嚴明,對於軍需,又不愛惜,以致士卒死傷很多,物質亦極浪費(如霍去病,《史記》稱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用兵,“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城蹋鞠,事多類此”。衛青、霍去病大出塞的一役,漢馬死者至十餘萬匹,從此以馬少則不能大舉兵事。李廣利再徵大宛時,兵出敦煌的6萬人,私人自願從軍的還不在其內,馬3萬匹,回來時,進玉門關的只有1萬多人,馬1千多匹。史家說這一次並不乏食,戰死的也不多,所以死亡如此,全由將吏不愛士卒之故。可見用人不守成法之害)。只因中國和匈奴,國力相去懸絕,所以終能得到勝利。然此乃國力的勝利,並非戰略的勝利。

至於其通西域,則更是動於侈心。他的初意,是聽說月氏爲匈奴所破,逃到今阿母河濱,要想報匈奴的仇,苦於無人和他合力,乃派張騫出使。張騫回來後,知道月氏已得沃土,無報仇之心,其目的已不能達到了。但武帝因此而知西域的廣大,以爲招致了他們來朝貢,實爲自古所未有,於是動於侈心,要想招致西域各國。

張騫在大夏時,看見邛竹杖、蜀布,問他從那裡來的?他們說從身毒(今印度)買來。於是臆想,從四川、雲南,可通西域。派人前去尋求道路,都不能通(當時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當系今自四川經西康、雲南入緬甸的路。自西南夷求通西域的使者,“傳聞其西可千餘里,有乘象國,名曰滇越,而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即當今緬甸之地)。後來匈奴的渾邪王降漢,今甘肅西北部之地,收入中國版圖,通西域的路,才正式開通。

前104年,李廣利伐大宛(大宛都貴山城,乃今之霍闡),不克。武帝又續發大兵,前101年,到底把他打下。大宛是離中國很遠的國,西域諸國,因此懾於中國兵威,相率來朝。

還有一個烏孫,也是遊牧民族,當月氏在甘肅西北境時,烏孫爲其所破,依匈奴以居。月氏爲匈奴所破,是先逃到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借匈奴的助力,把他打敗,月氏才逃到阿母河流域,烏孫即佔據伊犁之地。

渾邪王降漢時,漢朝尚無意開其地爲郡縣,張騫建議,招烏孫來居之。烏孫不肯來,而匈奴因其和中國交通,頗責怪他。烏孫恐懼,願“婿漢氏以自親。”於是漢朝把一個宗室女兒嫁給他。從此以後,烏孫和匈奴之間有問題,漢朝就不能置之不問,《漢書·西域傳》說“漢用憂勞無寧歲”,很有怨懟的意思。

按西域都是些小國,漢攻匈奴,並不能得他的助力,而因此勞費殊甚,所以當時人的議論,大都是反對的。但是史事複雜,利害很難就一時一地之事論斷。(一)西域是西洋文明傳佈之地。西洋文明的中心希臘、羅馬等,距離中國很遠,在古代只有海道的交通,交流不甚密切,西域則與中國陸地相接,自近代西力東漸以前,中西的文明,實在是恃此而交流的。(二)而且西域之地,設或爲遊牧民族所據,亦將成爲中國之患,漢通西域之後,對於天山南北路,就有相當的防備,後來匈奴敗亡後,未能侵入,這也未始非中國之福。所以漢通西域,不是沒有益處的。但這只是史事自然的推遷,並非當時所能豫燭。

當時的朝鮮:漢初燕人衛滿走出塞,把箕子之後襲滅了,自王朝鮮。傳子至孫,於前108年,爲漢武帝所滅。將其地設置樂浪、臨屯、真番、玄菟四郡(樂浪,今朝鮮平安南道及黃海、京畿兩道之地。臨屯爲江原道地。玄菟爲咸鏡南道。真番跨鴨綠江上流。至前82年,罷真番、臨屯,以並樂浪、玄菟)。

朝鮮半島的主要民族是貉族,自古即漸染漢族的文化,經此長時期的保育,其漢化的程度愈深,且因此而輸入半島南部的三韓(馬韓,今忠清、全羅兩道。弁韓、辰韓,今慶尚道)和海東的日本,實爲中國文化在亞洲東北部最大的根據地。

南方的東甌,因爲閩越所攻擊,前138年,徙居江、淮間。南越和閩越,均於前111年,爲中國所滅。

當時的西南夷:在今金沙江和黔江流域的,是夜郎、滇、邛都,在岷江和嘉陵江上源的,是徙、筰都,冉,白馬。在今橫斷山脈和瀾滄、金沙兩江間的,是巂昆明(夜郎,今貴州桐梓縣。滇,今雲南昆明縣。邛都,今西康西昌縣。徙,今四川天全縣。筰都,今西康漢源縣。冉,今四川茂縣。白馬,今甘肅成縣。巂昆明,在今昆明、大理之間,乃行國)。兩越既平,亦即開闢爲郡縣,確立了中國西南部的疆域。

今青海首府附近,即漢人稱爲河湟之地的,爲羌人所據。這一支羌人,系屬遊牧民族,頗爲中國之患。前112年,漢武帝把他打破,設護羌校尉管理他,開闢了今青海的東境。

第35章 貨幣(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4章 語文(2)第37章 衣食(2)第50章 宗教(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48章 學術(4)第38章 衣食(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40章 住行(2)第19章 選舉(1)第47章 學術(3)第43章 語文(1)第19章 選舉(1)第9章 政體(1)第26章 兵制(2)第8章 族制(2)第13章 階級(3)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7章 兵制(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25章 兵制(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2章 階級(2)第31章 實業(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40章 住行(2)第22章 賦稅(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0章 政體(2)第3章 緒論第40章 住行(2)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4章 財產(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13章 階級(3)第7章 族制(1)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31章 實業(1)第46章 學術(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13章 階級(3)第49章 宗教(1)第3章 緒論第30章 刑法(3)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15章 財產(2)第47章 學術(3)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26章 兵制(2)第31章 實業(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44章 語文(2)第42章 教育(2)第14章 財產(1)第17章 官制(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37章 衣食(2)第19章 選舉(1)第41章 教育(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22章 賦稅(1)第22章 賦稅(1)第5章 婚 姻(2)第20章 選舉(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章 緒論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9章 刑法(2)第34章 貨幣(1)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1章 選舉(3)第44章 語文(2)第10章 政體(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48章 學術(4)第25章 兵制(1)第11章 階級(1)第33章 實業(3)第10章 政體(2)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31章 實業(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36章 衣食(1)
第35章 貨幣(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4章 語文(2)第37章 衣食(2)第50章 宗教(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48章 學術(4)第38章 衣食(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40章 住行(2)第19章 選舉(1)第47章 學術(3)第43章 語文(1)第19章 選舉(1)第9章 政體(1)第26章 兵制(2)第8章 族制(2)第13章 階級(3)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7章 兵制(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25章 兵制(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2章 階級(2)第31章 實業(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40章 住行(2)第22章 賦稅(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0章 政體(2)第3章 緒論第40章 住行(2)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4章 財產(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13章 階級(3)第7章 族制(1)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31章 實業(1)第46章 學術(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13章 階級(3)第49章 宗教(1)第3章 緒論第30章 刑法(3)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15章 財產(2)第47章 學術(3)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26章 兵制(2)第31章 實業(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44章 語文(2)第42章 教育(2)第14章 財產(1)第17章 官制(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37章 衣食(2)第19章 選舉(1)第41章 教育(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22章 賦稅(1)第22章 賦稅(1)第5章 婚 姻(2)第20章 選舉(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章 緒論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9章 刑法(2)第34章 貨幣(1)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1章 選舉(3)第44章 語文(2)第10章 政體(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48章 學術(4)第25章 兵制(1)第11章 階級(1)第33章 實業(3)第10章 政體(2)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31章 實業(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36章 衣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