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婚 姻(2)

古代所謂同姓,是自認爲出於同一始祖的(在父系氏族,則爲男子。在母系氏族,則爲女子),雖未必確實,他們固自以爲如此。同姓與否,和血緣的遠近,可謂實無關係。然他們認爲同姓則同德,不可結婚,異姓則異德,可以結婚,理由雖不確實,辦法尚覺一致。至後世所謂同姓,則並非同出於一原;而同出於一原的,卻又不必同姓。如王莽,以姚、嬀、陳、田皆黃、虞後,與己同姓,令元城王氏,勿得與四姓相嫁娶(《漢書·莽傳》),而王、孫鹹,以得姓不同,其女轉嫁爲莽妻(《漢書·訴傳》),此等關係,後世都置諸不論了。

所謂同姓異姓,只是以父系的姓,字面上的同異爲據,在理論上,可謂並無理由,實屬進退失據。此因同姓不婚之制,已無靈魂,僅剩軀殼之故。總而言之,現在的所謂姓氏,從各方面而論,都已毫無用處,不過是社會組織上的老廢物罷了。參看下章自明。

婚禮中的聘禮,即系賣買婚的遺蹟,古禮稱爲“納徵”。《禮記·內則》說:“聘則爲妻,奔則爲妾”;《曲禮》說:“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則買妾是真給身價的,聘妻雖具禮物,不過僅存形式,其意已不在於利益了。

古代婚禮,傳於後世的,爲《儀禮》中的《士昏禮》。其節目有六:即(一)納采(男氏遣使到女氏去求婚),(二)問名(女氏許婚之後,再請問許婚的是那一位姑娘?因爲納采時只申明向女氏的氏族求婚,並未指明那一個人之故),(三)納吉(女氏說明許婚的系那一位姑娘之後,男氏歸卜之於廟。卜而得吉,再使告女氏),(四)納徵(亦謂之納幣。所納者系玄纁束帛及儷皮),(五)請期(定吉日。吉日系男氏所定,三請於女氏,女氏不肯定,然後告之),(六)親迎(新郎親到女氏。執雁而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女父帶着新娘出來,交結他。新郎帶着新娘出門。新娘升車,新郎親爲之御。車輪三轉之後,新郎下車,由御者代御。新郎先歸,在門首等待。新娘車至,新郎揖之而入。如不親迎的,則新郎三月後往見舅姑。親迎之禮,儒家贊成,墨家是反對的,見《禮記·哀公問》《墨子·非儒篇》),是爲六禮。

親迎之夕,共牢而食,合巹而酳(古人的宴會,豬牛羊等,都是每人一份的。夫妻則兩個人合一份,是謂同牢。把一個瓢破而爲兩,各用其半,以爲酒器,是爲合巹。這表示“合體,同尊卑”的意思)。其明天,“贊婦見於舅姑。”又明天,“舅姑共饗婦。”禮成之後,“舅姑先降自西階(賓階),婦降自阼階。”(東階,主人所行。古人說地道尊右,故讓客人走西階)表明把家事傳給他,自己變做客人的意思。此禮是限於適婦的,謂之“著代”,亦謂之“授室”。若舅姑不在,則三月而後廟見。

《禮記·曾子問》說:“女未廟見而死,歸葬於女氏之黨,示未成婦。”諸侯嫁女,亦有致女之禮,於三月之後,遣大夫操禮而往,見《公羊》成公九年。何《注》說:“必三月者,取一時,足以別貞信。”然則古代的婚禮,是要在結婚三個月之後,纔算真正成立的。若在三月之內分離,照禮意,還只算婚姻未完全成立,算不得離婚。這也可見得婚姻制度初期的疏鬆。

禮經所說的婚禮,是家族制度全盛時的風俗,所以其立意,全是爲家族打算的。《禮記·內則》說:“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說,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婦之禮焉,沒身不衰。”可見家長權力之大。

《昏義》說:“成婦禮,明婦順,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責婦順焉也。婦順也者,順於舅姑,和於室人,而後當於夫;以成絲麻布帛之事;以審守委積蓋藏。是故婦順備而後內和理,內和理而後家可長久也,故聖王重之。”尤可見娶婦全爲家族打算的情形。《曾子問》說:“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這是我們容易瞭解的。又說:“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此意我們就不易瞭解了。

原來現代的人,把結婚看作個人的事情,認爲是結婚者的幸福,所以多有歡樂的意思。古人則把結婚看做爲家族而舉行的事情。兒子到長大能娶妻,父母就近於凋謝了,所以反有感傷的意思。《曲禮》說:“昏禮不賀,人之序也,”也是這個道理。此亦可見當時家族主義的昌盛,個人價值全被埋沒的一斑。

當這時代,女子遂成爲家族的奴隸,奴隸是需要忠實的,所以貞操就漸漸的被看重。“貞婦”二字,昉見於《禮記·喪服四制》。春秋時,魯君的女兒,有一個嫁給宋國的,稱爲宋伯姬。一天晚上,宋國失火,伯姬說:“婦人夜出,必待傅姆。”(傅姆是老年的男女侍從。必待傅姆,是不獨身夜行,以避嫌疑的意思)傅姆不至,不肯下堂,遂被火燒而死。《春秋》特書之,以示獎勵。(《公羊》襄公三十年)。

此外儒家獎勵貞節之說,還有許多,看劉向的《列女傳》可知。劉向是治魯詩的,《列女傳》中,有許多是儒家相傳的詩說。秦始皇會稽刻石說:“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潔誠。夫爲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爲逃嫁,子不得母,鹹化廉清。”案《管子·八觀篇》說:“閭閈無闔,外內交通,則男女無別矣。”又說:“食谷水,巷鑿井;場圃接,樹木茂;宮牆毀壞,門戶不閉,外內交通;則男女之別,無自正矣。”(《漢書·地理志》說:鄭國土陋而險,山居谷汲,男女亟聚會,故其俗淫)這即是秦始皇所謂防隔內外。乃是把士大夫之家,“深宮固門,閽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的制度(見《禮記·內則》),推廣到民間去。

再嫁未必能有什麼禁令,不過宣佈其是倍死不貞,以示恥辱,正和獎勵貞節,用意相同。寄豭是因姦通而寄居於女子之家的,殺之無罪;妻爲逃嫁,則子不得母;其制裁卻可謂嚴厲極了。壓迫階級所組織的國家,其政令,自然總是助壓迫階級張目的。

雖然如此,羅馬非一日之羅馬,古代疏鬆的婚姻制度,到底非短期間所能使其十分嚴緊的。所以表顯於古書上的婚姻,要比後世自由得多。《左氏》昭公元年,載鄭國徐吾犯之妹美,子南業經聘定了她,子皙又要強行納聘。子皙是個強宗,國法奈何不得他。徐吾犯乃請使女自擇,以資決定。這雖別有用意,然亦可見古代的婚嫁,男女本可自擇。不過“男不親求,女不親許”(見《公羊》僖公十四年),必須要有個媒妁居間;又必須要“爲酒食以召鄉黨僚友”(《禮記·曲禮》),以資證明罷了。

婚約的解除,也頗容易。前述三月成婦之制,在結婚三個月之後,兩造的意見覺得不合,仍可隨意解除,這在今日,無論那一國,實都無此自由。至於尚未同居,則自然更爲容易。

《禮記·曾子問》說:“昏禮:既納幣,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則如之何?孔子曰:婿使人吊。如婿之父母死,則女之家亦使人吊。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喪,不得嗣爲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許諾,而弗敢嫁,禮也。婿免喪,女之父母使人請,婿弗取而後嫁之,禮也。女之父母死,婿亦如之。”一方等待三年,一方反可隨意解約,實屬不近情理。迂儒因生種種曲說。

其實這只是《禮記》文字的疏忽。孔子此等說法,自爲一方遭喪而一方無意解約者言之。若其意欲解約,自然毫無限制。此乃當然之理,在當日恐亦爲常行之事,其事無待論列,故孔子不之及。記者貿然下了“而弗敢嫁,禮也”六字,一似非等待不可的,就引起後人的誤會了。

離婚的條件,有所謂“七出”,亦謂之“七棄”(一、無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盜竊。六、嫉妒。七、惡疾)。又有所謂“三不去”(一、嘗更三年喪不去。二、賤取貴不去。三、有所受無所歸不去)。與“五不娶”並列(一、喪婦長女。二、世有惡疾。三、世有刑人。四、亂家女。五、逆家女),見於《大戴禮記·本命篇》,和《公羊》莊公二十七年何《注》,皆從男子方面立說。此乃儒家斟酌習俗,認爲義所當然,未必與當時的法律習慣密合。

女子求去,自然也有種種條件,爲法律習慣所認許的,不過無傳於後罷了。觀漢世婦人求去者尚甚多,如朱買臣之妻等。則知古人之於離婚初不重視。夫死再嫁,則尤爲恆事。這是到宋以後,理學盛行,士大夫之家,更看重名節,上流社會的女子,才少有再嫁的,前代並不如此。《禮記·郊特牲》說:“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這是現在講究舊禮教的迂儒所樂道的。然一與之齊,終身不改,乃是說不得以妻爲妾,並非說夫死不嫁。

《白虎通義·嫁娶篇》引《郊特牲》,並無“故夫死不嫁”五字;鄭《注》亦不及此義;可見此五字爲後人所增。鄭《注》又說:“齊或爲醮,”這字也是後人所改的。不過鄭氏所據之本,尚作齊字,即其所見改爲醮字之本,亦尚未竄入“故夫死不嫁”五字罷了。此可見古書逐漸竄改之跡。

後世男子的權利,愈行伸張,則其壓迫女子愈甚。此可於其重視爲女時的貞操,及其賤視再醮婦見之。女子的守貞,實爲對於其夫之一種義務。以契約論,固然只在婚姻成立後、持續時爲有效,以事實論,亦只須如此。所以野蠻社會的風俗,無不是如此的,而所謂文明社會,卻有超過這限度的要求。此無他,不過男權社會的要求,更進一步而已。

女子的離婚,在後世本較古代爲難,因爲古代的財產帶家族共有的意思多,一家中人,當然都有享受之分。所以除所謂有所受無所歸者外,離婚的女子,都不怕窮無所歸。後世的財產,漸益視爲個人所有,對於已嫁大歸之女,大都不願加以扶養;而世俗又賤視再醮之婦,肯娶者少;棄婦的境遇,就更覺悽慘可憐了。

法律上對於女子亦未嘗加以保護。如《清律》:“凡妻無應出及義絕之狀而出之者,杖八十。雖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減二等,追還完聚。”似乎是爲無所歸的女子特設的保護條文。然追還完聚之後,當如何設法保障,使其不爲夫及夫之家族中人所虐待,則絕無辦法。又說:“若夫妻不相和諧而兩願離者不坐。”不相和諧,即可離異,似極自由。然夫之虐待其妻者,大都榨取其妻之勞力以自利,安能得其願離?離婚而必以兩願爲條件,直使被虐待者永無脫離苦海之日。而背夫私逃之罪,則系“杖一百,從夫嫁賣”。

被虐待的女子,又何以自全呢?徹底言之:現在所謂夫婦制度,本無維持之價值。然進化非一蹴所可幾,即制度非旦夕所能改。以現在的立法論,在原則上當定:(一)離婚之訴,自妻提出者無不許。(二)其生有子女者,撫養歸其母,費用則由其父負擔。(三)夫之財產中,其一部分應視爲其妻所應得,離婚後當給與其妻。(四)夫妻異財者勿論。其同財者,嫁資應視爲妻之私財,離婚時給還其妻;其業經銷用者應賠償。這固不是根本解決的辦法,然在今日,立法上亦只得如此了。而在今日,立法上亦正該如此。

古書中所載的禮,大抵是父系家庭時代的習慣風俗。後世社會組織,迄未改變,所以奉其說爲天經地義。而因此等說法被視爲天經地義之故,亦有助於此制度之維持。天下事原總是互爲因果的。但古書中的事實,足以表示家族主義形成前的制度的亦不少,此亦不可不注意。《禮記·禮運》:“合男女,頒爵位,必當年德。”《管子·幼官篇》,亦有“合男女”之文。合男女,即《周官》媒氏及《管子·入國篇》的合獨之政。

《周官》媒氏:“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謂不備聘娶之禮,說見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合獨爲九惠之政之一。其文雲:“取鰥寡而和合之,與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後事之。”此實男女妃合,不由家族主持,而由部族主持之遺蹟。其初蓋普遍如此。到家族發達之後,部族於通常之結婚,才置諸不管,而只干涉其違法者,而救濟其不能婚嫁者了。

當男女婚配由部族主持之世,結婚的年齡,和每年中結婚的季節,都是有一定的。婚年:儒家的主張,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禮記·曲禮》《內則》等篇,都是如此。《大戴禮記·本命篇》說,這是中古之禮。太古五十而室,三十而嫁。《墨子》《節用》《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則說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結婚的年齡,當然不能斟若畫一。

王肅說:男十六而精通,女十四而能化,自此以往,便可結婚;所謂三十、二十等,乃係爲之極限,使不可過。又所謂男三十,女二十,不過大致如此,並非必以三十之男,配二十之女。其說自通。見《詩·摽有梅疏》。《大戴禮》說:三十而室,二十而嫁,天子庶人同禮。《左氏》說:天子十五而生子;三十而室,乃庶人之禮。《五經異義》。貴族生計,較庶人爲寬裕,結婚年齡,可以提早,說亦可通。至《墨子》,《韓非子》之說,則系求蕃育人民之意,古代此等政令甚多,亦不足怪。所可怪者,人類生理今古相同,婚配的要求,少壯之時,最爲急切,太古時何以能遲至五十三十?

按羅維(RobertH.Lowie)所著的《初民社會》(呂叔湘譯,商務印書館本),說巴西的波洛洛人(Bororo),男女和結婚,並非一事。當其少年時,男女之間,早已發生性的關係,然常是過着浪漫的生活,並不專於一人。倒是年事較長,較淡,彼此皆欲安居時,才擇定配偶,相與同居。

按人類的性質,本是多婚的。男女同居,乃爲兩性間的分工互助,實與無甚關係。巴洛洛人的制度,實在是較爲合理的。社會制度,往往早期的較後期的爲合理(這是因已往的文化,多有病態,時期愈晚,病態愈深之故)。中國太古之世,婚年較晚的理由,也可以借鑑而明瞭。

人類的開始,實在二七、二八之年。自此以往,更閱數年,遂臻極盛(此係中國古說,見《素問·上古天真論》。《大戴禮記》、《韓詩外傳》、《孔子家語》等說皆同),根於生理的慾念,宜宣泄不宜抑壓。抑壓之,往往爲精神病的根源。然後世將經濟上的自立,責之於既結婚的夫婦,則非十餘齡的男女所及;又教養子女之責,專由父母任之,亦非十餘齡的男女所能;遂不得不將結婚的年齡展緩。

在近代,並有因生計艱難,而抱獨身主義的。受抑壓而橫溢,個人及社會兩方面,均易招致不幸的結果。這亦是社會制度與人性不能調和的一端。儻使將經濟及兒童教養的問題,和兩性問題分開,就不至有此患了。所以目前的辦法在以節育及兒童公育,以救濟遲婚及獨身問題。 ωωω• ttКan• ¢O

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3章 階級(3)第28章 刑法(1)第42章 教育(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26章 兵制(2)第29章 刑法(2)第45章 學術(1)第36章 衣食(1)第25章 兵制(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9章 選舉(1)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36章 衣食(1)第32章 實業(2)第18章 官制(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37章 衣食(2)第11章 階級(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6章 婚 姻(3)第10章 政體(2)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0章 刑法(3)第40章 住行(2)第6章 婚 姻(3)第49章 宗教(1)第16章 財產(3)第30章 刑法(3)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30章 刑法(3)第9章 政體(1)第41章 教育(1)第36章 衣食(1)第41章 教育(1)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21章 選舉(3)第8章 族制(2)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12章 階級(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25章 兵制(1)第1章 自序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29章 刑法(2)第48章 學術(4)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9章 政體(1)第6章 婚 姻(3)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2章 出版序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44章 語文(2)第16章 財產(3)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43章 語文(1)第36章 衣食(1)第11章 階級(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4章 婚 姻(1)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6章 財產(3)第1章 自序第17章 官制(1)第17章 官制(1)第9章 政體(1)第12章 階級(2)第25章 兵制(1)第16章 財產(3)第17章 官制(1)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25章 兵制(1)第15章 財產(2)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2章 出版序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6章 財產(3)
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3章 階級(3)第28章 刑法(1)第42章 教育(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26章 兵制(2)第29章 刑法(2)第45章 學術(1)第36章 衣食(1)第25章 兵制(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9章 選舉(1)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36章 衣食(1)第32章 實業(2)第18章 官制(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37章 衣食(2)第11章 階級(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6章 婚 姻(3)第10章 政體(2)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0章 刑法(3)第40章 住行(2)第6章 婚 姻(3)第49章 宗教(1)第16章 財產(3)第30章 刑法(3)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30章 刑法(3)第9章 政體(1)第41章 教育(1)第36章 衣食(1)第41章 教育(1)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21章 選舉(3)第8章 族制(2)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12章 階級(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25章 兵制(1)第1章 自序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29章 刑法(2)第48章 學術(4)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9章 政體(1)第6章 婚 姻(3)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2章 出版序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44章 語文(2)第16章 財產(3)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43章 語文(1)第36章 衣食(1)第11章 階級(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4章 婚 姻(1)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6章 財產(3)第1章 自序第17章 官制(1)第17章 官制(1)第9章 政體(1)第12章 階級(2)第25章 兵制(1)第16章 財產(3)第17章 官制(1)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25章 兵制(1)第15章 財產(2)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2章 出版序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6章 財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