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財產(1)

孔子作《春秋》,把242年,分爲三世:第一期爲亂世,第二期爲昇平世,第三期爲太平世。這無疑是想把世運逆挽而上,自亂世進入昇平,再進入太平的。然則所謂昇平、太平,是否全是孔子的理想呢?我們試看,凡先秦諸子,無不認爲邃古之世,有一個黃金時代,其後乃愈降而愈劣,即可知孔子之言,非盡理想,而必有其歷史的背景。《禮記·禮運》所說的大同、小康,大約就是這個思想的背景罷?大同是孔子認爲最古的時代,最好的,小康則漸降而劣,再降就入於亂世了。所謂昇平,是想把亂世逆挽到小康,再進而達於大同,就是所謂太平了,這是無可疑的。然則所謂大同、小康,究竟是何時代呢?

人是非勞動不能生存的,而非聯合,則其勞動將歸於無效,且亦無從勞動起,所以《荀子》說人不羣則不能勝物(見《王制篇》。勝字讀平聲,作堪字解,即擔當得起的意思。物字和事字通訓。能勝物,即能擔當得起事情的意思,並非謂與物爭鬥而勝之)。當這時代,人是“只有合力以對物,斷無因物而相爭”的,許多社會學家,都證明原始時代的人,沒有個人觀念。我且無有,尚何有於我之物?所以這時代,一切物都是公有的。

有種東西,我們看起來似乎是私有(如衣服及個人所用的器具之類),其實並不是私有,不過不屬於這個人,則無用,所以常常附屬於他罷了。以財產之承襲論,亦是如此(氏族時代,男子的遺物,多傳於男子,女子的遺物,多傳於女子,即由於此)。

當這時代,人與人之間,既毫無間隔,如何不和親康樂呢?人類經過原始共產時代、氏族共產時代、以入於家族集產時代,在氏族、家族時代,似已不免有此疆彼界之分,然其所含的公共性質還很多。孔子所向往的大同,無疑的,是在這一個時代以前。今試根據古書,想像其時的情形如下。

這時代,無疑是個農業時代。耕作的方法,其初該是不分疆界的,其後則依家族之數,而將土地分配(所以孔子說“男有分,女有歸”),此即所謂井田制度。

井田的制度,是把1方里之地,分爲9區。每區100畝。中間的1區爲公田,其外八區爲私田。一方里住八家,各受私田百畝。中間的公田,除去二十畝,以爲八家的廬舍(一家得二畝半),還有八十畝,由八家公共耕作。

其收入,是全歸公家的。私田的所入,亦即全歸私家。此即所謂助法。如其田不分公私,每畝田上的收穫,都酌提若干成歸公,則謂之徹法。土田雖有分配,並不是私人所有的,所以有“還受”和“換主易居”之法(受,謂達到種田的年齡,則受田於公家。還,謂老了,達到無庸種田的年齡,則把田還給公家。因田非私人所有,故公家時時可重行分配,此即所謂“再分配”。三年一換主易居,即再分配法之一種)。

在所種之田以外,大家另有一個聚居之所,是之謂邑。合九方里的居民,共營一邑,故一里七十二家(見《禮記·雜記》注引《王度記》。《公羊》何《注》舉成數,故云八十家。邑中宅地,亦家得二畝半,合田間廬舍言之,則曰“五畝之宅”),八家共一巷。中間有一所公共的建築,是爲“校室”。春,夏,秋三季,百姓都在外種田,冬天則住在邑內。

一邑之中,有兩個老年的人做領袖。這兩個領袖,後世的人,用當時的名稱稱呼他,謂之父老、里正。古代的建築,在街的兩頭都有門,謂之閭。閭的旁邊,有兩間屋子,謂之塾。當大家要出去種田的時候,天亮透了,父老和里正,開了閭門,一個坐在左塾裡,一個坐在右塾裡,監督著出去的人。出去得太晚了;或者晚上回來時,不帶著薪樵以預備做晚飯;都是要被詰責的。

出入的時候,該大家互相照應。所帶的東西輕了,該幫人家分拿些。帶的東西重了,可以分給人家代攜,不必客氣。有年紀、頭髮花白的人,該讓他安逸些,空手走回來。到冬天,則父老在校室裡,教訓邑中的小孩子,里正則催促人家“緝績”。住在一條巷裡的娘們,聚在一間屋子裡織布,要織到半夜方休。

以上所說的,是根據《公羊》宣公十五年何《注》,《漢書·食貨志》,撮敘其大略。這雖是後來人傳述的話,不全是古代的情形,然還可根據著他,想像一個古代農村社會的輪廓。

農田以外的土地,古人總稱爲山澤。農田雖按戶口分配,山澤是全然公有的。只要依據一定的規則,大家都可使用(如《孟子》所說的“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等。田獵的規則,見《禮記·王制》。《周官》有山虞、林衡、川衡、澤虞、跡人、卝人等官,還是管理此等地方,監督使用的人,必須遵守規則,而且指導他使用的方法的,並不封禁)。

這時候,是無所謂工業的。簡單的器具,人人會造,較繁複的,則有專司其事的人。但這等人,絕不是藉此以營利的。這等人的生活資料,是由大家無條件供給他的,而他所製造的器具,也無條件供給大家用。這是後來工官之本。

在本部族之內,因系公產,絕無所謂交易。交易只行於異部族之間。不過以剩餘之品,互相交換,絕無新奇可喜之物。所以許行所主張的貿易,會簡單到論量不論質(見《孟子·滕文公上篇》)。而《禮記·郊特牲》說:“四方年不順成,八蜡不通。”(言舉行蜡祭之時,不許因之舉行定期貿易)蜡祭是在農功畢後舉行的,年不順成,就沒有剩餘之品可供交易了。此等交易,可想見其對於社會經濟,影響甚淺。

儻在特別情形之下,一部族中,缺少了甚麼必要的東西,那就老實不客氣,可以向人家討,不必要有什麼東西交換。後來國際間的乞糴,即原於此。如其遇見天災,一個部族的損失實在太大了,自己無力回覆,則諸部族會聚集起來,自動替他填補的。

《春秋》襄公三十年,宋國遇到火災,諸侯會於澶淵,以更宋所喪之財(更爲繼續之意,即現在的賡字),亦必是自古相沿的成法。幫助人家工作,也不算得什麼事的。

《孟子》說:“湯居毫,與葛爲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爲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爲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毫衆往爲之耕。”(《滕文公下》)這件事,用後世人的眼光看起來,未免不近情理。然如齊桓公合諸侯而城杞(《春秋》僖公十四年),豈不亦是替人家白效勞麼?然則古代必有代耕的習慣,纔會有這傳說。

古代國際間有道義的舉動還很多,據此推想,可以說:都是更古的部族之間留傳下來的。此即孔子所謂“講信修睦”。

雖然部族和部族之間,有此好意,然在古代,部族乞助於人的事,總是很少的。因爲他們的生活,是很有規範的,除非真有不可抗拒的災禍,決不會淪於窮困。他們生活的規範,是怎樣呢?《禮記·王制》說:冢宰“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爲出”。“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

這在後來,雖然成爲冢宰的職責,然其根源,則必是農村固有的規範。不幸而遇到凶年饑饉,是要合全部族的人,共謀節省的。此即所謂凶荒札喪的變禮。在古代,禮是人人需要遵守的。其所謂禮,都是切於生活的實際規則,並不是什麼虛文。所以《禮記·禮器》說:“年雖大殺,衆不恇懼,則上之制禮也節矣。”

一團體之中,如有老弱殘廢的人,衆人即無條件養活他。《禮記·王制》說:孤、獨、鰥、寡,“皆有常餼”。又說:“喑、聾、跛、躃、斷者(骨節斷的人)、侏儒(體格不及標準。該包括一切發育不完全的人),百工各以其器食之。”舊說:看他會做什麼工,就叫他做什麼工。這解釋怕是錯的。這一句和上句,乃是互言以相備。

說對孤、獨、鰥、寡供給食料,可見對此等殘廢的人,亦供給食料;說對此等殘廢的人,供給器用,可見對孤、獨、鰥、寡亦供給器用。乃古人語法如此。《荀子·王制篇》作“五疾上收而養之”可證。

此等規則都實行了,確可使匹夫、匹婦,無不得其所的;而在古代,社會內部無甚矛盾之世,我們亦可以相信其曾經實行過的。如此,又何怪後人視其時爲黃金時代呢?視古代爲黃金時代,不但中國,希臘人也有這樣思想的。物質文明和社會組織,根本是兩件事。講物質文明,後世確是進步了。以社會組織論,斷不能不承認是退步的。

有許多遺蹟,的確可使我們相信,在古代財產是公有的。《書經·酒誥篇》說:“羣飲,汝勿佚,盡執拘以歸於周,予其殺。”這是周朝在殷朝的舊土,施行酒禁時嚴厲的誥誡。施行酒禁不足怪,所可怪的,是當此酒禁嚴厲之時,何不在家獨酌?何得還有羣飲觸犯禁令的人,致煩在上者之誥誡?然則其所好者,在於飲呢,還是在於羣呢?不論什麼事,根深柢固,就難於驟變了。

漢時的賜酺,不也是許民羣飲麼?儻使人之所好,只在於飲而不在於羣,賜酺還算得什麼恩典?可見古人好羣飲之習甚深。因其好羣飲之習甚深,即可想見其在邃古時,曾有一個共食的習慣。家家做飯自己吃,已經是我們的恥辱了。《孟子》又引晏子說:“師行而糧食。”糧同量,謂留其自吃的部分,其餘盡數充公。這在晏子時,變成虐政了,然推想其起源,則亦因儲藏在人家的米,本非其所私有,不過借他的房屋儲藏(更古則房屋亦非私有),所以公家仍可隨意取去。

以上所說,都是我們根據古籍所推想的大同時代的情形。雖然在古籍中,已經不是正式記載,而只是遺蹟,然有跡則必有跡所自出之履,這是理無可疑的。然則到後來,此等制度,是如何破壞掉的呢?

曠觀大勢,人類全部歷史,不外自塞而趨於通。人是非不斷和自然爭鬥,不能生存的。所聯合的人愈多,則其對自然爭鬥的力愈強。所以文明的進步,無非是人類聯合範圍的擴大。然人類控制自然的力量進步了,控制自己的力量,卻不能與之並進。於是天災雖澹,而復興。

人類的聯合,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無分彼此,通力合作,一種則分出彼此的界限來。既分出彼此的界限,而又要享受他人勞動的結果,那就非於(甲)交易、(乙)掠奪兩者之中擇行其一不可了。而在古代,掠奪的方法,且較交易爲通行。

在古代各種社會中,論文化,自以農業社會爲最高;論富力,亦以農業社會爲較厚;然卻很容易被人征服。因爲(一)農業社會,性質和平,不喜戰鬥。(二)資產笨重,難於遷移。(三)而獵牧社會,居無定所,去來飄忽,農業社會,即幸而戰爭獲勝,亦很難犁庭掃穴,永絕後患。(四)他們既習於戰鬥,(五)又是以侵略爲衣食飯碗的,得隙即來。

農業社會,遂不得不於可以忍受的條件之下,承認納貢而言和;久之,遂夷爲農奴;再進一步,征服者與被征服者,關係愈益密切,遂合爲一個社會,一爲治人者,食於人者,一爲治於人者,食人者了。封建時代階級制度的成立,即緣於此。參看上章。

依情理推想,在此種階級之下,治者對於被治者,似乎很容易爲極端之剝削的。然(一)剝削者對於被剝削者,亦必須留有餘地,乃能長保其剝削的資源。(二)剝削的宗旨,是在於享樂的,因而是懶惰的,能彀達到剝削的目的就彀了,何必干涉人家內部的事情?(三)而剝削者的權力,事實上亦或有所制限,被剝削者內部的事情,未必容其任意干涉。(四)況且兩個社會相遇,武力或以進化較淺的社會爲優強,組織必以進化較深的社會爲堅凝。所以在軍事上,或者進化較深的社會,反爲進化較淺的社會所征服,在文化上,則總是進化較淺的社會,爲進化較深的社會所同化的。

職是故,被征服的社會,內部良好的組織,得以保存。一再傳後,征服者或且爲其所同化,而加入於其組織之中。古語說君者善羣(這羣字是動詞,即組織之義),而其所以能羣,則由於其能明分(見《荀子·王制》、《富國》兩篇)。據此義,則征服之羣之酋長,業已完全接受被征服之羣之文化,依據其規則,負起組織的責任來了。當這時代,只有所謂君大夫,原來是征服之族者,擁有廣大的封土,收入甚多,與平民相懸絕。

此外,社會各方面的情形,還無甚變更。士,不過祿以代耕,其生活程度,與農夫相彷彿。農則井田之制仍存。工商亦仍無大利可牟。征服之族,要與被征服之族在經濟上爭利益者,亦有種種禁例,如“仕則不稼,田則不漁”之類(見《禮記·坊記》。《大學》: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董仲舒對策,說公儀子相魯,之其家,見織帛,怒而出其妻;食於舍而茹葵,慍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祿,又奪園夫紅女利乎?”此等,在後來爲道德上的教條,在當初,疑有一種禁令)。

然則社會的內部,還是和親康樂的,不過在其上層,多養著一個寄生者罷了。雖然和寄生蟲並存,還不至危及生命健康,總還算一個準健康體,夫是之謂小康。

小康時代,又成過去,亂世就要來了。此其根源:(一)由初期的征服者,雖然憑恃武力,然其出身多在瘠苦之地,其生活本來是簡陋的。凡人之習慣,大抵不易驟變,儉者之不易遽奢,猶奢者之不能復儉。所以開國之主,總是比較勤儉的。數傳之後,嗣世之君,就都變成生於深宮之中,長於阿保之手的紈袴子弟了。其淫侈日甚,則其對於人民之剝削日深,社會上的良好規制,遂不免受其影響(如因政治不善,而人民對於公田耕作不熱心,因此發生履畝而稅的制度,使井田制度受其影響之類)。(二)則商業發達了,向來自行生產之物,可以不生產而求之於人;不甚生產之物,或反可多生產以與人交易。於是舊組織不復合理,而成爲獲利的障礙,就不免墮壞於無形了。舊的組織破壞了,新的組織,再不能受理性的支配,而一任事勢的推遷。人就控制不住環境,而要受環境的支配了。

當這時代,經濟上的變遷,可以述其犖犖大端如下:

(一)因人口增加,土地漸感不足,而地代因之發生。在這情形之下,土地荒廢了,覺得可惜,於是把向來田間的空地,留作道路和備蓄泄之用的,都加以墾闢,此即所謂“開阡陌”(開阡陌之開,即開墾之開。田間的陸地,總稱阡陌。低地留作蓄水泄水之用的,總稱溝洫。開阡陌時,自然把溝洫也填沒了。參看朱子《開阡陌辯》)。這樣一來,分地的標記沒有了,自然可隨意侵佔,有土之君,利於租稅之增加,自然也不加以禁止,或且加以倡導,此即孟子所謂“暴君汗吏,必慢其經界”(《滕文公上篇》)。一方面靠暴力侵佔,一方面靠財力收買,兼併的現象,就陸續發生了。

(二)山澤之地,向來作爲公有的,先被有權力的封君封禁起來,後又逐漸入於私人之手(《史記·平準書》說:漢初山川、園池,自天子至於封君,皆各爲私奉養。此即前代山澤之地。把向來公有的山澤,一旦作爲私有,在漢初,決不會,也決不敢有這無理的措置,可見自秦以前,早已普遍加以封禁了。管子官山府海之論,雖然意在擴張國家的收入,非以供私人之用,然其將公有之地,加以封禁則同。《史記·貨殖列傳》所載諸大企業家,有從事於畜牧的,有從事於種樹的,有從事於開礦的,都非佔有山澤之地不行。這大約是從人君手裡,以賞賜、租、買等方法取得的)。

(三)工業進化了,器用較昔時爲進步,而工官的製造,未必隨之進步。或且以人口增加而工官本身,未嘗擴張,量的方面,亦發生問題。舊系家家自制之物,至此求之於市者,亦必逐漸增加。於是漸有從事於工業的人,其獲利亦頗厚。

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35章 貨幣(2)第1章 自序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13章 階級(3)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章 出版序第13章 階級(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23章 賦稅(2)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8章 族制(2)第21章 選舉(3)第8章 族制(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47章 學術(3)第32章 實業(2)第6章 婚 姻(3)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8章 族制(2)第21章 選舉(3)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4章 婚 姻(1)第44章 語文(2)第13章 階級(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16章 財產(3)第20章 選舉(2)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47章 學術(3)第36章 衣食(1)第27章 兵制(3)第23章 賦稅(2)第20章 選舉(2)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0章 選舉(2)第30章 刑法(3)第46章 學術(2)第48章 學術(4)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31章 實業(1)第49章 宗教(1)第39章 住行(1)第8章 族制(2)第31章 實業(1)第9章 政體(1)第3章 緒論第15章 財產(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39章 住行(1)第8章 族制(2)第8章 族制(2)第30章 刑法(3)第30章 刑法(3)第4章 婚 姻(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42章 教育(2)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5章 婚 姻(2)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46章 學術(2)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2章 出版序第50章 宗教(2)第37章 衣食(2)第30章 刑法(3)第45章 學術(1)第24章 賦稅(3)第13章 階級(3)第22章 賦稅(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4章 賦稅(3)
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35章 貨幣(2)第1章 自序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13章 階級(3)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章 出版序第13章 階級(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23章 賦稅(2)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8章 族制(2)第21章 選舉(3)第8章 族制(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47章 學術(3)第32章 實業(2)第6章 婚 姻(3)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8章 族制(2)第21章 選舉(3)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4章 婚 姻(1)第44章 語文(2)第13章 階級(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16章 財產(3)第20章 選舉(2)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47章 學術(3)第36章 衣食(1)第27章 兵制(3)第23章 賦稅(2)第20章 選舉(2)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0章 選舉(2)第30章 刑法(3)第46章 學術(2)第48章 學術(4)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31章 實業(1)第49章 宗教(1)第39章 住行(1)第8章 族制(2)第31章 實業(1)第9章 政體(1)第3章 緒論第15章 財產(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39章 住行(1)第8章 族制(2)第8章 族制(2)第30章 刑法(3)第30章 刑法(3)第4章 婚 姻(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42章 教育(2)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5章 婚 姻(2)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46章 學術(2)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2章 出版序第50章 宗教(2)第37章 衣食(2)第30章 刑法(3)第45章 學術(1)第24章 賦稅(3)第13章 階級(3)第22章 賦稅(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4章 賦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