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

在上冊中,我曾按文化的項目,把歷代文化的變遷,敘述了一個大略,現在卻要依據時代,略敘我們這一個民族國家幾千年來盛衰的大略了。社會是整個的,作起文化史來,分門別類,不過是我們分從各方面觀察,講到最後的目的,原是要集合各方面,以說明一個社會的盛衰,即其循著曲線進化的狀況的。但是這件事很不容易。

史事亡失的多了,我們現在對於各方面,所知道的多很模糊(不但古代史籍缺乏之時,即至後世,史籍號稱完備,然我們所要知道的事,仍很缺乏而多僞誤。用現代新史學的眼光看起來,現在人類對於過去的知識,實在是很貧乏的),貿貿然據不完不備的材料,來說明一時代的盛衰,往往易流於武斷。而且從中學到大學,永遠是以時爲經、以事爲緯的,將各時代的事情,複述一遍,雖然詳略不同,而看法失之單純,亦難於引起興趣。

所以我這部書,變換一個方法,上冊先依文化的項目,把歷代的情形,加以敘述,然後這一冊依據時代,略述歷代的盛衰。讀者在讀這一冊時,對於歷代的社會狀況,先已略有所知,則涉及時措辭可以從略,不至有頭緒紛繁之苦;而於歷代盛衰的原因,亦更易於明瞭了。

敘述歷代的盛衰,此即向來所謂政治史。中國從前的歷史,所以被人譏誚爲帝王的家譜,爲相斫書,都由其偏重這一方面之故。然而矯枉過正,以爲這一方面可以視爲無足重輕,也是不對的。現在的人民,正和生物在進化的中途需要外骨保護一樣。這話怎樣說呢?世界尚未臻於大同之境,人類不能免於彼此對立,就不免要靠着武力或者別種力量互相剝削,在一個團體之內,雖然有更高的權力以判其是非曲直,而制止其不正當的競爭,在各個團體之間卻至今還沒有,到被外力侵犯之時,即不得不以強力自衛,此團體即所謂國家。

一個國家之中,總包含著許多目的簡單,有意用人力組成的團體,如實業團體、文化團體等都是。此等團體和別一個國家內性質相同的團體,是用不著分界限的,能合作固好,能合併則更好。無如世界上現在還有用強力壓迫人家,掠奪人家的事情,我們沒有組織,就要受到人家的壓迫、掠奪,而浸至無以自存了。這是現今時代國家所以重要。

世界上的人多着呢?爲什麼有些人能合組一個國家,有些人卻要分做兩國呢?這個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民族的異同,而民族的根柢,則爲文化。世界文化的發達,其無形的目的,總是向著大同之路走的,但非一蹴可幾。未能至於大同之時,則文化相同的人民可以結爲一體,通力合作,以共禦外侮;文化不相同的則不能然,此即民族國家形成的原理。

在現今世界上,非民族的國家固多,然總不甚穩固。其內部能平和相處,強大民族承認弱小民族自決權利的還好,其不然的,往往演成極激烈的爭鬥;而一民族強被分割的,亦必出死力以求其合;這是世界史上數見不鮮的事。

所以民族國家,在現今,實在是一個最重要的組織,若干人民,其文化能互相融和而成爲一個民族,一個民族而能建立一個強固的國家,都是很不容易的事。苟其能之,則這一個國家,就是這一個民族在今日世界上所以自衛,而對世界的進化盡更大的責任的良好工具了。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民族國家,這是無待於言的。一個大民族,固然總是融合許多小民族而成,然其中亦必有一主體。爲中國民族主體的,無疑是漢族了。漢族的由來,在從前是很少有人提及的。這是因爲從前人地理知識的淺薄,不知道中國以外還有許多地方之故。至於邃古時代的記載,自然是沒有的。後來雖然有了,然距邃古的時代業已很遠;又爲神話的外衣所矇蔽。一個民族不能自知其最古的歷史,正和一個人不能自知其極小時候的情形一樣。如其開化較晚,而其鄰近有先進的民族,這一個民族的古史,原可藉那一個民族而流傳,中國卻又無有。那麼,中國民族最古的情形,自然無從知道了。

直至最近,中國民族的由來,纔有人加以考究,而其初還是西人,到後來,中國人才漸加註意。從前最佔勢力的是“西來說”,即說中國民族,自西方高地而來。其中尤被人相信的,爲中國民族來自黃河上源崑崙山之說。

此所謂黃河上源,乃指今新疆省的于闐河;所謂崑崙山,即指于闐河上源之山。這是因爲:(一)中國的開化,起於黃河流域。(二)漢武帝時,漢使窮河源,說河源出於于闐。《史記·大宛列傳》說,天子案古圖書,河源出於崑崙。後人因漢代去古未遠,相信武帝所案,必非無據之故。其實黃河上源,明明不出于闐,若說于闐河伏流地下南出而爲黃河上源,則爲地勢所不容,明明是個曲說。而崑崙的地名,在古書裡也是很神秘的,並不能實指其處,這隻要看《楚辭》的《招魂》、《淮南子》的《地形訓》和《山海經》便知。

所以以漢族開化起於黃河流域,而疑其來自黃河上源,因此而信今新疆西南部的山爲漢族發祥之地,根據實在很薄弱。這一說,在舊時諸說中,是最有故書雅記做根據的,而猶如此,其他更不必論了。

茫昧的古史,雖然可以追溯至數千年以上,然較諸民族的緣起,則是遠後的。所以追求民族的起源,實當求之於考古學,而不當求之於歷史。考古學在中國,是到最近才略見曙光的。其所發見的人類,最古的是1903年河北房山縣周口店所發見的北京人[PekingMan。按:此名爲安特生所名,協和醫學院解剖學教授步達生(Davidson Black)名之爲SinanthropusPekinensis,葉爲耽名之曰震旦人,見所著《震旦人與周口店文化》,商務印書館本]。

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其時約距今40萬年。其和中國人有無關係,殊不可知,不過因此而知東方亦是很古的人類起源之地罷了。其和歷史時代可以連接的,則爲民國十年遼寧錦西沙鍋屯,河南澠池仰韶村,及十二、三年甘肅臨夏、寧定、民勤,青海貴德及青海沿岸所發見的采色陶器,和俄屬土耳其斯單所發見的酷相似。

考古家安特生(J.G.Andersson)因謂中國民族,實自中亞經新疆,甘肅而來。但採陶起自巴比侖,事在公元前3500年,傳至小亞細亞、約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傳至希臘,則在前2000年至前1000年,俄屬土耳其斯單早有銅器,河南、甘肅、青海之初期則無之,其時必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何以傳播能如是之速?制銅之術,又何以不與製陶並傳?

斯坦因(SirAurelStein)。在新疆考古,所得漢、唐遺物極多,而先秦之物,則絕無所得,可見中國文化在先秦世實尚未行於西北,安特生之說,似不足信了(此說據金兆梓《中國人種及文化由來》,見《東方雜誌》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民國十九年(1930年)以後,山東歷城的城子崖,滕縣的安上村,都發現了黑色陶器。江蘇武進的奄城,金山的戚家墩,吳縣的磨盤山、黃壁山,浙江杭縣的古蕩、良渚,吳興的錢山漾,嘉興的雙棲,平湖的乍浦,海鹽的澉浦,亦得有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其中杭縣的黑陶,頗與山東相類。又河域所得陶器,皆爲條文及席文,南京、江、浙和山東鄒縣,福建武平,遼寧金縣貔子窩及香港的陶器,則其文理爲幾何形。

又山東、遼寧有有孔石斧,朝鮮、日本有有孔石廚刀,福建廈門、武平有有溝石錛,南洋羣島有有溝石斧,大洋洲木器所刻動物形,有的和中國銅器上的動物相像,北美阿拉斯加的土器,也有和中國相像的。

然則中國沿海一帶,實自有其文化。據民國十七年(1928年)以後中央研究院在河南所發掘,安陽的侯家莊,濬縣的大賚店,兼有采色黑色兩種陶器,而安陽縣北的小屯村,即1898、1899年發見甲骨文字之處,世人稱爲殷墟的,亦有幾何文的陶器。又江、浙石器中,有戈、矛及鉞,河域惟殷墟有之。鬲爲中國所獨有,爲鼎之前身,遼東最多,仰韶亦有之,甘肅,青海,則至後期纔有,然則中國文化,在有史以前,似分東西兩系。東系以黑陶爲代表,西系以採陶爲代表,而河南爲其交會之地。

採陶爲西方文化東漸的,代表中國固有的文化的,實爲黑陶。試以古代文化現象證之:(一)“國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而魚鱉則爲常食;(二)衣服材料以麻、絲爲主,裁製極其寬博;(三)古代的人民,是巢居或湖居的;(四)其貨幣多用貝;(五)在宗教上又頗敬畏龍蛇。皆足證其文化起於東南沿海之處;採陶文化之爲外鑠,似無疑義了。

在古代,亞洲東方的民族,似可分爲三系,而其處置頭髮的方法,恰可爲其代表,這是一件極有趣味的事,即北族辮髮,南族斷髮,中原冠帶。《爾雅·釋言》說:“齊,中也。”《釋地》說:“自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北戴斗極爲空同,東至日所出爲大平,西至日所入爲大蒙。”“齊”即今之“臍”字,本有中央之義。

古代的民族,總是以自己所居之地爲中心的,齊州爲漢族發祥之地,可無疑義了。然則齊州究在何處呢?我們固不敢斷言其即後來的齊國,然亦必與之相近。又《爾雅·釋地》說“中有岱嶽”,而泰山爲古代祭天之處,亦必和我民族起源之地有關。文化的發展,總是起於大河下流的,埃及和小亞細亞即其明證。與其說中國文化起於黃河上流,不如說其起於黃河下流的切於事實了。

近來有些人,窺見此中消息,卻又不知中國和南族之別,甚有以爲中國人即是南族的,這個也不對。南族的特徵是斷髮文身,斷髮即我國古代的黥刑,文身則是古代的黥刑,以南族的裝飾爲刑,可見其曾與南族相爭鬥,而以其俘虜爲奴隸。

近代的考古學證明長城以北的古物,可分爲三類:(一)打製石器,其遺蹟西起新疆,東至東三省,而限於西遼河、松花江以北,環繞著沙漠;(二)細石器,限於興安嶺以西。與之相伴的遺物,有類似北歐及西伯利亞的,亦有類似中歐及西南亞的,兩者均系狩獵或畜牧民族所爲;(三)磨製石器,北至黑龍江昂昂溪,東至朝鮮北境,則系黃河流域的農耕民族所爲,其遺物多與有孔石斧及類鬲的土器並存,與山東龍口所得的土器極相似。

可見我國民族,自古即介居南北兩民族之間,而爲東方文化的主幹了(步達生言仰韶村、沙鍋屯的遺骸,與今華北人同,日本清野謙次亦謂貔子窩遺骸,與仰韶村遺骸極相似)。

第5章 婚 姻(2)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0章 選舉(2)第29章 刑法(2)第1章 自序第13章 階級(3)第4章 婚 姻(1)第29章 刑法(2)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19章 選舉(1)第2章 出版序第20章 選舉(2)第8章 族制(2)第32章 實業(2)第7章 族制(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50章 宗教(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5章 學術(1)第15章 財產(2)第9章 政體(1)第34章 貨幣(1)第9章 政體(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1章 實業(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38章 衣食(3)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9章 政體(1)第50章 宗教(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10章 政體(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9章 政體(1)第13章 階級(3)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45章 學術(1)第7章 族制(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46章 學術(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7章 官制(1)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11章 階級(1)第3章 緒論第10章 政體(2)第7章 族制(1)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29章 刑法(2)第21章 選舉(3)第25章 兵制(1)第1章 自序第48章 學術(4)第46章 學術(2)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46章 學術(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2章 出版序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38章 衣食(3)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9章 政體(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5章 兵制(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37章 衣食(2)第40章 住行(2)第22章 賦稅(1)第50章 宗教(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章 族制(1)第30章 刑法(3)第7章 族制(1)第30章 刑法(3)第36章 衣食(1)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6章 學術(2)第22章 賦稅(1)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1章 教育(1)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39章 住行(1)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50章 宗教(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48章 學術(4)第30章 刑法(3)第47章 學術(3)
第5章 婚 姻(2)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0章 選舉(2)第29章 刑法(2)第1章 自序第13章 階級(3)第4章 婚 姻(1)第29章 刑法(2)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19章 選舉(1)第2章 出版序第20章 選舉(2)第8章 族制(2)第32章 實業(2)第7章 族制(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50章 宗教(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5章 學術(1)第15章 財產(2)第9章 政體(1)第34章 貨幣(1)第9章 政體(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1章 實業(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38章 衣食(3)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9章 政體(1)第50章 宗教(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10章 政體(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9章 政體(1)第13章 階級(3)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45章 學術(1)第7章 族制(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46章 學術(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7章 官制(1)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11章 階級(1)第3章 緒論第10章 政體(2)第7章 族制(1)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29章 刑法(2)第21章 選舉(3)第25章 兵制(1)第1章 自序第48章 學術(4)第46章 學術(2)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46章 學術(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2章 出版序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38章 衣食(3)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9章 政體(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5章 兵制(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37章 衣食(2)第40章 住行(2)第22章 賦稅(1)第50章 宗教(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章 族制(1)第30章 刑法(3)第7章 族制(1)第30章 刑法(3)第36章 衣食(1)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6章 學術(2)第22章 賦稅(1)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1章 教育(1)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39章 住行(1)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50章 宗教(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48章 學術(4)第30章 刑法(3)第47章 學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