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刑法(1)

談中國法律的,每喜考究成文法起於何時。其實這個問題,是無關緊要的。法律的來源有二:一爲社會的風俗。一爲國家對於人民的要求。前者即今所謂習慣,是不會著之於文字的。然其對於人民的關係,則遠較後者爲切。

中國刑法之名,有可考者始於夏。《左氏》昭公六年,載叔向寫給鄭子產的信,說:“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這三種刑法的內容,我們無從知其如何,然叔向這一封信,是因子產作刑書而起的。其性質,當和鄭國的刑書相類。子產所作的刑書,我們亦無從知其如何,然昭公二十九年,《左氏》又載晉國趙鞅鑄刑鼎的事。杜《注》說:子產的刑書,也是鑄在鼎上的。雖無確據,然士文伯譏其“火未出而作火以鑄刑器”,其必著之金屬物,殆無可疑。所能著者幾何?

而《書經·呂刑》說:“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之屬三千。”請問如何寫得下?然則《呂刑》所說,其必爲習慣而非國家所定的法律,很明白可見了。個人在社會之中,必有其所當守的規則。此等規則,自人人如此言之,則曰俗。自一個人必須如此言之,則曰禮(故曰禮者,履也)。違禮,就是違反習慣,社會自將加以制裁,故曰:“出於禮者入於刑。”或疑三千條規則,過於麻煩,人如何能遵守?殊不知古人所說的禮,是極其瑣碎的。一言一動之微,莫不有其當守的規則。

這在我們今日,亦何嘗不如此?我們試默數言語動作之間,所當遵守的規則,何減三千條?不過童而習之,不覺得其麻煩罷了。《禮記·禮器》說“曲禮三千”,《中庸》說“威儀三千”,而《呂刑》說“五刑之屬三千”,其所謂刑,系施諸違禮者可知。

古以三爲多數。言千乃舉成數之辭。以十言之而覺其少則曰百,以百言之而猶覺其少則曰千,墨劓之屬各千,猶言其各居總數三之一。剕罰之屬五百,則言其居總數六之一。還有六分之一,宮罰又當佔其五分之三,大辟佔其五分之二,則雲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這都是約略估計之辭。若真指法律條文,安得如此整齊呢?然則古代人民的生活,其全部,殆爲習慣所支配是無疑義了。

社會的習慣,是人人所知,所以無待於教。若有國有家的人所要求於人民的,人民初無從知,則自非明白曉諭不可《周官》布憲,“掌憲邦之刑禁(“憲謂表而縣之”,見《周官》小宰《注》),正月之吉,執邦之旌節,以宣佈於四方。”而州長、黨正、族師、閭胥,鹹有屬民讀法之舉。天、地、夏、秋四官,又有縣法象魏之文。小宰、小司徒、小司寇、士師等,又有徇以木鐸之說。這都是古代的成文法,用言語、文字或圖畫公佈的。

在當時,較文明之國,必無不如此。何從鑿求其始於何時呢?無從自知之事,未嘗有以教之,自不能以其違犯爲罪。所以說“不教而誅謂之虐”(《論語·堯曰》)。而三宥、三赦之法,或曰不識,或曰遺忘,或曰老旄,或曰蠢愚(《周官·司刺》)亦都是體諒其不知的。

後世的法律,和人民的生活,相去愈遠;其爲人民所不能瞭解,十百倍於古昔;初未嘗有教之之舉,而亦不以其不知爲恕。其殘酷,實遠過於古代。即後世社會的習慣,責人以遵守的,亦遠不如古代的簡易。後人不自哀其所遭遇之不幸,而反以古代的法律爲殘酷,而自詡其文明,真所謂“溺人必笑”了。

刑字有廣狹二義:廣義包括一切極輕微的制裁、懲戒、指摘、非笑而言。“出於禮者入於刑”,義即如此。曲禮三千,是非常瑣碎的,何能一有違犯,即施以懲治呢?至於狹義之刑,則必以金屬兵器,加傷害於人身,使其蒙不可恢復的創傷,方足當之。漢人說:“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義即如此。此爲刑字的初義,乃起於戰陣,施諸敵人及間諜內奸的,並不施諸本族。

所以司用刑之官曰士師(士是戰士,士師謂戰士之長),曰司寇。《周官》司徒的屬官,都可以聽獄訟,然所施之懲戒,至於圜土,嘉石而止(見下)。其附於刑者必歸於士,這正和今日的司法機關和軍法審判一般。

因爲施刑的器具(兵器),別的機關裡,是沒有的。刑之施及本族,當系俘異族之人,以爲奴隸,其後本族犯罪的人,亦以爲奴隸,而儕諸異族,乃即將異族的裝飾,施諸其人之身。所以越族斷髮紋身,而髠和黥,在我族都成爲刑罪。後來有暴虐的人,把他推而廣之,而傷殘身體的刑罰,就日出不窮了。

五刑之名,見於《書經·呂刑》。《呂刑》說:“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爰始淫爲劓、刵、椓、黥。”劓、刵、椓、黥,歐陽、大小夏侯作臏、宮、劓、割頭、庶勍(《虞書》標題下《疏》引)。臏即剕。割頭即大辟。庶勍的庶字不可解,勍字即黥字,是無疑義的。然則今本的劓、刵、椓、黥是誤字。

《呂刑》的五刑,實苗民所創(苗民的民字乃貶辭,實指有苗之君,見《禮記·緇衣疏》引《呂刑》鄭《注》)。《國語·魯語》臧文仲說:“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窄。薄刑用鞭樸。大者陳之原野,小者肆之市、朝。”(是爲“五服三次”。《堯典》說:“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亦即此)大刑用甲兵,是指戰陣。其次用斧鉞,是指大辟。中刑用刀鋸指劓、腓、宮。其次用鑽窄指墨。

薄刑用鞭樸,雖非金屬兵器,然古人亦以林木爲兵。(《呂覽·蕩兵》:“未有蚩尤之時,民固剝林木以戰矣。”)《左氏》僖公二十七年,楚子玉治兵,鞭7人,可見鞭亦軍刑。《堯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樸作教刑。

金作贖刑。”象以典刑,即《周官》的縣法象魏。流宥五刑,當即《呂刑》所言之五刑。金作贖刑,亦即《呂刑》所言之法。所以必用金,是因古者以銅爲兵器。可見所謂“虧體”之刑,全是源於兵爭的。至於施諸本族的,則古語說“教笞不可廢於家”,大約並鞭樸亦不能用。最嚴重的,不過逐出本族之外,是即所謂流刑。《王制》的移郊、移逐、屏諸遠方,即系其事。《周官》司寇有圜土,嘉石,皆役諸司空。圜土,嘉石,都是監禁;役諸司空,是罰做苦工;怕已是施諸奴隸的,未必施諸本族了。於此見殘酷的刑罰,全是因戰爭而起的。

五刑之中,婦人的宮刑,是閉於宮中(見《周官》司刑鄭《注》)。其實並不虧體。其餘是無不虧體的。《周官》司刑載五刑之名,惟臏作刖,餘皆與《呂刑》同。《爾雅·釋言》及《說文》,均以剕刖爲一事。惟鄭玄《駁五經異義》說:“皋陶改臏爲剕,周改剕爲刖。”段玉裁《說文》髕字《注》說:臏是髕的俗字,乃去膝頭骨,刖則漢人之斬止,其說殊不足據(髕乃生理名詞,非刑名)。當從陳喬樅說,以剕爲斬左趾,跀爲並斬右趾爲是(見《今文尚書·經說考》)。

然則五刑自苗民創制以來,至作《周官》之時,迄未嘗改。然古代虧體之刑,實並不止此。見於書傳的,如斬(古稱斬謂腰斬。後來戰陣中之斬級,事與刑場上的割頭異,無以名之,借用腰斬的斬字。再後來,斬字轉指割頭而言,腰斬必須要加一個腰字了)、磔(裂其肢體而殺之。《史記·李斯列傳》作矺,即《周官》司戮之辜)、膊(謂去衣磔之,亦見《周官》司戮)、車裂(亦曰轘)、縊(《左氏》哀公二年,“絞縊以戮”。絞乃用以縊殺人之繩,後遂以絞爲縊殺)、焚(亦見《司》戮)。烹(見《公羊》莊公四年)、脯醢等都是。脯醢當系食人之族之俗,後變爲刑法的。刵即馘(割耳),亦源於戰陣。

《孟子》說文王之治岐也,罪人不孥(《梁惠王下篇》)。《左氏》昭公二十二年引《康誥》,亦說父子兄弟,罪不相及。而《書經》《甘誓》《湯誓》,都有孥戮之文。可見沒入家屬爲奴婢,其初亦是軍法。這還不過沒爲奴隸而已,若所謂族誅之刑,則親屬都遭殺戮。這亦系以戰陣之法,推之刑罰的。

因爲古代兩族相爭,本有殺戮俘虜之事。強宗巨家,一人被殺,其族人往往仍想報復,爲豫防後患起見,就不得不加以殺戮了。《史記·秦本紀》:文公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父母、兄弟、妻子),此法後相沿甚久。魏晉南北朝之世,政敵被殺的,往往牽及家屬。甚至嫁出之女,亦不能免。可見戰爭的殘酷了。

古代的用法,其觀念,有與後世大異的。那便是古代的“明刑”,乃所以“弼教”(“明於五刑,以弼五教”,見《書經·堯典》),而後世則但求維持形式上的互助。

人和人的相處,所以能(一)平安無事,(二)而且還可以有進步,所靠的全是善意。苟使人對人,人對社會,所懷挾的全是善意,一定能彼此相安,還可以互相輔助,日進無疆,所做的事情,有無錯誤,倒是無關緊要的。若其彼此之間,都懷挾敵意,僅以懾於對方的實力,社會的制裁,有所憚而不敢爲;而且進而作利人之事,以圖互相交換;則無論其所行的事,如何有利於人,有利於社會,根本上總只是商業道德。商業道德,是決無以善其後的。

人,本來是不分人我,不分羣己的。然到後來,社會的組織複雜了,矛盾漸漸深刻,人我羣己的利害,漸漸發生衝突,人就有破壞他人或社會的利益以自利的。欲救此弊,非把社會階級徹底剷除不可。

古人不知此義,總想以教化來挽回世風。教化之力不足,則輔之以刑罰。所以其用法,完全注重於人的動機。所以說《春秋》斷獄重志(《春秋繁露·精華篇》),所以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大學》。此等希望,自然要終成泡影的。

法律乃讓步到不問人的動機,但要求其不破壞我所要維持的秩序爲止。其用心如何,都置諸不問。法律至此,就失其弼教的初意,而只成爲維持某種秩序的工具了。於是發生“說官話”的現象。明知其居心不可問,如其行爲無可指摘,即亦無如之何。法律至此,乃自成爲*之物。

有一事,是後世較古代爲進步的。古代氏族的界限,還未化除。國家的權力,不能侵入氏族團體之內,有時並不能制止其行動。(一)氏族員遂全處於其族長權力之下。此等風氣在家族時代,還有存留。(二)而氏族與氏族間的爭鬥,亦往往靠實力解決。

《左氏》成公三年,知罃被楚國釋放的時候,說“首(罃父),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昭公二十一年,宋國的華費遂說:“吾有讒子而弗能殺。”可見在古代,父可專殺其子。《白虎通義·誅伐篇》卻說“父殺其子當誅”了。《禮記》的《曲禮》、《檀弓》,均明著君父、兄弟、師長,交遊報仇之禮。《周官》的調人,是專因報仇問題而設立的。亦不過令有仇者避之他處;審查報仇的合於義與否;禁止報仇不得超過相當限度而已;並不能根絕其事。

報仇的風氣,在後世雖相沿甚久,習俗上還視爲義舉,然在法律上,總是逐步遭遇到禁止的。這都是後世法律,較之古代進步之處。但家長或族長,到現在,還略有處置其家人或族衆的權力,國家不能加以干涉,使人人都受到保護;而國家禁止私人復仇,而自己又不能真正替人民伸雪冤屈;也還是未盡善之處。

法律是不能一天不用的。苟非文化大變,引用別一法系的法律,亦決不會有什麼根本的改革。所以總是相承而漸變。中國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經》。據《晉書·刑法志》所載陳羣《魏律序》,是悝爲魏文侯相,撰次諸國法所爲。

魏文侯在位,據《史記·六國表》,是自周威烈王二年至安王十五年,即民國紀元前二千三百三十六年至二千二百九十八年。可謂很古老的了。撰次,便是選擇排比。這一部書,在當時,大約所參考者頗博,且曾經過一番斟酌去取,依條理系統編排的,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沒有重纂。

這時候的趨勢,是習慣之力(即社會制裁),漸漸的不足以維持社會,而要乞靈於法律。而法律還是謹守著古老的規模,所規定之事極少,漸覺其不夠用,法經共分六篇:《魏律序》舉其篇目,是(一)盜,(二)賊,(三)網,(四)捕,(五)雜,(六)又以一篇著其加減。盜是侵犯人的財產。賊是傷害人的身體。盜賊須網捕,所以有網捕兩篇。其餘的則併爲雜律。

古人著書,常將重要的事項,獨立爲篇,其餘則併爲一篇。總稱爲雜。一部自古相傳的醫書,號爲出於張仲景的,分爲傷寒、雜病兩大部分(雜病或作卒病,乃誤字),即其一證。網捕盜賊,分爲四篇,其餘事項,共爲一篇,可見《法經》視盜賊獨重,視其餘諸事項都輕,斷不足以應付進步的社會。

漢高祖入關,卻更做了一件違反進化趨勢的事。他說:“吾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因爲約法三章四字,給人家用慣了,很有些人誤會:這是漢高祖與人民立約三條。其實據陳羣《魏律序》,李悝《法經》的體例,是“集類爲篇,結事爲章”的。每一篇之中,包含着許多章。“吾與父老約:法,三章耳”,當以約字斷句,法字再一讀。就是說六篇之法,只取三章,其餘五篇多,都把他廢掉了。

秦時的民不聊生,實由於政治太不安靜。專就法律立論,則由於當時的獄吏,自成一種風氣,用法務取嚴酷。和法律條文的多少,實在沒有關係。但此理是無從和羣衆說起的。約法三章,餘悉除去,在羣衆聽起來,自然是歡欣鼓舞的了。這事不過是一時收買人心之術,無足深論。其事自亦不能持久。所以《漢書·刑法志》說:天下既定,“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

蕭何就把六篇之法恢復,且增益三篇;叔孫通又益以律所不及的旁章18篇,共有27篇了。當時的趨勢,是(一)法律內容要擴充,(二)既擴充了,自應依條理系統,加以編纂,使其不至雜亂。第一步,漢初已這麼做了。

武帝時,政治上事務繁多,自然需要更多的法律。於是張湯、趙禹又加增益,律共增至60篇。又當時的命令,用甲、乙、丙、丁編次,通稱謂之“令甲”,共有300餘篇。再加以斷事的成案,即當時所謂比,共有906卷。分量已經太多了,而編纂又極錯亂。“盜律有賊傷之例,賊律有盜章之文。”

引用既難,學者乃爲之章句(章句二字,初指一種符號,後遂用以稱註釋,詳見予所撰《章句論》。商務印書館本),共有10餘家。於是斷罪所當由用者,合26272條7732200餘言。任何人不能遍覽,奸吏因得上下其手,“所欲活者傅生議,所欲陷者予死比”。所以條理系統地編纂一部法典,實在是當時最緊要的事。

漢宣帝時,鄭昌即創其議。然終漢世,未能有成。魏篡漢後,才命陳羣等從事於此。製成新律18篇。未及頒行而亡。晉代魏後,又命賈充等復加訂定。共爲20篇。於泰始四年,大赦天下頒行之。是爲《晉律》。泰始四年,爲民國紀元前一千六百四十四年。

《晉律》大概是將漢朝的律、令、比等,刪除復重,加以去取,依條理系統編纂而成的。這不過是一個整理之業,但還有一件事可注意的,則儒家的宗旨,在此時必有許多摻入法律之中,而成爲條文。漢人每有援經義以折獄的。現代的人,都以爲奇談。其實這不過是廣泛的應用習慣。

廣義的習慣法,原可包括學說的。當時儒學盛行,儒家的學說,自然要被應用到法律上去了。《漢書注》引應劭說: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議,數遣廷尉張湯至陋巷,問其得失。於是作《春秋折獄》232事。漢文帝除肉刑詔,所引用的就是《書》說(見下)。

漢武帝亦使呂步舒(董仲舒弟子)治淮南獄。可見漢時的律、令、比中,摻入儒家學說處決不少。此等儒家學說,一定較法家爲寬仁的。因爲法家偏重伸張國家的權力,儒家則注重保存社會良好的習慣。章炳麟《太炎文錄》裡,有《五朝法律索隱》一篇,說《晉律》是極爲文明的。

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4章 婚 姻(1)第6章 婚 姻(3)第23章 賦稅(2)第13章 階級(3)第38章 衣食(3)第29章 刑法(2)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20章 選舉(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49章 宗教(1)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10章 政體(2)第16章 財產(3)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18章 官制(2)第12章 階級(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4章 賦稅(3)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2章 出版序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6章 衣食(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48章 學術(4)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5章 貨幣(2)第20章 選舉(2)第29章 刑法(2)第1章 自序第37章 衣食(2)第48章 學術(4)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5章 婚 姻(2)第41章 教育(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5章 婚 姻(2)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31章 實業(1)第4章 婚 姻(1)第43章 語文(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35章 貨幣(2)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8章 衣食(3)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0章 宗教(2)第11章 階級(1)第27章 兵制(3)第41章 教育(1)第26章 兵制(2)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37章 衣食(2)第13章 階級(3)第42章 教育(2)第16章 財產(3)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10章 政體(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9章 刑法(2)第5章 婚 姻(2)第19章 選舉(1)第13章 階級(3)第29章 刑法(2)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32章 實業(2)第26章 兵制(2)第1章 自序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46章 學術(2)第22章 賦稅(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50章 宗教(2)第50章 宗教(2)第2章 出版序第41章 教育(1)第33章 實業(3)第22章 賦稅(1)第12章 階級(2)第39章 住行(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章 族制(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4章 婚 姻(1)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50章 宗教(2)第34章 貨幣(1)
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4章 婚 姻(1)第6章 婚 姻(3)第23章 賦稅(2)第13章 階級(3)第38章 衣食(3)第29章 刑法(2)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20章 選舉(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49章 宗教(1)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10章 政體(2)第16章 財產(3)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18章 官制(2)第12章 階級(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4章 賦稅(3)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2章 出版序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6章 衣食(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48章 學術(4)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5章 貨幣(2)第20章 選舉(2)第29章 刑法(2)第1章 自序第37章 衣食(2)第48章 學術(4)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5章 婚 姻(2)第41章 教育(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5章 婚 姻(2)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31章 實業(1)第4章 婚 姻(1)第43章 語文(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35章 貨幣(2)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8章 衣食(3)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0章 宗教(2)第11章 階級(1)第27章 兵制(3)第41章 教育(1)第26章 兵制(2)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37章 衣食(2)第13章 階級(3)第42章 教育(2)第16章 財產(3)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10章 政體(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9章 刑法(2)第5章 婚 姻(2)第19章 選舉(1)第13章 階級(3)第29章 刑法(2)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32章 實業(2)第26章 兵制(2)第1章 自序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46章 學術(2)第22章 賦稅(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50章 宗教(2)第50章 宗教(2)第2章 出版序第41章 教育(1)第33章 實業(3)第22章 賦稅(1)第12章 階級(2)第39章 住行(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章 族制(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4章 婚 姻(1)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50章 宗教(2)第34章 貨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