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學術(2)

理論可以信口說,事實上,是辦不到只顧一方面的。只顧一方面,一定行不通。所以先秦時已有所謂雜家之學。《漢志》說:雜家者流,出於議官。可見國家的施政,不得不兼顧到各方面了。

情勢如此,學術自然不得不受其影響,而漸趨於會通,古文之學初興時,實系兼採異家之說,後來且自立新說,實亦受此趨勢所驅使。儻使當時的人,痛痛快快,說儒家舊說不夠用了,我所以要兼採異說;儒家舊說,有所未安,我所以要別立新說;豈不直接?無如當時的思想和風氣,不容如此。

於是一方面說儒家之學,別有古書,出於博士所傳以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孔壁一案,參看第十六章),一方面,自己研究所得,硬說是某某所傳(如《毛詩》與《小序》爲一家言。《小序》明明是衛宏等所作,而毛公之學,偏要自謂子夏所傳),糾紛就來得多了。

流俗眩於今古文之名,以爲今古文經,文字必大有異同,其實不然。今古文經的異字,備見於《儀禮》鄭《注》(從今文處,則出古文於注。從古文處,則出今文於注),如古文位作立,儀作義,義作誼之類,於意義毫無關係。他經度亦不過如此。有何關係之可言?今古文經的異同,實不在經文而在經說。

其中重要問題,略見於許慎的《五經異義》。自大體言之:今文家說,都系師師相傳。古文家說,則自由研究所得。不爲古人的成說所囿,而自出心裁,從事研究,其方法似覺進步。但(一)其成績並不甚佳。又(二)今文家言,有傳訛而無臆造。傳訛之說,略有其途徑可尋,所以其說易於還原。一經還原,即可見古說的真相(其未曾傳訛的,自然更不必說)。古文家言,則各人憑臆爲說,其根源無可捉摸。所以把經學當作古史的材料看,亦以今文家言價值較高。

然古學的流弊,亦可說仍自今學開之。一種學術,當其與名利無關時,治其學者,都系無所爲而爲之,只求有得於己,不欲眩耀於人,其學自無甚流弊。到成爲名利之途則不然。治其學者,往往不知大體,而只斤斤計較於一枝一節之間。甚或理不可通,穿鑿立說。或則廣羅異說,以自炫其博。引人走入旁門,反致拋荒正義。從研究真理的立場上言,實於學術有害。但流俗的人,偏喜其新奇,以爲博學。此等方法,遂成爲譁世取寵之資。漢代此等風氣,由來甚早。

《漢書·夏侯勝傳》說:“勝從父子建,師事勝及歐陽高,左右採獲。又從五經諸儒問與《尚書》相出入者,牽引以次章句,具文飾說。勝非之曰: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亦非勝爲學疏略,難以應敵。”專以應敵爲務,真所謂徇外爲人。此種風氣既開,遂至專求聞見之博,不顧義理之安;甚且不知有事理。如鄭玄,遍注羣經,在漢朝,號稱最博學的人,而其說經,支離滅裂,於理決不可通,以及自相矛盾之處,就不知凡幾。此等風氣既盛,治經者遂多變爲無腦筋之徒。雖有耳目心思,都用諸瑣屑無關大體之處。

而於此種學問,所研究的,究屬宇宙間何種現象?研究之究有何益?以及究應如何研究?一概無所聞見。學術走入此路,自然只成爲有閒階級,消耗日力精力之資,等於消閒遣興,於國家民族的前途,了無關係了。此等風氣,起於西漢中葉,至東漢而大盛,直至南北朝、隋唐而未改。漢代所謂章句,南北朝時所謂義疏,都系如此。讀《後漢書》及《南北史》《儒林傳》,最可見得。

古學既繼今學而起,到漢末,又有所謂僞古文一派。據近代所考證:王肅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肅好與鄭玄立異,而無以相勝。乃僞造《孔子家語》,將己說竄入其中,以折服異己,經學中最大的《僞古文尚書》一案,雖不能斷爲即肅之所造,然所謂《僞孔安國傳》者,必系與肅同一學派之人所爲,則無可疑(《僞古文尚書》及《僞孔安國傳》之僞,至清閻若璩作《古人尚書疏證》而其論略定)。僞之者爲那一派人,至清丁晏作《尚書餘論》而其論略定。此即由當時風氣,專喜廣蒐證據,只要所蒐集者博,其不合理,並無人能發覺,所以容得這一班人作僞。

儒學至此,再無西漢學者經世致用的氣概。然以當時學術界的形勢論,儒學業已如日中天。治國安民之責,在政治上,在社會上,都以爲惟儒家足以負之。這一班人,如何當得起這個責任?他們所想出來的方案,無非是泥古而不適於時,專事模仿古人的形式。這個如何足以爲治?自然要激起有思想的人的反對了。於是魏晉玄學,乘機而起,成爲儒佛之間的一個過渡。

魏晉玄學,人多指爲道家之學。其實不然。玄學乃儒道兩家的混合。亦可說是儒學中注重原理的一派,與拘泥事蹟的一派相對立。先秦諸子的哲學,都出自古代的宗教哲學,大體無甚異同,說已見前。儒家之書,專談原理的是《易經》。《易》家亦有言理言數兩派。言理的,和先秦諸子的哲學,無甚異同。言數的,則與古代術數之學相出入。

《易》之起源,當和術數相近;孔門言易,則當注重於其哲學;這是通觀古代學術的全體,而可信其不誣的。今文《易》說,今已不傳。古文《易》說,則無一非術數之談。《漢書·藝文志》:易家有《淮南·道訓》兩篇。自注雲:“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號九師說。”此書,當即今《淮南子》中的《原道訓》。今《淮南子》中,引《易》說的還有幾條,都言理而不及數,當系今文《易》說之遺。然則儒家的哲學,原與道家無甚出入。不過因今文《易》說失傳,其殘存的,都被後人誤認爲道家之說罷了。

如此說來,則魏晉玄學的興起,並非從儒家轉變到道家,只是儒家自己的轉變。不過此種轉變,和道家很爲接近,所以其人多兼採道家之學。觀魏晉以後的玄學家,史多稱其善《易》《老》可知。儒學的本體,乃以《易》言原理,《春秋》則據此原理,而施之人事。魏晉的玄學家,則專研原理,而於措之人事的方法,不甚講求。所以實際上無甚功績可見,並沒有具體可見之施行的方案。

然經此運動之後,拘泥古人形式之弊遂除。凡言法古的,都是師其意而不是回覆其形式。泥古不通之弊,就除去了,這是他們摧陷廓清莫大的功績(玄學家最重要的觀念,爲重道而遺蹟。道即原理,跡即事物的形式)。

從新莽改革失敗以後,徹底改變社會的組織,業已無人敢談。解決人生問題的,遂轉而求之個人方面。又玄學家探求原理,進而益上,其機,殊與高深玄遠的哲學相近。在這一點上,印度的學術,是超過於中國的。佛學遂在這種情勢之下興起。

佛,最初系以宗教的資格輸入中國的。但到後來,則宗教之外,別有其學術方面。

依近來的研究:佛教在印度的興起,並不在其哲學的高深,而實由其能示人以實行的標準。緣印度地處熱帶,生活寬裕,其人所究心的,實爲宇宙究竟,人生歸宿等問題。所以自古以來,哲學思想即極發達。到佛出世時,各家之說,所謂外道。已極高深,而其派別亦極繁多了。羣言淆亂,轉使人無所適從。釋迦牟尼出,乃截斷無謂的辯論,而教人以實行修證的方法。從之者乃覺得所依歸,而其精神乃覺安定。

故佛非究竟真理的發見者(中國信佛的人,視佛如此)。而爲時代的聖者。佛滅後百年之內,其說無甚異同。近人稱爲原始佛教。百年之後而小乘興,五六百年之後而大乘出,則其說已有改變附益,而非復佛說之舊了。然則佛教的輸入中國,所以前後互異,亦因其本身的前後,本有不同,並非在彼業已一時具足,因我們接受的程度,先後不同,而彼乃按其深淺,先後輸入的了。此等繁碎的考據,今可勿論。但論其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佛教把一切有情,分爲十等:即(一)佛,(二)菩薩,(三)緣覺,(四)聲聞,是爲四聖。(五)天,(六)人,(七)阿修羅,(八)畜生,(九)餓鬼,(十)地獄,是爲六凡。輾轉於六凡之中,不得超出,謂之六道輪迴。

佛教的宇宙觀,系以識爲世界的根本。有眼、耳、鼻、舌、身、意,即有色、聲、香、味、觸、法。此爲前六識,爲人人所知。第七識爲末那,第八識爲阿賴耶,其義均不能譯,故昔人惟譯其音。七識之義,爲“恆審思量,常執有我”。我們念念以自己爲本位(一切現象,都以自己爲本位而認識。一切利害,都以自己爲本位而打算),即七識之作用。至八識則爲第七識之所由生,爲一切識的根本。必須將他滅盡,才得斬草除根。

但所謂滅識,並不是將他剷除掉,至於空無所有。有無,佛教謂之色空。色空相對,只是凡夫之見。佛說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在晝間,則晝爲色,夜爲空。然夜之必至,其確實性,並不減於晝之現存。所以當晝時,夜之現象,雖未實現,夜之原理,業已存在。凡原理存在者,即與其現象存在無異。已過去之事,爲現在未來諸現象之因。因果原系一事。所以已過去的事,亦並未消滅)。所以所謂滅識,並非將識消滅,而系“轉識成智”。善惡同體。佛說的譬喻,是如水與波。水爲善,動而爲波即成惡。

按照現在科學之理,可以有一個更妙的譬喻,即生理與病理。病非別有其物,只是生理作用的異常。去病得健,亦非把病理作用的本體消滅,只是使他回覆到生理作用。所以說“真如無明,同體不離”(真如爲本體,無明爲惡的起點)。行爲的好壞,不是判之於其行爲的形式的,而是判之於其用意。所以所爭的只在迷悟。迷時所做的事,悟了還是可以做的。不過其用意不同,則形式猶是,而其內容卻正相反,一爲惡業,一爲淨業了。喻如母親管束子女,其形式,有時與廠主管理童工是一樣的。所以說:“共行只是人間路,得失誰知霄壤分。”

佛教爲什麼如此重視迷悟呢?因爲世界紛擾的起因,不外乎(一)懷挾惡意,(二)雖有善意,而失之愚昧。懷挾惡意的,不必論了。失之愚昧的,雖有善意,然所做的事,無一不錯,亦必伏下將來的禍根。而愚昧之因,又皆因眼光只限於局部,而不能擴及全體(兼時間空間言)。所以佛說世俗之善,“如以少水而沃冰山,暫得融解,還增其厚。”此悟之所以重要。

佛教的人生問題,依以上所說而得解答。至於你要追問宇宙問題的根源,如空間有無界限,時間有無起訖等,則佛教謂之“戲論”,置諸不答(外道以此爲問,佛不答,見《金七十論》)。這因爲: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完全是錯誤的。其所以錯誤,即因我們用現在的認識方法去認識之故。要把現在的認識方法放下,換一種方法去認識,自然不待言而可明。若要就現在的認識方法,替你說明,則非我的不肯說,仍系事之不可能。

要怎樣才能換用別種認識方法呢?非修到佛地位不可。佛所用的認識方法,是怎樣的呢?固非我們所能知。要之是和我們現在所用,大不相同的。這個,我們名之曰證。所以佛教中最後的了義,“惟佛能知”,探求的方法,“惟證相應”。這不是用現在的方法,所能提證據給你看的。信不信只好由你。所以佛教說到最後,總還是一種宗教。

佛教派別很多,然皆小小異同,現在不必一一論述。其中最有關係的,(一)爲天台、惟識、華嚴三宗。惟識宗亦稱相宗,乃就我們所認識的相,闡發萬法惟識之義。天台亦稱性宗,則系就識的本身,加以闡發。實爲一說的兩面。華嚴述菩薩行相。即具體的描寫一個菩薩的樣子給我們看,使我們照著他做。此三宗,都有很深的教理,謂之教下三家。

(二)禪宗則不立文字,直指心源,專靠修證,謂之教外別傳。(甲)佛教既不用我們的認識,求最後的解決,而要另換一種認識方法,所謂轉識成智。則一切教理上的啓發、辯論,都不過把人引上修證之路,均系手段而非目的。所以照佛教發達的趨勢,終必至於諸宗皆衰,禪宗獨盛爲止。(乙)而社會上研究學問的風氣,亦是時有轉變的。佛教教理的探求,極爲煩瑣,實與儒家的義疏之學,途徑異而性質相同。中唐以後,此等風氣,漸漸衰息,諸宗就不得不衰,禪宗就不得不獨盛了。(三)然(子)禪宗雖不在教義上爲精深的探討,煩瑣的辯論,而所謂禪定,理論上也自有其相當的高深的。(醜)而修習禪定,亦非有優閒生活的人不能。所以仍爲有閒階級所專有。

然佛教此時的聲勢,是非發達到普及各階層不可的。於是適應大衆的淨土宗復興。所謂淨土宗,系說我們所住的世界,即娑婆世界的西方,另有一個世界,稱爲淨土。諸佛之中,有一個喚做阿彌陀佛的,與娑婆世界特別有緣。曾發誓願:有一心皈依他的,到臨終之時,阿彌陀佛便來接引他,往生淨土。往生淨土有什麼利益呢?原來成佛極難,而修行的人,不到得成佛,又終不免於退轉。如此示人以難,未免使人灰心短氣。然(A)成佛之難,(B)以及非成佛則不能不退轉,又經前此的教義,說得固定了,無可動搖。於是不得不想出一個補救的方法,說我們所以易於退轉,乃因環境不良使然。倘使環境優良,居於其中,徐徐修行,雖成佛依舊艱難,然可保證我們不致中途墮落。

這不啻給與我們以成佛的保證,而且替我們祛除了沿路的一切危險、困難,實給意志薄弱的人以一個大安慰、大興奮。而且淨土之中,有種種樂,無種種苦,也不啻給與祈求福報的人以一個滿足。所以淨土宗之說,實在是把佛教中以前的某種說法取消掉了的。不過其取消之法很巧妙,能使人不覺得其立異罷了。其修持之法,亦變艱難而歸簡易。

其法:爲(A)觀,(B)想,(C)持名,三者並行,謂之念佛。有一佛像當前,而我們一心注視著他,謂之觀。沒有時,心中仍想象其有,謂之想。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心也要想著他。謂之持名。

佛法貴止觀雙修。止就是心住於其所應住之處,不起妄念。觀有種種方法。如(A)我們最怕死,乃設想尖刀直刺吾胸,血肉淋漓,又人誰不愛女人,乃設想其病時的醜惡,死後的腐朽,及現時外觀雖美,而軀殼內種種汗穢的情形;以克服我們的情意。(B)又世事因緣複雜,常人非茫無所知,即認識錯誤,必須仔細觀察。如兩人爭鬥,粗觀之,似由於人有好鬥之性。深觀之,則知其實由教化的不善;而教化的不善,又由於生計的窘迫;生計的窘迫,又由於社會組織的不良。如此輾轉推求,並無止境。要之觀察得愈精細,措施愈不至有誤。這是所以增長我們的智識的。

止觀雙修,意義誠極該括,然亦斷非愚柔者所能行,淨土宗代之以唸佛,方法簡易,自然可普接利鈍了。所以在佛教諸宗皆衰之後,禪宗尚存於上流社會中,淨土宗則行於下流社會,到現在還有其遺蹟。

佛教教義的高深,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在他,亦有種種治國安民的理論,讀《華嚴經》的五十三參可知。又佛學所爭,惟在迷悟。既悟了,一切世俗的事情,仍無有不可做的,所以也不一定要出家。然佛教既視世法皆非了義,則終必至於捨棄世事而後止。以消滅社會爲解決社會之法,斷非社會所能接受。於是經過相當的期間,而反動又起。

佛教反動,是爲宋學。宋學的遠原,昔人多推諸唐之韓愈。然韓愈闢佛,其說甚粗,與宋學實無多大關係。宋學實至周張出而其說始精,二程繼之而後光大,朱陸及王陽明又繼之,而其義蘊始盡。

哲學是不能直接應用的,然萬事萬物,必有其總根源。總根源變,則對於一切事情的觀點,及其應付的方法,俱隨之而變。所以風氣大轉變時,哲學必隨之而變更。宋儒的哲學,改變佛學之處安在呢?那就是抹殺認識論不談,而回到中國古代的宇宙論。

第7章 族制(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6章 婚 姻(3)第28章 刑法(1)第25章 兵制(1)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1章 階級(1)第12章 階級(2)第3章 緒論第4章 婚 姻(1)第40章 住行(2)第9章 政體(1)第17章 官制(1)第22章 賦稅(1)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25章 兵制(1)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8章 學術(4)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1章 階級(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49章 宗教(1)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25章 兵制(1)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38章 衣食(3)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章 族制(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8章 族制(2)第50章 宗教(2)第47章 學術(3)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37章 衣食(2)第31章 實業(1)第42章 教育(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9章 宗教(1)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41章 教育(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8章 官制(2)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47章 學術(3)第23章 賦稅(2)第6章 婚 姻(3)第37章 衣食(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9章 刑法(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31章 實業(1)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24章 賦稅(3)第7章 族制(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7章 衣食(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1章 階級(1)第31章 實業(1)第8章 族制(2)第2章 出版序第31章 實業(1)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5章 婚 姻(2)第36章 衣食(1)第47章 學術(3)第8章 族制(2)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15章 財產(2)第28章 刑法(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0章 刑法(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6章 婚 姻(3)
第7章 族制(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6章 婚 姻(3)第28章 刑法(1)第25章 兵制(1)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1章 階級(1)第12章 階級(2)第3章 緒論第4章 婚 姻(1)第40章 住行(2)第9章 政體(1)第17章 官制(1)第22章 賦稅(1)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25章 兵制(1)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48章 學術(4)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1章 階級(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49章 宗教(1)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25章 兵制(1)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38章 衣食(3)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章 族制(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8章 族制(2)第50章 宗教(2)第47章 學術(3)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37章 衣食(2)第31章 實業(1)第42章 教育(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9章 宗教(1)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41章 教育(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8章 官制(2)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47章 學術(3)第23章 賦稅(2)第6章 婚 姻(3)第37章 衣食(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9章 刑法(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31章 實業(1)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24章 賦稅(3)第7章 族制(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7章 衣食(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1章 階級(1)第31章 實業(1)第8章 族制(2)第2章 出版序第31章 實業(1)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5章 婚 姻(2)第36章 衣食(1)第47章 學術(3)第8章 族制(2)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15章 財產(2)第28章 刑法(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0章 刑法(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6章 婚 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