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頭應該是通過後方的一組大小不同的皮帶輪帶動轉起來的,通過更換大小不同的皮帶輪,可以調節其轉速。當然了,這是指動力的來源速度固定不變的時候。
對於這種傳動機構,章澤天倒是不算陌生。在蒸汽時代,蒸汽鍋爐在動力車間製造出來的動力,就是通過一根天軸傳遞到加工車間的。而位於天軸下方的機牀,都是通過掛上或摘下傳動皮帶,來帶動機牀上一組皮帶輪之中的一個運轉的。他在上學的時候,一位老師曾經給他們仔細講過這東西。
這種傳動方式倒也適合現在的動力模式,如果用畜力或風力做動力的話,天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實此前在製作擠泥機的時候,牛或人提供的動力就是通過一個類似天軸的機構傳遞到機器上的。
章澤天準備製造的機牀裡面,首先要做的就是適合加工火炮這樣大尺寸工作的車牀,以及鏜制炮膛的鏜牀,還有加工火炮尾部活動炮栓的設備,他考慮使用牛頭刨和車牀鑽牀的組合。
若是隻考慮加工的方便性,銑牀其實更好用一些。但是銑牀的製作難度比較高,還是要考慮放在後面來完成。 щшш ☢тt kдn ☢co
好吧,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出現了——他沒有軸承。
在後世,像這種載荷並不太大,速度也不是特別快——當然是按照後世的度量標準來判斷——的設備,使用滾珠軸承就完全可以勝任,五金市場上只需要十幾塊錢就能買到一個。但是這個時代卻沒有這東西,他得自己來造。
他也考慮過滑動軸承,不過經過一番計算之後他得出結論,即使使用青銅的滑動軸承,再輔以足夠的潤滑,仍舊無法滿足使用要求。他沒有能力加工出足夠的配合精度和粗糙度,那麼軸承的運轉阻力就會變大,而且會產生持續的磨損,後果就是本來不高的加工精度會持續下降,直到完全無法使用。
可是如果要製作滾珠軸承,光是裡面的鋼珠他就搞不定,更不用說需要承受巨大力量的軸瓦了。
章澤天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滾針軸承代替滾珠軸承。滾針軸承的承載能力比滾珠軸承高得多,在後世多用在重載荷的場合下。其運轉時的阻力也大於滾珠軸承,批量生產的成本也高。
不過對於此時的章澤天來說,加工圓柱形的滾針——或者說叫滾柱現合適——總比加工鋼珠更簡單一些。
好吧,他手中沒有特種鋼,只能使用最簡單的高碳鋼了。
章澤天讓區鐵匠給他打造了一些車刀,當然也是高碳鋼的,然後是用高碳鋼鍛造滾針和內外軸瓦的毛坯,退火之後,裝到簡易車牀上進行車制,然後——就失敗了。這種手持車刀的加工方式,用來車制木頭還可以控制,想要加工鋼製零件時,卻完全車不動。而且他發現,當他用極大的力量勉強進刀時,車刀根本不能像後世車牀那樣穩定走刀,也就是說車不出來粗細一致的杆。
沒有辦法,他只能先造一個能夠穩定走刀的刀架出來。
刀架是鐵製的,這個無法用木料替代,木頭的強度根本不夠用。
章澤天在車牀的底座上先固定了用硬木製作的導軌,用來固定刀架,然後把刀架裝上去。刀架採用槓桿式走刀,只需要扳動一根控制桿,便可以前後滑動。
製造刀架的過程十分痛苦。章澤天手中既沒有螺釘,也沒有蝸輪蝸桿,所有的固定和運動機構都要重新設計,搞得他疲憊不堪。
此時章澤天已經意識到僅憑自己一個人,累死也造不出來那麼多設備,即使造出來了設備,也沒有時間親自開動它們工作,他需要一些人手來分擔自己的工作。
章澤天從莊子裡面找了二十多個年輕人——多數都是書院班的學生。他沒有時間對這些孩子進行培訓教導,就讓他們先跟着自己邊看邊學。在這些學生的見證之下,他終於完成了刀架的製作,並把刀架安裝到了車牀上面,然後完成了這個世界上第一套滾針軸承的車制,然後他又傻眼了:軸承需要淬火之後才能用,但是淬火之後零件的尺寸發生了少許變化,而且還有一些變形,不好用了。
章澤天知道問題的關鍵,就是要在淬火之後再進行精加工,後世多是用磨削的辦法。淬火之後的高碳鋼太硬,車牀完全對付不了。
既然需要,那麼就先做磨牀好了。
章澤天製作的第一臺磨牀是最簡單的無心外圓磨,使用的驅動輪是真皮的。
他用一把專門打造出來的衝刀把生牛皮裁成一個個中心有孔的環形圓片,然後再把這些大小完全相同的圓片有一根鋼條穿起來,兩端夾緊,便成爲一個輥子。兩個這樣的輥子負責將需要磨製的滾針壓緊到磨削輪上,並帶動工件轉起來。與工件反向旋轉的磨削輪負責將滾針磨到需要的尺寸。
第一個磨削輪用的是青石,他沒有砂輪,只能用這種原始的材料來代替,同時加緊砂輪的試製工作。
製造砂輪的事情章澤天沒有時間親自來做,他把這件工作交給了自己手下的幾個學生,讓他們嘗試使用各種粘結或燒結的辦法,把金剛砂製作成能夠滿足使用要求的砂輪。
滾動軸承試製成功之後,其他機牀也紛紛被試製出來。不過雖然有章澤天提供的工作原理,這個過程仍舊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而且大大小小的事故不斷。
那些跟隨章澤天學習的學員們裡面,也有一些手藝粗糙的車工被陸續培訓出來。這些孩子在實踐中學習,把章澤天隨口教授的機械和製圖知識也越用越熟練,很多時候已經能夠脫離章澤天的指導完成一些工作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機牀的研製和改進工作仍然需要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不過章澤天並沒有坐等機牀完全研製完成,他的火炮鑄造工作,幾乎是與機牀的研製工作同時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