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

三天後,經過仔細謀劃的守備王道奇,給哨騎隊下達了外派墩堡駐紮的軍令。

具體軍令內容爲,由所內哨騎隊分出一部分哨騎夜不收,前往廣寧中屯所東南面的不歸墩駐紮,以防備野匪海寇之類襲擊廣寧中屯所。

聽得如此命令,哨騎隊頓時羣情激憤,十分不滿。

最爲惱怒是的哨騎隊長,把總高樸。他恨恨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大罵道:“狗入的王道奇,處心積慮想把咱們哨騎隊給拆分了啊!奶奶的,這般欺侮老子,這廣寧中屯所不呆了!老子直接拉隊伍回山海關,再投尤世威大人去!”

田威亦是一旁憤恨地說道:“王道奇這廝端的可恨!你們聽聽這派咱們去的地方,不歸墩!呸,呸,呸!這破名字說出來,便是他孃的晦氣!”

在衆人的一片喧譁吵嚷聲中,副隊長-李嘯,倒是一臉平靜。

他剛纔已向熟悉周圍環境的莫長榮打聽過不歸墩的情況。原來在廣寧中屯所附近,有幾座較大的邊軍墩堡。分別是,當北墩,南合墩,二臺墩,三臺墩,平安墩,石佛溝墩,樹窪兒墩,高領墩,以及這座不歸墩。

這不歸墩的名字,是因爲建在當地一個名叫不歸坡的地方,方這般取名。這裡,東面離錦州海岸頗近,西面便是杏山驛,再往南則是寧遠衛的地界。

前幾年,遼西兵馬充足時,此處派有二十多名軍士與民卒共同護守,後來因遼西兵馬大部喪失於大淩河之戰中,這不歸墩的軍士,便與其它那些墩堡一樣,全部撤回廣寧中屯所中,只留下民卒駐守。

但在去年年底,該堡被海盜侵襲,全部的駐堡民卒被殺,裡面財物亦被洗劫一空,此堡因此廢棄。沒想到,今天王道奇卻要命令哨騎隊分兵前往守衛這個地方。說起來,王道奇派哨騎隊到這個名字不吉利並且死過多人的墩堡,其中未嘗沒有想惡意捉弄人的小人居心。

李嘯前世便是個理性主義者,對於所謂的地名吉利與否之類,一向不太在意。在他看來,縱然墩堡名字取得再好,若無實力守衛,也只不過是虛談罷了。

李嘯心下暗歎,現在,王道奇終於對哨騎隊動手了。這幾乎是明顯的公報私仇的方式,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只是在隊長高樸等人這般激憤之時,李嘯心下,卻開始有另一個想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也許,離開這監查嚴密的廣寧中屯所主堡,離開堡內被限制得死死的哨騎隊主隊,去那偏遠荒僻的不歸墩,倒是一個可以獲得更好發展的新機會。

畢竟,自已還有私藏起來的那4000兩銀子和300多兩黃金。。。。。。

“把總,王守備這般下達軍令,想必是上頭亦已批准。若我等執意對抗,只怕正好中了此人奸計。”思慮周全的李嘯,將高樸拉到一旁,低聲對他說道。

“哼,俺高樸最厭這等背後捅刀的小人,有本事當面與俺廝殺,俺縱死了,眉頭都不皺一下!這腌臢鳥人,竟使出這等奸計來陷害我等,實實可惡之極!”高樸猶是憤恨大罵。

“把總,現在不是意氣用事之時,我哨騎隊不可落下把柄於此小人手中。我在想,現在所內哨騎諸事繁多,責任重大,就請把總留於所內,讓李某率一部分哨騎,前往不歸墩駐紮守衛。”李嘯誠懇說道。

高樸用一種同情與擔憂混合的眼神直直地看着他,最後,他長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

“李副隊,這前往不歸墩的哨騎人選,你自已挑,只要你選好了,哪個若不去,老子打斷他的腿!”

聽到高樸粗豪的言語,李嘯笑着向他致謝。

其實李嘯現在哨騎隊中,人緣極好,除了因爲他自身立得這般功業受人崇敬外,李嘯爲人豪爽,對一衆哨騎兄弟相當大方,當日朝廷所賜的銀兩中,李嘯拿便出了不少銀子爲哨騎隊的兄弟擺席吃酒,購買生活用具,添置衣物等等,故深得一衆哨騎的欽佩與擁護。

果然,當李嘯提出,是否有願同去不歸墩的哨騎時,除了沉默不言的華濟等極少數人外,幾乎所有的哨騎都答應同去。

連田威莫長榮這兩名當日與李嘯爭鬥的老資格哨騎,也向李嘯大表忠誠,願意一同前往。

最終,李嘯經過考慮,選了田威與另外6名哨騎。這幾人知道自已將與副隊李嘯一同前往不歸墩,竟然都相當歡喜,有如中獎一般,倒讓李嘯莫名感慨。

能追隨武力卓越又臨機善斷的領導,其實是每一名渴望建功立業的軍士心中最大的嚮往。

莫長榮和其他沒入選的哨騎們,則是一臉失落。

雖然李嘯單獨向莫長榮解釋說,把總高樸這邊,也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哨騎輔佐,但他臉上卻還是排解不開的鬱悶神色。

接下來,高樸安排歡送酒宴,一衆哨騎把酒盡歡。

宴畢,李嘯等人整理行裝,打包出發。隨後,李嘯等8名哨騎,縱馬出了東門,逶迤而去。

一衆哨騎全部用一種留戀與不捨的表情看着李嘯他們飛奔而去,此時只有華濟,雖臉上作出沉重之色,心下卻幾乎樂開了花。

這狗入的李嘯,本想着還要與他好好暗鬥一番,卻沒想到此人竟自已離去了,倒省了自已好一番心思。

李嘯啊李嘯,你這個金州來的鄉下獵戶,到底還是經驗不足啊,你以爲,那不歸墩,真是什麼好去處不成。哼,這般廢棄的墩堡,只怕你這一去,連落腳都難。。。。。。

二個時辰後,李嘯等人,到達了不歸墩外。

在離墩堡尚有幾十步外,李嘯等人立刻聞到了一股濃烈刺鼻的惡臭。

“他孃的,這哪裡是個墩臺,便是個茅廁也沒這般臭味薰人。”田威忍不住嘟囔起來,一邊厭惡地摭住鼻子。

一衆哨騎掩鼻之際,此時的李嘯,正在仔地觀望這不歸墩的外觀與情況。

李嘯觀察到,這不歸墩,應該是一座遼東地區比較典型的較大邊墩。在袁崇煥及後來的孫承宗等遼東經略的苦心經營下,現在的遼西,到處都有這樣的星星點點分佈的邊墩,以及更加密佈林立的火路墩,這些墩臺和軍堡,所城,衛城,鎮城等軍事設施一起,組成了一個龐大而嚴密的防禦體系。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堪稱這個時代頂級的防禦體系,直至鬆錦大戰前,遼西地區才能一直保持安寧。那韃酋皇太極幾次入關,也均不敢打遼西的主意,皆是繞過此地,往蒙古諸部境內穿插過去,方得從大同或宣府等地破牆入關。

李嘯率衆人策馬圍着不歸墩兜了一圈,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不歸墩的全部形狀。

此墩臺高達十五米,周圍包磚,整個外形呈斜梯狀,上面蓋有望廳,墩身四角均立有燈柱,原本插有的明軍日月軍旗,現在只剩幾根長滿綠苔的木杆子,每個燈柱上面所掛燈籠,也皆破爛不堪落滿了塵灰。而以墩身爲基點,環修了一圈長達近半里多的馬圈圍牆,馬圈圍牆均高三米以上。又以馬圈圍牆爲基點,隔上五六米遠,環挖護墩濠溝,溝深二米,寬一丈。整個墩臺只有朝西面的墩身處,有一面開口,設立吊橋,作爲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

在李嘯與一衆哨騎看來,此時的不歸墩,與其說是個墩臺,倒不如說是個垃圾場更合適。

從不歸墩內,到外面的濠溝中,到處都是糞便與垃圾混雜成片,腐臭發黑的污水滯留於角落與陰溝中。整個不歸墩內外,都是惡臭熏天,讓人難於呼吸。此時的遼西,天氣已漸漸轉涼,但在不歸墩這裡,嗡嗡的蒼蠅依然成羣結隊,密集飛舞,李嘯厭惡地揮手想把它們趕開,卻是徒勞無功。

“傳我之令,立刻開始打掃清洗此地,務必在天黑前,清出可以落腳歇息的地方。”李嘯下令後,率先拿起一把鐵鍬,向一堆零亂的垃圾走去。

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四十章 祖寬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七十章 攻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七十章 攻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
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六百八十七章 兩縣立定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四十章 祖寬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七十章 攻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憂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七十章 攻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