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

沈曼的目光長久地落在秦琬身上,見女兒沒有一絲一毫婉轉的意思,輕輕嘆了一聲,很有些無奈的意思:“我只希望他能好好的。”縱然我們不在了,也能一世張揚,榮華永享。

母親的意圖,秦琬再明白不過,無非是想讓蘇沃與年齡彷彿的舅舅們一塊長大,即便幾十年後,庇護他的大傘們都不在了,仗着這份打小的情誼,或許能保他一世的權勢地位,富貴平安。

就如伴讀,誰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皇子犯錯,他們受罰,名義上是玩伴,說是半個奴僕也差不多了。這些人在家也是千嬌百寵,前呼後應的公子哥,來到宮中便要卑躬屈膝,看人眼色。爲何勳貴們前赴後繼,削尖了腦袋想讓自家兒子成爲皇子伴讀?難道他們就不知道伴讀的遭遇,不心疼孩子,一心要把他們往火坑裡推?實在是想攀附上天潢貴胄的人太多,哪怕受些委屈,甚至擔上性命,也顧不得這麼多。

伴讀入宮,早早就認清了自己的身份,彎下了腰,俯首稱臣。單方面地忍,單方面地退,單方面地讓。皇子順心如意,自然記得這個好用的奴才,但蘇沃不同。他若入宮,與皇子的待遇一定是平等的,他不會去讓皇子們,既是如此,不可避免地會有所衝突。沈曼本是好心,可若是長此以往,反而會滋生更壞的後果。

“他當然會好好的。”秦琬擲地有聲,“我已不是當年那個我,怎會護他不住?”

這句話斬釘截鐵,透露出來的意思,更讓沈曼打個激靈。但見她眉頭緊縮,沉默片刻,纔有些猶豫:“這樣成麼?”

女人掌控朝政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下場卻十之***都不大好。呂后算是女強人中的翹楚了,爲了呂氏家業,恨不得把所有呂家女兒嫁給劉家男兒,令呂家男子娶了劉家女兒。當時的諸侯王,哪個王后不姓呂,那又如何?她活着的時候,固然是無人敢動彈,她一死,呂家也就灰飛煙滅,多少努力都沒用。

шшш ▪TTκan ▪co

沈曼也不是沒想過干涉朝政,但一是秦琬已經在幹這種事,二就是她有所顧忌。畢竟歷朝歷代,太后干政的多,反正孝道壓着,有個說法,皇后干政的卻寥寥無幾,蓋因夫爲妻綱乃是儒家認定的綱理倫常。沈曼要好名聲,不欲墮沈家忠烈之名,又顧慮着沈家後嗣傳承,這纔沒貿然插手朝堂之事。

秦琬卻不然。

有時候,秦琬會想,她大抵是天性冷酷吧?兒女雖重,卻重不過內心對權力和主宰的渴望,所以她不會爲了兒女的未來就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歸根到底,還是考慮自己多些,不,應該這麼說,有能力的人,從來不做別人給的選擇,而是將自己的能力證明給所有人看!

討好?

我的兒子,不需要討好誰,哪怕是他的舅舅們也一樣。且不說這些庶出的皇子們又無可能登上帝位,即便做了皇帝,那又如何?實權在誰手裡,天下人就要對誰卑躬屈膝,我可不介意操縱廢立。畢竟,若是無權,名聲又有何益?

沈曼沉吟許久,才道:“是我想岔了。”

“您也是疼愛他太過,一時忘記了人心繁複,世事無常。”秦琬溫言勸慰母親,心裡卻有些感慨。

時至今日,她反而很感激十年的流放生涯,長於鄉野讓她多了幾分野草般的韌勁,學會了自己掙扎,而不是溫室裡的蘭花,旁人想怎麼擺弄就怎麼擺弄。

沈曼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麼。

秦琬的話語給她提了個醒,有些時候,你對別人好,卻未必能收到同等的回報。譬如養在她宮中的兩個庶子,她雖不至於像對待親生兒女一般關懷,卻也沒短過他們任何東西。可若他們覺得呆在立政殿處處不開心,身爲皇子卻要看人臉色,豈不是糟心之事?

一想到這裡,沈曼輕輕笑了笑,也不知是笑別人,還是笑她自己,眼底卻有一抹澀然。

三年啊……也好,三年就三年罷,多幾個庶子備用,總比就這麼小貓兩三隻的好。就不知到時候,皇上已經年過半百,還能不能再得子嗣?若是不能,那可就有些難辦了。

兩個庶子裡頭,沈曼原先是很看好秦政的,原因很簡單,秦政聰明、伶俐,長得好,頗有秦琨之風。一是愛屋及烏,二便是覺得秦政聰明,不容易被哄,長大了應有自己的判斷。生恩養恩,孰輕孰重,他能分得清。不像秦敢,有些膽小,與兄長相比也魯鈍了些許,資質只是平平,可如今……

裹兒說得沒錯,與其費盡心思討好別人,爲何不讓別人都來看我們的臉色?自己安逸太久,倒是失了當年的幹勁,這可不行。

兒子麼,自然是越聰明能幹越好,若是按傀儡的標準選,可就是另一種樣子了。

明白母親聽進去了自己說的話,秦琬也鬆了一口氣,回到寢宮的時候,陳玄稟道:“殿下,玉先生求見。”

秦琬聽見玉遲來了,忙道:“還不快請玉先生進來。”

“請字不敢當。”玉遲明白,秦琬可以對他親熱,他卻不能再擺昔日的架子,畢竟對方的身份已經變了,故他十分謙虛地說,“殿下實在是高看玉某了。”

對秦琬來說,玉遲是“自己人”無誤,故她笑了笑,與玉遲寒暄,才明白玉遲的來意。

他是代表諸多大商賈來的。

許是身份有別之故,官宦投誠,還要考慮一下臉面、影響乃至未來,商賈則將“逐利”二字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也很好理解——官員不同於商人,他們或許能像張榕這般,保持所謂的“中立”;但對商賈來說,他們想要將生意做大,無可避免地就要依附權貴,否則別說是過路稅費,官憑路引,就連好一點的店鋪門面都保不住。

依附權貴,本身就帶有很大的投機性,甚至要賭一賭運氣。一旦神仙打架,他們十有八九*也會因此遭殃。正因爲如此,像江柏等高官,或許還能挑一挑秦琬可能一二十年後站不住腳,但對商賈來說,只要能抱上天家的大腿,比什麼都金貴。萬一真謀到了個“皇商”的身份,那就更不得了了,專營買辦之權的鉅額利潤不說,更重要的還是身份的轉變。皇商雖說還是商人,卻勉強也算混到了一個官身。別的不說,光是科舉這一項,就不用把自己有出息的兒子過繼給別人,才能參加科舉。甚至給子孫“捐官”,只要打通了門路,也不是不可能的。

玉遲在這一行浸淫久了,又蓄意接近達官貴人,西北排的上號的商家,他幾乎全有交情。瞧見他搭上了秦琬這根線,以胡人貴族之身做了官不說,短短一年不到,便從不入流的小吏變成了戶部員外郎,豈能不眼紅?玉遲也奸猾,蓄意釣了他們許久胃口,確定他們已經急不可耐了,這纔對秦琬提及此事。

對秦琬來說,這自然是極好的一件事情。

玉遲本就做了多年的商賈,誰仁義守信,誰奸猾黑心,他再清楚不過。既然敢推薦給秦琬,這些商賈的誠信自然是有保障的。畢竟秦琬雖然也要他們的錢,但不是自用,更不是求什麼奇珍異寶。萬一哪個傢伙膽大包天,起了怠慢之心,那可就萬萬不妙了。

秦琬想要擴充軍隊,攫取軍權,最缺的是什麼?無非錢糧二字。說實話,她還想養私兵呢!只是一時沒考慮好怎麼做,纔將此事暫且擱下罷了。能有諸多大商賈來投,自是最好不過。

當然了,這麼重要的事,她並不會一開始就交給他們。上位者的鬥爭,他們也無需知曉得太深。既然想要投誠,那麼就交出投名狀,只聽秦琬緩緩道:“既是大商賈,想必在涼州有分號吧?”

這纔是秦琬。

細枝末節拋到一邊,要問,就問最關鍵的!

因着涼州官員的縱容,涼州胡人勢力頗大,商人也要與他們結好。更莫要說世家偷偷蓄鬍奴,爲了多些奴隸,這些世家包庇起罪犯來不要太簡單。秦琬派趙肅領兵是賺軍功的,而不是讓趙肅陷入泥沼中的。這些商人,有錢,有糧,也有消息,若要爲她所用,便先在涼州助趙肅一臂之力吧!

玉遲雖對這些大商賈提過,一旦效忠秦琬,斷不能有左右逢源的想法。但他不會在秦琬面前替這些人背書,便道:“玉某到底隔了一層,只好做個傳話的,殿下不如派心腹見他們一見,也好拿個主意。”

說到心腹,秦琬覺得,自己太過不信任別人也不好。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還是要給有上進心的人一個機會的嘛,故她思忖片刻,就問檀香:“我記得前幾贊過一個小內侍機靈的,沒錯吧?”檀香立刻稱是,又小聲說了一句:“他是匡內監推薦過來的人。”內侍也有派系,鬥爭也非常激烈,匡敏的乾兒子幹孫子們從前風光,如今卻是張華那邊的揚眉吐氣了。秦琬卻是不管這些的,只要與張華沒有仇,她愛用誰用誰,故她隨口說:“行吧,那就他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三百九十二章 宗室之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五十六章 恩重如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四百一十五章 姜家生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三百四十章 不甘之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五十三章 利益相誘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使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都護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身相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姜家生變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三百八十六章 戰前小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何同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輕慢非常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六章 善有善報第七十一章 姻親故舊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八章 拒絕第七十八章 故意孤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子之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八章 拒絕第十八章 成長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四百七十九章 迂迴曲折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十五章 風言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五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
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三百九十二章 宗室之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五十六章 恩重如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四百一十五章 姜家生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三百四十章 不甘之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五十三章 利益相誘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使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都護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身相代第四百一十五章 姜家生變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三百八十六章 戰前小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何同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輕慢非常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六章 善有善報第七十一章 姻親故舊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八章 拒絕第七十八章 故意孤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子之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八章 拒絕第十八章 成長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四百七十九章 迂迴曲折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十五章 風言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五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