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

炎炎夏日,蟬鳴都有些無力,吳老三牽着套好的騾子,站在樹蔭下,有一搭沒一搭地與周圍的人聊天。

如今正是新天子登基的第一年,改元永隆。饒是吳老三不識字,也覺得這名字不錯,通俗易懂,永世昌隆,誰不希望?

老天爺也給新天子面子,已過去了小半的永隆元年堪稱風調雨順,莊稼長得頗好不說,朝廷正在做的大事也樣樣順心。別的不說,光說前段時間,涼州最後幾股負隅頑抗的胡人勢力終於被剿滅,許多自涼州逃亡中原的流民又分得了土地,安歸故里,大軍方班師回朝。光是這麼一項,便可稱之爲“德政”了。

想到“土地”,吳老三又嘆了口氣。

他家原先也是有幾畝田地的,無奈祖宗不爭氣,將家業敗光,子孫縱不至於爲奴爲婢,也要另謀出路。譬如他,自小就被送到車馬行做學徒,混了大半輩子,雖說連馬的邊都沒摸着,成日與驢子、騾子打交道,好歹也算熟悉了這些牲畜的習性,練出了一手趕車的老本事。又因平日與人爲善,秉性忠厚,方得了這份不錯的差使——每隔六日,他便在宋府奴僕的陪同下,去長寧坊的女學裡頭,將城東的宋老爺家中的二娘子接到宋家,次日又將宋二娘子給送回女學。

“真是祖墳冒了青煙啊!”吳老三瞥了一眼身旁沉默不語,卻將這條巷子來回踩了三遍的中年婦女,不無感慨。

宋家是他東主之一,他出於尊敬,喊句“老爺”,實際上呢,不過就是個開雜貨鋪子的尋常人家罷了。家境連殷實都談不上,子女偏偏又多,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原本連個服侍的僕人也沒有。論處境,未必就比吳老三這等手藝人過得好。可誰也架不住人家祖墳冒青煙,兒孫能力平平不假,卻有個好孫女——宋二娘子打小就是聽着算盤珠子的聲音長大的,一袋銅錢扔到桌上,她光聽響聲就能知道價值幾何,更不要說那些繁複無比的收支、賬單,更是看一眼就能得出準確結果。

這等本事,若放在平日,也是無用的。到底是個女子,不能做朝奉也沒辦法做掌櫃,賬本記得再熟,又有何用呢?還不是要嫁人生子,操持家務,甚至下地耕種,餵雞餵鴨。偏偏女學於本年初春開始,大張旗鼓地招收新生,非但考校四書五經,也考校騎射、數算等。宋二娘子膽量驚人,揹着長輩,偷偷前來參加考校。從踏進女學大門的那一刻,便飽受恥笑,人人都以爲這必定是江都公主無聊之下,想要聚集閨秀一塊玩的主意,誰能想到,宋二娘子真的被錄取了。

宋家上下聞得這個消息,欣喜若狂,爲了給宋二娘子撐場面,特意買了對母女給她做奴婢,還爲她僱車。這本是一筆不菲的消耗,但對如今的宋家來說,卻又算不得什麼——自打聞得宋二娘子入了女學後,提親的人蜂擁而至,宋老爺子老奸巨猾,並未應允,卻成功安排了其餘兒孫的姻緣。那些富戶也明白女學弟子並非自己能配得上的,不過抱着僥倖心理試一試,縱然不成,與宋家做了親家也是好的。有這些人提攜,宋家人的日子,縱不是大富大貴,手頭也比昔日寬鬆不少。

像宋二娘子這樣的人物,女學中也有二三十個,因着女學規矩森嚴,這些裸車都停在巷子角落裡,待到時辰差不多,僕役們將各家娘子接到巷口,早早等候在這裡的騾車、驢車則會駛出,將她們接回各自的家中。

今日本不該例外,偏偏中年婦女再一次走到巷口,探出頭去,仍看見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宋二娘子的侍婢孤零零地候在女學外頭,心頭不免有些發緊。

她的緊張同樣感染了吳老三,眼見日頭漸漸西沉,再不離開,坊市的大門關閉,他們若滯留於此,就會被衛兵當做賊人抓走,關進京兆尹的大獄,吳老三也有些急了。就在這時,宋家二娘子終於從女學大門裡頭走了出來。

三人心中一鬆,連忙請她上車,小丫鬟好奇地看着閉目養神的宋二娘子,見她姿容端麗,舉止有度,與自己平日所見的小家碧玉大不相同,連忙收了目光,不敢再看。

宋二娘子不是沒有察覺到使女的目光,若在往常,她或許會有所動作。但現在,她唯有不斷地深呼吸,才能勉強壓制住沸騰的心緒。

饒是如此,她秀麗的面容上,仍布着一絲潮紅之色。

她沒辦法不激動,因爲她得到了江都公主的垂青。

如今的長安,沒有人不知道,江都公主,纔是太極宮的主人,也是這天底下最有權的人!

夏太祖定鼎之時,一代名家慕容安對長安城做了清晰的規劃,皇城太極宮,位於北天中央,與渭河相倚。如此格局,剛好對應天上紫微星,象徵着皇族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正因爲如此,太極宮中,內外三主殿之名,便爲“太極”、“兩儀”和“紫宸”。

太極宮之尊貴,自不消說,奈何地勢較低,每逢夏日,炎熱無比,兼具潮溼。故太宗在太極宮東北方的“龍首”之位上,建起了避暑消夏的行宮,名喚“大明宮”。經過兩代皇帝的完善,大明宮已絲毫不遜於太極宮,有“東內”之稱,就連殿名,也效仿太極宮,“含元”、“宣政”,分毫不讓,內殿“紫宸”,更是別無二致。

即便如此,大明宮的地位,依舊比不了太極宮的至高無上。尤其是今年,新天子攜妃嬪於東內避暑,卻不似先帝時一般,令大臣們一道改換奏對之所,將政治中心遷到大明宮來,待到秋日涼爽再回太極宮去。而是一付常駐大明宮,不打算回去的架勢,卻又不讓大臣們來叨擾他。就連政令,皇帝也金口玉言,說朝堂之事,一應由江都公主決斷。雖說江都公主每隔幾日都會從太極宮趕往大明宮,陪伴父母,奏對朝事,做足了恭順的姿態,並未有專權之舉。可誰又能說,江都公主不是大夏最有權力之人?

宋二娘子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見到江都公主——女學雖是由江都公主一力主建,但開辦小半年以來,江都公主從未駕臨於此。正因爲如此,今日執事喚她前去,說是安祭酒和紀司業有請,她誠惶誠恐,不明所以。未曾想到,竟是兩位大人看好她努力學習的勁頭,對江都公主提起了她,江都公主來了興致,竟想見見她本人!

坊市間對江都公主的傳言很多,說她心狠手辣者有之,輕浮放蕩者有之,驕奢淫逸者有之,至於獨斷專行,驕橫跋扈之類的說法,更是不勝枚舉。雖說誰都拿不出實打實的證據來,但喜愛嚼大人物的舌根本就是人的天性,一個女人,不肯好好地相夫教子,一門心思抓權,這還不足以成爲罪證麼?

這些流言蜚語,絲毫沒有影響到江都公主的權力,就連她任人唯親,將入幕之賓充作將帥的謠言,也在涼州大勝後安分了不少。對無數渴望向上爬的人來說,江都公主無疑是一顆極粗的大樹,投靠她的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好處。

沒有爬到足夠的位置,莫說挑揀的資格,就連投靠的資格都沒有,妄評他人,不過徒增笑柄耳。

更何況……宋二娘子心緒激盪,回想起方纔的那一幕。

她或多或少受了流言的影響,卻未能想到,江都公主雖衣衫華麗,卻也未曾勝過幾個出身高門的女學弟子多少,談不上驕奢。至於蠻橫,更是無稽之談,縱然面對她這麼一個小人物,也殷殷鼓勵,不乏溫和之態,卻因高貴天成,更兼學識淵博,令宋二娘子自慚形穢,手足無措。如今回想,更是後悔不迭,深覺自己表現得太過鄙陋,卻將江都公主的話語記得清晰無比,想到其中一句時,心雖熱,冷汗卻不斷流了下來。

女學第一次招生,弟子收了九九之數便再也不納,斷不管你後臺是誰,想要來,等下次。在這八十一個學生之中,宋二娘子的根基不說最爲薄弱,也是倒數前三。就是現在,她努力追趕,也及不上人家十年的浸潤,爲何江都公主獨獨召見了她?

“勤學不倦,此乃大善。”江都公主平靜的聲音似又在耳邊想起,“書雖不言,卻有萬語。”

書雖不言,卻有萬語。

宋二娘子緊握雙手,回到家之後,面對父祖期盼的目光,第一句話就是:“阿翁,阿耶,我要改名。”沒錯,我不要再叫宋二孃,從今往後,我便是宋書語!對宋書語來說,今日之事,無疑是命運的轉折點。但對秦琬來說,縱對女學的情況瞭如指掌,今日之見,仍頗令她失望。故她輕嘆一聲,對安笙和紀清露說:“八十一個學生,竟只有一個略有些合我心意的。”

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十二章 官爵第二百八十三章 各方算計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章 前塵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一百八十九章 情誼幾許第四百三十六章 錦繡江山第二百五十章 石破天驚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十六章 裴熙第三百章 心繫青雲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騎射比試第二百零四章 鮮爲人知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私自採礦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九十一章 兒女親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之如飴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駙馬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十四章 折衝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十章 趙九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速不達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繼子嗣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三十九章 萌芽第四章 嫡庶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十七章 所爲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招棋錯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九十一章 兒女親事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二百六十三章 騎射比試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家密會第十三章 得見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萬年公主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網漸收第二百八十五章 鎖定目標第四百零七章 思慮甚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戰前小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七章 抽薪第十章 趙九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五十三章 利益相誘第一百四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四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四百零二章 心繫百姓
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十二章 官爵第二百八十三章 各方算計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章 前塵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一百八十九章 情誼幾許第四百三十六章 錦繡江山第二百五十章 石破天驚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十六章 裴熙第三百章 心繫青雲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騎射比試第二百零四章 鮮爲人知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私自採礦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九十一章 兒女親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之如飴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駙馬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十四章 折衝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十章 趙九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速不達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繼子嗣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三十九章 萌芽第四章 嫡庶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十七章 所爲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招棋錯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九十一章 兒女親事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二百六十三章 騎射比試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家密會第十三章 得見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萬年公主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網漸收第二百八十五章 鎖定目標第四百零七章 思慮甚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戰前小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零九章 狠辣計策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七章 抽薪第十章 趙九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五十三章 利益相誘第一百四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四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四百零二章 心繫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