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自有辦法令歸去

莊園經濟是不是代表着這個時代的先進生產力?在劉琮看來,是,也不是。

世家大族是不是一定會成爲集權制度的障礙和阻力?在劉琮看來,同樣是,也同樣不全是。

在戰亂頻仍的地區,莊園不僅僅是生產物資之地,更是防禦外敵之所,塢堡堅固,部曲過萬的世家大族,可以很好的保護託庇其中的佃客蔭戶。通過他們的合理組織,又能最大化的利用人力優勢,進行各種生產勞動,從而獲得較高的收成。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的確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先進生產力。

但是荊、揚、交三州相比北方氣候溫暖,水系衆多,適宜耕種的良田更多。後世所言“湖廣熟,天下足”指的正是荊州,而“蘇湖熟,天下足”又正是揚州。劉琮知道之所以目前自耕農的處境看起來不如給大族當佃戶,主因在於這場天災,次要原因纔是耕種水平落後,水利設施不夠完善等等。隨着鐵質農具的推廣和普及,北方流民帶來的先進的農耕技術,用不了多久,自耕農經濟就會成型並且逐步發展,直至完善起來。

劉琮爲何要逆流而動?難道天生和世家大族有仇?非也!他這麼做,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雖然出身於世紀大族,但劉琮要的卻是集權而非與世家大族分權。他很清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放之當下,莊園經濟便是世家大族的基礎。佔山固澤,良田萬頃,塢堡高聳武備充足,關上門就是個自給自足的小社會小王國,這樣的世家大族劉琮能放心嗎?就算劉琮放心,這種世家大族發展到一定階段,會甘於在集權統治之下?或者就不想起而代之?

就拿曹魏來說,在某種意義上,曹操是當時兩漢魏晉南北朝少有的打破高門大族壟斷的人,然而最終卻被世家豪族的代表司馬氏所篡,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強勢如曹操,他活着的時候固然可以“唯纔是舉”,通過這樣的方式打破高門大族對政治的壟斷。但他死後呢?曹丕不也得接受陳羣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以妥協換取了代漢的成功,把選拔官員的權力還給了士族集團。若非如此,曹丕也不會最終被架空,皇權成爲了象徵而已。

不過世家大族也並非一定會是集權制度的障礙和阻力。關鍵是如何將他們的利益,與集權的利益相結合,使得他們心甘情願的給自己挖掘墳墓。

當然這種手段,必須是溫和的,過程肯定是漫長的。好在劉琮認爲自己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所設想的藍圖。他所推行的新政,從方方面面組成了一張大網,戶籍制度也好,軍隊制度也罷,甚至農業方面向自耕農的傾斜支持,都是爲了這個最終的目的。敢於反抗的被血腥鎮壓,合作順從的給予相應回報,南陽新政的成功多半來自於此。

分化使其不能凝聚起來與自己對抗,拉攏則在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同時,更加削弱了可能存在的敵對勢力。對於世家大族的警惕和防範,劉琮幾乎有種本能的敏感。通過攻伐江東,荊州世家大族在短期內成功的與劉琮融爲一體,不僅僅劉琮在攻取江東中獲益,世家大族如文、黃、龐等哪個又未曾從中收益呢?

如今逃戶多投奔到高門大族,以人身自由爲代價,希望免除賦稅和徭役,對於劉琮來說,這是在挖自己的牆腳。

這種情況爲何一直遲遲沒有上報?劉琮對此心知肚明。開玩笑,若不是杜襲、裴潛等流民系的官員發現之後進行調查,難道指望蒯越他們主動承認嗎?

對於脫籍棄田的逃戶,主管司法的司馬芝建議大索追拿,並對容留蔭戶之大族處於重罰。

劉琮沒打算這麼辦,如若按照司馬芝這種處理方式,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這是劉琮目前所竭力避免的。現在他要將內部擰成一股繩,就不能用如此明顯的打擊方式來對付世家大族。

不過劉琮也不打算就這麼聽之任之。否則戶籍制度很快就將變成一紙空文,大夥兒最終回到以前的老路上。

連續與蒯越、杜襲、裴潛等人商議之後,沒過多久劉琮便頒發了幾道政令。

表面看起來這幾道政令大多與脫籍棄田風潮無關,但細細思之,卻又息息相關。

政令發佈之後,許多人便坐不住了。

“咳咳,汝等本是吾家蔭戶,因水災過後生計無着,吾不忍見汝等飢餓哀號,故暫時收留。可如今到底與從前不同,法令即下,吾等都須遵從。”江陵城外某處大莊園內,一個身材矮小但氣勢很足的中年漢子對階下衆人說道:“汝等還是各自歸家,操持生計去吧……”

臺階下站立着的數十個人面面相覷,其中一人嘆道:“俺們如今都是逃戶,官府知曉,豈能容俺等?還請望在俺等勤快份上,再收留俺等一次!”

“是啊,俺們就這麼回去,那官府能給俺們好果子吃嗎?”這些人聽了,都出言附和,苦苦哀求。

那中年漢子乃是這家家主,見衆人不肯離去,皺眉道:“汝等不知,官府並未追究汝等,快快歸家,各自去罷!”說完,轉身便回了堂上。階下衆人無可奈何,只得收拾一番,忐忑不安的回去。

待衆人走後,這家主人才在榻上長嘆道:“不走?不走汝等的賦稅徭役全都落在吾家,憑空多出這些誰人吃得消?哎,不是吾無情不願收留汝等,實在是養活不起啊!”

“這官府也太不講道理了!”主人的兄弟在一旁憤憤不平:“他們的田畝又不曾歸入咱們家,憑什麼要把他們的賦稅徭役應在咱們頭上?”

主人冷哼一聲:“講道理?大將軍若是跟咱們講道理,那纔可怕呢。”

他那兄弟愣怔片刻,想起傳聞中劉琮在南陽做過的某些事情,不由打了個寒戰,低聲道:“罷了,不過是些佃戶,反正咱們家的人手也足用了,多了他們若是沒多田畝,反倒不好。”

“正因如此,如今讓他們自行歸家,咱們也免得惹上麻煩。”主人嘆道,沉吟片刻後,又道:“三弟如今也是軍中都尉了,咱們家裡以後少不了還要依仗他,所以今後惹麻煩的事,還是少些爲好,免得耽誤了三弟在軍中的前程……”

第521章 危急之時援軍現第327章 大業開端取鄴城第16章 爲防虎豹豎藩籬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498章 忽聞敵軍潛己後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627章 且退中營從容計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471章 首戰用我破敵城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287章 應使士民知恩威第333章 誘敵深入甘冒險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第204章 故佈疑陣欲回師第347章 神態自若潛入城第370章 如何動作助盟友第595章 必有密使潛入營第33章 兵激煙下弓弩發第159章 談笑之間斬首級第176章 突遭敗績向何處第159章 談笑之間斬首級第185章 具名勸進封王爵第489章 暫歇野外遇敵圍第490章 草人列陣惑敵心第33章 豈容狼子成大器抱歉今天欠賬了第289章 寶劍出鞘鋒芒露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452章 戴罪立功充軍中第392章 控扼咽喉天下險第423章 暫不稱王期大業第121章 桃花林中弓弦響第569章 另行調兵攻敵寨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20章 安置流民開屯田第223章 山中夜襲知是誰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19章 敢赴戎機戰虎狼第457章 已至城下費思量第38章 良醫奉藥君當歸第240章 制衡之術何足慮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174章 目光何能透雨幕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12章 遣使千里意如何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175章 若是城破將如何第554章 鐵騎對戰弓弦響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422章 張魯雖死道未消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第407章 掌控戰機待總攻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吳意第148章 忽聞水軍疫氣發第122章 君有良將自知否第264章 遣軍攻伐子欲乎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第538章 擲杯爲號勿錯漏第405章 生擒敵將奪山嶺第396章 兩軍相持何能久第329章 不防消息竟走漏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523章 恐無機會再出擊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208章 拔刀一戰忘生死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426章 坐論天下分緩急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3章 來勢洶洶何以對第123章 街頭邂逅解君惑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143章 虎豹明光將星耀第440章 遭敵襲力保糧車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10章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第356章 將軍百戰死如生第265章 統帥大軍鎮方面第264章 遣軍攻伐子欲乎第410章 吾道不亡冷對之第149章 大軍舉兵穿城過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514章 其意已知難應對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第241章 火上澆油添助力第467章 重立新營防水患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153章 別無人馬可守城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642章 結陣舉盾似龜殼第410章 吾道不亡冷對之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468章 大水襲來營寨毀第35章 三軍所持腹心謀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
第521章 危急之時援軍現第327章 大業開端取鄴城第16章 爲防虎豹豎藩籬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498章 忽聞敵軍潛己後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627章 且退中營從容計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471章 首戰用我破敵城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287章 應使士民知恩威第333章 誘敵深入甘冒險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第204章 故佈疑陣欲回師第347章 神態自若潛入城第370章 如何動作助盟友第595章 必有密使潛入營第33章 兵激煙下弓弩發第159章 談笑之間斬首級第176章 突遭敗績向何處第159章 談笑之間斬首級第185章 具名勸進封王爵第489章 暫歇野外遇敵圍第490章 草人列陣惑敵心第33章 豈容狼子成大器抱歉今天欠賬了第289章 寶劍出鞘鋒芒露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452章 戴罪立功充軍中第392章 控扼咽喉天下險第423章 暫不稱王期大業第121章 桃花林中弓弦響第569章 另行調兵攻敵寨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20章 安置流民開屯田第223章 山中夜襲知是誰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19章 敢赴戎機戰虎狼第457章 已至城下費思量第38章 良醫奉藥君當歸第240章 制衡之術何足慮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174章 目光何能透雨幕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12章 遣使千里意如何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175章 若是城破將如何第554章 鐵騎對戰弓弦響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422章 張魯雖死道未消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第407章 掌控戰機待總攻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吳意第148章 忽聞水軍疫氣發第122章 君有良將自知否第264章 遣軍攻伐子欲乎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第538章 擲杯爲號勿錯漏第405章 生擒敵將奪山嶺第396章 兩軍相持何能久第329章 不防消息竟走漏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523章 恐無機會再出擊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208章 拔刀一戰忘生死第511章 敵軍麇集如何戰第426章 坐論天下分緩急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3章 來勢洶洶何以對第123章 街頭邂逅解君惑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143章 虎豹明光將星耀第440章 遭敵襲力保糧車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10章 男兒功名馬上取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第356章 將軍百戰死如生第265章 統帥大軍鎮方面第264章 遣軍攻伐子欲乎第410章 吾道不亡冷對之第149章 大軍舉兵穿城過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514章 其意已知難應對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第241章 火上澆油添助力第467章 重立新營防水患第115章 人盡其才始於學第153章 別無人馬可守城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642章 結陣舉盾似龜殼第410章 吾道不亡冷對之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468章 大水襲來營寨毀第35章 三軍所持腹心謀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