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軍所持腹心謀

王粲所言,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

雖說這兩年多來南陽通過實行新政,尤其是屯田之策,獲得了大量的糧食,但隨着劉琮數次用兵,消耗甚大。即便有荊州其他郡的糧草調撥,如今也幾乎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

這也是劉琮爲何不繼續東進的原因之一。廬江太守劉勳若不是爲了糧草問題,也不會輕易出兵海昏以至於被孫策鑽了空子。淮揚間民生凋敝,即便佔了皖城,也還要從江夏等地運糧。

想到那黑壓壓的俘虜羣,劉琮頓感頭疼。

修耕植、蓄軍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劉琮的目光,在地圖上梭巡了一遍。荊州九郡,除了南陽郡和襄陽所在的南郡,其他各郡的情況都不怎麼樣。長沙郡本來還好,可張羨叛亂,雖然平定的很快,但多少也受了些影響。至於零陵、桂陽等郡人口稀少,又常有山越叛亂,能不開口向劉表要糧食都不錯了。

自己是否走的太急了些?回想着這幾年來的過往,劉琮的眼神有些飄忽。

“都督,待此間事畢,還是先回南陽,以觀時變。若袁公南下,則舉兵相應,否則就繼續練兵,待明年秋後先平定江東。”賈詡深思熟慮之後,緩緩開口說道。

劉琮點頭道:“就依先生所言。”說着,又望向甘寧:“以後水軍移駐柴口,興霸覺得如何?”

“柴口是不錯,可豫章華子魚……”甘寧所說的華子魚,就是豫章太守華歆,此人有清純德素之名,向來爲揚州百姓所擁戴,當初揚州刺史劉繇死後,揚州民衆共推華歆爲刺史。華歆以沒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適做法加以拒絕。在甘寧想來,若在柴口駐屯水軍,則豫章不可不得。只是華歆素有德名,去攻打他合適嗎?

劉琮卻沒有他這麼多顧慮,豫章是肯定要拿下的,否則柴桑、彭澤孤懸於外,不可久持。至於鄱陽、湖口二城亦要分兵駐守,因此豫章郡不但要拿下,還必須有大將在此鎮守。

至於怎麼拿?如今自己大破孫策,兵威正盛,而華歆向無韜略,兵微將寡,只需遣使前往豫章勸其歸降即可。

雖然對此很有把握,但劉琮還是做好了華歆拒不投降的準備,親自率兩千明光騎往建昌與魏延、黃忠會合。軍至豫章,屯於椒丘,由王粲入城去見華歆。

王粲入城之後,對華歆說道:“竊聞明府與郡故王府君齊名中州,海內所宗,雖在南陽,常懷瞻仰。”

這意思就是俺早就聽說您和以前的豫章郡太守王朗是大大有名的人,雖然我人在南陽,也經常懷着崇高的敬意看待您呢。

華歆捋着鬍鬚謙辭道:“我不如王會稽。”

“若論豫章資糧器仗,士民勇毅,孰與鄙郡?”王粲問道。糧草軍械精兵悍卒,您能和會稽郡比嗎?華歆微微搖頭,嘆道:“大不如也。”

“孫伯符比之明府又如何?”王粲繼續問道。

華歆心說這小子怎麼半天還不進入正題,耐着性子回道:“更不如也。”

“明府言不如王會稽,實乃謙辭。精兵不如會稽,亦如尊言。孫伯符橫掃會稽、蕩平丹、廬,然遇南陽,先失彭、柴,再丟建昌。及至水軍決於湖上,將損呂範,兵蹈水下,戰船焚盡,水寨不保,不得不棄城遠遁。”王粲目光炯炯地望着華歆說道:“近日之事,想來明府已有所聞,今欲守孤城,自料資糧,已知不足,不早爲計,悔無及也!”

“久在江表,常欲北歸;劉南陽來,吾便去也。”華歆好容易等到王粲說完,當下便表明心跡,絕無與劉琮相抗之意。王粲本來還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憋在喉嚨裡不得發聲。不過主公招降事大,少說兩句又不會死人。

華歆如此上道,劉琮自然要做足姿態。第二天入城之時,見華歆戴着葛巾在城外迎接,劉琮連忙翻身下馬,大步走到華歆面前,說道:“府君年德名望,遠近所歸;琮年幼稚,宜修子弟之禮。”

沒想到威名昭著的劉琮如此禮敬,華歆意外之餘,心中頗爲受用,謙辭一番之後,將劉琮等人迎至太守府中。

豫章既定,劉琮與賈詡、王粲等人商議之後,便向劉表報捷,並請留中郎將黃忠爲豫章太守,屯兵豫章,與甘寧、張允所率水軍遙相呼應,互爲掎角。

待諸事初定後,劉琮與賈詡等人先行回襄陽,魏延等部收編俘虜,精選士卒後,再返南陽。

十月中旬,自水路逆流而上返回襄陽的劉琮,得知曹操已大破劉備,攻取小沛等地,劉備沒有北上投奔袁紹,而是引殘兵西走,與接應而來的呂布會合之後,駐屯於東海。這下呂布的下邳便暴露在曹操兵鋒之前。

“劉虎等人如何了?”劉琮對吳寬問道。自劉虎領兩千長矛兵去助劉備之後,已經很久沒有消息傳來,如今劉備兵敗,最讓人擔心的,便是劉虎及其部衆的安危。

吳寬回道:“劉校尉也隨劉豫州往東海去了,所部數次與曹軍交鋒,劉校尉身先士卒,被豫州誇爲荊州虎將。”

他說這番話時,語氣平靜,只是在敘述而已,但劉琮從中,還是聽出一點旁的味道。劉虎那傢伙他是深知的,說好聽點是勇猛彪悍,難聽呢就是腦子一根筋,直腸子通到底。再加上劉備慣會收買人心,即便以劉虎的忠心不會背叛自己,但被劉備迷魂湯一灌,只怕腦子一熱就不管不顧了。看來讓劉虎領兵去助劉備,自己有些欠考慮了。

見劉琮蹙眉不語,吳寬心中也猜測出幾分,但是他很有分寸,只微微低頭不再多言。

對於吳寬,劉琮現在越來越滿意,他這兩年身爲特衛營校尉,明面上官職不高,但權力極大,屬下衆多。做的又是刺探情報、安插間諜之事,如果不是吳寬忠心耿耿,劉琮斷然是不會放心的。

與四年前相比,吳寬的個頭只稍稍長高了一點,他本就是少年老成的樣貌,如今黑瘦結實,看着和普通士卒更無兩樣。

當初之所以選擇吳寬來負責特衛營,除了他的忠誠之外,劉琮還有別的考量。吳寬出身寒門,自幼因戰亂而成爲孤兒,在亂世中掙扎求存,還能在身邊聚集起一幫兄弟,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只是隨着形勢發展,他的短板也日益明顯。雖然吳寬自跟隨劉琮之後便開始識字讀書,但終究還是欠缺很多。

特衛營做爲劉琮的耳目,發展到現在似乎進入了瓶頸,除了刺探消息,傳遞密報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能做而未做的事。比如煽動、比如策反、比如散佈流言,惑亂人心……

吳寬沉審謹密是好的,但現在看來,卻少了些銳氣。劉琮不知道是自己給他灌輸的不夠,還是因其性格使然。也許兩者皆有,但長此以往,特衛營的作用必然不能發揮到極致,對於劉琮來說,這是不允許發生的。

然而這些方面,劉琮只能提出要求,卻不能講的太細,主要是怕限制了吳寬的思路,有些事不是想當然就能做到的。

“主公說的這些,寬也經常琢磨,但卻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吳寬聽了之後,提出自己的疑問。

劉琮想了想,說道:“你既然總管其事,最重要的是挑選人才,事必躬親反倒不好。例如煽動一事,可選口才便給、膽大心細之人。策反敵將,則可以尋同鄉或宗族之人,賄以厚財、動以清理。”

吳寬低頭凝思片刻,點頭道:“我明白了。”

“特衛營的人手還要增加,我這裡有些建議,你先拿回去看看。”劉琮從几案上堆積如山的竹簡和厚紙堆裡翻出一本小冊子交給吳寬。這是他平時想到,讓禰衡記錄下來的。

“雖然內容有些繁雜,但應該有所裨益。書中所言未必全都是對的,你自己也要結合當下實情,加以斟酌,然後試用。”劉琮告誡道:“孫子兵法用間篇你已熟讀,當知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我希望你能善加運用,爲我之耳目,軍之腹心。”

吳寬凜然應諾,劉琮又與他商議了特衛營擴編之事,到了傍晚時分,才放他離去。

因事關機密,所以一直不曾喚人前來伺候。待吳寬走後,劉琮揉着額角,覺得很是疲倦。

正要掌燈,卻見書房門口有個小小的身影一閃,劉琮笑道:“小葉子,鬼鬼祟祟的做什麼?還不快進來?”

沒想到進來的卻是甄宓,她牽着小葉子進來之後,盈盈一拜,神色有些惶恐:“妾不知將軍在此,打擾到將軍,請將軍勿怪。”她之前帶小葉子到趙雲宅中向張氏討教女紅,回來後徑直往書房而來,卻不想劉琮在此。

劉琮有些愣怔,擺手道:“無妨。”甄宓聽了心中暗自鬆了口氣,她平素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可偏偏對着劉琮,便沒來由的有些緊張。箇中緣由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又些抗拒,也有些畏懼,還有好奇、同情種種因素在內,很是複雜糾結。

見甄宓告退欲出,劉琮擡手道:“且慢……”

甄宓腳下一滯,心下有些慌亂,不由擡頭望向劉琮。他喚住我,要做什麼?

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63章 驟降暴雨防突襲第592章 驚聞營內嘯聲起第210章 雪夜白衣奮短兵第208章 城外立營怨言沸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537章 誰人未有從龍意第113章 九州鼎沸欲奮起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146章 不意突遭亂箭襲第123章 上陣何須父子兵第208章 拔刀一戰忘生死第272章 軍令繁雜誰受益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7章 白雲深處拜名師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259章 三營之設取精兵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第122章 君有良將自知否第52章 編練水軍督三郡第420章 指點江山繪宏第337章 北上南下怎取捨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474章 連年征戰何所第459章 上陣仍需父子兵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章 座中英豪應期許第508章 既擒張喜拔後營第56章 放棄舒縣走臨湖第189章 終下決心靖宇內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128章 何去何從應速決第395章 戰事膠着登山眺第329章 不防消息竟走漏第170章 果斷收兵不遲疑第384章 何以破城唯火攻第522章 既破水寨攻敵船第212章 勢如破竹佔敵營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128章 何去何從應速決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519章 另有準備攻水寨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231章 何不直出取吳會第536章 名正言順事可成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287章 應使士民知恩威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433章 兵馬未動糧草行第142章 猛虎出閘勢難當第337章 北上南下怎取捨第32章 男兒亮劍當如是第156章 藉故吞兵誠可慮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496章 厲兵秣馬待敵攻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203章 亂局已成再用計第293章 觀兵借勢心思異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40章 多情未必不丈夫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66章 深入敵境待雨停第181章 攻勢逆轉當機斷第45章 羽扇綸巾孔明燈第38章 良醫奉藥君當歸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444章 誓不言棄衝敵陣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463章 驟降暴雨防突襲第418章 何不北上取關中第197章 潛龍騰淵破敵圍第288章 藏富於民最可悲第395章 戰事膠着登山眺第21章 顧此失彼且退兵第354章 暫不攻城待何時第438章 視江東用兵淮上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425章 金盃白刃暗思忖第178章 山中密林寒光現第321章 一席言談心已動第40章 愁雲慘淡罩殘城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627章 且退中營從容計第235章 且棄歷陽存實力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第341章 暗通款曲入南門第6章 人中之傑呂奉先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433章 兵馬未動糧草行第337章 北上南下怎取捨第275章 偶得感觸說必然
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63章 驟降暴雨防突襲第592章 驚聞營內嘯聲起第210章 雪夜白衣奮短兵第208章 城外立營怨言沸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537章 誰人未有從龍意第113章 九州鼎沸欲奮起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146章 不意突遭亂箭襲第123章 上陣何須父子兵第208章 拔刀一戰忘生死第272章 軍令繁雜誰受益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7章 白雲深處拜名師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259章 三營之設取精兵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第122章 君有良將自知否第52章 編練水軍督三郡第420章 指點江山繪宏第337章 北上南下怎取捨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474章 連年征戰何所第459章 上陣仍需父子兵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章 座中英豪應期許第508章 既擒張喜拔後營第56章 放棄舒縣走臨湖第189章 終下決心靖宇內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128章 何去何從應速決第395章 戰事膠着登山眺第329章 不防消息竟走漏第170章 果斷收兵不遲疑第384章 何以破城唯火攻第522章 既破水寨攻敵船第212章 勢如破竹佔敵營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128章 何去何從應速決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519章 另有準備攻水寨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231章 何不直出取吳會第536章 名正言順事可成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287章 應使士民知恩威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433章 兵馬未動糧草行第142章 猛虎出閘勢難當第337章 北上南下怎取捨第32章 男兒亮劍當如是第156章 藉故吞兵誠可慮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496章 厲兵秣馬待敵攻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203章 亂局已成再用計第293章 觀兵借勢心思異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40章 多情未必不丈夫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186章 收其子弟爲近衛第466章 深入敵境待雨停第181章 攻勢逆轉當機斷第45章 羽扇綸巾孔明燈第38章 良醫奉藥君當歸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444章 誓不言棄衝敵陣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463章 驟降暴雨防突襲第418章 何不北上取關中第197章 潛龍騰淵破敵圍第288章 藏富於民最可悲第395章 戰事膠着登山眺第21章 顧此失彼且退兵第354章 暫不攻城待何時第438章 視江東用兵淮上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425章 金盃白刃暗思忖第178章 山中密林寒光現第321章 一席言談心已動第40章 愁雲慘淡罩殘城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627章 且退中營從容計第235章 且棄歷陽存實力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第341章 暗通款曲入南門第6章 人中之傑呂奉先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433章 兵馬未動糧草行第337章 北上南下怎取捨第275章 偶得感觸說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