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

建安二年八月初十日,劉璋在霍峻的護衛之下,離開成都。對他來說能夠和家人平安地在亂世中生存下去,已經殊爲難得,而現在看來至少衣食無憂,又夫復何求呢?

八月中旬,龐羲自巴西郡至成都,任徵南將軍府議郎,交出了東州兵兵權。昔日令劉璋和黃權等人頭疼不已的東州兵,也隨之被打散,將陸續重編到益州軍其他各部之中。

這個消息使得近年來飽受東州兵欺凌的益州大族們歡欣鼓舞,雖然在益州軍改編的過程中,許多大族的部曲私兵也被同樣改編,但至少不會再出現東州兵侵奪了。

而在這半個多月時間之內,劉琮的一系列動作,又讓這些益州的世家大族有些看不懂了。或者說出乎他們的意料,一時不敢置信。最令這些大族關心的,自然是清理戶籍之事。當初劉琮還未攻佔成都之前,大族們便聽說荊、揚等地皆分戶清籍,雖不知具體情形如何,但想來必定會使得各家莊園隱匿的佃戶被清理出來。

大族能稱之爲“大”,就不僅僅是其家族本身人口衆多,還有許多依附於大族之下的佃戶奴客。因爲大族都佔據着大量土地,所以對人口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在生產技術並不太高的農耕時代,即便不是爲了組織武裝,單純從生產角度來說,也是必須的。更何況是在這個亂世之中呢?

世家大族兼併土地已成爲生存發展的必然,無論是***也好,還是開荒拓荒也罷,都是爲了這個目的。在掌握了大量田地之後,相應的失去土地的自耕農,不管是出於天災還是**,除了依附大族以求生存之外,還能有什麼別的出路?

劉琮對於這種現象也有着非常清醒的認識。他之所以堅持清理戶籍,與大族爭奪人口,除了要消除軍事上的威脅之外,終極目的還是要讓賦稅落實到百姓頭上。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以土地爲根本的世家大族造成損害,但這又是無法迴避的矛盾。若是不推行新政,一切照舊的話,那麼益州的賦稅實際上還是被那些大族變相的鯨吞了。

而且,是明目張膽的逃避賦稅。官府有沒有辦法?一點辦法都沒有!就算強制去徵收,這些官吏本就是世家大族出身,又怎麼可能收的上來?最終無非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吃到最後州郡財政困頓但世家大族愈發富足罷了。

那麼清理戶籍之後,就能一劑治百病嗎?劉琮可不這麼認爲。事實上,荊州新政,甚至是南陽推行新政之時,劉琮就意識到這是絕不可能的。

如果不能讓自耕農或者說小農經濟發展起來,最終還是會形成兼併之事。當初荊州水災之後不就形成了一股脫籍之風麼?不是農夫不願意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而是當土地的產出不足以維持生計之時,他必然會自發的去依附大族,以求得庇護。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旱澇天災蝗蟲地震等自然災害之外,還有許多因素。

比如生產力的低下,比如沉重的徭役,比如戰亂,比如瘟疫……太多太多了。甚至都不用大族去***!

那麼在這個時代就沒有自耕農生存的基礎了嗎?劉琮認爲並非如此。只是很多時候,官府反倒成爲幫兇,而不是扶持者。當初在南陽爲什麼新政推行的比較順利?就是因爲劉琮是將這些事情聯繫在一起,全局統籌又能夠相互兼顧。這也是爲何劉琮要將百姓戶口分籍入冊的原因之一。農戶之間也並非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村、裡兩級都有相應的互助組織,更不用說在縣一級有官府的幫助了。

當然這種幫助肯定不是無償的,比如官府的耕牛可以租用,而不是無償的使用。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最終使得以自耕農爲主的小農經濟健康發展起來。

劉琮從來沒有想過要搞什麼烏托邦之類的理想國。清理戶籍不是爲了解放誰,而是要與世家大族爭奪人口,爭奪賦稅徭役。否則用什麼來打造強大的軍隊,穩固自己的統治,更別說爭奪天下了。

說到底,其實還是“以人爲本”,用後世的話來說,要爆兵,總得有足夠的人口基數吧?

不過現實決定了劉琮同樣離不開世家大族的合作。所以要解決雙方的矛盾,就不能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而是在妥協中鬥爭,在鬥爭中雙贏。目前來看這方面荊州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江東稍差,至於交州情況特殊,尚未展開。

同樣未曾展開的益州,隨着劉琮一道道軍令政令的下達,陸續開始了。在此之前劉琮已經在多個場合吹過風,同時讓王粲帶人編寫了許多關於新政方面的詳細公文。

讓劉琮有些意外的是黃權竟然對新政的推行,表現出極大的支持。據說爲此還得罪了不少人,不過劉琮很快便想明白黃權爲何會態度急劇轉變。

黃權自歸順之後,仍被劉琮留任爲主簿,他如今不過三十多歲,正是要做一番事業之時,更何況現在的形勢已經讓黃權意識到,若想保全家族,就必須依附於劉琮。

在黃權的影響下不少世家大族也開始逐漸接受新政,最重要的還是因爲劉琮在舉薦權方面的讓步。雖然所舉薦的人才,未必就會立即受到重用,但世家大族怎能放過這樣一個機會?

即便有些人仍然非常頑固,或明或暗的抵制新政的推行,也難以挽回大勢,反倒被劉琮強力鎮壓下去,很是騰出了一些官職。而這些官職又立即成爲別的大族競爭的目標,使得那些頑固分子醒悟之後,後悔不迭。

清理戶籍只是個開始,緊接着便是分籍入冊、丈量田畝、重訂賦稅等後續事宜。

對於分設戶籍入冊之事,大族們倒是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倒是百姓因不知其故而鬧出不少問題,好在這些問題並不嚴重,即便有些差錯,也不至於影響太大。

然而丈量田畝,重訂賦稅卻又讓大族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裡。這兩件事實際上還是一件,在劉焉和劉璋父子主政益州時,賦稅寬鬆大族的日子非常舒坦,如今要重新丈量田畝,重新制定賦稅,豈不是在大族身上割肉?

“諸位所慮者皆眼前之利,寧不顧後也?”黃權對那些前來拜訪自己的世家大族們如此說道:“將軍之意,在固農本而開工商,諸位試想,鹽鐵之利與田畝產出,何者高何者低?今將軍舍此巨利,以換農本,於諸位而言,利大於弊,何樂而不爲呢?”

有人不服氣的反駁道:“鹽鐵固然利大,投入卻也不小。不是誰都能從中獲益的。”

“這又有何難?諸位多慮了!蜀中物產之豐富,又何止鹽鐵?”黃權信心十足的說道:“如今荊、揚、益、交連爲一體,縱橫何止千里?萬民所需之物,實難預料。以諸位之實力,若行之以商,何愁獲利不豐?”

腿傷都還沒有完全好利索的王累聽了,從鼻子裡冷哼一聲,不過卻沒有因此而斥責黃權。

其實黃權說的沒錯,只是王累總覺得有些彆扭,聽着他滿口利益,內心很不舒服罷了。不過王累也知道,即便是自己,也必須爲家族所考慮。如今莊子裡的佃戶重新入籍,莊園的產出必然會因此蒙受損失。劉琮既然允許大族經商,而且連鹽鐵這種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根本之物都肯拿出來分潤,他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呢?

更何況正如黃權所言,除了鹽鐵之外,銅礦、錫礦這些都是有利可圖之事,而且蜀地所產的蜀錦也是非常有名的,如今益州和荊州、揚州都在劉琮治下,利用長江水道之便,將這些物資運往各地,獲利必然非常豐厚。

放在以前這卻是難以做到的,現在有了這個條件,誰又能抵擋住這樣的誘惑呢?

方纔即便有人反對,也不過是因爲其家族相對來說比較弱小,很難從鹽鐵等事上分得一杯羹而已。

相通了這點之後,很多人便立即醒悟過來,雖然亂世中糧食纔是硬通貨,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追求更大的利益。

不知不覺,新政便開始在益州各地推行開來,對此劉琮還有些意外,不過既然順利推行總是件好事,他也不願意才平定沒多久,就有人跳出來叛亂。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有些磕磕絆絆,一方面是因爲熟悉新政的官員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新政在益州還有些水土不服,有些情況劉琮並不瞭解,纔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

好在有了黃權的極力支持後,在他的影響下至少益州官員們大多接受了新政,並且能夠發揮本身的優勢將這些問題逐一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就只能報到劉琮這裡,進行適當調整。

這麼忙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劉琮反倒開始懷念起攻城略地的日子,至少不用每日面對如此多的事務。這方面法正和張鬆倒是給劉琮提出了很多建議,總算沒有鬧出更大的亂子。

在力主推行新政的這段日子裡,劉琮也同時安排進行對劉備的幫助。否則劉備能否頂得住這段關鍵的時期,恐怕還能難說……

第510章 率兵迴轉待定奪第289章 寶劍出鞘鋒芒露第537章 誰人未有從龍意第37章 趁火打劫定勝局第526章 秋雨漸落使人愁第212章 勢如破竹佔敵營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112章 宴非鴻門意何指第194章 目透煙塵捕戰機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126章 變故突生冷眼觀第462章 分兵三路撲盱眙第12章 計出連環破船樓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298章 浴火重生非易事第502章 消息走漏當機斷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16章 爲防虎豹豎藩籬第28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162章 山道密林遇敵襲第278章 非止農桑缺人手第321章 一席言談心已動第569章 另行調兵攻敵寨第37章 趁火打劫定勝局第440章 遭敵襲力保糧車第173章 且避下城窺敵情第123章 上陣何須父子兵第459章 上陣仍需父子兵第169章 裹傷試問可戰否第370章 如何動作助盟友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217章 倉皇逃生行路難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140章 請將何如激將法第595章 必有密使潛入營第462章 分兵三路撲盱眙第5章 勁風撲面馬蹄疾第194章 目透煙塵捕戰機第286章 先斬舊主搶頭功第420章 指點江山繪宏第206章 貿然發兵恐敗軍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9章 霹靂摧城天地動第356章 將軍百戰死如生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439章 走叛將戰雲密佈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411章 宛如天神降凡塵第18章 各方應對皆不同第508章 既擒張喜拔後營第134章 患得患失苦煎熬第23章 來勢洶洶何以對第283章 速攻交州先擒王第324章 以何良策賺德陽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263章 何爲本分論高下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411章 宛如天神降凡塵第544章 少年強則中國強第178章 宮城起火悔已遲第170章 以身爲餌伺敵襲第183章 一夜之間破許都第520章 不吞誘餌奈我何第111章 如此良將能用否第157章 自亂陣腳棄城走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第352章 流言四起恐荊症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44章 冬日農閒苦練兵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313章 調兵遣將運籌忙第477章 又因何故突收兵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225章 突遭敵襲閉門遲第335章 一戰成名陌刀營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445章 可否夜半偷敵營第302章 欲借雄兵討逆賊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261章 或以公瑾督三營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519章 另有準備攻水寨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第520章 不吞誘餌奈我何第415章 追兵已至立營守第259章 三營之設取精兵第198章 盡心竭力依本分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吳意
第510章 率兵迴轉待定奪第289章 寶劍出鞘鋒芒露第537章 誰人未有從龍意第37章 趁火打劫定勝局第526章 秋雨漸落使人愁第212章 勢如破竹佔敵營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112章 宴非鴻門意何指第194章 目透煙塵捕戰機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126章 變故突生冷眼觀第462章 分兵三路撲盱眙第12章 計出連環破船樓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298章 浴火重生非易事第502章 消息走漏當機斷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16章 爲防虎豹豎藩籬第28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162章 山道密林遇敵襲第278章 非止農桑缺人手第321章 一席言談心已動第569章 另行調兵攻敵寨第37章 趁火打劫定勝局第440章 遭敵襲力保糧車第173章 且避下城窺敵情第123章 上陣何須父子兵第459章 上陣仍需父子兵第169章 裹傷試問可戰否第370章 如何動作助盟友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217章 倉皇逃生行路難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140章 請將何如激將法第595章 必有密使潛入營第462章 分兵三路撲盱眙第5章 勁風撲面馬蹄疾第194章 目透煙塵捕戰機第286章 先斬舊主搶頭功第420章 指點江山繪宏第206章 貿然發兵恐敗軍第184章 願爲主公鼓舌搖第9章 霹靂摧城天地動第356章 將軍百戰死如生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439章 走叛將戰雲密佈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411章 宛如天神降凡塵第18章 各方應對皆不同第508章 既擒張喜拔後營第134章 患得患失苦煎熬第23章 來勢洶洶何以對第283章 速攻交州先擒王第324章 以何良策賺德陽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第22章 巨石爲彈何以拋第263章 何爲本分論高下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411章 宛如天神降凡塵第544章 少年強則中國強第178章 宮城起火悔已遲第170章 以身爲餌伺敵襲第183章 一夜之間破許都第520章 不吞誘餌奈我何第111章 如此良將能用否第157章 自亂陣腳棄城走第62章 千古名城第一樓第352章 流言四起恐荊症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44章 冬日農閒苦練兵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313章 調兵遣將運籌忙第477章 又因何故突收兵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225章 突遭敵襲閉門遲第335章 一戰成名陌刀營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445章 可否夜半偷敵營第302章 欲借雄兵討逆賊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261章 或以公瑾督三營第143章 已被突破棄營走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519章 另有準備攻水寨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第520章 不吞誘餌奈我何第415章 追兵已至立營守第259章 三營之設取精兵第198章 盡心竭力依本分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