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魂夢千載開紀元

劉備敗亡的消息傳來時,已是陽春三月,正率兵圍攻鄴城的劉琮聞訊之後,不由有些唏噓感慨。

這絕不是鱷魚的眼淚,對劉琮而言,劉備其人在他的心目之中,是頗爲複雜的。在他剛到這個時代之時,因後世的影響而認爲劉備是個大奸似忠的僞君子,但隨着劉琮自己逐步步入爭奪天下的道路上之後,他便意識到,劉備的不容易和厲害之處。

在亂世之中白手起家有多困難,劉琮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即便是他自己,初到南陽也遭遇了許多棘手的問題,那還是在有劉表的支持之下。設若不是他的身份,就算說得再如何天花亂墜,又怎會得到王粲等人的相助?

從這一點來說,劉琮對劉備的態度是逐漸轉變的。然而認知和態度可以轉變,在如何對待劉備的問題上,卻始終不會改變。

亂世之人,內心都充斥着巨大的矛盾。一面是仁義道德以及心懷天下的個人理想,一面是爾虞我詐腥風血雨的殘酷鬥爭,既有權勢擴大帶來的內心膨脹,也有高處不勝寒的畏懼。

對於劉琮來說,劉備是個可欽佩的前輩,並不因他的失敗而有損自己的敬意,甚至還有某種不足爲外人道的遺憾——如果可能,親手擊敗劉備當如何?

曹操攻克范陽消滅劉備的消息,使得鄴城內的曹軍上下士氣大爲高漲。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劉琮之所以沒有傾力進攻,正是爲了等曹操領兵回援。

越快結束這個亂世,對劉琮來說就越好。他不想讓天下大亂持續的時間更長,也不想讓更多的人,死在異鄉的土地之上。

春風和煦,陽光明媚,使得原本肅殺的軍營,也不知不覺變得柔和起來。

自從得知曹操正領兵南下,回援鄴城之後,劉琮便下令對鄴城圍而不攻,靜候曹操大軍返回。事實上曹操所領人馬雖然看似與北上之前,在數量上沒有什麼變化,甚至還略有些增加,但劉琮很清楚曹操此次進攻劉備,損失也不小。

至於多出來的人馬,除了原來劉備所部之外,還有一大批諸如呂曠等袁紹舊部。他們能對曹操有多少忠誠度,實在是個值得懷疑的問題。

所以實際上曹軍的戰鬥力,是大幅度下降了的。對此劉琮並不懷疑,不過劉琮也沒有因此而掉以輕心,畢竟對手可是曹操和他麾下的謀臣武將。

從綜合實力而言,劉琮相信己方佔有壓倒性的優勢。無論是軍心士氣,還是軍隊的數量、質量以及糧草軍械等,都不是疲憊的曹軍所能抗衡的。

然而越是如此,劉琮就更加擔心部下將領和士卒,因爲這種優勢而產生輕敵之心。現在的形勢已經非常明朗了,西路軍在趙雲的率領下,從幷州長驅直入,不但掩護了劉琮所領大軍的側翼,也將戰火直接燃燒到了冀州、幽州與幷州交界之處。

周瑜所率領的東路大軍,也已攻略徐、青,與劉琮大軍和趙雲所率之西路大軍,猶如三支利箭,只是兩翼更顯突出,呈包圍合擊之勢。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曹操的選擇並不多。

曹操雖然消滅了劉備,可自身的實力也損失不小。從地盤上來說,丟失了根基之地豫、兗兩州,外圍的關中、徐州和青州也不必說了,就連側翼的幷州,都已經被荊州軍所佔。

什麼是兩敗俱傷?這就是兩敗俱傷!

四月初,曹操領大軍返回鄴城,十萬步騎連營百里,與荊州軍對峙於鄴城。

一方師老兵疲,另一方蓄勢已久,雙方接戰數次,曹軍將士雖拼盡全力,卻仍遭敗績,損兵折將,被荊州軍攻破數十座大營。

劉琮並沒有因爲兵力佔優便一味強攻,反而應對的頗爲謹慎。他小心翼翼的控制着進攻的節奏,以不斷削弱曹軍的實力。

戰爭進行到現在,可謂大局已定,依附於曹操的潁川、兗州士人雖然尚未凋零,但其根基已斷。如果他們不改弦更張,等待他們的,必然是步審配等人的後塵。這一點是世家大族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而

曹操在軍事上的核心——沛譙集團也已元氣大傷,無力支撐曹操在這場戰爭中繼續前行。

而從荊州軍的實力來看,僅劉琮親自率領的圍城大軍就有十八萬之多,再加上西路趙雲所率的五萬餘衆,東路周瑜所率的七萬餘衆,從兵力上已完全佔優。不過劉琮很清楚,自己的優勢並不僅僅在於人馬衆多,軍械精良,糧草充足。

拋開這些對比不談,劉琮認爲荊州最大的優勢,其實是來自於內部的平衡。無論是世家和寒門,文士和武士以及各方面,都在荊州新政的指引下趨於平衡。這種平衡是各階層之間團結的基礎,是劉琮統治穩定的基礎。

在劉琮看來,之所以會有如今這個亂世,原因並不複雜,皇權的衰落和帝國的分裂,也絕非“久合必分”這樣簡單概括就能夠直指核心的。

當時的農耕技術和科技水平,是沒有辦法維持一個以自耕農爲基礎的大一統帝國的。且不論是什麼導致了東漢的衰亡——**也好,天災也罷,不過是外因罷了。事實上,即便沒有黃巾,沒有張讓等十常侍弄權,沒有何進沒有董卓,也必然有別的諸如紅巾,黃巾,綠巾,有李進張進李卓張卓。

說到底,不過是誰統治誰罷了。雖然統治的形式在歷史的進程中,看上去不斷演變,但其內核呢?內核是掌握了大部分資源的精英統治罷了。掌握了經濟和文化資源,纔有可能躋身於精英階層,纔可能成爲世家大族,而不是庶族寒門。

從原有的歷史看,當下這個時代的知識極爲昂貴,不可避免的集中到一小部分人的手中,皇帝要想挑選官吏,只能從這個羣體裡面選,這個趨勢到了西漢末期已經不可阻擋了,光武帝劉秀起家就是靠的這個羣體。這一批人就成了三世紀帝國崩潰後歷史舞臺的主角。

對於皇帝來說,當然不滿意這個現狀,所以他們嘗試過用宦官(東漢)、王族(西晉)來制衡,以維持帝國的統一,但是他們都失敗了。士族政治在東晉達到了頂點。但是到了南北朝中後期,伴隨着技術的發展,庶族地主開始崛起。皇權有了其他的選擇,士族開始逐漸變成花瓶,儘管他們依然爲世人所重。

再往後隨着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普及,到了唐宋時期,他們就離開了歷史舞臺。作爲一個羣體,他們有功績,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有他們的貢獻。他們也有罪惡,三世紀到六世紀是中國最黑暗的時代。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是庶族寒門發出的怒吼,貫穿了幾乎整個歷史。

對現在的劉琮來說,要改變的不僅僅是提前結束這個亂世。他試圖從歷史這條大河中,避開諸如“五胡亂華”之類的礁石。他並不妄想着跳出這條河流,他只是希望中華文明可以避免被閹割、被侵略被虛無的命運。

在這個時代生活的越久,劉琮就越能感受到這個時代的特質,那種只屬於中華民族的高貴氣息。

先漢時代是一個貴族的時代,夏商周秦以及各路諸侯們都是神話時代的後裔。所以他們身上總充滿了浪漫與驕傲。雖然浪漫的宋襄公與驕傲的楚霸王都最終失敗,並最終開啓了庶民的時代,但這股子貴族的氣息卻被士大夫們完整的繼承了下來。兩千石高官如被下獄,往往寧死也不肯受辱於小吏之手;而如陳湯這樣的微末之人,也能慨然以身赴天下任。

儘管不爲皇權所喜備受打壓,但這股氣質畢竟還是頑強的撐到了現在。獨漢以強亡,強的不僅是武力,也是這骨子裡的高貴。

這個時代中,足以媲美先輩們的英雄有不少,當他們全都死去,血色浪漫中誕生出一朵名叫建安風骨的瑰麗花朵。

而這個時候,司馬懿出現了。這是個亂世打造出來的鬥爭機器。儘管他在漢朝待的時間比諸葛亮還長,卻和那個如煙花般絢爛也如煙花般逝去的時代做了徹底的切割,舊時代人視爲生命的光榮與驕傲對他來說一文不值。

勝利就是一切,爲了扼殺對手哪怕一絲一毫勝利的機會也可以不計代價。從頭到尾都只有精緻的算計與冰冷的抉擇,嚴謹而無情。他送走了舊時代最後的捍衛者,從此親手埋葬了舊時代的軀體;他又斬斷了舊時代最後一絲影子,從此徹底將舊時代變爲純粹的記憶;然後他和他的兒子們又屠盡了所有敢於緬懷舊時代的人們,把這段記憶也深深地塞進了時空的縫隙裡。

他彷彿是天派來埋葬無比輝煌的秦漢帝國的,埋葬的非常乾淨。然後他建立了新的遊戲法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再無任何中間地帶可容納不願站隊的溫情和堅持。

於是活下來的人們苟且偷生,他們只敢偷偷發出世無英雄的哀嚎,卻絕不敢再去做一個註定要被毀滅的英雄。所有人都沉溺在玄幻的清談來逃避命運和責任,而邊塞的號角已經響起。當一個羯人都敢任意臧否漢家天子並表示不屑時,我們就後知後覺的感受到,時代真的已經變了。

石勒與劉裕一直都仰慕着漢帝國的榮光,但當他們從夢裡歸來,卻只能按這新世界的法則舉起冰冷的屠刀來捍衛脆弱的權力。所以他們無比痛恨司馬懿的家族,並把自己最大的兇惡宣泄在了他的家族身上。司馬懿和他的家族踩着舊時代的灰燼爲新世界釐定了規則,並最終獻祭了整個家族。

劉琮不要這樣的規則,他不要人們生活在相互防備、相互傷害才能生存下去的冷漠世界,雖然這種理想看起來如此遙不可及,如此虛妄而不現實,但他想試試。

他想試試,就從結束這個亂世開始。

在這個夏日的清晨,經過了數次大戰之後,劉琮站在井闌車高高的望樓上,望着在烈火中的城牆和曹軍營寨,彷彿在凝視這個時代最後一抹餘暉,沉聲下令:“進攻!”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455章 夜渡滁河聞敵至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173章 且避下城窺敵情第31章 醉中猶記血戰酣第332章 飛矢如雨阻敵軍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19章 還有何人相制衡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第424章 謀定方略平天下第261章 或以公瑾督三營第153章 別無人馬可守城第465章 再度出擊又遇伏第366章 螳臂擋車仍不服第195章 突襲雍丘現敵後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439章 走叛將戰雲密佈第415章 追兵已至立營守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435章 勸主公沮授出謀第286章 先斬舊主搶頭功第263章 何爲本分論高下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148章 還須反攻待戰機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58章 再使毒計絕後患第4章 再做楚囚意難平第152章 清點戰損破城日第516章 兩軍混戰忽敗走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189章 甘冒奇險破敵軍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第290章 笑問婚事戲諸葛第383章 血海烈焰掙命行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486章 四面合圍拋石彈第213章 且守營寨待反擊第534章 將軍百戰豈畏死第197章 奉命討賊敢不從第492章 分進合擊兩路廢第331章 齊聲大喊敗軍潰第213章 下馬暫歇遇敵伏第5章 勁風撲面馬蹄疾第221章 緩兵之計穩軍心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462章 分兵三路撲盱眙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192章 求戰心切待軍令第120章 自辭密受衣帶詔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284章 今日天下誰可當第359章 城門洞開火雨落第320章 吾有興霸何懼之第180章 誓報此仇誅賊首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26章 臨危受命布城防第507章 誘敵之計已成空第195章 有死無生陷陣營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47章 各懷異心同路行第230章 天命無常保荊揚第157章 自亂陣腳棄城走第150章 師出無名又如何第165章 樹下卜卦問吉凶第279章 仲春祈谷祭社神第554章 鐵騎對戰弓弦響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10章 圍而不克爲何故第205章 棄營北上雪中行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543章 自有應對出兵計第402章 揮軍反擊墜冰河第143章 虎豹明光將星耀第205章 棄營北上雪中行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219章 困守孤城鬥志無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第199章 兵入益州方立足第527章 趁夜鏖戰移大營第466章 深入敵境待雨停第35章 三軍所持腹心謀第394章 雪夜雄兵叩險關第147章 欲擇何人輔爲將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58章 再使毒計絕後患第249章 移之江東稍改動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149章 援軍殺到近尾聲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
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455章 夜渡滁河聞敵至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173章 且避下城窺敵情第31章 醉中猶記血戰酣第332章 飛矢如雨阻敵軍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19章 還有何人相制衡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第424章 謀定方略平天下第261章 或以公瑾督三營第153章 別無人馬可守城第465章 再度出擊又遇伏第366章 螳臂擋車仍不服第195章 突襲雍丘現敵後第138章 何不引軍取關中第439章 走叛將戰雲密佈第415章 追兵已至立營守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435章 勸主公沮授出謀第286章 先斬舊主搶頭功第263章 何爲本分論高下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148章 還須反攻待戰機第210章 誘敵深入爲全殲第58章 再使毒計絕後患第4章 再做楚囚意難平第152章 清點戰損破城日第516章 兩軍混戰忽敗走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189章 甘冒奇險破敵軍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第290章 笑問婚事戲諸葛第383章 血海烈焰掙命行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486章 四面合圍拋石彈第213章 且守營寨待反擊第534章 將軍百戰豈畏死第197章 奉命討賊敢不從第492章 分進合擊兩路廢第331章 齊聲大喊敗軍潰第213章 下馬暫歇遇敵伏第5章 勁風撲面馬蹄疾第221章 緩兵之計穩軍心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462章 分兵三路撲盱眙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192章 求戰心切待軍令第120章 自辭密受衣帶詔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284章 今日天下誰可當第359章 城門洞開火雨落第320章 吾有興霸何懼之第180章 誓報此仇誅賊首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26章 臨危受命布城防第507章 誘敵之計已成空第195章 有死無生陷陣營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270章 先定巴蜀圖漢中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47章 各懷異心同路行第230章 天命無常保荊揚第157章 自亂陣腳棄城走第150章 師出無名又如何第165章 樹下卜卦問吉凶第279章 仲春祈谷祭社神第554章 鐵騎對戰弓弦響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10章 圍而不克爲何故第205章 棄營北上雪中行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543章 自有應對出兵計第402章 揮軍反擊墜冰河第143章 虎豹明光將星耀第205章 棄營北上雪中行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219章 困守孤城鬥志無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36章 鬼哭神號夜嘯營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25章 誰遣雙璧奉君前第205章 不覺暗中生疑心第199章 兵入益州方立足第527章 趁夜鏖戰移大營第466章 深入敵境待雨停第35章 三軍所持腹心謀第394章 雪夜雄兵叩險關第147章 欲擇何人輔爲將第177章 欲破營寨當何爲第58章 再使毒計絕後患第249章 移之江東稍改動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589章 暗中勾連未成事第149章 援軍殺到近尾聲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