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笑問婚事戲諸葛

對於駐兵巫縣之事,雖然眼下劉璋那邊並未見有何不滿,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時間長了必然會爲人詬病。如果因此而引起劉璋的警覺,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即便劉璋不以爲然,他那些部下難道就看不出來,或者不對此向劉璋建言嗎?

然而巫縣的重要性卻又是毋庸置疑的。荊州軍若是想大舉入川,除了水路之外,陸路皆爲山間小道,不利大軍通行,且關隘阻隔極爲險峻,根本不適合大規模兵力投放。

所以控制了巫縣便等若將入川的東大門鑰匙掌握在手裡,諸葛亮和張繡所部之所以能夠賴在巫縣,是因爲巴東郡原本就在趙韙的控制之下,他死後郡內各地仍有小股叛軍,這纔給了荊州兵藉口。在諸葛亮的指點下,張繡並未全力剿滅那些殘餘叛軍,但就這麼拖延下去也不是辦法。

“前者孔明信中曾言及張任,似乎對我軍入蜀中平叛多有微詞?”劉琮想起諸葛亮曾在信中所寫到的事情,皺眉問道:“建忠將軍沒有與之相見嗎?”

言及此事,諸葛亮也有幾分無奈:“只怕張任已對我軍心懷戒備,當初我軍進入益州,他尚在梓潼。及至趙韙身死,他亦領兵進入江陽,倒是與建忠將軍見過。也就是此次相見時,他對建忠將軍多方試探,似有疑心。亮恐爲其所覺,便引兵退至巴東。”

劉琮聽了微微一笑,什麼“恐爲其所覺”?還不是擔心張繡那個性格,被張任套出話來,所以纔會如此。

看來之前自己想的還是太一廂情願了。畢竟張任與張繡不同。當時張繡走投無路,自己才能藉着師兄弟的身份,前往營中說服於他。之後又經歷宛城之戰,這纔有了同生共死的過命交情。而張任如今已是益州軍中校尉,自然會以劉璋爲主公,對於插足益州的荊州軍能有好感纔怪了。

“他既然不願意看到我軍在益州立足,那便由他去。除了張任,益州還有誰人反對我軍駐於巫縣?”劉琮略一思忖,對諸葛亮問道。

諸葛亮回道:“雖未有人明言,但據亮所知,其主簿黃權、大將龐羲、李異等,皆對此不滿。”

“這幾人對劉璋影響很大,不過對於我軍留駐巫縣的,也不都是反對之人吧?”劉琮想起張鬆,便對諸葛亮問道。

對於益州的滲透,特衛營在成立之後便一直在暗中進行,但之前多側重於山川地理,駐軍多寡之上,對益州官吏雖然也在多方瞭解,但因人力有限,取得的成果並不多。此次諸葛亮和張繡領兵入川助益州軍平叛,特衛營關於道路、關隘的情報倒是派上了用場,可是在與益州將領官吏的相處上,哪兒有諸葛亮和張繡的便利?

諸葛亮點頭道:“自然也有對我軍表示支持的益州官吏,這其中除了張鬆張子喬,其餘多是江州和巴東的官吏。以亮觀之,他們並不曾與趙韙勾結,是以對我軍駐於巫縣,多是樂見其成的。”

在目前的形勢下,並不適合急着策反益州內部的將領官吏,否則很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只要知道對方的態度,潛移默化的加以影響就好。畢竟現在劉琮還沒有表露出要謀取益州的意圖。

此次出兵相助平定叛亂,諸葛亮和張繡入川時僅有三千餘人,半年多時間並未從益州得到補充,現在反倒發展成六七千人規模。這其中既有收降的原趙韙殘部,也有之前被打散的東州兵。而東州兵之中,除了從三輔之地而來的,便多是南陽人。這些人被收攏之後,乾脆就加入了荊州軍中。

對此諸葛亮曾在信中詳加說明,劉琮倒是不介意。畢竟以荊州軍制,擴編之後的軍隊仍然聽命於自己,並非哪個將領的部曲私兵。不過也由此看出,諸葛亮生性謹慎,年紀輕輕的便已經頗爲成熟穩重了。

不過再怎麼穩重,也還是個未婚青年啊。想到此處,劉琮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諸葛亮,說道:“孔明今年已滿二十,也當成家了。不知道可曾有媒人登門?又或者孔明已有心儀之人?”

饒是諸葛亮智計百出,聽劉琮突然問起此事,還是爲之愕然。瞪大了雙眼看着劉琮,心中暗道,好端端的將軍怎麼會忽然提起這個?莫非……

沒等他揣摩出劉琮的意圖,就聽劉琮接着說道:“吾有一表妹,自幼聰慧,性行淑均,正可爲孔明良配,未知孔明意下如何?”因爲自己的緣故,諸葛亮領兵往益州,只怕已經將歷史改變的面目全非了,那麼諸葛亮還會娶到黃月英嗎?說實話他是希望諸葛亮仍然娶黃月英爲妻的。不過這和所謂的歷史情結無關。

諸葛亮本就出身世家大族,眼下雖然看起來家族敗落了,但若是能以婚姻結荊州世家支持,對於他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劉琮便主動提出此事,不管怎麼說,這個媒人他是當定了。

不料諸葛亮面色古怪的看了眼劉琮,低聲道:“亮此次回荊州,正爲此事。”

“哦?已經定下來了?不知是誰家女子?”劉琮有些驚訝,沒見諸葛亮來信中提及這件事啊。

諸葛亮點頭道:“沔南名士黃老丈,因與亮之好友龐德公、水鏡先生等相善,故……”

“哈哈,好!”劉琮聞言笑道:“孔明難道不知,那正是琮之姨丈嗎?吾所言表妹,正是姨丈之女!”

這回輪到諸葛亮驚訝了,見劉琮笑意吟吟的看着自己,不由自嘲道:“方纔還不知該如何拒絕將軍,心中正自忐忑不安。若將軍所言非同一人,恐怕亮只能拜謝將軍之美意,然後加以婉拒了。”

“這下不再爲難了吧?”劉琮促狹的看了眼諸葛亮,不過略一思忖,很快便正色道:“婚姻大事,自然不可輕忽,巫縣那邊想必暫時無虞,孔明安心娶妻便是。”

諸葛亮本就如此打算,聽劉琮這麼說,心中暗自鬆了口氣。他想在荊州多留一段時間,並非僅僅是爲了娶妻成親之事。

荊州如今的發展太過迅速,一年不到便取了江東。原本在諸葛亮想來,怎麼也要兩年左右的時間,誰知道孫權這麼快就兵敗身死了呢?江東之戰未能參與其中,說實話諸葛亮還是頗有些遺憾的。但領偏師入益州又是他自己主動要求的,雖然眼下看來,並未達到之前預期的效果,不過誰又能說,對於將來全無益處呢?

因江東和交州俱已平定,劉琮實力大漲,相應的與這兩次出兵有關的將士和官吏也都各有封賞。加之留任的江東世家大族和交州世家,整個荊州內部的權利結構變化相當大。諸葛亮並不眼紅那些因功受賞的將士和官吏,但他感覺如果自己仍在益州,只怕與很多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因爲劉琮要取益州至少要籌備一到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遠離中樞,始終不是件好事。

其實和黃承彥之女成婚之事,諸葛亮反倒沒有太多政治上的考量。黃承彥乃是當地名士,又一向與龐德公,司馬德操、徐庶等人交好,他主動提出以女婚配,諸葛亮對那位黃月英也有所耳聞,自然不會加以拒絕。至於黃承彥之妻與劉琮的繼母蔡氏是姐妹這層關係,他當時都未多加考慮。如今蔡家早已風光不再,但因蔡氏之故,並未徹底敗落,只是相比之下顯得非常低調,似乎已從荊州的權力格局中消失了一般。

對於未來形勢的發展,諸葛亮也有自己的判斷。他相信只要劉琮不出意外,吞併益州、攻取漢中,之後橫掃天下都是可以預料之事。那麼對於自己的定位,諸葛亮便有了新的想法。在他看來如今劉琮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鋒芒畢露,而遽然奪取江東和交州,更需要加以治理。如此才能在當今這個亂世之中,積蓄實力,與曹操、袁紹爭雄。

畢竟曹操所佔據的關中、豫州、徐州等地,歷來是大漢人口衆多,文教發達,世家大族紮根之地。若是被曹操掃滅袁紹、劉備,得以統一北方,則天下形勢很可能會變成南北對峙。

如今劉琮並有荊、揚,底定交州,跨州連郡,氣勢洶洶,安能不讓曹操、袁紹等心中戒備?若是他們迫於形勢,暫時言和甚至結盟,都並非不可想象之事。到那時劉琮還能安心以大軍西進,謀取益州嗎?真若如此,恐怕就連張魯,都會按捺不住,自漢中跳將出來,直撲南陽。屆時北方處處警訊大作,劉璋再據險死守,荊州大軍陷入蜀中進退兩難,則荊州危矣!

這番分析,劉琮也是頗爲認同的。他沉吟片刻,對諸葛亮說道:“正因如此,我才覺得並西川宜緩不宜急。可是如今荊州軍中,不,何止是軍中,就連有些郡縣官吏,都覺得該北上伐曹,攻克許都,以迎天子了。”

諸葛亮詫異道:“亮自巫縣剛剛返回,還未曾聽有人提及,莫非此種言論,在荊州已是甚囂塵上了嗎?”

實際情況雖然沒有諸葛亮說的這麼嚴重,不過劉琮既然提起此事,自然是已經引起了他的注意。

不得不說,定江東平交州,已經讓荊州內部特別是荊州軍中的許多人,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318章 所言之事可應否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502章 消息走漏當機斷第238章 岌岌可危守堅城第254章 安撫人心舉賢才第394章 雪夜雄兵叩險關第395章 戰事膠着登山眺第131章 虛與委蛇待時機第8章 暗流涌動人心異第478章 偷襲不成改強攻第550章 一觸即發戰昆陽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234章 趁亂而走夜舉火第432章 天下全勢決中原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362章 亂軍紛擾出城難第545章 諸將聯軍出關來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422章 張魯雖死道未消第28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第513章 來勢洶洶戰雲密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44章 禍從口出劍光寒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27章 千帆競渡白浪涌第559章 同舟共濟請出兵第207章 稍加變化棄虎林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387章 險中敵計暫退避第141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526章 秋雨漸落使人愁第496章 厲兵秣馬待敵攻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309章 佈局已定觀變化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152章 大敵當前舉豪傑第211章 立寨山中秋風寒第182章 秋夜喋血月光寒第399章 深挖地道謀破關第60章 亂中取勝奪湘城第415章 追兵已至立營守第171章 潛行襲營殊死鬥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312章 內政外交皆已備第544章 少年強則中國強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151章 形勢雖急卻緩行第187章 外敵未去內亂生第155章 引蛇出洞掃餘孽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181章 或可以此爲開端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532章 已然決意棄淮陰第131章 虛與委蛇待時機第627章 且退中營從容計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45章 羽扇綸巾孔明燈第7章 脣槍舌劍爭大義第311章 親率虎賁蜀中行第256章 親顧家宅相就教第537章 誰人未有從龍意第348章 兵分三路再強攻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292章 秋操演武大閱兵第223章 山中夜襲知是誰第488章 似有趁夜攻城意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496章 厲兵秣馬待敵攻第385章 積薪焚城迫敵退第640章 重布人馬再進攻第549章 怎可私自行毒計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432章 天下全勢決中原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219章 困守孤城鬥志無第569章 另行調兵攻敵寨第421章 木匣傳首定漢中第192章 求戰心切待軍令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吳意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45章 羽扇綸巾孔明燈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第525章 衝襲不成火球至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285章 疾風驟雨定南國第17章 昨夜紅燭曾憐花第586章 攻營伊始烈焰起第515章 大軍忽至意圖晦第639章 早被敵軍識行蹤第187章 外敵未去內亂生第131章 虛與委蛇待時機第140章 請將何如激將法
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318章 所言之事可應否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502章 消息走漏當機斷第238章 岌岌可危守堅城第254章 安撫人心舉賢才第394章 雪夜雄兵叩險關第395章 戰事膠着登山眺第131章 虛與委蛇待時機第8章 暗流涌動人心異第478章 偷襲不成改強攻第550章 一觸即發戰昆陽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234章 趁亂而走夜舉火第432章 天下全勢決中原第588章 接戰片刻傷亡衆第362章 亂軍紛擾出城難第545章 諸將聯軍出關來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422章 張魯雖死道未消第28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第513章 來勢洶洶戰雲密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44章 禍從口出劍光寒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27章 千帆競渡白浪涌第559章 同舟共濟請出兵第207章 稍加變化棄虎林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258章 鑄錢公賣興官學第387章 險中敵計暫退避第141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526章 秋雨漸落使人愁第496章 厲兵秣馬待敵攻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309章 佈局已定觀變化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152章 大敵當前舉豪傑第211章 立寨山中秋風寒第182章 秋夜喋血月光寒第399章 深挖地道謀破關第60章 亂中取勝奪湘城第415章 追兵已至立營守第171章 潛行襲營殊死鬥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312章 內政外交皆已備第544章 少年強則中國強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151章 形勢雖急卻緩行第187章 外敵未去內亂生第155章 引蛇出洞掃餘孽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181章 或可以此爲開端第151章 示敵以弱可行否第532章 已然決意棄淮陰第131章 虛與委蛇待時機第627章 且退中營從容計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45章 羽扇綸巾孔明燈第7章 脣槍舌劍爭大義第311章 親率虎賁蜀中行第256章 親顧家宅相就教第537章 誰人未有從龍意第348章 兵分三路再強攻第3章 言辭如刀可誅心第292章 秋操演武大閱兵第223章 山中夜襲知是誰第488章 似有趁夜攻城意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496章 厲兵秣馬待敵攻第385章 積薪焚城迫敵退第640章 重布人馬再進攻第549章 怎可私自行毒計第168章 各擅勝場鬥不休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432章 天下全勢決中原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219章 困守孤城鬥志無第569章 另行調兵攻敵寨第421章 木匣傳首定漢中第192章 求戰心切待軍令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吳意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45章 羽扇綸巾孔明燈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第525章 衝襲不成火球至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285章 疾風驟雨定南國第17章 昨夜紅燭曾憐花第586章 攻營伊始烈焰起第515章 大軍忽至意圖晦第639章 早被敵軍識行蹤第187章 外敵未去內亂生第131章 虛與委蛇待時機第140章 請將何如激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