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恆河大教區盤桓數旬,旋風並沒有見到尼薩卡,後者以巡視地方,不在首府爲名避而不見。旋風也不再耽誤,視察完當地軍備後就繼續北上,直奔香巴拉大教區。此地包括喜瑪拉雅山脈南北兩側合計三百萬平方公里土地,以喜瑪拉雅山脈爲中線,全教區呈樹葉形狀,人口合計兩千萬,曾經是佛教密宗各派的流傳地。
早在蓋婭真理教創辦前,不少西方白人視這片地方爲神秘主義寶藏,爲追求精神理想趨之若鶩。“香巴拉”這個名字都來自一本白人創作的小說,名叫《消失的地平線》,如今仍以先覺文學的名義正式流傳。
要在非西方文化中尋找反科學淵源,這是當年蓋婭真理教的基石之一。香巴拉傳說符合這個信念,於是教會上臺後,專門劃此處爲香巴拉大教區。此地首府設在布魯克巴,古代屬於不丹。這裡背靠喜瑪拉雅山,面朝恆河大平原,海撥層層加高。從平原處攀登幾十公里,海撥就能提高到幾千米,成爲易守難攻之地。一千年來歷次內戰外戰,此地從未波及。
由於李永賢逐漸勢大,崇聖大教區周圍都感受到威脅,明裡暗裡要抱緊護教陸軍的粗腿。然而前任永猜玉不想惹事生非,沒給他們撐腰。旋風血氣方剛,就很想結交這些地方領袖。此地首席大教士名叫吉尊白瑪,是一名藏族女性,以簡樸清廉聞名教內。一件教袍親自縫補,一穿就是十年。此地因是修煉聖地,如非公認的有道之士,不能擔當首腦。
巡視途中,旋風就通過軍郵和吉尊白瑪通信,瞭解當地情況。吉尊白瑪熱情歡迎他的來訪,表示正有許多公務要商議。就這樣,旋風帶領親兵進入山口。阿萊塔納派情報員化裝成當地人,在前面探路。每隔六個小時就會有一名情報員跑回來,將前面的情況報告主帥。
軍隊剛走到邊境上,就有一名情報員回來彙報,香巴拉大教區內地似有民變,當地有人抗議首席大教士處事不公,正朝布魯巴克集中。
旋風問起民變的起因、過程和人數,探子表示事情剛起,並不清楚。阿萊塔納怕主人出事,親自騎馬前去打探。又走了一日,當地軍郵已經不通,只有情報員發回阿萊塔納親自撰寫的探報。第一封稱當地漢族、藏族、壯族、大和族、孟加拉族等民族各據村寨,互相攻伐。起因是有人指責對方給自己同胞下迷藥,唸咒語。受指責的一方自然不承認,反稱對方施法作怪。於是各村各寨自備武裝,組建衛隊,拔刀相向。
第二封信稱,經深入調查,事件最早起因是有些單獨行路的商人被懷疑成迷魂巫師,遭遇村民綁架,要他們爲某個被拐賣的孩子,或者某個重病患者負責。如果不承認便被施以私刑,已經有不少人因此致死。這些人的家屬上門復仇,最終引發民變。
第三封信又稱,吉尊馬瑪早些時候命令治安軍抓了幾個神棍,各族都有,惹得民衆不滿。因爲這些神棍都受本族人委託,施法術來對抗異族。現在鬧得各族都認爲吉尊白瑪壓制本族,偏怛他人,紛紛涌向首府,布魯巴克情況不明。
軍隊走到離布魯巴克還有一天路程時,阿萊塔納也不再發回探報。“主帥,前面危險,您還是回去吧。我留在這裡接應他。”江布爾勸道。
本地護教軍有一萬額定兵員,平時只有幾百人的教導隊,守着能供應萬人的武器裝備。“暴民要起事,第一件就是搶奪軍械,幾百人怎麼守得住。”旋風知道事情不妙,反而命令大軍加速前行。
離布魯巴克還有幾公里,只見前面黑煙沖天,火光沖天。規模之大,已經近乎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