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宛城戰亂

時間在清閒中總是過得很快的,不知不覺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這一個月裡,陶商正式熟悉了主簿的工作,徐庶和張遼也押回來了三萬匹戰馬。張遼正在有條不紊的訓練騎兵,徐州的一切彷彿進入了一個平穩的階段。陶應也是高興,每天除了做一些必要的政事,就是在家裡和兩位美嬌娘一起嬉耍,生活過的也是其樂融融。

可是寧靜的日子總會消失,陶應也沒有那種過安生日子的命。這天正在府裡開例行會議,突然斥候來報,有緊急情況從宛城傳來。陶應和衆人均是一驚,隨即陶應叫人趕快把張繡的書信遞上來,陶應一目十行的看完了書信。

隨即神色嚴重的道:“諸位,荊州劉表娶荊州本地士卒蔡氏女爲妻,拜蔡家家主蔡瑁爲大都督。蔡瑁爲了奪回荊州命脈,起大軍六萬,以荊州上將文聘爲先鋒,奔着宛城而去。張繡將軍兵力不足,特來信求救。”

此話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堂下衆人議論紛紛。有的說劉表蝸居荊州多年,實力強橫,不如把宛城讓給他。有的說劉表欺人太甚,應該起大兵伐之,並且應該趁機拿下荊州,永絕後患。反正衆說紛紜,一時間難有定論。

過了一會兒,徐庶出班奏道:“不知主公之意如何?”

陶應其實也在想該怎麼辦,聽到徐庶問他,當即反問道:“元直之意如何呢?”

徐庶想都沒想,道:“戰,一定要戰。主公剛剛被冊封爲衛將軍,就有蔡瑁前來挑戰主公威嚴,如果不戰,天下人將會如何看主公,主公的威嚴又何在呢?”

陶應也是點點頭,道:“元直此言有理,蔡瑁自己前來找死,如果就這樣讓出宛城,天下人還以爲我陶應怕了他。就依元直所言,一定要戰,這次我自己出手,一定要狠狠的痛揍蔡瑁一頓,讓他長點記性。”

不過接下來王朗出來說到:“主公萬不可意氣用事,只要設計保住宛城便可,如果衝動行事,只怕得不償失啊。只要命令張繡將軍堅守三月,荊州外有孫策之患,蔡瑁必退。”

陶應聞言道:“就是因爲還有孫策,所以我纔要好好的揍蔡瑁一頓,讓他看清楚荊州的敵人是誰。那樣他就不會把心思放在我們身上。”

王朗聞言苦笑,道:“主公,你這是什麼理論啊?你揍了人家,還要讓人家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這可能嗎?”

陶應聞言笑了,道:“說不定蔡瑁是豬頭了。”

衆人聞言全是冷汗,自己主公想象力也太豐富了。陶應見狀道:“呵呵,別這樣,開個玩笑而已。我的意思是和蔡瑁交戰之後,再想辦法交好與他,那樣日後我軍不就是沒有了後患了嗎?”

又是王朗拜道:“主公深謀遠慮,見識深遠,實乃我等不及啊。”

陶應擺了擺手,道:“景興過讚了,其實我也沒有那麼深謀遠慮的。”

王朗接着道:“不知主公可不可以去挑戰孫策,把他也捉來揍一頓,最後再和他交好。那樣的話,我軍後方就真的高枕無憂了。”

陶應聽了王朗的話,真的很想現在揍他一頓,他有點懷疑王朗是不是因爲和孫策有仇,所以纔出了這樣一個餿主意。不過這些只有心裡想想,畢竟徐州政事還是要靠他的。陶應呵呵笑道:

“景興太看得起我了,孫策對外號稱小霸王,又豈是蔡瑁可比的。不過景興的擔憂也不無道理,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現在孫策江東未定,暫時對我們沒有威脅。等他平定了江東,呵呵,那孫策的路就到頭了。”

衆人聞言都是奇怪的看着陶應,就連一向深沉的賈詡也是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陶應。賈詡自認智謀不凡,但陶應有時候說話連他也不明白。不過賈詡本就不是多話之人,陶應不說,他自然不會多問。還是徐庶畢竟年輕,忍不住問道:“不知主公何意啊?”

陶應呵呵笑着,也明白自己說漏嘴了。不過歷史上郭嘉好像也預測過孫策必將死於小人之手,自己說說也無妨。隨即開口道:

“這個嘛,一時半會兒解釋不清楚。反正只要記得孫策雖然厲害,短時間內還對我軍構不成威脅,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如何退去蔡瑁。”

接着頓了頓,道:“別的不說了,現在商量揍蔡瑁纔是正事。不管以後怎樣,至少現在要狠狠揍他一頓。你們說說,該怎麼辦?”

一般遇到這種問題,都是徐庶接着。不過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因爲張繡是賈詡舊主的原因,居然破例的主動開口道:

“主公,汝南初定,大軍不宜輕動。而且荊州方面只有六萬人,想來爲了防止東吳,應該不會再增兵了。所以依在下之見,只要主公領着二萬五千盾牌營士兵前去即刻成事。”

陶應道:“就依文和之言,不過文和既然提出方法,不知道文和可願隨我一道前去,蔡瑁雖然不懼他,不過還是需要隨軍軍師的。”

這一次賈詡異常痛快,道:“多謝主公信任,詡願往。”

陶應點點頭,道:“那就好,至於將軍人選,高順和文遠都在加緊訓練士兵,不可輕動。那就這樣吧……太史慈,魏續,曹性何在?”

三人聽到陶應點名,齊聲答道:“末將在。”

“命你三人隨我前去宛城,痛打蔡瑁,可有異議。”

“願聽主公吩咐。”

就這樣,陶應出征的事就定了下來。當天就點起了二萬五千大軍,第二日祭天之後,便即出發。此次陶應沒有打徐州牧的旗號了,打着衛將軍的旗號徐徐前進,那樣也就名正言順了。

路上,陶應召來隨軍的賈詡,問道:“文和,此次雖然一定要痛揍蔡瑁一頓,方解我心頭之恨。不過爲了要交好他,你覺得有沒有什麼標準要把握啊?”

賈詡摸着鬍鬚,道:“主公放心,詡早有準備了。此次主公只需將大軍的指揮權交與我,保證能夠一戰定乾坤。而且還能夠把蔡瑁揍得服服帖帖。”

陶應笑道:“文和這樣說,自然是胸有成竹了。指揮權皆是交與你便是。不過交戰的時候,有沒有要注意的。”

賈詡道:“這一點,詡來時也已經問清楚了。蔡瑁共有三兄弟,蔡中蔡和。而蔡瑁本就不是身具大才之人,而他兩個弟弟更是無用。只要我軍佈陣於野,到時候我略施小計,活捉蔡瑁的某一兄弟,那樣大事定也。”

陶應道:“文和果然高見,按照蔡瑁那種世家思想,多半會將二弟分於左右兩軍,到時候我們集中精力,攻打其中一處,想來活捉蔡氏兄弟還是不難的。”

就這樣,對戰蔡瑁的計謀就定下來了。第二日旁晚,陶應大軍來到了宛城外。宛城經過蔡瑁三日的進攻,已經有點不支之象。陶應看到這幅景象,沒有任何猶豫,隨即叫人進城通知張繡出城和陶應回合。明日佈陣於野,和蔡瑁大戰一場。

張繡接到書信,隨即帶領軍隊來和陶應回合。不過陶應此時在組織士兵安營紮寨,所以張繡看到的就是賈詡。張繡從西涼時候就和賈詡相識,知道賈詡的性格就是明哲保身。沒想到這次爲了救自己,居然親自出馬。張繡有點感動,握着賈詡的手半響方道:

“繡受困於此,沒想到文和居然親自來救,着實讓繡有點不知所措。”

賈詡倒是沒有那麼激動,道:“張將軍,你我主臣一場,現在又同在衛將軍麾下。聞你受困,詡如何能不親來。多說無用,隨我進去見主公吧。”

張繡點點頭,隨即和賈詡一起來到中軍大寨,此時陶應也是巡營完畢,正好在大寨門口看到張繡,陶應急忙說道:“張將軍這些天守衛宛城,真是辛苦了。”

張繡急忙見禮道:“張繡拜見主公,末將慚愧,主公再不來,末將真的擋不住了。”

“張將軍客氣了,蔡瑁兵多,張將軍還能守住城池實屬不易。現在文和來了,蔡瑁張狂不下去了。張將軍不信我陶應,難道還信不過文和。”

說罷幾人哈哈大笑進了大寨,陶應問道:“張將軍,這兩天傷亡如何?”

張繡聞言臉皮抽動了一下,道:“荊州軍雖然戰力一般,不過確實是裝備精良。弓弩箭支,無窮無盡。其他攻城器械也是頗爲足備。幾天下來,我軍傷亡八千左右,對方的傷亡約有一萬。”

陶應聞言有點生氣,攻城方和守城方正常比例在三比一,現在快達到一比一了。不過這些話他不會說出來,只是問道:“那宛城士兵還有多少?”

“啓稟主公,還有二萬二千左右。”

陶應喃喃道:“那樣對方就是五萬人,我方四萬七千人,有點劣勢啊。”

張繡正不知如何回答,賈詡道:“主公放心,雖然我軍兵力略有不足,不過這次手下盾牌營士兵爲生力軍,戰力至少勝過對方疲憊之師。而且夫人手裡還有五千騎兵,兵力的劣勢可以忽略不計。”

陶應聞言又是展顏笑道:“文和之言甚善。那依你之見現在我軍該當如何?”

“做好準備,如果我所料不錯,蔡瑁必來劫營。”

“那好,大家都下去準備吧,今夜先破蔡瑁一陣。”

衆人聞言下去,留下陶應一個人在大寨裡沉思:蔡瑁啊蔡瑁,快來送死吧,我要是連你都搞不定,那這個衛將軍也就不用當了。哈哈哈哈……

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38章 兵進汝南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49章 有人襲營第157章 想太多第58章 再上戰場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9章 離別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4章 血戰廣陵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96章 定計朔方第25章 合兵劉備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41章 劉備歸許都第206章 諸侯動向第114章 三方俱動第53章 兩件大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93章 夜戰青州第74章 黑山張燕第25章 合兵劉備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50章 對敵蔡瑁第5章 聯合世家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33章 袁術入寇第170章 會見曹操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44章 實力大增第63章 燒營破敵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90章 天倫之樂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79章 回師徐州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47章 陶氏兄弟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15章 悲喜交集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83章 陶應南下第174章 甘當人質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章 兵臨城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60章 失敗之後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37章 決戰紀靈第96章 定計朔方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263章 亦敵亦友第51章 痛揍荊州軍
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38章 兵進汝南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49章 有人襲營第157章 想太多第58章 再上戰場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9章 離別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4章 血戰廣陵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96章 定計朔方第25章 合兵劉備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41章 劉備歸許都第206章 諸侯動向第114章 三方俱動第53章 兩件大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93章 夜戰青州第74章 黑山張燕第25章 合兵劉備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50章 對敵蔡瑁第5章 聯合世家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33章 袁術入寇第170章 會見曹操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44章 實力大增第63章 燒營破敵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90章 天倫之樂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79章 回師徐州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47章 陶氏兄弟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15章 悲喜交集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83章 陶應南下第174章 甘當人質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章 兵臨城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60章 失敗之後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37章 決戰紀靈第96章 定計朔方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263章 亦敵亦友第51章 痛揍荊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