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清閒中總是過得很快的,不知不覺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這一個月裡,陶商正式熟悉了主簿的工作,徐庶和張遼也押回來了三萬匹戰馬。張遼正在有條不紊的訓練騎兵,徐州的一切彷彿進入了一個平穩的階段。陶應也是高興,每天除了做一些必要的政事,就是在家裡和兩位美嬌娘一起嬉耍,生活過的也是其樂融融。
可是寧靜的日子總會消失,陶應也沒有那種過安生日子的命。這天正在府裡開例行會議,突然斥候來報,有緊急情況從宛城傳來。陶應和衆人均是一驚,隨即陶應叫人趕快把張繡的書信遞上來,陶應一目十行的看完了書信。
隨即神色嚴重的道:“諸位,荊州劉表娶荊州本地士卒蔡氏女爲妻,拜蔡家家主蔡瑁爲大都督。蔡瑁爲了奪回荊州命脈,起大軍六萬,以荊州上將文聘爲先鋒,奔着宛城而去。張繡將軍兵力不足,特來信求救。”
此話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堂下衆人議論紛紛。有的說劉表蝸居荊州多年,實力強橫,不如把宛城讓給他。有的說劉表欺人太甚,應該起大兵伐之,並且應該趁機拿下荊州,永絕後患。反正衆說紛紜,一時間難有定論。
過了一會兒,徐庶出班奏道:“不知主公之意如何?”
陶應其實也在想該怎麼辦,聽到徐庶問他,當即反問道:“元直之意如何呢?”
徐庶想都沒想,道:“戰,一定要戰。主公剛剛被冊封爲衛將軍,就有蔡瑁前來挑戰主公威嚴,如果不戰,天下人將會如何看主公,主公的威嚴又何在呢?”
陶應也是點點頭,道:“元直此言有理,蔡瑁自己前來找死,如果就這樣讓出宛城,天下人還以爲我陶應怕了他。就依元直所言,一定要戰,這次我自己出手,一定要狠狠的痛揍蔡瑁一頓,讓他長點記性。”
不過接下來王朗出來說到:“主公萬不可意氣用事,只要設計保住宛城便可,如果衝動行事,只怕得不償失啊。只要命令張繡將軍堅守三月,荊州外有孫策之患,蔡瑁必退。”
陶應聞言道:“就是因爲還有孫策,所以我纔要好好的揍蔡瑁一頓,讓他看清楚荊州的敵人是誰。那樣他就不會把心思放在我們身上。”
王朗聞言苦笑,道:“主公,你這是什麼理論啊?你揍了人家,還要讓人家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這可能嗎?”
陶應聞言笑了,道:“說不定蔡瑁是豬頭了。”
衆人聞言全是冷汗,自己主公想象力也太豐富了。陶應見狀道:“呵呵,別這樣,開個玩笑而已。我的意思是和蔡瑁交戰之後,再想辦法交好與他,那樣日後我軍不就是沒有了後患了嗎?”
又是王朗拜道:“主公深謀遠慮,見識深遠,實乃我等不及啊。”
陶應擺了擺手,道:“景興過讚了,其實我也沒有那麼深謀遠慮的。”
王朗接着道:“不知主公可不可以去挑戰孫策,把他也捉來揍一頓,最後再和他交好。那樣的話,我軍後方就真的高枕無憂了。”
陶應聽了王朗的話,真的很想現在揍他一頓,他有點懷疑王朗是不是因爲和孫策有仇,所以纔出了這樣一個餿主意。不過這些只有心裡想想,畢竟徐州政事還是要靠他的。陶應呵呵笑道:
“景興太看得起我了,孫策對外號稱小霸王,又豈是蔡瑁可比的。不過景興的擔憂也不無道理,但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現在孫策江東未定,暫時對我們沒有威脅。等他平定了江東,呵呵,那孫策的路就到頭了。”
衆人聞言都是奇怪的看着陶應,就連一向深沉的賈詡也是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陶應。賈詡自認智謀不凡,但陶應有時候說話連他也不明白。不過賈詡本就不是多話之人,陶應不說,他自然不會多問。還是徐庶畢竟年輕,忍不住問道:“不知主公何意啊?”
陶應呵呵笑着,也明白自己說漏嘴了。不過歷史上郭嘉好像也預測過孫策必將死於小人之手,自己說說也無妨。隨即開口道:
“這個嘛,一時半會兒解釋不清楚。反正只要記得孫策雖然厲害,短時間內還對我軍構不成威脅,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如何退去蔡瑁。”
接着頓了頓,道:“別的不說了,現在商量揍蔡瑁纔是正事。不管以後怎樣,至少現在要狠狠揍他一頓。你們說說,該怎麼辦?”
一般遇到這種問題,都是徐庶接着。不過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因爲張繡是賈詡舊主的原因,居然破例的主動開口道:
“主公,汝南初定,大軍不宜輕動。而且荊州方面只有六萬人,想來爲了防止東吳,應該不會再增兵了。所以依在下之見,只要主公領着二萬五千盾牌營士兵前去即刻成事。”
陶應道:“就依文和之言,不過文和既然提出方法,不知道文和可願隨我一道前去,蔡瑁雖然不懼他,不過還是需要隨軍軍師的。”
這一次賈詡異常痛快,道:“多謝主公信任,詡願往。”
陶應點點頭,道:“那就好,至於將軍人選,高順和文遠都在加緊訓練士兵,不可輕動。那就這樣吧……太史慈,魏續,曹性何在?”
三人聽到陶應點名,齊聲答道:“末將在。”
“命你三人隨我前去宛城,痛打蔡瑁,可有異議。”
“願聽主公吩咐。”
就這樣,陶應出征的事就定了下來。當天就點起了二萬五千大軍,第二日祭天之後,便即出發。此次陶應沒有打徐州牧的旗號了,打着衛將軍的旗號徐徐前進,那樣也就名正言順了。
路上,陶應召來隨軍的賈詡,問道:“文和,此次雖然一定要痛揍蔡瑁一頓,方解我心頭之恨。不過爲了要交好他,你覺得有沒有什麼標準要把握啊?”
賈詡摸着鬍鬚,道:“主公放心,詡早有準備了。此次主公只需將大軍的指揮權交與我,保證能夠一戰定乾坤。而且還能夠把蔡瑁揍得服服帖帖。”
陶應笑道:“文和這樣說,自然是胸有成竹了。指揮權皆是交與你便是。不過交戰的時候,有沒有要注意的。”
賈詡道:“這一點,詡來時也已經問清楚了。蔡瑁共有三兄弟,蔡中蔡和。而蔡瑁本就不是身具大才之人,而他兩個弟弟更是無用。只要我軍佈陣於野,到時候我略施小計,活捉蔡瑁的某一兄弟,那樣大事定也。”
陶應道:“文和果然高見,按照蔡瑁那種世家思想,多半會將二弟分於左右兩軍,到時候我們集中精力,攻打其中一處,想來活捉蔡氏兄弟還是不難的。”
就這樣,對戰蔡瑁的計謀就定下來了。第二日旁晚,陶應大軍來到了宛城外。宛城經過蔡瑁三日的進攻,已經有點不支之象。陶應看到這幅景象,沒有任何猶豫,隨即叫人進城通知張繡出城和陶應回合。明日佈陣於野,和蔡瑁大戰一場。
張繡接到書信,隨即帶領軍隊來和陶應回合。不過陶應此時在組織士兵安營紮寨,所以張繡看到的就是賈詡。張繡從西涼時候就和賈詡相識,知道賈詡的性格就是明哲保身。沒想到這次爲了救自己,居然親自出馬。張繡有點感動,握着賈詡的手半響方道:
“繡受困於此,沒想到文和居然親自來救,着實讓繡有點不知所措。”
賈詡倒是沒有那麼激動,道:“張將軍,你我主臣一場,現在又同在衛將軍麾下。聞你受困,詡如何能不親來。多說無用,隨我進去見主公吧。”
張繡點點頭,隨即和賈詡一起來到中軍大寨,此時陶應也是巡營完畢,正好在大寨門口看到張繡,陶應急忙說道:“張將軍這些天守衛宛城,真是辛苦了。”
張繡急忙見禮道:“張繡拜見主公,末將慚愧,主公再不來,末將真的擋不住了。”
“張將軍客氣了,蔡瑁兵多,張將軍還能守住城池實屬不易。現在文和來了,蔡瑁張狂不下去了。張將軍不信我陶應,難道還信不過文和。”
說罷幾人哈哈大笑進了大寨,陶應問道:“張將軍,這兩天傷亡如何?”
張繡聞言臉皮抽動了一下,道:“荊州軍雖然戰力一般,不過確實是裝備精良。弓弩箭支,無窮無盡。其他攻城器械也是頗爲足備。幾天下來,我軍傷亡八千左右,對方的傷亡約有一萬。”
陶應聞言有點生氣,攻城方和守城方正常比例在三比一,現在快達到一比一了。不過這些話他不會說出來,只是問道:“那宛城士兵還有多少?”
“啓稟主公,還有二萬二千左右。”
陶應喃喃道:“那樣對方就是五萬人,我方四萬七千人,有點劣勢啊。”
張繡正不知如何回答,賈詡道:“主公放心,雖然我軍兵力略有不足,不過這次手下盾牌營士兵爲生力軍,戰力至少勝過對方疲憊之師。而且夫人手裡還有五千騎兵,兵力的劣勢可以忽略不計。”
陶應聞言又是展顏笑道:“文和之言甚善。那依你之見現在我軍該當如何?”
“做好準備,如果我所料不錯,蔡瑁必來劫營。”
“那好,大家都下去準備吧,今夜先破蔡瑁一陣。”
衆人聞言下去,留下陶應一個人在大寨裡沉思:蔡瑁啊蔡瑁,快來送死吧,我要是連你都搞不定,那這個衛將軍也就不用當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