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戰前會議

河內郡河陽縣以西的官道上,一隊騎兵正風馳電掣般地向河陽城疾奔而來,爲首大將正是率軍駐紮在黎陽的秦瓊,他奉楊元慶之命,趕來河陽述職,並商議重要軍情。

秦瓊收到了楊元慶攻打洛陽的命令,這個命令使他十分振奮,隋軍的目標終於轉向中原,逐鹿中原,這就是爭奪天下開始,使秦瓊心中充滿了期待。

“秦將軍,河陽城到了!”一名親兵指着遠處一座城池喊道。

秦瓊點點頭,回頭喝令道:“加快速度!”

衆騎兵加快了馬速,馬蹄激起滾滾黃塵,向河陽城疾馳而去。

。。。。。。。

河陽城是隋軍的駐兵重地,駐守河內郡的三萬精兵一大半便駐紮在此處,河陽北城外便是一座巨大的板牆式軍營,佔地足有數百畝。

此時的河陽城內瀰漫着一種緊張的氣氛,這種緊張的氣氛來自於數千士兵的進駐,縣城內一般只有幾百名當值守門的軍士。

但隨着數千士兵的涌入,大街上隨處可見一隊隊全副武裝的軍士,令縣城民衆感到一種莫名的壓力。

數千士兵進駐縣城是因爲楚王楊元慶的到來,楊元慶率領兩萬軍隊南下,使河內郡的駐兵已達五萬人,加上河東郡兩萬駐軍和黎陽城的三萬駐軍,使隋軍在黃河北線的駐軍已達十萬人之衆。

事實上,在河北戰役結束後,隋軍便開始向南部署,陸續將八萬主力分別部署在河東郡、河內郡和汲郡,大量糧草物資也隨之南下。

這是很顯然之事,河北戰役結束,下一步必然就是逐鹿中原。

河陽縣縣衙。這裡已經被臨時闢爲總管府軍衙,四周站滿了數百軍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縣衙外面的拴馬樁上拴着數十匹戰馬,十幾名軍官正匆匆走進縣衙。

縣衙大堂內,縣官的座位和兩旁的柵欄都已撤下。變成了軍機要務的決策之地。在大堂正中間擺放着一架寬兩丈、長三丈的巨大沙盤,這是中原沙盤地圖。

在沙盤旁,站着十幾名軍官,在低聲議論着,楊元慶則揹着手,久久注視着沙盤不語。

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長安的探子發來緊急情報,十萬唐軍和大量輜重物資正在向上洛郡集結,主將正是秦王李世民。

楊元慶便立刻意識到。這極可能是唐軍也要發動對中原的戰役了,他們是從西南進攻弘農郡,然後殺至洛陽。如果唐軍奪取洛陽,這就意味着唐朝也將參與逐鹿中原。

這是很正常的戰略部署,自己奪取了河北,唐軍也同樣奪取了富庶的荊襄,實力大大加強。如果唐朝也想爭天下,那麼它必然也會參與逐鹿中原。

在隋唐簽訂了停戰協議中,其中第二條就是唐軍不能出潼關,隋軍也不會渡河到弘農,也就是說弘農郡沿黃河一線是雙方的緩衝地帶。

但現在唐軍從西南走上洛郡向弘農進軍,並沒有違反雙方的停戰協議,而隋軍兵壓洛陽,也沒有渡河在弘農郡登陸的計劃,這同樣也沒有違反雙方的停戰協議。

可以說進攻洛陽的計劃,隋唐雙方竟然是不謀而合,那麼唐朝有沒有和李密達成某種默契,用李密來牽制自己南下,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李淵一定會採用這種策略。

處於自身的利益考慮,李密也會竭力阻止自己南下,那麼李密就能容忍唐軍東擴?

世上最複雜的就是人心,他楊元慶無法揣摩李密的心思,但從利益上來看,維持現狀最符合李密的利益,如果現狀不能維持,那麼由唐朝佔領洛陽,對李密而言應該是利大於弊。

這也是楊元慶拉攏杜伏威的用意,如果李密要來干涉隋軍南下,那麼杜伏威的作用就是牽制住李密的軍隊。

“總管,開始嗎?”裴青松在旁邊小聲問道。

楊元慶搖了搖頭,“再等等秦將軍,他們馬上到了。”

話音剛落,院子裡便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秦將軍來了!”有士兵大聲稟報,緊接着秦瓊快步走進了大堂,歉然笑道:“很抱歉,我來晚了,讓大家久等!”

他又向楊元慶施一禮,“秦瓊參見總管!”

楊元慶笑着點點頭,“既然秦將軍已到,我們開始吧!”

將領們紛紛圍攏上來,楊元慶看了衆人一眼,這才緩緩道:“先告訴大家一個最新情報,從長安傳來消息,十萬唐軍正向上洛郡集結,大家說說看,唐軍的意圖是什麼?”

站在一旁的李靖微一沉吟,便道:“莫非唐軍也是想進攻洛陽?”

衆人議論起來,大堂內一片竊竊私語聲,楊元慶擺擺手,大堂內又頓時安靜下來,楊元慶微微笑道:“我們無法得知唐軍的真正意圖,不過進攻洛陽的可能性確實最大,我建議我們可以稍微觀察一下,如果他們真是進攻洛陽,那麼我們就需要調整作戰計劃。”

秦瓊沉聲問道:“那卑職的任務是否也要隨之調整?”

秦瓊的任務是率領軍隊南下東郡,從側面向魏軍施壓,牽制李密軍隊支援洛陽,三百艘渡河戰船已經準備就緒,就等一聲令下,三萬大軍渡河。

楊元慶沉思片刻道:“你的任務也一樣調整,等待我的命令。”

“卑職明白了。”

楊元慶又對衆人道:“如果唐軍真是來進攻洛陽,那麼我們的主要敵人就不再是洛陽王世充,而是唐軍,這將是一場四方參與的中原大戰,如何在這場大戰中笑到最後,是我們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我這裡需要告訴大家,中原的軍隊並不像河北竇建德那樣不堪一擊,以竇建德四十萬大軍,還要向二十萬的李密俯首稱臣,你們可想到中間的原因?”

一旁徐世績接口說:“總管的擔憂完全正確,李密的瓦崗軍最初也是四十萬,但經過數年激戰,強留弱汰,最終留下來的十幾萬軍隊都極爲強悍,絕大部分還是從前的隋軍,李密又從宇文化及手中俘獲了六萬驍果軍,這是隋軍的精銳,大大加強了李密軍的戰鬥力,而且裝備精良,這是竇建德的軍隊遠遠不能相比,竇建德擁有四十萬大軍也不得不向李密臣服,這就是根本原因。”

楊元慶點點頭,“我們這些年發展很順利,也很迅速,根本原因是我們沒有遇到真正的強敵,無論是劉武周、魏刀兒還是竇建德,他們都是兵力雖多,但戰鬥力低下,而今後,我們將進入強敵時代,僅僅王世充的七萬軍隊就不容小視,那是從前張須陀的軍隊和留守洛陽精銳隋軍,如果我們再有輕敵之意,那下一個失敗的就是我們。”

楊元慶的語氣很嚴厲,他目光凌厲地注視着衆將,衆人都不約而同地低下了頭。

。。。。。。。。

會後,衆人都散去了,李靖對楊元慶笑道:“總管這麼誇耀敵軍,打壓自己,會不會影響到軍心?尤其在大戰來臨之前。”

楊元慶微微嘆息一聲,“並非是我嚴厲,現在軍隊普遍有一種驕慢之心,好像認爲隋軍是天下第一,其他各個勢力都不堪一擊,這種驕慢的情緒在迅速蔓延,令我憂心忡忡,李長史,驕兵必敗啊!”

說到這裡,楊元慶從書箱裡取出幾份情報,放在桌上道:“這是從李密軍隊和唐軍那裡得到的情報,從前我們隋軍最大的優勢就是夜戰,但現在不是了,唐軍和李密也都加強了夜戰訓練,還有唐軍的五萬玄甲騎兵,也是一支極爲精銳之軍,是從唐軍、西秦降軍和西涼降軍中抽取精銳組成,還有李密的六萬驍果軍,敵軍的實力並不比我們弱,甚至唐朝的國力還要強於我們,唐軍、魏軍也同樣身經百戰,如此,我們還有什麼值得驕慢的本錢?”

“總管說得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打天下並不是可以橫掃一切,也不可能長勝不敗,關鍵是要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必先知己,方能知彼,不慮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慮全局者不足謀一地,總管的深謀遠慮讓卑職十分敬佩。”

楊元慶呵呵一笑,“連你也拍我馬屁了!”

“卑職畢竟不是奉承總管,總管的杜伏威之棋極爲精妙,不僅是爲牽制李密,而且也爲將來爭奪南方佈下了先手,難道總管大量造海船,就只是爲了攻打遼東那麼簡單嗎?”

楊元慶點了點頭,“我很欣賞你‘不慮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慮全局者不足謀一地’這句話,現在唐朝着重向南方發展,奪取了富庶的荊襄,而我們卻得到被戰爭嚴重破壞的河北,唐朝可以從荊襄得到人口及糧食支援,而我們卻要向河北輸血,此消彼長,從國力上看,唐朝已經佔據了上風,但唐朝也有它致命弱點,它們內部不穩,只要我們能緊緊抓住這個致命弱點,那麼唐朝遲早會敗在他們的內部不靖上。”()

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6章 夜襲柔遠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7章 逼出水面第50章 心結難解第5章 意外來客第11章 合縱遇挫第63章 北地迎歸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1章 動之以情第5章 可汗金箭第65章 緊急情報第33章 兄弟生隙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4章 三個女人第7章 國事家事第21章 錢貨漏洞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章 中元新夜第46章 落井下石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7章 大舉東進第52章 南遷定襄第58章 李淵出事第57章 兩個要求第27章 義成公主第19章 一封信件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章 營州之變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章 初入楊府第46章 攻克平壤第20章 聲先奪勢第7章 羅藝告密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53章 臣的要求第45章 援軍到來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8章 交換戰俘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9章 帝心生嫌第22章 南壓李淵第5章 動之以情第35章 爭奪人口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5章 狹路相逢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5章 黑夜突破第19章 家族利益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1章 夜訪雲氏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章 漳南小村第54章 齊王之危第40章 禍水東引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章 欺人太甚第42章 局勢複雜第19章 贖買條件第2章 欺人太甚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6章 借兵突厥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8章 圍城打援第25章 十猛之計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3章 斷絕利益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0章 君廓獻計第5章 公主承諾第97章 僞漢毒計第48章 獨孤家主第5章 上兵伐謀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8章 垂死掙扎
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6章 夜襲柔遠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7章 逼出水面第50章 心結難解第5章 意外來客第11章 合縱遇挫第63章 北地迎歸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1章 動之以情第5章 可汗金箭第65章 緊急情報第33章 兄弟生隙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4章 三個女人第7章 國事家事第21章 錢貨漏洞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章 中元新夜第46章 落井下石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7章 大舉東進第52章 南遷定襄第58章 李淵出事第57章 兩個要求第27章 義成公主第19章 一封信件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章 營州之變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章 初入楊府第46章 攻克平壤第20章 聲先奪勢第7章 羅藝告密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53章 臣的要求第45章 援軍到來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8章 交換戰俘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9章 帝心生嫌第22章 南壓李淵第5章 動之以情第35章 爭奪人口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5章 狹路相逢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5章 黑夜突破第19章 家族利益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1章 夜訪雲氏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30章 蛇蠍毒心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章 漳南小村第54章 齊王之危第40章 禍水東引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章 欺人太甚第42章 局勢複雜第19章 贖買條件第2章 欺人太甚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6章 借兵突厥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8章 圍城打援第25章 十猛之計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3章 斷絕利益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0章 君廓獻計第5章 公主承諾第97章 僞漢毒計第48章 獨孤家主第5章 上兵伐謀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8章 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