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玄霸之錘

對於唐軍的全面西撤,楊元慶始終率領兩萬騎兵尾隨監視,兩萬隋軍騎兵就像一隊緊跟着獵物的狼羣,等待着下手的機會,但八萬唐軍也意識到了隋軍的尾隨,他們採用了集團式行軍,前後部署重兵,輜重在中間,緩緩向西北方向撤軍,不給隋軍半點機會。

這天中午,弘農縣南的一片松林內,兩萬隋軍騎兵聚集在森林內休息,楊元慶則坐在一塊大石上,聽取羅士信的彙報,羅士信和程咬金連夜率領一千餘人從潁川郡趕到了弘農郡。

他們雖然在李靖手下參與了對襄陽唐軍的圍剿戰,但他們最初是單獨接受命令襲取虎牢關,在隋軍的制度流程上,他必須回來交令。

他們交了虎牢關的令,但楊元慶卻對羅士信和李玄霸的爭強之戰更感興趣,他也知道天下十大猛將的排名,這個排名從小就感興趣,雖然不是天下十八條好漢,但十猛將也差不了多少,不過宇文成都和薛舉已死,現在實際上只有八猛將。

“我聽說那李玄霸力大無窮,一對大錘有萬夫不當之勇,在他手下從未有三錘之將,真是有那麼強大嗎?”

羅士信一夜疾奔而至,是想向楊元慶彙報虎牢關的得失,以及潁川郡之戰的一些細節,不料楊元慶對這些似乎並不感興趣,反倒對他和李玄霸之戰感興趣,這讓羅士信心中苦笑不已,只得道:“回稟總管,那李玄霸確實是很厲害,上次雖然是戰馬不支而落敗,但真的較量起來,卑職自忖敵不過他五個回合。”

“那我若和他對決,你認爲能敵幾個回合?”楊元慶又笑眯眯問道。

羅士信嘆了口氣,“總管掌大隋之兵,縱橫天下。又豈是李玄霸一介莽夫所能比。總管把自己和他相提並論,豈不是羞辱了自己。”

楊元慶呵呵一笑,“不妨,我們隨便說說,只當是開個玩笑。”

旁邊程咬金咧嘴笑道:“那雷公兒怎會是總管的對手,總管的破天槊三招之內便可結束他的性命,唐人的排名怎能作數?”

“倒也不是!”

羅士信是個認真之人,沉吟一下說:“李玄霸不僅力大錘猛,而且招數奇巧。細微處捏拿得非常精妙,我抖出七個槍頭,他竟能準確判斷出真槍頭,絕不是一勇之夫,若總管和他對決,我估計能支持十個回合,不過總管用箭的話,那難說了。”

旁邊楊巍咬了一下嘴脣問道:“羅將軍。聽說你得到一隻李玄霸的大錘。還在嗎?”

楊巍也是使錘之人,他對李玄霸的武藝也是嚮往已久,但心中多多少少也有些不服氣,羅士信點點頭,回頭吩咐一名士兵,“把那隻錘拿來!”

片刻,兩名士兵擡着一隻巴斗大的雷公錘走了過來,放在衆人面前。楊巍走上前仔細打量這隻大錘,他頓時倒吸一口冷氣,比他的錘大了兩圈不止,他的一對錘加起來也只有八十斤,但這一隻錘就重一百二十斤。

楊巍雙膀較力,緩緩將錘提了起來,雖然能拎起大錘。但想讓他舞動這柄大錘卻是萬萬不可能,他只得搖搖頭將大錘放下,嘆息一聲,“不愧是天下第一猛將,我差得太遠。”

楊元慶知道楊巍力大是因爲高胖,力量是天生而成,而不是後天練成,楊巍的武功根本沒有突破,如果突破了,那他對力量的運用就會不一樣。楊元慶對這柄也頗有興趣,他走上前,右手握住了錘柄,微微晃了晃,心中有了底,單臂微一較力,竟大錘輕巧地拎了起來,單臂揮出兩招錘法,猛地向旁邊一株小樹擊去,只聽‘咔嚓!’一聲,小樹被擊斷成兩截。

“好錘法!”

程咬金在一旁大聲鼓掌喝彩,楊巍眼睛瞪大了,他這才明白自己和楊元慶的武藝差得不是一點半點,連羅士信也吃了一驚,這柄大睡他試過不止一次,他也也能舉起,但要楊元慶這樣舉重若輕,揮灑自如,他卻自認辦不到,難道自己竟和師兄的武藝差這麼大?

楊元慶把大錘放在羅士信面前,見他一臉吃驚,便笑道:“怎麼,沒想到嗎?”

羅士信搖搖頭,“讓人難以置信,我根本辦不到。”

楊元慶笑了起來,“所以師父才說,你對力量的體悟比不上我,其實揮動這柄大錘我一樣吃力,但我是順着錘本身的力量走勢去舞動它,但又不讓它失控,我的力量並不是要揮動這柄大錘,而是在於控制它的走勢,讓它順着我的指揮自己去打,關鍵就是要把握住這個‘度’,這樣就能做到四兩撥千斤,明白嗎?”

羅士信和楊元慶的武藝源出一脈,楊元慶這樣一點撥,他終於恍然大悟,頓時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他已經知道該怎麼去運用力量了。

楊元慶見他驚訝的表情,便知道他已經領悟了,但這也只是領悟,要想徹底控制力量,還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苦練。

楊元慶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其實你並不比李玄霸弱,他不過是把人的潛力發揮到了極限,只要你能把這柄錘的力量掌握住,那你就能在戰場上擊敗他,那時天下第一猛將是你羅士信,而不是李玄霸。”

羅士信心潮起伏,緩緩搖了搖頭,“如果我能擊敗他,我也只是天下第二。”

楊元慶微微一笑,“好了,我們不說這個,說一說怎麼對付李元吉。”

。。。。。。

李元吉的三萬新軍駐紮在陝縣以西,在最初出兵之時,是由李建成的心腹大將,臨津關主將常何統帥,但在決定撤軍的軍國會議中,李建成替父親李淵承擔起了戰略決策失誤的責任。

作爲回報,李淵答應了李建成的第二次請求,改命李元吉爲西路援軍主將,率三萬新軍出兵陝縣,從北路牽制隋軍。

儘管李建成和李世民不和,但在戰略上,他還是執行了父親李淵的命令,命令大將常何將屯兵之地從閿鄉縣向東推進一百里,抵達陝縣函谷關一帶。

這樣,李世民的八萬大軍在西,常何的三萬軍在北,形成了戰略犄角之勢,對隋軍直接構成了威脅,將楊元慶壓制在宜陽縣,而無法對唐軍發動攻勢。

但隨着齊王李元吉的到來,駐紮在陝縣的唐軍也開始緩緩西撤,李元吉並沒有和李世民達成默契,他們各自執行朝廷撤兵的旨意。

甚至李元吉壓根沒有配合李世民和隋軍作戰的想法,他堅決反對出兵支援李世民,只是迫於兄長的壓力才答應把新軍借給他。

如果說李建成出於一種面子和身份,在和李世民見面之時,還會虛僞地客氣幾句,那麼李元吉對李世民卻是橫眉冷對,不假於色。

李元吉從小就是個孤僻之人,性格殘忍,喜歡自行其事,不聽人勸告,不過自從經歷了潼關事件後,李元吉也低調了很多,學會了沉默和隱忍。

但這並不代表他從此就變得理智成熟,相反,他的心愈加冷酷,他殘忍暴虐是骨子裡帶來,當他不能再用粗暴的方法來發泄內心的焦躁和殘忍時,就會從另一面表現出來,他變得更加陰毒和冷酷。

他像蛇一樣低調沉默,極少說話,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就連他最心腹的親兵也摸不透他的想法,戰戰兢兢地度過每一天,每天晚上睡覺時都會慶幸又活了一天。

李元吉的軍隊也攜帶了大量的輜重,行軍緩慢,天黑下來時,隊伍抵達了稠桑鎮。

李元吉隨即下令大軍就地駐紮,他的親兵們心靈神會,齊王在鎮上駐營自有他的深意,不用吩咐,二十幾名親兵立刻出營去了鎮上,尋找成熟美貌的女子。

從小李元吉的母親竇皇后就不太喜歡他,把他丟給乳母撫養,正是這種先天的心理缺失,他尤其對成熟一點的少婦情有獨鍾,這就是他內心對母愛的一種渴望。

或許是體內激素分泌過旺的緣故,李元吉對女人慾望極盛,十二歲便有了第一個女人,隨後一發不可收拾,總像一頭髮情的猛獸。

他的這種好色,使父親李淵對他也有點不喜,儘管李淵也極爲好色,但他卻希望兒子們能潔身自好。

李元吉在大哥李建成的勸說之下,在長安還比較隱忍,儘量不使劣跡外露,但隨着他離開長安,尤其在戰爭時期,他骨子裡對女人的渴望便毫不掩飾的表露出來。

稠桑鎮是一座大鎮,約三百餘戶人家,鎮上也有幾家大戶,其中一家吳姓人家是稠桑鎮的名門,家主吳禎卿曾是北周的禮部尚書,家資鉅富,大宅數十畝,和五個兒子住在一起。

這段時間洛陽以西軍隊往來頻繁,吳禎卿也習慣了,對軍隊的來往並不在意,依然平靜地過他的日子。

但林欲靜而風不止,晚上,一場奇恥大辱降臨到吳家的頭上,數十名齊王李元吉的親兵衝進了吳宅。

。。。。。。。。。

【讓大家久等了】

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2章 井陘遇警第6章 北地天鵝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7章 被迫決戰第51章 玄感之死第26章 大魚落網第9章 利益之爭第48章 家族之弊第38章 東路使者第15章 吞併靈武第18章 情報之思第31章 裂痕初現第2章 誰是兇手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6章 重大隱憂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6章 館驛見賢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6章 內部決裂第64章 予民厚禮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5章 首鼠兩端第51章 將星隕落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6章 館驛見賢第8章 夜襲敵哨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6章 楊素歸來第26章 一戰成名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1章 長孫又至第43章 戰船立威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3章 逃兵危機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3章 世充評榜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12章 最後抉擇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章 冤家路窄第12章 撲朔迷離第14章 得罪小人第9章 貿易之利第62章 激戰七裡第37章 士子云集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5章 黑夜突破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9章 邙山遇故第4章 威逼利誘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5章 更深之秘第20章 留在草原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0章 李密抉擇第8章 趁亂突圍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6章 拖住主力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5章 隔牆有耳第7章 初遇敵情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8章 皇后之勸第3章 意外相遇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8章 宮亂之根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章 狡雄尋窟第57章 東宮震怒第66章 尋找時機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6章 霹靂行動第33章 跨境剿匪第7章 楊府貴客第65章 北市買珠第57章 兩個要求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6章 月夜雙殺
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2章 井陘遇警第6章 北地天鵝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7章 被迫決戰第51章 玄感之死第26章 大魚落網第9章 利益之爭第48章 家族之弊第38章 東路使者第15章 吞併靈武第18章 情報之思第31章 裂痕初現第2章 誰是兇手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6章 重大隱憂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6章 館驛見賢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6章 內部決裂第64章 予民厚禮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5章 首鼠兩端第51章 將星隕落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6章 館驛見賢第8章 夜襲敵哨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6章 楊素歸來第26章 一戰成名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1章 長孫又至第43章 戰船立威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3章 逃兵危機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3章 世充評榜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12章 最後抉擇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章 冤家路窄第12章 撲朔迷離第14章 得罪小人第9章 貿易之利第62章 激戰七裡第37章 士子云集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5章 黑夜突破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9章 邙山遇故第4章 威逼利誘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5章 更深之秘第20章 留在草原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0章 李密抉擇第8章 趁亂突圍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6章 拖住主力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5章 隔牆有耳第7章 初遇敵情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8章 皇后之勸第3章 意外相遇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8章 宮亂之根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7章 元家之慾第1章 狡雄尋窟第57章 東宮震怒第66章 尋找時機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6章 霹靂行動第33章 跨境剿匪第7章 楊府貴客第65章 北市買珠第57章 兩個要求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6章 月夜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