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

孝子喪親期間,因爲悲痛欲絕,三天之內都吃不下飯,甚至連水都喝不下去,身體就會搞得很虛弱,身體會受不了,再下去就可能出現生命危險。所以聖人制定的禮法,有一定限制,不能夠讓哀慼的心情,把孝子的生命都毀傷了,所以要“三日而食”。頂多是三天不吃不喝,三天後一定要進食,這是“教民無以死傷生”,教導人民要有節制,儘管孝子的哀慼之情,是自然的天性,也還是要有所節制。

“死”是過世的人,父母走了,人已經去世了,一去不復還,再悲痛也回不來,要曉得人總是有生老病死,所以希望不要“以死傷生”。如果沒有辦法超越輪迴,了脫生死,每一期生命在六道當中捨身受身,肯定有死的這一天,死就會帶來哀痛。儘管是大孝子,也沒辦法挽回父母的生命,所以要有所節制,不要傷害自己的生命,意即不要因爲死者而傷及生人。“毀不滅性”也是一樣,“毀”是失去生命,“滅性”是使自己的性命也遭到毀損、毀滅,不要因爲親人性命沒有了而“滅性”,這跟“以死傷生”意思相似。“此聖人之政也”,這就是聖人制定喪禮的原則,目的就是爲了讓大家有所抒發,三日之後還是要吃飯,還是要進食,還要保養、保重自己的身子。如果自己也跟着毀傷了身體,這也是不能圓滿孝道,因爲盡孝不僅是事親,還有事君、立身。

父母親死了,悲痛之後,還要化悲痛爲力量,更好的爲祖國、爲人民服務,這是事君;立身行道,成聖成賢,光耀門楣,以顯父母,揚名後世,這是立身,是大孝。所以身體髮膚,也不要去毀傷,要用它去行孝,去盡孝。

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33章 聖治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02章 德能兼具 落實孝親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173章 五刑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133章 聖治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223章 事君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96章 庶人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2章 本經概要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204章 諫諍第47章 天子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116章 三才(2)第69章 諸侯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224章 進而事君 當思忠節第2章 本經概要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90章 忠於職分 天地護佑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
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33章 聖治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02章 德能兼具 落實孝親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173章 五刑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133章 聖治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223章 事君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96章 庶人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2章 本經概要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204章 諫諍第47章 天子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116章 三才(2)第69章 諸侯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49章 老實孝親 真實受益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224章 進而事君 當思忠節第2章 本經概要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90章 忠於職分 天地護佑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