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做事難

馮士元低頭想了好一會,才擡起頭來道:“好,我暫且信你所說。只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大做,必然會在京城鬧到盡人皆知。三司徐省主多次說過不許貸錢給質庫一類,違者嚴懲!灑家雖然不是一般人物,又如何敢撩三司省主的虎鬚?可惜,前幾年劉太師做事不謹慎,在茶法上動手腳事發,從此不知去向。若是他還在,這事還勉強做得。“

厲中壇笑道:“太尉想得差了,此事何必要隱瞞?合理合法的事情,只管大大方方地去做就是!現在京師銀行裡有大把的錢貸不出來,正需要太尉這樣的人鼎力幫忙呢!”

“京師銀行我可以想辦法,只是三司那裡着實難辦!”

“太尉,在下說一句不當說的話,朝廷裡的事,什麼時候三司可以一手遮天了?三司省主雖然號稱計相,但終究還是歸政事堂裡的宰執相公管的。只要相公們點頭,京師銀行願意,三司又能奈何?至於開封府,那還不是太尉自家地盤?”

馮士元仍然猶豫不決,顯然是擔心引起嚴重後果把自己牽連進去。劉太師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太平時呼風喚雨,一出了事,就屍骨無存。公吏的身份,從朝廷那裡搶食本就是以小搏大,要想長遠必須要小心謹慎,一個不小心,就把身家性命搭了進去。

厲中壇嘆了口氣:“我知道太尉在擔心什麼,乾脆把話說明白了吧。徐省主爲什麼不許銀行貸錢給質庫?因爲他建銀行,建公司,都是生財,斂財也是從天下的富人身上來。而天下的富人才有多少?本朝又不似以前,富人家裡也沒有成千上萬的莊客,不可計數的僮僕,鬧不出什麼事情來。真正讓朝廷頭痛的,是窮人活不下去,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就應者雲集,攪動天下風雲。所以徐省主費盡心機想出來的辦法,無一例外都是不碰百姓的飯碗。而天下間什麼錢賺得最容易?太尉,自然是幫着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家,去賺窮苦百姓的錢。莫要以爲窮苦百姓的手裡沒有錢,天下間他們的人數最多,聚沙成塔,這纔是真正的大錢。我們去開這些公司,就是把朝廷的錢貸出來,交到有權有勢的人家手裡,讓他們去賺窮苦百姓的錢。勢力之家如狼似虎,錢進他們的質庫,貸到百姓手裡,坐收利息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誰敢不還他們的錢?此事惟一可慮的,是這些權勢人家貪婪成性,不知收斂,最後要鬧出大案來,那個時候太尉只怕要被人扔出去做替罪羊。所以此事要成,關鍵是太尉要在開封府下功夫,前面沒什麼大事的時候,把質庫的所有案子都壓下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總之不要鬧到朝堂上去,便就萬事大吉。等到風頭不對,及時把這些公司全都關了,自己脫身。那個時候錢也賺夠了,質庫也不需要這樣來錢了,豈不正好?”

馮士元靜靜聽着,沉默好一會,猛地一拍大腿:“幫着權勢人家賺窮人的錢,這話說得明白!直娘賊,灑家這些年來不就是做的這種事?好,這錢爺爺賺了!你們兩人,只要幫着我做成此事,這一生的榮華富貴,便就已經攥在手裡了!”

徐平坐在案後,眉頭緊緊地皺在了一起,向對面的韓綜說道:“你回到京城也有些日子了,橋道司怎麼一件大的工程也沒有動工?這樣怎麼得了?!”

韓綜道:“省主,現在天氣酷熱,不是做工的時候。不說民夫受不了這熱,就是那麼多人聚在一起,這種天氣,如何防疫病就是難題。”

“大的工程做不了,小的難道也做不了嗎?京城那麼多街道,讓百姓把壞的地方重新修補,枯了的樹移掉,補新的樹上去。對了,道路寬的地方,可以學着御街,修上兩排窄窄的池子上,種花種樹嗎!把路隔開,走人的地方走人,行車的行車,不都可以?”

韓綜搖了搖頭:“那是開封府管的事情,我去拜會張知府幾次,他都說是天氣酷熱,不當勞動百姓。省主,該想的辦法我都想了,實在是現在不是動工的季節。”

徐平當然也知道這季節不合適,但又有什麼辦法呢?以前錢不管是在內藏庫還是在左藏庫,都看得緊緊的,生怕花一個銅錢出去。現在錢到了銀行,那就生怕錢花不出去。特別是現在是用舊錢換新錢的時候,總得有渠道把新制的錢散出去。最簡單的辦法,便是做大工程,廣招社會上的人手,直接用新錢結算工錢。這樣涉及的人多,散的錢也多。

想來想去,徐平只能無奈地道:“好了,此事就暫且放下吧,過兩日我去找張知府說說看。對了,你從陝西路回來,那裡現在的情形如何?党項那邊可有異動?”

韓綜道:“党項這幾年一直不安穩,擾亂邊境的事情一直有,只是沒有大弄,都侷限在一州一縣之地。這些西北蠻族,多少年來到內地抄掠慣了,好多官員都當党項還是以前的習慣,不放在心上。當然也有不少邊官,認定了党項幾年內必反。”

“反是一定會反的,党項那個樣子,不跟本朝作過一場,元昊這些年來的心思不就白廢了。現在惟一可慮的,就是戰事一起,大軍雲集陝西路,糧草供應不及。我查過這些年陝西路沿邊各州的賬籍,庫裡都沒有備下什麼儲備,大軍一到,糧草必須由內地供應。這兩年兩京之地錢糧廣有,並不缺乏,但是要運陝西路可不容易。”

韓綜道:“黃河漕運,一年五十萬石已經不容易,就是再怎麼用功,至多也就七十萬石到頂了。要是全部用起來,勉強可以支持十萬禁軍所用,加上陝西路本地所有,倒也並不是特別缺乏。要是提前幾年儲備,漕路還是夠用的。”

徐平苦笑:“要是能夠提前幾年準備就好了,可現在是不但不往陝西路運,每年還從關中運五十萬石的糧草到兩京。我已經上奏幾次,要改成向陝西路運,朝裡還沒有定下來。”

“若是省主認定元昊必反,還是提早準備得好。只要有數年積蓄,加上關中所產,支持西北幾年的戰事倒沒有大難。只是陝西沿邊各州,難的不是在這裡,而是關中的糧草怎麼運到沿邊去。下官在鄜延路和環慶路走的地方多,那裡山川破碎,溝壠縱橫,根本就沒有能夠行車的道路,運糧只有用驢騾和駱駝,要麼就是靠民夫背扛。下官本想修一條路出來,只是太過艱難,本路又不支持,終究沒有成功。涇原路和秦鳳路雖然也是山多,但沒有其他兩路那麼破碎,而且有大河流經,一是可用水運,再一個可以沿着河谷修路,就沒有那麼艱難。西北若有戰事,難的還是鄜延和環慶兩路。”

今年春天,在徐平等許多朝臣不住地念叨元昊將來必反的情況下,秦州知州終於帶上了兼管勾秦、隴、鳳、階、成州,鳳翔府路駐泊軍馬,秦鳳路正式獨立出來,陝西路形成了鄜延、環慶、涇原和秦鳳四軍事路的格局。不過沿邊的官員認識不一,有的人真地認爲元昊會反,積極準備,而大多數的卻認爲小題大做,元昊鬧不出什麼大動靜來。

關中沃野千里,物產豐饒,秦國賴此一統天下。一千多年過去,雖然現在那裡的環境不能跟秦漢時比,但組織好了,支撐二三十萬大軍並不是太過艱難。歷史上宋朝的財政無法支撐,更大的原因還是在效率上,錢不知道花到什麼地方去了。

軍國兩層皮,這是制度上的頑疾,不是憑着小聰明就能夠解決的。徐平可以運糧草進去,可以用新的貨幣來貿易,不需要像歷史上那樣不得不用鐵錢,但如果軍事花費的效率問題不解決,那裡的戰爭還是會成爲財政的無底洞。

宋軍打仗,因爲在軍事制度上,各種後勤保障單位基本沒有,糧草供應一直都是致命的要害。禁軍制度沿自五代,五代軍閥信奉的是因糧於敵,因糧於民,出軍需要的糧草主要靠劫掠,實際上跟北方部族打仗的後勤保障體系類似,就是沒有保障,需要什麼儘管出去搶就是了。入宋以後,軍隊作戰面對的是自己的百姓,再縱軍抄掠怎麼可以?軍制又不能大變,便就在原有基礎上修修補補,由縱軍抄掠改爲了向商人購買。這不是有意地讓商人蔘與到軍隊後勤中,而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制度上沒有其他的空間。

在向作戰軍隊運送補給這種事情上,商業行爲不可能像想象的那樣有效率,否則也就不會出現戰時軍事管制了。天文數字的貨幣漫天灑出去,到了誰手裡沒人說得清,搞不好很大一部分還進入了侵略者的口袋。結果就是前線的官兵沒吃沒喝,附近的州軍被搜刮得民不聊生,大量的糧草爛在了路上,有路子的人賺得盆滿鉢滿,國家財政無法支撐。

徐平對此有大致的認識,可有認識又怎麼樣?他的權限還管不了那些事情。

第8章 雪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48章 軟着陸第80章 伏羌寨前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45章 白砂糖第38章 統計學第19章 理通事順第58章 仙人跳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314章 偷營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80章 起風雷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81章 臭味相投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8章 雪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70章 南下大道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151章 春狩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6章 酒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8章 交接第31章 攻略(三)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95章 大變第75章 弒父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80章 起風雷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上架感言第27章 牧草換豆第77章 交涉第63章 瞎氈來歸第40章 冬雨第297章 大政第151章 抓捕第5章 報恩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99章 傳承第206章 望遠鏡第196章 神針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64章 口袋陣第236章 堵截第90章 捉襟見肘第77章 賬目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3章 蔡襄之錯第27章 牧草換豆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4章 談判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114章 盛宴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4章 邊亂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50章 牛羊滿欄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33章 迷惑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4章 郊迎
第8章 雪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48章 軟着陸第80章 伏羌寨前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45章 白砂糖第38章 統計學第19章 理通事順第58章 仙人跳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314章 偷營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80章 起風雷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81章 臭味相投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8章 雪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70章 南下大道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151章 春狩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6章 酒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8章 交接第31章 攻略(三)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95章 大變第75章 弒父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80章 起風雷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上架感言第27章 牧草換豆第77章 交涉第63章 瞎氈來歸第40章 冬雨第297章 大政第151章 抓捕第5章 報恩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99章 傳承第206章 望遠鏡第196章 神針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64章 口袋陣第236章 堵截第90章 捉襟見肘第77章 賬目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3章 蔡襄之錯第27章 牧草換豆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4章 談判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114章 盛宴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4章 邊亂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50章 牛羊滿欄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33章 迷惑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4章 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