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8章 軍民魚水

bookmark

趙珣、劉滬兩人吃着松子、花生,喝着茶水,悠閒地坐在帥府旁邊不遠的軍營裡,聽着臺上的說話藝人說三分。旁邊高大全、景泰、桑懌、張亢以及劉渙等幾個人作陪。

最近軍營裡主講說三分,而且是跟本地的地理人情結合起來,用三國的故事,讓將校士卒加深對這一帶地形的印象。田況和柳三變兩人組織寫話本,徐平讓種世衡、石延年等對軍事熟悉的文人進行潤色,糾正他們地理和軍事常識上的錯誤。說三分不僅僅是軍中的娛樂,還是普及地理知識,進行戰前動員的形式。

最先引起趙珣興趣的是正式說話前的引子。引子是說話藝人在正式說書之前,先講一段新聞時事、野史逸聞之類的小故事,先聚集人氣,讓聽衆的注意辦集中,古已有之。不過今天的說話藝人講的引子很有意思,說的是最近軍中發生的一個小故事。

說是在一隊駐軍的營地附近,有一戶孤寡人家,戶主出外行商,被蕃羌所掠,從此不知去向,家裡只剩下一個老母和嫁來不久的新婦及一個不滿週歲的幼兒,艱難討生活。這些孤寡人家,都在軍營裡錄得有名冊,每到朔望之日,軍營便組織幫他們做農話,農忙時幫着他們耕種田地,收穫糧食。結果一個伶俐的小兵,一來二去跟這戶人家的新婦好上了。

說到這裡,說話藝人一拍桌子,問面前的一衆將校士卒道:“你們猜最後結果如何?”

徐平的軍中軍紀不如其他軍中嚴酷,但執行很嚴,禁止女性入軍營。這本來是軍法中的禁條,但大多數軍營都不執行,甚至有的軍中公然有女妓同行,秦州軍中這樣嚴格執行的非常少見。縱然是本州駐泊禁軍是帶家眷的,也只有休沐的日子才能回家團聚,京城禁軍則是孤身來到西北,一羣大漢天天在一起,聽到這種故事格外興奮,紛紛起鬨,讓說書藝人快說。就連趙珣聽了,也不由放下手中的茶,饒有興味地聽結果。

說書藝人微微一笑,卻是把軍紀搬了出來,說那婦人的丈夫生死不明,按律法還不到三年,不當判和離。那小兵還好只是跟那婦人兩情相悅,沒有姦情,不然按律法斷,就應該是死罪了。最後軍中把那小兵調離了,進行懲戒,倒也沒有嚴懲。

下面的軍兵一起起鬨,道:“那兩人兩情相悅,軍中這樣棒打鴛鴦,豈不拆散了一段好姻緣?那婦人的丈夫被蕃人掠去,哪裡還有生理!”

說書藝人道:“法律即是人情,依你們說,若是成了這一段姻緣,豈不是拆了那婦人丈夫的另一段姻緣?所以此事軍中處理的極是,若是兩人真個有情,候個三年,等到婦人可以和離了,再在一起豈不是好?三年若是都等不得,就罔論一世了!”

聽了故事結局,趙珣笑道:“本是要聽段新奇故事,沒想到最後卻是一切依軍紀,好無趣!這說話藝人,豈不知道要不按常規來,士卒們纔會喜歡聽嗎!”

有些意興闌珊的張亢聽了這話,把茶放下,正色對趙珣道:“衙內,可不要把這說話只當作玩笑,說話藝人這麼說,是軍中定下來的,豈能由着他自己!”

趙珣愣了一下:“怎麼,這些說話藝人的話本還要軍中審過嗎?”

“豈止是審過,這本就是軍中找人寫出來的!”說起這些張亢終於來了精神,“這些說話藝人,說的本子皆是由軍中編寫,不管說什麼故事,都是有用意的。最近說三分,都是講蜀國北伐的戰事,便就是要藉此讓軍中將校知曉本地的地理、軍事。引子說這樣一個故事,是藉此宣講軍紀,可不是隨便亂說。京城來的禁軍駐秦州,不帶家眷,跟土著婦人發**情的非止一起,因此處斬的也有近十人了。”

劉滬道:“若是如此,爲何不讓說話藝人講那小兵跟婦人有姦情,軍中統兵官最後揮淚處斬,豈不是更能震懾人心?”

張亢連連搖頭:“軍中用說話藝人做這些事,是寓教於樂,目的在一個教字,用的手段則是一個樂字。若是最後把那小兵處斬,便就沒了樂趣,這故事變了味道,跟整個軍中的氛圍不符。此是節帥方略,軍中軍紀森嚴,日日整訓,本就壓抑,若是再在這些放鬆娛樂的時候,還說些不開心的故事,便不妥當。凡是涉軍中事務,執法要嚴,日常事務,則要輕鬆歡樂,一張一弛才謂道。一味震懾手下,只會適得其反!”

禁軍紀律鬆弛,戰力不足,人人皆知,也被痛批。公認的應對辦法,是從嚴治軍,統兵官要敢打敢殺,鎮懾住手下。像徐平這樣,在軍中設藝人,儘量說些開心故事,放鬆官兵情緒的極是罕見。卻不知不管是將領還是小兵,都一樣是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在軍事上對他們管的嚴了,必然就要在生活上讓他們放鬆。一味高壓,總會讓人崩潰。更何況禁軍的實際情況是紀律鬆弛存在,因爲受不了軍中的高壓士卒大量逃亡同時也存在,豈是喊打喊殺能夠解決問題的?如果能狠起心來殺人就能帶好兵,禁軍也就不會潰爛成這個樣子了,統兵官有幾個是菩薩心腸的?事實是因爲士卒不斷逃亡,導致統兵官不敢管,由此導致紀律渙散,紀律散了想再緊起來加倍困難,一管逃亡更多,便就只好潰爛下去。

對於帶兵的人來說,除了少數一些腦子不大靈光,或者心理有些不太正常的,對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的。所以這個年代好的將領,便就是一手嚴肅軍紀,另一邊嚴於律己,同時凡有賞賜,都大多都分給手下的人,以此來讓部下保持戰鬥力。話是好講,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就鳳毛麟角了。做不到怎麼辦?那就只好對部下一邊實行高壓,一邊在軍中安插自己的親信,藉此掌控軍隊。這些親信要靠得住,軍紀只好就對他們無效了。

軍事上要嚴肅,生活上要活潑。作戰、訓練嚴格按軍紀執行,任何過犯必須處罰,而在日常生活上,要讓將校士卒吃得飽、穿得暖,過得舒心,這是徐平對自己屬下的兩支大軍的要求。桑懌和高大全軍主要管從嚴訓練,張亢和景泰就要扮演慈祥的大家長。

趙珣和劉滬聽得甚有興趣,他們自然知道這樣對軍隊戰力的保持最好,但要做到,他們現在軍中是不可能的。軍隊是一個體系,意志要靠制度和跟制度配套的人員來完成,不是喊一句話就可以的,他們現在恰恰缺乏這樣一個體系。

聽張亢講着秦州軍裡的制度,劉滬突然問道:“難道剛纔說話藝人說的,你們軍中把軍營周圍的鰥、寡、孤、獨都立名冊,每逢朔望都去探望,幫着他們做活計也是真的?”

張亢點頭:“自然是真的。若沒有此事,官兵豈容他瞎講?”

“這有什麼用?軍營中每日多少事做,哪裡還有餘力做這些閒事?”

“閒事?”張亢搖了搖頭。“這可不是閒事。我們邊地州軍的官員時常上書朝廷議論禁軍,說東軍西來,與本地駐泊禁軍相比戰力不足,甚至與蕃兵比起來都多有不如。其中一條便就是,禁軍不比他們,家眷不在此處,不是生在這裡長在這裡,遇戰事不能死戰。那怎麼辦呢?難道在哪裡開戰,便就用哪裡的兵嗎?我們要打到党項去,難不成還要招党項人從軍不成?所以,如果只講士卒要用當地人,沒有半分用處,不可能的事情。史上秦滅六國,按照這說法根本就打不了仗嗎,秦軍到六國去離家萬里,還打什麼?”

徐平安排這些的時候,張亢跟劉滬現在一樣,覺得不理解,多此一舉嗎。當時徐平便就這樣跟他分說,爲什麼照顧當地的鰥、寡、孤、獨,爲什麼要幫着地方修橋鋪路。總而言之一句話,駐軍以軍營爲家,把周圍的鄰居當成家人,他們纔會把你看成自己人。

張亢接着道:“其實啊,認真說起來,軍中做這些事情,並花不了多少功夫。但如此做了之後,就跟駐紮的地方連在一起了。人有七情六慾,接觸得多了,總會有些感情,特別是禁軍離家萬里,更容易有一種家的感覺。而做了這些事,地方上也會念着恩情,對駐軍另眼相看。客軍西來,這樣做一些閒事,不就有了跟土軍一般的鬥志?節帥說過,百姓如水,軍兵如魚,如果嚴守軍營,讓士卒跟地方百姓隔絕,便就如魚了水,自然也就沒了活力了。日常說禁軍西來,作爲客軍不能死戰,不就是這個道理?”

趙珣和劉滬兩人聽着,不時點點頭,又搖搖頭。這道理聽着好似有道理,但也只是好似而已,他們不信做這些無用的事,作客的禁軍就會如同本地土軍一樣死戰了。

當然只是做這些事是不行的,任何事情孤立起來看都會讓人產生疑問,只有把整個體系聯繫到一起看,纔會看得清楚。秦州軍做的這些是不是多餘,還是要到戰場上去證明。

第5章 歲除第213章 預算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242章 交涉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52章 糾纏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71章 戰場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1章 割稻第45章 京城故事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9章 進殿面對第61章 轉機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55章 左右虞侯第187章 時差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91章 災年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47章 應對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84章 南線北線第81章 談不攏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92章 收權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11章 酒精燈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62章 算計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9章 準備抓人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2章 治術(三)第209章 階下囚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6章 龍門酒家第83章 有放有收第89章 搶佔要地第3章 屬下第145章 三不朽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45章 白砂糖第30章 端午(中)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58章 夜戰(中)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91章 大勢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51章 抓捕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77章 訣別第37章 三頭目第29章 端午(上)第109章 補天裂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45章 將校營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65章 智雲法師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97章 流年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
第5章 歲除第213章 預算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242章 交涉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52章 糾纏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71章 戰場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1章 割稻第45章 京城故事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9章 進殿面對第61章 轉機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55章 左右虞侯第187章 時差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91章 災年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47章 應對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84章 南線北線第81章 談不攏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92章 收權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11章 酒精燈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62章 算計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9章 準備抓人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2章 治術(三)第209章 階下囚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6章 龍門酒家第83章 有放有收第89章 搶佔要地第3章 屬下第145章 三不朽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45章 白砂糖第30章 端午(中)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58章 夜戰(中)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91章 大勢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51章 抓捕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77章 訣別第37章 三頭目第29章 端午(上)第109章 補天裂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45章 將校營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65章 智雲法師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97章 流年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