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書生張載

再好的耐心,聽契嵩講了近一個時辰的道理,徐平也有些厭倦了。以前在朝裡,他最喜歡給別人講道理,但主要是討論,契嵩這種要幹講幾個時辰的架勢,徐平都沒有過。

正在徐平和樑蒨都有些熬不住的時候,驛丞又來報,說是門外有人求見,並遞了名刺。

接過名刺,見是一個名爲張載的本地書生,聽聞新任本路帥臣是徐平,特來拜見。

展開名刺來看,原來是官宦之後。籍貫開封府,祖父是真宗時給事中、集賢院學士張復,父親是殿中丞、知涪州張迪,客居在這裡。

徐平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只是一時想不起來是什麼身份,便把名刺遞給樑蒨。

樑蒨看了笑道:“這是本縣一個才學出衆的秀才,他父親張迪因病卒於涪州任上,這個張載和弟弟張戩因爲當時年幼,無力回鄉,出川之後便就在本縣的橫渠鎮住了下來。這個秀才極有才華,自幼便飽讀詩書,深受鄉里推重。元昊反叛,西鄙用兵,書生意氣,張載又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最近喜歡讀兵書,論兵法,常講要與志同道合的義士一起,參軍爲國效力,平滅党項之亂。雲行以書生爲帥臣,他便尋上門來了。”

“橫渠鎮?張載?”徐平猛地醒悟過來,終於記起了他是誰。

生活在這個年代的學術大家,一小半徐平前世都沒有印象,如石介和孫復等人,包括李覯。到了這個年代,才知道他們從青壯年起便就名滿天下,學術思想爲一派之祖,後世不可能籍籍無名。但也有一些人,因爲在課本里學過,還是有印象的,如鄭向的外甥周敦頤等人。而這個張載,則是因爲他有四句話在後世特別有名,被徐平記住了。

既然前世有印象,那就當然不可能是普通人,徐平忙叫驛丞把人請進來。

不一刻,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穿着一身半新不舊的青衫,昂然走了進來。看了看徐平和樑蒨,知道坐在上位官位更高的是徐平,上前施禮:“學生張載,見過經略相公。”

徐平點頭回禮,吩咐隨從設了座,指着契嵩對張載說道:“這位是契嵩法師,有道的高僧,不遠萬里前來西鄙隨軍。他佛法精深,更兼通儒家典籍,聽樑通判說你在鄉里以好學知名,正好與法師談論學問。”

張載看了看契嵩,淡然說道:“學生讀的聖賢書,學的儒家正道,跟夷教有什麼好談的?”

夷教兩個字正戳中了契嵩的痛處,一下子站了起來。不過高僧到底佛法精深,不犯嗔戒,只是拉住張載的手說道:“來,來,來,年輕人,我與你講,儒釋兩家本是一道,天下道本同源,只是用之不同。不是道不同,而是人用的方法不同。道行天下,釋家雖然在中原有些勢微,實際上在其他地方,佛法正是弘揚光大的時候——”

聽了這話,張載不由笑出聲來:“法師還是多走些路,多去些地方,纔不會平白說這種夢話。吐蕃早已經滅佛,西域正在滅佛,如今的釋家,也只有在中原之地還有根基。不過本朝以文治天下,名教正興,釋門勢微已經是明擺着的事情。”

“西蕃怎麼可能滅佛?經略相公此次廣招僧人隨軍,正是因爲蕃羌之人信我佛門!”

張載連連搖頭:“法師想得差了,如今佛法在西蕃早已經勢微,只有河湟和河西之地因爲近中國,慕華俗,才依然禮敬和尚。他們信的不是佛法,而是我中國風俗,等到教導了他們名教之禮,自然也會對佛法棄之如敝履!”

契嵩一直都是在南方遊歷,最近纔到北方來,對於遙遠西荒的事情哪裡知曉?只是從世傳的佛教典籍裡,知道西域吐蕃是佛法盛行之地,卻不知道那早已經是老皇曆了。

吐蕃從松贊干布起佛法大興,但也沒有興盛多久,便就跟着中原唐武宗滅佛,在吐蕃本土對佛教斬草除根。西域則是隨着波斯勢力的西進,除步消滅佛國,勢力已達河西邊緣。

現在真正佛法大興的,只有河湟、河西、党項等地,成了孤島。他們能夠把這信仰保存下來,還是背靠中原王朝,有漢族先進的文化作給養,才能跟外來的文化入侵相抗衡。

這消息大出契嵩意料之外,不由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張載又道:“隴右蕃羌之地,因爲跟中國相接,自來便就傾慕中國風物,才依然禮敬佛法。經略相公請了你們這些和尚來,不讓你們去傳夷教,而是教中國風俗。法師,你要在經略相公帳下做事,要把弘佛法的心思放到第二位,傳中國風俗纔是第一位。”

契嵩主張的是儒、釋一家,把國家朝廷放到前面對他來說並不困難,只是有些接受不了佛家竟然已經衰落到了這個地步的現實。口中喃喃道:“蕃羌信佛,自然是因爲佛家普渡衆生,慕中華風俗是不錯,但信佛卻不是爲此——”

張載笑道:“怎麼不是?如今吐蕃本土寺廟早已經拆盡,河湟的所謂僧人,其實完全不守戒律,一樣娶妻生子,只是有個僧人的名頭而已。河湟本是漢唐舊地,又近中原,習俗才與吐蕃不同。吐蕃本部例來是一妻多夫,兄弟數人共娶一妻,只有河湟河西的蕃人,纔有一夫數妻,正是學的漢人風俗。他們敬佛法學的是漢人,只要漢人不信了,他們自然就不信了。所以法師此來,只有讓蕃人敬你是中原高僧,才能把佛法傳下去。”

樞密院對周邊的情報蒐集非常之差,秦州周圍的蕃羌到底如何,徐平也不清楚。聽張載說着周圍蕃羌的風俗,徐平也覺得新鮮。現在跟宋朝有關係的河湟和河西一帶的吐蕃民族,實際上跟本土的吐蕃有巨大的差別,他們治下的漢人胡化,胡人也一樣在漢化,界於吐蕃和漢地之間,又跟兩地都不相同。婚俗制度最明顯,吐蕃人的習慣一向都是一妻多夫制,家裡兄弟數人共娶一妻,在徐平前世一直沿襲到建國前。而跟宋朝有聯繫的吐蕃,則是一夫多妻制,只要有錢,可以娶很多個。如李立遵娶十二妻,唃廝囉有三妻。不過他們不分妻妾,是真正的多妻,又跟漢地不同。佛教也是同樣的道理,吐蕃本土已經滅佛,只有河湟和河西吐蕃和党項族依然禮佛,實際上受到的是中原漢族的影響。

這種局面對徐平非常有利。河湟吐蕃跟本土已經無關,實際上是新的部族,是夾在中原王朝和其他大勢力之間的孤島,對他們經略不用考慮其他勢力的影響,可以放手施爲。

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97章 雪中論兵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62章 算計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85章 閒適日子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23章 誥命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30章 約定第31章 探花郎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316章 大火第101章 七源州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80章 小人難纏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27章 小隱君第37章 中牟主簿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58章 升任副使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71章 戰場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74章 相互利用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4章 炒花生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41章 亂局第28章 唐大姐第192章 鑿齒蠻第304章 話從前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146章 泉布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34章 一城二虎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55章 左右虞侯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27章 小隱君第44章 增兵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0章 清香白酒第75章 僵局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86章 有錢人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01章 七源州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3章 人之將去第214章 蠟丸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22章 甩鍋第227章 超市第26章 前奏第90章 捉襟見肘第38章 軍法第204章 換相(下)
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97章 雪中論兵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62章 算計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85章 閒適日子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23章 誥命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30章 約定第31章 探花郎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316章 大火第101章 七源州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80章 小人難纏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27章 小隱君第37章 中牟主簿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58章 升任副使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71章 戰場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74章 相互利用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4章 炒花生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41章 亂局第28章 唐大姐第192章 鑿齒蠻第304章 話從前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146章 泉布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34章 一城二虎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55章 左右虞侯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27章 小隱君第44章 增兵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40章 清香白酒第75章 僵局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86章 有錢人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01章 七源州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3章 人之將去第214章 蠟丸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22章 甩鍋第227章 超市第26章 前奏第90章 捉襟見肘第38章 軍法第204章 換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