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小縣

徐平下馬,由姚縣令和鍾主簿爲前導,向河陰縣城走去。

河陰縣很小,從外面看起來就像是個土圍子。夯土的城牆只有一人多高,外面也沒有護城河,城門更只是由大塊的雜木板拼成,還不平整。

徐平看着都有些過意不去,這寒酸景象,連自己當年在邕州時的如和縣都不如。

到了城門處,守門的兩個老兵牙齒都快掉光了,在那裡站都站不穩。眼睛昏濁而無神,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明白徐平長個什麼樣子。

一進城門,擡頭就看見前面的縣衙,再向上看一點,便看到了另一邊的城牆。

這巴掌大的小縣城裡,住上一兩千人估計都會擠得慌,真真正正跟個村子差不多。

河陰勉強算是中縣,主客加起來剛過一千戶。徐平看看身邊的二三十個官吏和公人,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光養活這些人就不容易了。

這個年代可沒有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窮那就是真窮,就連在這裡當官的都跟着受罪。但凡是有點路子的,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從這裡離開。這縣令姚澤廣和主簿鍾回一看都是在選人階上熬了多年升不上去,想來都沒有什麼背景。

縣城南北只有一條街,也不用怕迷了路,進了城門沿着大道直行就好。

路是土路,城門到縣衙這麼重要的地段,竟然還坑窪不平。兩邊的房子大多都是毛坯草房,門檐低矮,只是偶爾有兩家開門做着生意,其他的只是平常住戶。看來這縣裡的商業也不行,客棧都沒幾家,必然也沒有往來客商了。

徐平一路走着,一邊觀察着縣城裡的景象,暗估量着縣裡的情況。

走不多遠,便就到了縣衙跟前。

這縣衙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建造的,看起來已經破舊不堪,就連大門上的漆都已經剝落。後面房子的屋頂上,不但長滿雜草,甚至還有幾株小樹生了出來。

縣衙門已經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都湊在那裡看稀奇。想來這裡多少年也沒什麼大人物過來,偶爾來一個,便跟來了馬戲團一樣。

姚澤廣吩咐着差役攔住看熱鬧的百姓,一邊陪着笑請徐平進了縣衙。

進了門,姚澤廣對徐平道:“待制,這一路上鞍馬勞頓,下官在後衙花園裡備了薄酒,不知是現在用膳還是先休息一下?”

徐平道:“滎澤縣到這裡不過二三十里路,說不上勞累,便先用膳吧。”

姚澤廣得了吩咐,急忙讓身邊的人去安排。

繞過前面官廳,從花廳進了後衙,當面先是一個小院子,裡面栽了些花樹,一個涼亭周圍栽了幾蓬修竹,就是姚澤廣口中的後花園了。

把徐平讓到涼亭裡,上位坐了,姚澤廣便起身張羅着上酒上菜。

這小縣可比不了其他的大地方,衙門裡也沒有什麼得力的人手使喚。徐平冷眼看着,姚澤廣來來回回使喚的就是兩個人,一個五十多歲,面色黎黑,另一個看起來二十多歲,長得白淨。這兩人身上的公服竟然還打着補丁,身份可想而知。

這種小縣,衙門裡要想過得順心自然是要吃大戶的,把鄉間有錢有勢的人抓來當差。世間重役莫過於里正衙前,這可不是說說的,尤其是衙前,要給縣裡的官員辦各種事情,還要自己搭錢進去,一個不順心就讓你苦不堪言。想起前世看過的《水滸傳》裡宋江在縣裡做押司,還要跟父親脫離父子關係,就是怕有事連累家裡。

就在今年,因爲衙前差役惹起的事端太多,纔剛剛改了兩年之後如果無過犯,可以補爲三司軍將,從此吃上皇糧,由公人變成有編制的公吏。姚澤廣來來去去用的這兩個明顯不是大戶人家來服役的,徐平心裡就覺得奇怪。

不大一會,雜吏上了茶上來,姚澤廣道:“待制見諒,這裡偏遠小縣沒有什麼招待。這茶還是州里發下來作折支的,聽說是用的邕州茶法,不知可合待制口味?”

徐平知道這是方天巖行了新茶法後,京西路的北部用新茶代替了舊茶,一些地方貢物和官府科買的貨物,便用這新茶做報酬,也流到了河陰縣這裡。

端起茶喝了一口,徐平點點頭:“這茶也還好,有清香氣。”

在一邊一直沒插上話的鐘回好不容易找了這個機會,忙顫着聲音道:“待制能夠下得去口,不嫌棄我們粗鄙就好。”

徐平見他已經到了年老昏花的年紀,笑着點了點頭,沒說什麼。

姚澤廣忙活了一會,才安排妥當,兩個雜役託了兩盤幾樣蔬菜過來放到桌上,又取了兩瓶酒開了,給衆人滿上。

徐平看桌上的菜,都是常見的菜蔬,嫩藕竟然還做兩盤裝了。這個季節吃藕就已經是不應該,這裡還當個寶貝拿來待客。

姚澤廣起身對徐平道:“鄙處偏僻小縣,除了每年州里通判下來,多少年都再也沒有上面官員到縣裡來。縣中父老聽聞待制光臨,喜悅非常,不知——可否讓縣裡的耆老過來同坐,聆聽待制教誨?”

徐平勉強擠出笑容,對姚澤廣道:“這是好事,本官這次下來,自然該問民間疾苦,正要向耆老們討教,來了同坐豈不正好!”

姚澤廣謝過,急忙讓身邊的人到外面喚人進來。

迎接酒宴,照常規本就要有當地的長者和頭面人物相陪,姚澤廣還專門詢問,這耆老只怕不是什麼正當來路。徐平對這個地方的情況心裡已經犯嘀咕,處處都透着跟一般地方不一樣的古怪,自己只能加倍小心。

不一刻,所謂的鄉間耆老從外面進來。

當先的一個是滿頭稀疏白髮,走路發顫一不小心就被風吹走的老人,看起來也不知道多大歲數了,由一個年輕的後生扶着。

後面兩個,當先的晚名三十多歲的壯漢,滿臉橫肉,剛進五月的節氣,他身上卻只穿了件光臂坎肩,走路張着雙臂,虎虎生風。別人一個看起來五十六歲的樣子,頭花開始花白,又黑又瘦,山羊鬍子,惟有一雙精明的小眼睛又黑又亮。

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47章 應對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51章 新的消息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77章 交涉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37章 中牟主簿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7章 第一權臣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5章 軍改第16章 嶺南故人第272章 換將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93章 汝州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37章 何爲神?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7章 找盟友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51章 春狩第172章 農事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6章 書生張載第67章 選擇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0章 野味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50章 牛羊滿欄第109章 補天裂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83章 有放有收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68章 交易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35章 申峒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1章 清貴之選第24章 嫉妒第202章 換相(上)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17章 僵持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52章 糾纏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1章 黃白朮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95章 衝突第57章 千里西來第64章 一拍兩散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35章 申峒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64章 歸來第53章 甘谷歸附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章 徐家莊第72章 底氣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221章 細腰城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99章 傳承第204章 換相(下)第29章 端午(上)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77章 你倒黴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10章 詔旨回京第53章 秦二第39章 按律當斬
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47章 應對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51章 新的消息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77章 交涉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37章 中牟主簿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7章 第一權臣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5章 軍改第16章 嶺南故人第272章 換將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93章 汝州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37章 何爲神?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7章 找盟友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51章 春狩第172章 農事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6章 書生張載第67章 選擇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0章 野味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50章 牛羊滿欄第109章 補天裂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83章 有放有收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68章 交易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35章 申峒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1章 清貴之選第24章 嫉妒第202章 換相(上)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17章 僵持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52章 糾纏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1章 黃白朮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95章 衝突第57章 千里西來第64章 一拍兩散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35章 申峒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64章 歸來第53章 甘谷歸附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章 徐家莊第72章 底氣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221章 細腰城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99章 傳承第204章 換相(下)第29章 端午(上)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77章 你倒黴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10章 詔旨回京第53章 秦二第39章 按律當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