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0章 野味

bookmark

孃兒兩個又聊了些閒話,直到過了午後,徐正才和徐昌回來。

徐正歡天喜地,口中連道:“我兒果然是個天生成的酒行家,酒里加了石灰水,真真就不酸了。還有你那個蒸酒的法子,快一起傳下來。”

徐平哪裡有心情跟他說這些,他的心思全在改造莊裡的田地上面,對徐正道:“酒樓里人多眼雜,被人看見,不知道出去亂說什麼,惹到官司上說不清道不明,還是拉回莊裡處理得好。”

張三娘當然幫着兒子:“我兒說得有道理,酒樓裡有幾個小廝是新僱來的,比不得東京城裡帶下來的人把穩。老漢你幾十歲了,還不如兒子想事情周全,以後生意上多多用心。”

徐正倒不在意,處理了酸酒的問題,他就滿心歡喜。

坐下吃了杯茶,張三娘把徐平畫的圖交給丈夫,徐平便把規劃又講了一遍,最後道:“莊裡的田地,雖然地方廣大,但斥鹵遍地,如果用來種麥種粟必定是入不敷出,連種子也收不回來。依孩兒想,要治鹽滷,只能在上水方便的地方開田種稻,水一入一排,鹽滷洗去,還是好地。不好上水的地方,只合種高粱苜蓿,慢慢調理。莊裡多養牛羊,也是生錢的路子。”

徐正把圖拿在手裡,看了又看,慢吞吞地道:“這些道理,你是怎麼想出來的?果然行得通嗎?”

徐平道:“看些雜書,多到地裡跑跑,自然明白。這都是天地生成的道理,又沒有什麼高深處,只要用心想總是有辦法的。”

徐正不說話,沉吟良久,纔開口道:“依着你,要拿多少錢做本,才能把事情做起來?”

徐平一怔,這個老爹果然是生意人,這是問啓動資金啊,一開口就問到了要害上,可這個要命的問題他卻沒有想過。

徐正看兒子不說話,悠然開口:“我便把一百貫足錢給你,只管按你的想法弄去,不求多少利息,只要別把本錢折了,這是我們經紀人的第一要務。”

徐平傻傻地點了點頭。

徐正又對徐昌道:“都管,你是個老成人,心裡有主意的。這錢你可要把緊了,大郎還小,看着他不要漫天胡使。”

徐昌急忙叉手應諾:“徐昌省的。”

徐正又道:“洪婆婆回了家裡,等她回莊,必然要從店裡過,我們會吩咐她把各處倉庫鑰匙交給你,你們回去要用心。”

徐平沒想到事情這麼順利,急忙答應。

徐正夫妻兩個又吩咐幾句,便讓徐平和徐昌回莊。本來張三娘要留兒子住一宿的,徐正操心酸了的酒的事,一個勁催促。

臨到要走了,張三娘突然想起來,叫住兒子:“大郎,你回去可不要把心思都放到這些事情上,只管吩咐下人做就好了。你自己用心讀書,爭口氣到皇上面前中個進士,也給我掙個誥命回來。”

徐平苦笑着點頭,這事可不那麼容易。

等騎上了驢,張三娘又叫住,對徐平道:“我兒,以後隔個三五天也來望望你爹孃,不要讓我們掛念。”

徐平急忙答應了。

旁邊劉小乙趕着牛車,裝着酸敗了的酒,伴着徐平兩人回莊。

直到看不見兒子身影了,張三娘才轉身問丈夫:“老漢,大郎說的那些你都明白了?我怎麼聽得雲裡霧裡?”

徐正道:“田地裡的事情,我怎麼理得清!”

張三娘奇道:“那你就給大郎一百貫錢!平常時候,讓你拿一文錢出來都像割肉一樣,沒理由這麼大方!”

徐正嘆了口氣:“我們經紀人家,怎麼能一輩子不虧本?這是我親生兒子,還不值一百貫錢給他做本錢?”

張三娘想想,點頭稱是。

徐正又道:“再者說了,往年在東京城裡,大郎性子發起來,一年幾百貫錢也使出去了。這一百貫,就夠他操持幾年的了,我省多少!”

張三娘一愣,這才仔細看看丈夫,果然還是老漢精明。兒子費了半天脣舌,其實沒丁點用處,倒被老爹算計進去。張三娘雖然強勢,在徐家但凡涉及到外面生意上的,她一概不管,不是沒道理的。

路還是上午來的那條路,兩邊依然是蘆葦叢生,不時露出鹽滷,徐平卻覺得順眼了許多。偶爾遠處飛起一隻野鴨來,便把他的思緒引到天上去。

今後的工作就是治鹽鹼了,這事他前世見過,雖然沒有自己動手,基本的道理還是懂的。前世治鹽鹼,排開那些技術含量高的不講,這個時代能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淤灌,但這裡不臨黃河汴河,沒有官方統一組織是做不來的;再一個是種植耐鹽鹼的作物,比如他說的高粱苜蓿,常見的還有檉柳、白蠟、臭椿、紫穗槐甚至桑樹等;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利用水利灌排結合,灌是用清水洗鹼,排是降低地下水位,如此結合纔是個治本的辦法。

徐平在心裡仔細規劃着,跟着徐昌和劉小乙慢慢地向田莊走。

其實做這些事情到底有什麼意義,徐平並沒有想過,他也不去想。這只是他前世工作的慣性,他的職責就是改天換地,雖然前世只是改變的他能管到的那一小片地方,還有諸多掣肘,但做事情卻給他一種充實感。到了這個世界,天地更加廣大,要做的事情更加多,也再沒有人說三道四,他竟然有一種幸福突然降臨的喜悅。

到了田莊,太陽已經西斜,暑氣褪去,讓人舒服許多。

幾個莊客正在門前閒坐,見徐平回來,嘻嘻哈哈地上來幫着搬酒。

孫七郎一溜小跑回了住處,不一會左手提了一隻野雞右手提了一隻野鴨出來給徐平:“昨天承蒙官人好意,今天送官人一對野味,聊表心意。”

徐平笑着接了,謝過孫七郎。要說地廣人稀也有好處,一年四季不愁沒有野味吃,他前世還沒吃過正兒八經的野味呢。有時候下到農村,村裡哪塊地有隻野兔全村人都知道,一幫人天天圍着下網,哪像現在。

衆人把酒搬進院裡,劉小乙趕着牛車回鎮上,徐平安排了人蒸酒。

把酸了的酒倒進鍋裡代替水,昨天剩下的酒糟依然放進甑裡,蒸出來的就是高度白酒。不過酒糟多次使用就沒什麼香味了,生產出來的實質是前世的低價劣質白酒。徐平已經告訴老爹不要單獨賣,摻進淡酒裡提味用。

徐平不想自己院裡太亂,讓另找了一口大鍋在院裡蒸。看看天黑,取了野雞野鴨回到自己住處與秀秀開小竈。

秀秀在竈前忙活,徐平搬了個凳子坐在一邊出着主意,看了一會,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秀秀太小了,站在那裡比鍋高不了多少,刷鍋還要踩着凳子。

不由問秀秀:“這裡附近有賣煤——哦不,石碳的嗎?”

秀秀抱着柴答道:“石碳啊,我們附近倒是沒有,聽說東京城裡人家用得多,或許中牟縣城裡有吧。”

徐平點點頭,沒再說什麼。

如果有煤,弄碎了做成煤球,再做個煤球爐,給秀秀炒菜用,就不用這麼辛苦對付這口大鍋了。要開小竈,就要把傢伙什弄好,明天讓徐昌買去。

秀秀把收拾好的野雞放進鍋裡煮着,提着那隻野鴨問徐平:“官人,這隻鴨子怎麼做?難道放進去一起煮?”

徐平想了想說:“那可不行,煮出來會是什麼味道?鴨子還是烤了好吃吧?不過也說不好,你先放起來,等我們吃完了你再煮成一鍋老鴨湯算了。”

烤鴨味道是不錯,可前世用的是專門養出來的肥鴨,野鴨身上估計沒幾兩脂肪,可說不好會烤成什麼樣子。可惜自己不會做板鴨,要不然弄個鹽水板鴨也不錯。

等雞湯做好,天已經黑下來了,秀秀點起燈,把湯和飯搬進廳裡。

徐平見秀秀站在一邊,對她道:“你只管坐下來。”

秀秀低着頭小聲說:“那可不行,別人看見要罵我的。”

徐平笑道:“我說好就行了,誰敢來管我的閒事。”

秀秀堅持一會,拗不過徐平,在桌邊坐下,也不敢坐實,只是虛坐着。

吃過了飯,秀秀收拾了,又去廚房裡煮鴨湯,徐平自己坐在廳裡消食。

諸般收拾妥當,秀秀回到廳裡,對徐平道:“官人,天色不早了,你歇息吧,明天不還要早起嗎?”

徐平哪習慣這麼早睡覺,對秀秀說:“天時還早,不急。”

秀秀站在一邊不說話。

徐平坐了一會也覺得無聊,對秀秀道:“我們找點事做吧。對了,白天我不是說要教你寫字嗎?你去準備筆墨。”

秀秀怔了一下,不過到底心裡喜歡,高高興興地到書房去了。

到了書房裡,看秀秀站在桌邊,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徐平也覺得自己一下高大起來。到了桌邊,抓起毛筆,卻是怎麼拿怎麼彆扭,一煩也不管了,自己覺得順手就好。飽蘸了墨,在紙上重重寫個“上”字。

徐平前世的字寫得還不錯,尤其隨着老站長畫圖,他不習慣用電腦,教着徐平練了一手橫平豎直的長仿宋字。不過毛筆卻用不慣,筆畫粗的粗細的細,停筆的地方像抖了兩灘墨在那裡。

秀秀看了那個字,捂着嘴偷笑,也不說話。

徐平扳着臉道:“這是個‘上’字,上下的‘上’。”

秀秀跟着念道:“是個‘上’字,原來‘上’字是長這樣的。”

教過了秀秀上中下,徐平就覺得有些眼花,問秀秀:“這什麼燈?裡面燒得什麼油?黑乎乎看不清楚!”

秀秀道:“官人怎麼說這樣話?這可是上好的脂油,已經很亮了,平常人家哪裡用得起?”

脂油就是芝麻油,確實是上等貨。

徐平把筆放下,對秀秀道:“我眼睛有些疼,你自己把這幾個字練熟吧,我休息一會。”

心中卻想,就這亮度,挑燈夜讀不難受嗎?想起外面正在蒸酒,一個念頭起來,何不做個酒精燈?

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98章 定策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232章 狼煙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8章 出使歸來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82章 立足於打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98章 民思無邪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47章 破綻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38章 出仕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315章 亂戰第81章 準備迎駕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80章 起風雷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251章 危機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95章 衝突第60章 陽光明媚第98章 東南茶法第49章 戰後忠州第8章 通判廳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73章 佈置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26章 慶祝第62章 新場務第15章 分工第31章 端午(下)第6章 書生張載第63章 放生池第52章 虛開中路第64章 金光頂第119章 審問第35章 活字第7章 學以致用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62章 劉員外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9章 宣詔使臣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8章 讀書第14章 故人第58章 軍政結合第46章 外戚第52章 虛開中路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38章 兩地第95章 遷隆峒第62章 政壇動盪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60章 騷亂第123章 出書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6章 煤球爐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6章 嶺南故人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
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98章 定策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232章 狼煙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8章 出使歸來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82章 立足於打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98章 民思無邪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47章 破綻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38章 出仕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315章 亂戰第81章 準備迎駕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80章 起風雷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251章 危機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95章 衝突第60章 陽光明媚第98章 東南茶法第49章 戰後忠州第8章 通判廳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73章 佈置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26章 慶祝第62章 新場務第15章 分工第31章 端午(下)第6章 書生張載第63章 放生池第52章 虛開中路第64章 金光頂第119章 審問第35章 活字第7章 學以致用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62章 劉員外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9章 宣詔使臣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8章 讀書第14章 故人第58章 軍政結合第46章 外戚第52章 虛開中路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38章 兩地第95章 遷隆峒第62章 政壇動盪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60章 騷亂第123章 出書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6章 煤球爐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6章 嶺南故人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