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

洗罷了手,康狗狗一直想把那個精緻的肥皂盒連帶裡面的肥皂偷偷收起來,只是周圍人多,不得其便,只好悻悻地罷了。

不一會,小廝提了一個大木桶上來,裡面半桶冰塊,幾瓶果酒。這酒與往常用的瓶子不一樣,竟是用玻璃製成,瓶子透明,裡面紅紅的酒色看着直如天上仙漿。

尹悅心裡嘆了一口氣,開封城以前他也來過,那時候雖然稱得上錦繡遍地,但卻遠遠比不上現在。幾個党項使節也曾經到三司鋪子裡轉過,裡面琳琅滿目的貨物,真是驚掉了他們的眼珠子,以爲自己遇到了傳說中的神人仙市。他們樓上轉到樓下,樓下又轉回樓上,只覺得每件貨物都合自己心意,都想帶回去。

外國使節到開封,朝了交聘朝拜等政治上的事務,一向都帶着貨物來交易。一般對敵國,比如契丹,雖然說是與宋和平,雙方心裡一直都是把對方視爲大敵,來了使節會有專人陪同,說是優待,實際上是監視。契丹使節來了便不能隨便交易,只能到榷貨務等幾個指定的地方做貿易。党項此時是蕃國,反而沒有那些限制,使節帶的貨物想賣給誰就賣給誰,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奈何尹悅等人帶了貨物來,要買什麼出發前大多都有了定數,由他們自由支配的錢貨不多。看三司鋪子裡的東西再是喜歡,也只能看看,沒有錢買。

在開封待的時間越長,看到的好東西越多,幾個人只恨自己沒多帶些錢來。

本來到了這間小鋪,尹悅等人還以爲王中庸官職低微,沒有多少錢款待他們。誰知道才坐了不大一會,就發現這小小酒鋪,不但是裡面陳設,就連賣的酒菜都是党項那裡想都不敢想的。這開封城裡的百姓,只怕有一大部分人,平時過的日子都是党項和周圍的小蕃國,首領都做夢也想不出來的生活。

小廝取了冰桶裡的酒瓶出來,給幾人帶滿了酒,問王中庸再沒其他吩咐,便告一聲罪,出去忙自己的了。

王中庸把旁邊的一個木架拖到桌前,指着對尹悅道:“國使看看要用些什麼菜?”

康狗狗搶先把腦袋伸了出去,只見木架上有幾根橫隔,每根橫隔上掛着一個個小木牌,小木牌上寫着字。不用問,這木牌就是菜單了。康狗狗很想點幾個自己在党項也聽過名氣的好菜,奈何那木牌上的字認得他,他卻不認得那字。

尹悅冷眼旁觀,見康狗狗伸着腦袋左看右看,就是不吭聲。尹悅要看他出醜,也不說破,自己也不上前。

康狗狗憋得臉通紅,眼珠轉了轉,突然伸了伸手,飛快又縮了回來,說道:“唉呀,我的手不夠長!先前就聽說開封城裡的鴨子烤得極香,不知這裡有沒有有。若是店裡有,提轄幫我翻一翻牌子!”

王中庸也無法跟這種渾人計較,擡手取了架子上的一塊牌子,說道:“你還真是說對了,烤鴨子只有這店裡有,其他店裡烤的都沒有味道。”

鴨子烤來吃,必須肥美,如果瘦得只有皮包着骨頭,烤了如何下口?徐平也是選了好多種鴨子,最後才定下一種,用前世的填喂之法催肥,纔拿來烤。現在這還是他家裡的獨門手藝,別人自是學不去。想吃,就要到他店裡來。

康狗狗以前就聽到開封城的使節商人說,這裡有一種烤鴨,咬一口滿嘴流油,極是肥美,在党項絕計吃不到的美味。今天竟然就吃到了嘴裡,心滿意足,把伸出去的腦袋收了回來,在位子上聽管等着吃美食。

見這個渾人竟然使個花招解了尷尬,尹悅搖搖頭,這才擡手取了幾塊清淡一點的爆炒茶餚。京城裡雖然也有幾家酒樓學了徐平這裡的大火爆炒,但只有這裡的纔是正宗。一是爆炒所用的鍋,徐平也沒有對外賣,他們只學其形不得其神。再一個要鍋和竈分離,沒有幾家酒樓願意下那麼大的本錢。最後自然是烹飪技法,徐平雖然做菜水平一般,好歹有前世的見識,耍一耍嘴還是可以的。

尹悅是個讀書人,講究的是格調。大魚大肉的在党項早就吃得膩了,到了開封城裡就想吃點清淡爽口的,這纔有富貴人家的情調。像康狗狗那樣,恨不得拿大塊的肥肉塞滿嘴巴,讓人看着寒磣。

王中庸又對曹廣智道:“大師戒不戒葷?這裡是有素食賣的。”

曹廣智念聲佛號道:“我們那裡佛法與中原不同,提轄不需費心。”

說完,看名字合自己心意的菜名,隨手取了幾個。

党項的曹姓除了漢人外,番人都是從吐蕃過去的,精於佛法。這一姓在党項的佛教裡勢力極大,番胡又重宗教,他們在党項的地位是很高的。

菜點完,小廝已經端着幾大盤水果甜瓜之類的下酒涼菜過來,擺到桌子上,順手接了各種菜牌。

向王中庸行了個禮,小廝道:“提轄且安心喝酒坐等,點的菜很快就上來。這桶裡的酒味道寡淡,只是用來消暑解渴,幾位若是還想用些烈酒,也請一起點了。”

康狗狗聽了這話,不由伸了伸舌頭:“我的娘咧,這酒看着如同仙漿一般,怎麼只是用來漱口的?那真正用來喝的好酒,得是什麼樣子?”

小廝道:“回客官,我們這裡主人家是永寧侯府上,侯府出一等上好烈酒,不說開封府,附近州軍哪個不知?新近店裡賣一種透瓶香,最是一等好酒,酒味濃烈,又沒有宿醉之害。喜歡飲酒的,都特意來這裡點來喝。”

康狗狗轉頭看了一眼旁邊坐着的王中庸,有心要點好酒來喝,又怕這個陪使節的小官身上沒多少錢,到時要自己付賬可就不美,不由心裡猶豫。

王中庸見幾個党項使節不說話,笑了笑,對一直沒有吭聲的酒五斤道:“這位兄弟名喚酒五斤,不知可是真有這等酒量?”

康狗狗聽了大笑:“提轄以爲他這名字是假的?我們党項人,向來性直,名字也從不作假!他叫酒五斤,自然就能喝五斤!你不知道,若是把他頭去了,就是個酒罈!”

酒五斤人靦腆,也不吭聲,不知道是不是默認。

尹悅只是冷眼旁觀,任這幾個手下裝瘋賣傻。他們這一回有特殊任務,越是被人輕視越是有利。康狗狗胡攪蠻纏,也合他的心意。

王中庸微笑,對小廝道:“那便就先取三瓶透瓶香來,不夠再叫就是。”

小廝應諾,轉身去了。

透瓶香是賣出來的徐家烈酒裡度數最高的,火苗一近就着,飛快燒乾,杯點不留一點殘渣。徐平也是想起前世看的《水滸傳》裡有這麼一種酒,故意取了這個名字。

把倒好的果酒喝乾,康狗狗咂咂嘴,口中道:“這酒是有些寡淡,不過好甜,好味道!又是在冰裡取出來的,直涼到心裡去,真是好酒!”

尹悅喝過了酒,隨便聊了幾句閒話,對王中庸道:“提轄,我們這一次來,除了向朝廷遞國書,我王還吩咐了一件大事,望提轄成全。”

王中庸道:“兩國交好,什麼事做不得?國使盡管講!”

“自年初以來,王母身體不豫,請了多少名醫,一直不見好轉。我王便就想着給王母做一場法事祈福。爲表心誠,聽說河東路五臺山那裡是天下第一佛門勝地,便讓幾位大師一起隨着來,到五臺山那裡做一場法事。還請提轄稟報朝廷,最好是有官員陪同,沿路發放驛券,能夠讓我們一路無憂。”

王中庸聽了這話,沉默了一會。若是到其他地方便就算了,五臺山在河東路,那裡可是邊路,與契丹和党項都接壤。說是做法事,如果是爲細作刺探地理怎麼辦?

一時不敢做決定,想了又想,才道:“五臺山道路遙遠,做法事何不就近到嵩山去?那裡有少林寺,是禪宗祖庭,一樣是佛門勝地。”

曹廣智宣一聲佛號:“提轄,我們那裡佛法與中原不同,拜的是文殊菩薩,委實不便到嵩山。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只有到那裡,法事才能上達神佛,爲王母祈福。”

王中庸有時也到廟裡去燒炷香,但佛教的這宗那宗他就分不清了,反正是見廟就進,見佛就拜,也不差那一點香燭錢。

不過,沿邊三路事關重大,一向沒有特許,不準番胡到那裡走動,他可是做不了這個主。但尹悅提出來,他一個小小的閤門祇候也不能回絕,只好道:“爲母祈福也是孝心,既然國使提了出來,我便回去稟報。不過成與不成,我卻說了不算,說不定朝廷有更好的辦法,那也是說不好的。”

尹悅謝過:“提轄只要向朝廷稟報,對我等就是大恩。想來朝廷必會念在我王一片至孝之心的份上,不會回絕。”

“準與不準,都是朝廷恩典。好了,不說這些,天氣炎熱,一會瓶裡的酒就變得熱了,白白費了一桶冰。我們還是安心飲酒,今夜喝個痛快!”

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62章 這有何難?第2章 黯然離去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03章 事發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53章 收網第52章 酒鬼亭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250章 修兵書第157章 清場第87章 好事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9章 出行第94章 萬事俱備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258章 拆借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3章 誥命第18章 農田輯要第77章 你倒黴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56章 官督民辦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87章 時差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6章 知州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04章 多賣酒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35章 **未遂第157章 清場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70章 震懾第1章 徐家莊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279章 黑吃黑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71章 意外第154章 攻城(中)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32章 小縣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9章 進殿面對第29章 名人第101章 七源州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99章 傳承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15章 開戰第59章 民間亂相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334章 李璋隨軍
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62章 這有何難?第2章 黯然離去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03章 事發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53章 收網第52章 酒鬼亭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250章 修兵書第157章 清場第87章 好事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9章 出行第94章 萬事俱備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258章 拆借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3章 誥命第18章 農田輯要第77章 你倒黴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56章 官督民辦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87章 時差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6章 知州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04章 多賣酒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35章 **未遂第157章 清場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70章 震懾第1章 徐家莊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279章 黑吃黑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71章 意外第154章 攻城(中)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32章 小縣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9章 進殿面對第29章 名人第101章 七源州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99章 傳承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15章 開戰第59章 民間亂相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334章 李璋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