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

bookmark

九月中旬,宋朝升振武縣爲振武軍,不再隸雲內州之下。譚虎和曾公亮率清塞軍沿黃河而下,移駐振武軍。隨後,張亢和劉渙的寧朔軍、劉兼濟和張昇的清朔月,陸續向振軍集中。情勢已經非常明顯,宋軍欲乘山後空虛,進佔德州,孤立豐州,同時斷絕西京大同府跟北方大草原聯繫的道路。宋軍目的一旦達到,就對雲州和朔州形成三面包圍。

到南京駐陛不久的耶律宗真得到消息,一刻不敢停留,重新回到了聖州。奉聖州處於山前和山後相接的部位,可以隨時支援兩地。也是農耕跟遊牧交界的地方,可進可退,方便從草原遊牧部落招集兵馬。

劉六符得到消息,緊急求見宋朝皇帝,被拒絕,只好求見宰相徐平。

官廳內,徐平與劉六符敘禮畢,各自落座。

劉六符拱手:“相公,猶記得前些日子曾與某言,貴國是欲和。只是現在兩國價錢談不攏,一時或有衝突,甚至會打起來。那個時候,相公言今冬有意于山前。在下這幾天聽到傳聞,貴國升振武縣爲振武軍,並向那裡調集兵馬,豈非有意于山後?”

徐平看了看在一邊陪伴的富弼,笑道:“山後數州你們只有不足十萬軍,無異於放了空城在那裡。學士豈不聞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南北又無和約,放着空地不取,天下之民豈不要問,朝廷養兵可爲?本朝是不是有意于山後用兵,學士不需問我,只要知道貴國兵力佈置就自然明白。大軍因勢而動,這是當然之理!”

劉六符一時語塞,過了一會才道:“那相公前些日子說有意于山前,是誆我耶?”

徐平笑着連連搖頭:“學士,前次在狄樑公祠,我就說過,我這人不爲虛文,怎麼會誆你呢?你問我,我自然直言相告,只是我告訴你了,你未必懂。大國相鄰,要邊境平安無事,需要南北共同出力。我以三十餘萬大軍佈於豐勝路和河東路,費多少錢糧?此皆民脂民膏!你在山後布不足十萬兵力,是視本朝三十餘萬大軍如無物耶?本朝在邊境幾路佈署多少兵馬,你們要相應地有防守兵力,纔可看出北朝欲守邊境和平的誠意!山後那幾萬兵馬,你們的誠意在哪裡?無誠哪裡來的信?你們有了誠意,今冬纔不會有事于山後。本朝欲以打促和,纔會向山前用兵。學士,是不是這個道理?”

劉六符茫然地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他實在搞不清楚徐平的道理是什麼。憑什麼宋朝佈署了大軍,契丹就要相應佈防,不然打過去天經地義。兩國交往只有打仗?

沉默了一會,劉六符才道:“在下實不敢苟同相公之言。若是一國布了重兵,另一國必以重兵佈防,不然就只有交戰一途。相公若是如此以爲,則大宋周邊之國,除了本朝再沒有一國能與你們相抗,豈不是要打遍周邊?可天下小國何其多,不聞大宋征伐。”

“小國雖多,可沒有任何一國,在本朝內平叛亂之時,挾勢來要錢要地!學士,你可記得我帶兵在西北平亂的時候,你與蕭大王來訪,要怎麼改誓約嗎?”

兩國爲什麼鬧到現在這種局面,契丹人心裡沒點逼數嗎?不是他們乘宋朝與黨項作戰的時候,要加歲幣,還要河北路關南之地,怎麼會到今天這個地步。不是他們胡來,宋朝滅了党項之後,都不知道怎麼取消歲幣。禍是自己闖出來的,現在來講和平?

提起舊事,劉六符再無話可說。當時契丹上上下下,都覺得不趁宋軍用兵西北,從中取些好處對不起自己。興沖沖地派了使節南下,一要增加歲幣,二要當年周世宗所取關南之地。結果連宋朝皇帝都沒有見到,党項就被滅了,還丟了西北數州。

現在別說增加歲幣,一文錢宋朝都不會給了,當年的澶州誓約完全作廢。關南之地也別想要回來,宋朝得了幾州尚不滿足,還要逐步向北蠶食。

劉六符拱手:“當日委實是本朝不義,只是並非欲對南朝落井下石,而是因本朝與黨項有甥舅之義,真心欲勸和兩國——”

徐平擺手:“學士千萬別這麼說,党項是本朝舊地,元昊僭越,何來兩國?南北爲兄弟之邦,與黨項哪裡來的甥舅?肆意插手南朝國政,已失大義,再提增幣割地,豈非禽獸所爲?北朝失信失義,今日之局是你們一手造成,自然要擔責任!大丈夫立於天地間,行得端坐得正,纔可以談義!契丹這兩年所作所爲,可沒有這個資格!”

劉六符張了張嘴,終於說不出什麼來。党項那裡確實本來是宋朝之地,趙繼遷叛宋之後,契丹出了牽制宋朝的目的,進行包庇扶持。打不過你的時候,你渾身都是道理,現在打過你了,以前吃進去的要加倍吐出來。

隨着軍制改革,宋朝的軍費已經降低了,財政增加,軍費在整個財政中佔的比例下降更大。以前每年財政收入的七八成用於軍費,現在只有不足三成。養八十萬禁軍,雖然依舊是宋朝的巨大負擔,但與以前比起來現在輕鬆自如。每年再不多花錢,讓這些禁軍運動運動,宋朝的官員還渾身難受。特別是呂夷簡這一代的老臣,以前當政的時候爲了養軍殫精竭慮,費盡了心機,現在朝廷手中有餘錢不花在軍事上就覺得心裡失落。

以前宋朝不得不和,甚至寧願交歲幣,是因爲財政壓力太大,交歲幣也比軍事對峙划算得多。現在軍事對峙對宋朝不過是順手而爲的事情,再翻舊賬哪個會認。

要不是內部要改革,軍隊要改制,不適合軍事緊張繼續下去,徐平都不想議和。今年再對契丹打一仗,完成軍制改革,宋朝需要時間對內休養生息,上下整合。只要在前線保持四十萬以上的機動兵團,逼契丹做出相應佈署,十年八年就能把契丹經濟拖垮。那個時候燕地的民心不必問,肯定是巴不得歸宋,和約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見劉六符面色尷尬,徐平的語氣緩和下來:“澶州誓約,是你們先違背的,千萬別忘了這一點。再定誓約,北朝要讓我們看見,你們願意爲了守住南北和平,真心實意地做什麼。戰也好,和也好,都是展現雙方誠意的機會。學士,是也不是?”

劉六符道:“相公所言雖有道理,交戰總是生靈塗炭。能免則免,纔是百姓幸事。”

“是啊,我也這樣想,本朝上下都是這樣想的。但你們要有誠意啊,不能面對我們數十萬大軍無動於衷啊。看不到你們軍隊的誠意,朝廷如何向百姓解釋,養軍之費幹了什麼。”

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64章 三路出擊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58章 桃花運第63章 在路上第4章 郊迎第20章 早朝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53章 查稅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41章 意外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84章 南線北線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59章 夜戰(下)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51章 綠影亭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48章 私鹽販子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24章 死城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51章 各有去處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302章 青冢第60章 騷亂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83章 以打促和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73章 童大官人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4章 邕州城外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57章 夜戰(上)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37章 中牟主簿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79章 破城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315章 亂戰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32章 春暖花開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44章 打起來了第62章 宰相氣度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82章 立足於打第308章 怪物第273章 示威第72章 魚水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24章飛來橫財第91章 災年第51章 大案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80章 狄青離去
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64章 三路出擊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58章 桃花運第63章 在路上第4章 郊迎第20章 早朝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53章 查稅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41章 意外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84章 南線北線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59章 夜戰(下)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51章 綠影亭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48章 私鹽販子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24章 死城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51章 各有去處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302章 青冢第60章 騷亂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83章 以打促和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73章 童大官人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4章 邕州城外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57章 夜戰(上)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37章 中牟主簿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79章 破城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315章 亂戰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32章 春暖花開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44章 打起來了第62章 宰相氣度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82章 立足於打第308章 怪物第273章 示威第72章 魚水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24章飛來橫財第91章 災年第51章 大案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80章 狄青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