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忠州的故事

“草市開了好些日子了,爲什麼選在今天來鬧事?”

徐平看着黃從貴,緩緩地問道。

黃從貴惡狠狠地瞪了徐平一眼,啐了一口,扭過頭去。

徐平看着黃從貴的樣子,自嘲地笑了笑,擡起左腳猛地踹在黃從貴的臉上,順勢把他的腦袋牢牢踩在地上。

看黃從貴滿面驚恐,又要大叫,徐平冷冷地道:“本官的耐心已經用光了,你再大喊大叫,便打爛你一張嘴!”

黃從貴哪裡肯信,早以認定徐平不敢真地打他,扯着嗓子喊道:“你個狗官!你敢打我?信不信我們忠州——”

徐平微一擡腳,踩住了黃從貴的嘴巴,把他後面的話全塞回肚子裡去。

搖了搖頭:“你還真以爲我在這裡哄孩子呢,我又不是你爹,哪裡有那個閒心。高大全,你還記不記得當年我是怎麼收拾那個耆長李威的?”

“當時沒有看清,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不過官人放心,把這個小蠻子交給我,慢慢小的也能試出來!”

高大全有點不好意思,當年自己怎麼就沒好好學着。

徐平還是那個徐平,高大全卻不是那個高大全了。當年徐平只是一個小小的鄉下土財主,殺人放火的事高大全可不敢跟着做。如今徐平是通判,也算是牧守一方的大員,作爲最緊密的貼身隨從,高大全還有什麼不敢幹的?

找塊破布,高大全把黃從貴的嘴堵了起來,拽到了旁邊的凳子上。囚房裡有現在的麻繩,高大全拿來把黃從貴捆了個結實。

“官人,是不是這樣?”

忙活完了,高大全問徐平。

徐平搖了搖頭:“不對,不對,你捆得太結實了!把他的腿鬆開,唉,這就對了。上面捆緊,一定要牢,然後在他腿下面墊點東西。——隨便什麼都行,反正要把他的腿墊起來。不對,不能墊破布,要硬的東西,越硬越好。高大全,我跟你說,這叫老虎凳,老虎也能治得比貓還乖。你好好練練,以後跟着我,誰敢不服就吃你一凳!”

有徐平指導,高大全終於搞清了這刑罰的訣竅。囚房裡沒有其他的東西,他便取了軍杖過來,一支一支慢慢向黃從貴的腿下墊。

宋朝刑杖分大杖小杖,小杖用來決笞刑,大杖則決杖刑,形狀差不多,一根棍子,頭部是扁平形狀,將就着能用。

把五支大杖墊進去,黃從貴額頭上已經滿是汗珠,神色越發兇戾。

高大全罵一聲:“真是個豺狼性子,渾身戾氣!這裡還有五支小杖,看看能不能磨掉你的戾氣!”

一支小杖墊進去,黃從貴的青筋就爆了出來,面上戾氣不減。

“再來!”

高大全叫着,繼續向裡面墊。

又墊兩支進去,黃從貴的面色就變成了一片死灰,終於把戾氣磨光了。

高大全過去看了一眼,口中道:“這廝的眼睛兇得很,想來心中還是不服。罷了,我便成全你,給你從裡到外治好!”

又墊一根小杖進去,黃從貴的腦袋一歪,瞳孔開始散光。

高大全吃了一驚,對徐平道:“官人,這廝死過去了!”

徐平搖了搖頭:“哪那麼容易死?不過是痛暈過去罷了!你若還想折騰他,我有兩個法子教你。一是撤一支小杖下來,用水把潑醒,一醒過來,就把小杖再墊進去。來回幾次,便能再一支小杖進去。要不然,就把他的鞋脫下來,那邊有棕絲做的拂塵,你拿着撓他腳心,讓他暈不了,生不如死。”

高大全聽了,便把旁邊的水桶提了過來,口中道:“這廝的腳也不知多少天沒洗,沒耐心受那個噁心,就水潑好了!”

把黃從貴潑醒,來來回回弄過幾次,最後一支小杖也墊了進去。此時已經到了黃從貴的極限,腿骨已經快要斷了。

黃從貴眼中凶氣蕩然無存,眼淚沒頭沒臉地流下來,哀求着看着徐平。

徐平嘆一口氣:“要不是你在外面肆意打那些草市上的人,不把他們當人看,我也不會對你下此毒手。你不把別人當人,別人怎麼會把你當人?這場苦頭,就當我替你長輩教你了!”

對高大全道:“受這一次刑,也夠他記一輩子的了,想來已經學會好好說話。高大全,把他放下來吧,我要問話。”

高大全雖然不明白徐平爲什麼說這些話,蠻人的風俗就是那樣,怎麼能跟漢人比?卻不敢違背徐平的意思,把黃從貴解了下來。

從凳子上滾下來,黃從貴一把拽出口裡的破布,哭着爬到徐平面前:“上官有什麼話儘管吩咐,我再也不敢頂嘴了!”

“我都問過了,你記性怎麼這麼差?草市已經開了這麼多日子了,你爲什麼今天才來找麻煩?”

黃從貴嚇得在地上縮着身子,急忙道:“巡檢寨裡的人做不主,我們來把人趕散了也沒用,只要有草市在,山裡的人就會出來交易。我家縱然不願,也看不住這片大山。今天聽說有上官來,我才帶人出來,想來只要鬧出事,上官定會把草市取締,一了百了。是我有眼無珠,衝撞上官!”

“爲什麼你們家不讓山裡人出來交易?”

黃從貴猶豫了一下,看見徐平面色一變,急忙道:“上官息怒,都怪我們家裡貪財!山裡人不與漢人交易,有什麼東西只能獻給我們,我們可以賣給來山裡的馬商,換些山裡沒有的寶貨。”

徐平嘆了口氣,這幫奴隸主果然還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大山裡面與世隔絕,原先很多地方還是原始社會,勢力大的有身份有地位稱爲主戶,其餘人稱作提陀,相當於漢話裡的百姓。自唐朝開始經營邊疆,新的生產方式和文化傳入大山,慢慢過渡到封建農奴制,出現了世襲的特權階層。新生的貴族階層以各種手段把散居的山民變成自己的世襲奴隸,再以控制的奴隸爲籌碼,從中原王朝得到封賞,地位愈加牢不可破。人口被貴族階層牢牢控制住,中原王朝經營邊疆就成了無本之木,千年間一直是土司遍地。

徐平沒有解放勞苦大衆的志向,這不是他所在的那個世界,懶得去費那個心力,只想力所能及地做點事情。別的地方他懶得管,這個忠州在自己要經營的地方邊上,不收拾妥貼邊人都招不來,由不得他不上心。

問過這些,徐平又問了忠州的人力和物產。

忠州地方百里,主要物產是茶和砂金,以及山裡的珍貨。知州黃家控制的私人奴隸五百多戶,還有三百多戶分散在大山裡,只是名義上歸黃家管轄。

在徐平前世,這點人口就是個大村子,怎麼可能當得起州名。這個時代卻就是這樣,左右江地區州縣數十,大多都是這個規模,他們之間的爭鬥,就是村子與村子之間的械鬥。中原王朝爲了好控制,儘量多立州縣把每一個土豪的地方分得小小的,讓他們鬧不出浪花。各地蠻酋又爭鬥不休,互相兼併,把小州變成大州。這種矛盾是這個地方的主旋律,延續千年,中原王朝政局穩定勢力強大的時候壓得住土酋,中原一亂這裡也會出現勢力龐大的山大王。

宋朝要到儂智高之亂後才經營這一片地方,以武力爲後盾,把峒丁從土酋手裡奪到朝廷手裡,控制住了各地蠻人首領,幾百年再無大亂。到了元朝分封土司,蠻酋勢力死灰復燃,明清纔開始接續宋朝的政策改土歸流,這一片邊疆的大山纔算穩定住。

徐平處理忠州也算是符合宋朝的官方政策,只是早了幾十年而已。

問過這些,徐平心中一動,又問黃從貴:“聽說如和縣的段縣令與你們家恩怨不小,到底是怎麼回事?”

黃從貴這時有點緩過氣來,眼珠轉了轉道:“這是我們兩傢俬事,通判是朝廷命官,問這些幹什麼?”

高大全無聊地站在一邊,心裡早已不耐煩,踢了黃從貴一腳:“官人問你什麼你就老實回答,什麼公事私事?找打嗎!”

黃從貴看看高大全,想起剛剛纔受的苦頭,老實答道:“回上官,這事全是段官人亂來,我們家對朝廷可沒一點恭敬!我伯母——”

“誰是你伯母?”徐平問道。

“我伯母叫阿申,是北邊申峒峒主的女兒,兩家交好,從小就許給了我大伯,只是還沒過門。誰知段官人來邕州上任,看我伯母年輕貌美,不知使了什麼手段勾引了她,還生了一個孩子。我阿爹找邕州官府把伯母要了回來,可是合理合法,任誰都說不出話來。自從到了我家,我大伯對伯母也是敬重有加,過得好好的,都十幾年了。誰知段縣令不死心,又到如和縣來爲官。上官,你說朝廷官員都是知書識禮的,哪有段縣令這種人?”

徐平默默聽着,沒有說話。事情當然不像黃從貴說的這麼簡單,誰都是挑對自己有利的說,他只是想多瞭解一下罷了。

蠻人分姓聚居,申峒並不是官方設的峒,只是申姓聚居的地方,屬於武黎縣。黃家與申家結親,肯定有政治聯姻的因素,想把勢力外延。在蠻人中這是常事,原也稀鬆平常。只怪阿申不甘於命運的安排,與來這裡爲官的漢人少年書生髮生了一段戀情,並生下了一個女兒,鬧出無數風波。當年事情發生的時候並沒有後來這麼多枝節,段方是朝廷命官,又是少年,申峒的峒主還覺得自己家高攀了,一百個願意。黃家的老大性子柔弱,也沒想過自己敢與朝廷派來的官員爭風頭,老實接受了申峒的退婚。誰知黃家老二野心勃勃,乘這個機會奪了老大的位置,竟然真把阿申要回了申家,才鬧出無數事端。

這個野心勃勃的現任忠州知州,纔是徐平的麻煩。

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84章 三衙改制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8章 出使歸來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51章 各有去處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15章 閒事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11章 根源第94章 春狩防秋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87章 地方耆老第74章 請君入甕第72章 底氣第8章 通判廳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209章 楊文廣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8章 通判廳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34章 一城二虎第3章 人之將去第51章 綠影亭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4章 許願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0章 匪訊(下)第110章 小大人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74章 砲戰第17章 自己的路第83章 炸城門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44章 細鹽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73章 童大官人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38章 統計學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72章 農事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93章 拔牙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0章 治術(一)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43章 算賬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88章 分岐第55章 藥銀第45章 白砂糖第111章 封堵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8章 交接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73章 點將第80章 起風雷第334章 李璋隨軍
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84章 三衙改制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8章 出使歸來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51章 各有去處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15章 閒事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11章 根源第94章 春狩防秋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87章 地方耆老第74章 請君入甕第72章 底氣第8章 通判廳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209章 楊文廣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8章 通判廳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34章 一城二虎第3章 人之將去第51章 綠影亭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4章 許願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0章 匪訊(下)第110章 小大人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74章 砲戰第17章 自己的路第83章 炸城門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44章 細鹽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73章 童大官人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38章 統計學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72章 農事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93章 拔牙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0章 治術(一)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43章 算賬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88章 分岐第55章 藥銀第45章 白砂糖第111章 封堵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8章 交接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73章 點將第80章 起風雷第334章 李璋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