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郊迎

太陽從東邊升起來,紅彤彤地掛在天上,映出萬道霞光。正是大寒節氣,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旁邊的汴河依然冰封,河光的柳樹光禿禿的,一片蕭索。

殿前司副都指揮李用和、侍衛馬軍司副都指使李昭亮、侍衛步軍司副都指揮郭承祐三人一起向李迪和呂夷簡叉手唱諾。此時的禁軍三衙大帥全部都是外戚和藩邸舊人,是宋朝空前絕後的一大奇景,讓李迪和呂夷簡一起羞得低下頭去。

歷史上趙禎還真就是這麼用人的,三衙管軍大將只要不上前線,不統軍打仗,換誰當不是當。全用外戚親舊,貪的就是管軍大將豐厚的俸祿。反正這幾個職位真用什麼良臣猛將也無大用處,歷史上狄青等猛將坐到這個位子上,同樣沒有讓禁軍脫胎換骨。軍制已經限死了,禁軍就是這麼個禁軍,只要用兵的帥臣精擇人選,這幾個職位趙禎就讓自己的親戚做來撈錢。大臣們看不過眼,彈劾不斷,最主要的就是寒了前線將士們的心。

不過這個時候,李迪和呂夷簡能夠忍下來,不顧臺諫言官三天兩頭地上章罵,是因爲徐平回來之後軍制改革馬上就開始了。軍改只要一開始,人選就不像以前那樣隨便,趙禎同樣會收斂。先讓這幾個外戚坐在要害職位上,反而比將門好說話。

唱諾畢,李迪和呂夷簡回禮。李迪下令,呂夷簡命人給兵符,讓三人帶三衙精選出來的禁軍,列陣前迎。讓三衙三帥一起出迎,此次回京,朝廷給足了徐平面子。

李用和三人翻身上馬,軍樂齊鳴,旌旗招展,數千鐵騎排成軍陣,隨在三帥身後向西行去。此次郊迎,是徐平在外拜相和大將軍班師回朝,幾件事情合在一起。這些禮節數十年間都是存而不用,具體細節模糊不清,隨在一邊贊禮的禮官們不知道翻爛了多少古籍。

前行數裡,兩軍遙遙看見。新任御前忠佐馬步軍都軍頭張茂實上前唱諾,李用和命其上前問訊。大軍戍還,當由引見司上前曉諭進止之節。

張茂實帶了三司兩個甲士上前,看見前面明鎬一身鐵甲行來,一起叉手唱諾。

行禮如儀,張茂實口誦進京面君之禮,明鎬一一作答。這都是儀式,不可能到這個時候才讓一千鐵騎進京怎麼做,來之前禮官已經排練過許多遍了。

諸事完畢,京城禁軍前引,隴右鐵騎隨後,一起向着前方郊迎的百官行去。

轉過身來,看着前方的一輪紅日,李用和感慨萬千。徐平是自己看着長大的,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會由自己來迎這位班師回朝的大將軍。徐平此次回朝,跟上次從邕州回來完全不同了,朝中再沒有一個大臣會壓得住他,一切都將重新開始。

太陽升起來,站在野地裡的百官身上纔有些暖過來。在天氣最冷的時候,天不亮就到這裡站着,滋味實在不好受。不過大家心裡沒有怨言,徐平滅党項,敗契丹,回京當得起這樣的禮遇。沒有這樣的禮遇,百官反而會感同身受,覺得不舒服。徐平很夠意思,沒有在路上走一天,讓大家在這裡等一天,大清早就到了,少受了多少罪。

到了地方,李用和帶着李昭亮、郭承祐上前向李迪和呂夷簡唱諾,覆命,各自帶着本部鐵騎分列大道兩旁。京城禁軍讓開道路,隴右一千鐵騎才簇擁着徐平出現在百官眼裡。

同樣是鐵騎,隴右軍並不如京城禁軍那樣鮮亮耀眼,暗沉之中帶着凜然殺氣。這是真正的百戰之精銳,他們的軍威是從血肉中趟出來的,不是用錢堆出來的。選出來的京城禁軍精銳不是做樣的軍隊,他們一樣軍紀嚴整,陣列分明,但跟隴右軍比起來,總是差了一點什麼。或許只是士卒的一個小動作,一點小表情的不同,就是讓人覺得不一樣。被棍棒訓出來的紀律,跟隴右這種從靈魂延伸出來的紀律,大軍之中表現極是明顯。

李迪對身邊的呂夷簡道:“惟有如此大軍,才當得起非常之戰功!”

說完,兩人一起帶着百官迎上前去。

徐平催馬上前,翻身落馬,叉手唱諾:“末將徐平,拜見宰相、樞密太尉!”

李迪的身子猛地一振,把身上的寒意振去,上前回禮:“党項叛國,天下震動。都護西征伐不臣,統大軍歷血戰,斬昊賊小丑,以儆四方!收復境土,撫綏百姓,功在天下,載之典籍!今班師,吾爲元臺,率百官迎都護於十裡之亭,隆以禮,以謝都護!”

說完,旁邊禮官捧金盤進酒,徐平取杯。李迪和呂夷簡一起舉杯:“爲都護壽!”

徐平道不敢,舉起金盃,仰頭一飲而盡。再三,才撤了金盤下去。

擡起頭,徐平看着前方一輪紅日趴在開封城頭,映出萬道霞光。霞光之中,百官一起行禮,高聲唱贊,徐平不由心胸激盪。這天下除了趙禎,只有自己有如此榮耀了,真地是可以吹一輩子。多年前獻俘,自己從南薰門到宣德門城樓,此次走西門,同樣是要宣德門前去,去向趙禎報捷,接受封賜。

突然間想起來,如果以後有機會,自己像今天一樣同,把開封城的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全部走遍,不知道是一番什麼景象。真做出了這種事情,不知後世會如何議論。

一切行禮如儀,軍樂起來,衆人一起上馬,向着十里外的開封城而去。

前方的新鄭門外,金明池旁,八大王趙元儼代表趙禎,再次向徐平獻酒以迎。百官中官位較低,不太重要的官員,便在這裡及對面的瓊林苑飲宴。此次凡在開封城中的所有官員全部都出來了,包括那些賦閒的勳貴宗室,人數太多,宣德門太過擁擠,便就在這裡另設了一處分會場。不止是官員,城中的耆老之類,也都被請了出來,一起賜御酒。

行禮如儀,飲罷,趙元儼對徐平道:“十數年前,你還是個娃娃,我便看你不凡。如今出將入相,爲朝廷立下多勳勞。本朝立國以來,今日軍功誰人可比!”

徐平忙行禮謝過。八大王的身份太過特殊,跟一般的宗室親王不可比。從太宗時讓宰相班親王之前,皇室的親王再是尊貴,宰相也不會放在眼裡。趙元儼不一樣,他是特旨上朝時班位在宰相前的,說的話趙禎不敢置之不理,還真不能讓他有什麼不好的印象。

什麼早就看出來不凡之類的,是老頭給自己的臉上貼金了。徐平爲官十幾年,還真沒有靠他幫過。有自己的奮鬥,有其他人的提攜,卻沒有受過他的恩惠。

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18章 突圍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84章 南線北線第23章 又想錯了第22章 清路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80章 按規矩來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41章 亂局第67章 海外琉璃第315章 亂戰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92章 餘波未了第63章 在路上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29章 新場務第96章 改天換地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71章 戰場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239章 馬帥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65章 智雲法師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02章 幫一把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96章 神針第45章 白砂糖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3章 誥命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42章 強買第315章 亂戰第58章 步步爲營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30章 審計司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22章 甩鍋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63章 瞎氈來歸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80章 起風雷第109章 補天裂第35章 三輪車第61章 轉機第213章 預算第123章 出書第63章 在路上第196章 神針第51章 綠影亭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6章 孟州通判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95章 垂釣黃河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
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18章 突圍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84章 南線北線第23章 又想錯了第22章 清路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80章 按規矩來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41章 亂局第67章 海外琉璃第315章 亂戰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92章 餘波未了第63章 在路上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29章 新場務第96章 改天換地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71章 戰場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239章 馬帥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65章 智雲法師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02章 幫一把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96章 神針第45章 白砂糖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3章 誥命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42章 強買第315章 亂戰第58章 步步爲營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30章 審計司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22章 甩鍋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63章 瞎氈來歸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80章 起風雷第109章 補天裂第35章 三輪車第61章 轉機第213章 預算第123章 出書第63章 在路上第196章 神針第51章 綠影亭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6章 孟州通判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95章 垂釣黃河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